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时间:2021-09-26 12:48: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谢小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温州广大农村迅速兴起,并对温州农业和农村的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取得的成效是相当明显的。最近,我们就温州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市发展变化很快,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 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政策上再作相应的调整充实 。只有这样,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农业产业竞争力才会有新提高, 并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开辟新的实现途径。

      一、温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绩效分析

      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般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为基础,以龙头 企业和中介组织为依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对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 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 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 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经营形式。这些年来,我市 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得力的措施,使农业产 业化经营由点及面全面推开,并取得明显的绩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依托力量。1994年在全省率先 成立农业龙头企业协会,1999年市委、市政府着手实施农业“百龙工程”,在政府的有力推 动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呈良好势头。据市委农办统计,到2003年底,全市县级以上的农业 龙头企业发展到414家,年产值57.2亿元,实现利润6.1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市级“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105家。如温州虹丰粮油集团是 一家国家级的农业龙头企业,脱胎于虹桥粮管所,经过机制转换和这几年的发展,现今联结 着紧密层企业5家,半紧密层企业7家,松散企业20多家,联结6个农场,156户种粮大户,76 00户种植、养殖专业户,还以承包租赁等形式直接管理4家农贸市场。集团在浙江省内有粮 食基地5.6万亩,水产养殖基地8000亩,在黑龙江省建有10万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并在俄 罗斯开辟500公顷大豆、玉米生产基地。现公司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获利在3000万元以上

      二是区域性优势农产品凸现,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全市已基本形成四大农业生 产区域:西部山区、半山区以茶叶、林产品、高山蔬菜、水果、动物养殖为主的区域;东部 沿海平原以粮食、瓜菜、水产、畜牧等生产为主的区域;海岛成为海洋农业和水产加工区, 城郊形成花卉、蔬菜、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区域。与此同时,各地涌现了以“一村一品”、 “一乡一品”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块状经济,出现了11个全国性的农业特产之乡。如苍南马站 的“蘑菇之乡”,泰顺的“茶叶之乡”。市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建立认定了一批不同特色要 求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包括20个效益农业示范基地,18个扶贫开发示范基地,40多个无 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20多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些基地以较高的规模效益辐射带动周边 地区的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带和经济增长点,加快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据统 计,全市蔬菜面积已达140万亩,茶叶面积18万亩,杨梅17万亩,柑桔16万亩,马蹄笋10 亩,水产养殖面积38万亩。

      三是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实现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据统计,目前, 我市已形成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内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8家,入会会员2万多人,主要有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等形式。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了 “握指成拳”的作用,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发挥了“区域集聚”作用,在提高农产品品质方 面发挥了“行业自律”作用,在专业化协作方面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并大大提高农民的 综合素质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泰顺山友食品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农合弥猴桃、农星豆 类、农丰蔬菜、农友笋竹、山友家禽、民友茶叶、民合芥菜等9家专业合作社,入会社员478 户,有力地推动了欠发达山区农民的增收。

      四是涌现了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秀农业企业家,农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近几年来 ,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十分重视农业的名牌效应。目前,全市已涌 现各类优质农产品名牌近200个,其中有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获优质农产品品牌称号的20 多个,获省优质农产品称号的100多个,1998年省首届农展会我市76个农产品品牌获奖,其 2个为省名牌产品,1999年市产生首批20个农业名牌产品。2003年我市101家农业龙头企业 参加浙江农博会,108个农产品获奖,签订投资项目15项,金额5亿多元。在实施品牌战略中 ,一批农业企业家脱颖而出,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全国劳模丁国聪、 蔡日省、朱明春、南士木等,也有省、市劳模和优秀农业企业家。这些农业企业家的成长将 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是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1997200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 4.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8%,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年 收入达5548元,比上年增长9%。在文成县南田镇通过镇农产品营销协会的中介作用,2001 2002年,全镇蔬菜产值翻了一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7%的增长速度,50%以上增收 来于农业增效。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农业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力量,是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这也是国家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龙头企业发展看,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大龙”、“强龙”不多 ,年产值或销售额在亿元以上仍属凤毛麟角(仅17家)。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由此导致资金匮乏、技术落后、档次提高难、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 占有率低、市场拓展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2、从产品结构看,目前初加工、粗加工农产品比较多,而深加工、精加工农产品比较 少,一次、二次增值比较多,多次增值比较少;大众化产品比较多,高科技含量、名牌产品 比较少,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无明显优势。

      3、从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看,农业产业一体化组织内部结构普遍比较松散,农户与农 业龙头企业关系大多是松散型或半紧密型,二者之间利益关系的纽带还比较脆弱,订单农业 兑现难,真正实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关系的比较少,像虹丰集团那样与 粮农有二次利益分配的较为鲜见。

      4、从产业化布局的地区分布来看,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仍比较普遍 ,区域布局比较零乱,真正带动一个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很少,优势农产品的优势 不明显,主导产业的支柱作用也不突出。

      5、宏观体制、政府行为以及社会化服务与蓬勃发展的农业化经营不相适应。管理体制 上的产加销分割、贸工农各自为政,政府行为不够规范,越位、错位、虚位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政策力度偏弱。如温州市用于“百龙工程”的资金投入每年不过 200万元。企业融资环境亟待改善,农业信息化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滞后,农产品质量监 测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

      三、找准切入点,着力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立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长远基础。

      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主要是指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 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有优势,能够抵御国内外市场外来农产品冲击,或能够进一步占领国内外 市场的农产品。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农产 品和主导产业,尽快提高我市农业产业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这就要求尽快选择若干优势农 产品和优势产区,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要采取一个产品确定一个发展思路,明确主要目标 市场,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措施,实施项目带动的办法, 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要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集约化供种水平;实行标准化生 产和管理,创建产地品牌,推广成套农业技术,提高种养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实行全程质量 监控,提高优势农产品安全水平;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 力;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销衔接。年初农业部已颁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 局规划(20032007年)》,温州应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制订《温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以《规划》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真正把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2、高度重视农业企业家的培育。要把促进农业企业家的成长,当作建立农业产业经营 内在运行机制的中心,作为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托。

      企业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灵魂。如果说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那么,企 业家则是龙头企业的龙头。只要有富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能善于发现盈利机会并不断进行 创新活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会游离于农业产业竞争力的目标。农业产业化经营无论采取 何种形式,真正普遍起作用的,是其中活生生的人,是企业家,而过去往往见物不见人。要 承认企业家的天赋及在市场竞争中积累的经验和实力,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尊重。要保护其 私人财产与知识产权,支持其自主经营。要善于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家的经营之道,并吸引 其加盟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鼓励企业家成立自己的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有意识 地培育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家阶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不拘一格地促进农村经纪 人、专业大户等各类农村能人的成长,鼓励其进一步成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家。要结 合体制改革和创新,努力培育企业家本位的发展环境,为优秀企业家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 条件。

      3、改进、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后薄弱环节,并把它作为增强农业产业竞争 力的重点。产前农业重点是抓好种子种苗工程,产后农业包括发展加工、保鲜、包装、储运 、营销,乃至品牌管理。

      要高度重视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美国孟山都种业、荷兰花卉育苗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颗好的种子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产业。”要按照温委发〖200057号《关于推进种子 种苗工程建设的意见》要求,抓好“258”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的落实工作,努力推进种子种 苗产业化。

      就产后环节来说,农产品加工仍是我市的“短腿”,要在精深加工、产品多次转化增值 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要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 强农产品加工业。从长远来看,加工环节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保鲜、包装、储运、营 销、品牌管理等诸环节。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加明显,因而发展的潜力也就更 大。

      4、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为培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供有效支撑。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发展产业化经营需要科技进步作支撑。要形成农业产业 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互动机制。一要加快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以产业化经营、优势农 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区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良种产业化工程等 科技兴农工程,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名优特产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 食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要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科研 、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创造条件,把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 研院所、农业科技大户和中介服务组织推向市场经济前沿,使龙头企业成为吸纳科技人才、 转化科研成果、推广先进技术、开发高新技术的主体,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好地带动农 村科技水平的提高。三要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建立灵活高效实用的培训体系,抓好新世纪农 民培训工程,精心组织科技、文化下乡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不 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四要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为产业化经营提供生产、技术、市场等信息服务,特别是供求、价格、库存、政策动态、 进出口等信息,引导企业和农民及时调整生产,增加收益。

      5、强化农业标准化建设,并把改善食品的健康安全作为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问题更加突出。农业标准化是对 农业经营理念、运行机制、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等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我国农业的又一 “闯关”之举。要着眼于整个产业链,从田头到餐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加强对农业 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全面实施“绿色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 食无忧”工程,落实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的技术标准、 认证和检测体系,推广农产品产地标签制度,强化对农产品产、加、销全程管理和检测,循 序渐进、全面启动标准化生产,使农业生产有标准可依,依标准实施,最终达到产品的标准 化、优质化。尽快建立完善市县农产品质量和卫生监测中心,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安全 。当前重点是搞好三大体系建设,即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 量认证体系。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为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保 障。

      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推动。政府在引导、推动 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要突出重点,至少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搞好规划,加强引导。要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本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统筹安排。二是搞好调研,出台扶持政 策。扶持政策要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要向龙头企业倾斜 ,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并以此为 切入点,带动农户,拉动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 制;要加强配套体系建设,特别是促进市场开发,建立完善市场体系,为产业化发展开辟广 阔空间。同时善于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三是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要增加对农民的一般性服务支出,继续加大对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的投入,尤其是农村道路、电网、通讯、水利建设、标 准农田建设,要加强规划,提高投资效益。四是加强协调,改进服务。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 经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抓,加强对各环节、各利益主体、各部门的协调,重点搞好信息、 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通过优质服务,努力推动农 业产业化经营跃上新台阶。

     

     

      (作者系中共温州市委农工办处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