•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陆地文明中的大海情怀

    时间:2021-05-05 07:56: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耕文化,“在较贫瘠而较广大的地面产生”;而西方文化是商业文化,“发源于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由于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于幅员广大的土地之上,不似希腊等古代文明那样多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军事开拓与对外贸易多越海而行,而不是向大陆的腹地。因此这种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一个显著区别:即西方戏剧从古希腊悲剧以降就包含丰富的关于海洋的内容,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暴风雨》、《奥赛罗》,而中国传统戏曲(包括越剧)中关于大海的内容十分少见。即便在“海上女神”妈祖崇拜兴盛的福建地区的莆仙戏中,关于大海的戏曲节目也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叶明生写道,“妈祖神话戏,在莆仙人中应有流传,但我们在莆仙戏之剧目资料中尚未找到以妈祖传说的传统剧目。”从这个角度来看,由孙惠柱和费春放改编、杭州越剧院搬演的易卜生同名剧目《海上夫人》,引入了西方文明中的大海意象,丰富了越剧的表现内容。

    首先,该剧把剧情背景从易卜生笔下的十九世纪挪威北方一个峡湾边的小镇转移到中国明代的沿海地区。这一点耐人寻味:明代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领先世界,郑和七下西洋在规模上远超后来的哥伦布,但郑和航海的真正目的在于政治和文化,不在贸易和征服。所以从远古到明代,千百万的华夏先民在从东海到南海的漫长海岸线上和大小岛屿上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尽管与大海打了数千年的交道,但他们的生活在传统戏曲中却难觅踪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越剧《海上夫人》展示了被陆地文明所遮蔽的大海,呈现了被传统戏曲所忽略的沿海先民的生活图景。虽说传统戏曲所关注的题材也包括科举、忠孝、田园,当然还有爱情,尤其是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但《海上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已婚少妇思念旧情人,而旧情人回来与丈夫夺妻的故事。这种题材大大超越了以往传统礼教所能容忍的极限,比“娜拉出走”更为叛逆。所以可以说,这出戏在题材上丰富了越剧。

    和原剧相比,此剧中的人名翻译得十分巧妙:原剧英文版中的水手Alfred Johnston翻译成“江思腾”,有“大江东流、奔腾入海”之意, 也暗合其放浪不羁、闯荡江湖的豪侠性情。Arnholm译成“安洪”,使人想到他“平息狂暴的惊涛骇浪、息事宁人”的尝试,颇适合他穿针引线的角色。而医生Wangel 在越剧中叫“范格”,给人以“循规蹈矩”的模范公民的感觉,与江思腾形成鲜明的对照。再者,越剧的唱段往往会显得缓慢和拖沓。但这出戏删除了原剧中的许多枝蔓,把多个次要角色的作用集中在少数几个角色合起来处理,更为重要的是,还把原剧中的前史——女主人公荔达与恋人江思腾的订婚和诀别——搬到戏的开场,使整出戏悬念迭起,情节推进十分迅速,如行云流水,比原剧更具张力和可看性。

    其次,越剧《海上夫人》中的大海意象显然被完全中国化了。戏一开场,观众所看到的舞台背景是银色的大海和椰子树,让人联想到炎热的海南村落,而不是冰冷的挪威峡湾和小镇。改编者还剔除和虚化了原剧中具有欧洲文化特色的商业因素和美人鱼的意象,使观众感觉故事就像发生在中国海边的某个渔村一样。 第三,易卜生的原剧聚焦于女主人公对“自由选择”的追求。由于丈夫给予了她“自由选择”的权利,她选择了留在自己已经适应了的陆地环境,继续与丈夫一起生活。而越剧《海上夫人》在对女主人公的塑造上超越了原剧,让中国的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越剧版中, 女主人公不仅眷恋着大海, 也像中国的许多妇女一样,拥有像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和自我牺牲精神。为此,改编者让女主人荔达的情感经历了三个转折点: 一、为了救江思腾,她毅然对丈夫说:“你若不救他,我将不得不与他同舟共济,亡命天涯;但只要你救了他,我就答应和你厮守终身!”二、在与江思腾夜奔而不得出路时,她似乎有了一种顿悟,对江思腾唱道:“你与他君子有约重九鼎,莫非是违约私奔遭报应?”三、 她为了保护江思腾而说的善意的谎言使丈夫善待江思腾,而范格性格中被激起的侠肝义胆又使荔达深为感动。于是,荔达在获得“选择的自由”以后,断然决定与范格厮守终身。对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处理比起原剧更加自然可信。另外关于儿子眼睛的描写原是易卜生原剧中的“点睛之笔”。越剧改编者将其保留在越剧里,使剧情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这也是超越生活的艺术体现。即使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整日惦记、渴望大海与情人的女主人公,把临死的儿子的目光幻想成颜色如大海、神态如情人的眼睛,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第四、易卜生的原剧实际上是一出女性的悲剧。荔达由于心上人长久没有音信, 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范格, 做了填房。她的继女博莱则为了见识外面的世界,后来也同意嫁给自己并不爱慕的老师。看来女性的无奈似乎要一代又一代延续下去,因此这个话题原先就是沉重的。而越剧版的《海上夫人》,则更符合中国传统戏曲观众对美满姻缘的期待:即荔达在一系列的变故之后,似乎爱上了自己的丈夫;而博莱一直在暗恋自己的老师安洪。安洪和博莱的师生恋可谓两情相悦,其恋情也和大海紧密相连。他们因为大海的故事而相爱,还将在海岛上延续爱的故事,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带你泛舟出航听天籁,赏一赏海的安谧与澎湃。我擅垂钓你做菜,你斟我酌享恩爱。”这完全是一种中国式的海上田园,让人想起《天仙配》的唱段:“我耕田来你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越剧《海上夫人》还有一个极具创意的舞台设计:一条长长的红丝帶,套着两只代替戒指的手镯,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这条长长的红丝带在整场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了四次,象征着荔达和江思腾之间感情的不同阶段,同时也伴随着对大海的倾诉。唱段中的大海意象与舞台上的红丝带相呼应,构成了一首梦幻般的叙事诗。

    宫宝荣教授认为,易卜生的挪威语原剧先被翻译成英语,再由英语翻译成汉语,现在又被改编成越剧的文本,最后由演员搬演成舞台作品。每一次变化都是不同符码间的转换,都是一次脱胎换骨。如此看来,越剧《海上夫人》似乎已不是易卜生的作品,而把它说成是中国艺术家们的原创作品也并不为过。这出戏从西方戏剧引入了大海情怀,并将其创造性地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无疑是一次成功跨文化的艺术作品!

    相关热词搜索: 陆地 情怀 大海 文明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