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谈谈思品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

    时间:2021-10-21 18:26: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研究背景

    [案引]:“看来这位同学太激动了,快请坐!”“来,××,你也来谈一谈!”面对孩子的泪眼,我不知所措,只能请她坐下。这是我在去年思品年会中上的一堂课《敬礼!亲爱的老师》中出现的一幕。当时正好进行到“现场采访”这个环节,同学们都特别活跃,纷纷找到想访问的老师,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当拿着亲自调查的资料,知道老师一天要备那么多课,改那么多作业,甚至连双休日也不能好好休息时,大家都深刻地了解到了老师的辛苦,从内心表达了对老师的理解和感谢。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正如我所预想的那样,看来这堂课很快就能圆满结束了。正当我暗自窃喜时,我看到还有一位同学举手,我想时间还较充裕,就请她也来谈谈吧。谁知她站起来,还没说话就流下了眼泪,这可是我根本没料想到的。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请她说吧,万一她哭个没完,把其它同学也引哭了怎么办?不叫她说吧,也不太好。权衡再三,我还是采取了比较保守的做法,请她坐下,继续上自己的课。

    在评课时,专家提出的其中一个缺憾,就是我放弃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如果我能抓住这个孩子的眼泪,继续询问她:为什么哭泣?也许她就会深情地讲述她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也许她的深情就能感动所有的同学,这样不正是这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吗?可现在我却为了让这堂课能朝着自己预设的环节完成,而抹杀了孩子想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即使这堂课表面看似环环相扣,可实质上有了这败笔,也是一堂失败的课。

    [思考]:也许不只我一人,其它老师也存在着与我类似的情况,特别是公开课,总喜欢在课前把一切都设计得妥妥当当。在课上完全按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学生想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机会少之又少。如此一来,上课的过程也就成了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想法,设计好的教案就成了一只看不见的套子,而孩子们就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嘴上喊着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民主,可事实上课堂中真正的民主实在少得可怜。

    [设想]:现在我们天天学新课标,殊不知新课程标准中十分注重的一点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活动的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动、主动地学习。

    鉴于此,我觉得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我们都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所以我们不能为了防止学生出错,就越俎代疱。新课程呼唤我们要珍视学生的感受,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正如叶老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看来,以前的“观众”应该成为“主角”才对。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学理论

    教育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它不是抽象的理论活动,而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目标。而实践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去学习,是符合现代教育学理论的。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我们要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技能,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3、主体教育思想

    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因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孩子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三、关键词界定

    1、预留空间: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并不主张教师对预案,对活动等不力实质性的控制,而任由其信马由缰地发展。而是指教师在设置预案和演绎预案等过程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2、主角:本指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或主要演员,比喻主要人物。在这里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学习,课外的实践都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要人物。

    3、主动参与:新课程强调以学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本源、基础和条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就是敢于参与,不作旁观者,不作依赖者,不当好听众。而是敢想、敢问、敢说。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亲身体验,实践感悟,从而把认识内化为自身的品德。

    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体验生活,巩固生活经验,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放性原则: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就必须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

    五、研究的具体策略

    叶老指出,德育教育总的原则必须贯穿一个“导”字,教师“相机诱导,必会使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知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这就需要教师自然而然地站在学生一边,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一味地顺着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新课程标准》也指: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因珍视孩子们变化的学习需要,及时捕捉课堂中生成性的教育资源,使品德课堂成为孩子张扬个性的天空,使孩子成为品德教学的真正主角。

    (一)课前,留点自由给学生——给予他们主动参与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程的教材也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学生主动学、自主学的意图,注重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作为教师,我们也不能再迷信教参,把完成课本内容作为唯一的任务。而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从过去重“教”的意识转到现在重“学”的意识上来,把学生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根本点,支撑点和归索,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生成性的发展,从而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苏霍姆林斯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角,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闪现智慧的机会。

    1、因人而异,让学生自定目标。

    由于每位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不同,生活经验的不同,决定了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切勿在目标上、内容上整齐划一。而要因人而异,分层施教。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都能得到发展。

    当时,这只是一种设想,也不知可不可行?后来,我因为要上一节校教坛新秀的考察课,学校规定上《品德与社会》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我国的行政区》,我在定位目标的时候,还真碰到了问题,于是我就求助于我的“小老师们”——学生,我请他们自己看看书,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在这个内容中你想了解些什么?没想到,同学们还真会研究,他们根据书本上的提示语及自己的兴趣,制定出许多目标。在交上来的纸条上,我发现有的组写着:“我们想知道我国的面积大小”;有的写着“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及风光特点;”也有的写着

    “我想把全国的行政区都背出来”……

    于是,在研究了孩子们的目标后,我又研究了书本,把他们的目标进行综合与修改,制定出了如下目标:

    (1)、了解祖国的版图,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知道我国是个幅远辽阔的国家。

    (2)、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适当了解其他一些行政区的名称和相应的位置。

    (3)、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由于这些目标大部分是由学生自己制订的,所以比较贴近他们的实际,他们也很乐意为自己的目标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因此这节课上得也是比较成功的。

    鉴于此,我总结出了一个简单的学生自定目标的方案,即:

    (1)让每位学生主动亲近并研究课本。了解课本中的大致内容和要求,思考切合自己实践的目标。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彼此征求意见。

    (2)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所得,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和对课本内容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因此他们制定的目标也会存在着“深浅”。

    (3)教师根据学生自定的目标,再制订出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把优等生的目标归为一类,中等生的归为一类,后进生的归为一类,再进行综合。

    2、预留空间,让学生填补空白。

    以往的教案设计,教师大多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头脑中的设想来完成的,然后就领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即使里面有一些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是事先设计好的,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而走进新课标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了课程的重头戏,主旋律。而从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动态生成,有着我们无法预料的情况出现。如果课前预定越多,那么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就越窄。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用充分的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去填补,让学生的主动参与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做法:

    (1)多花些功夫,多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在设计预案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为这些可能反映留出相应的时空。课前多去了解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的话题,然后把学生的需求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进行重组教材,以适应学生。提到这一点,我对上学期听的一堂课《我们这样生活》记忆犹新,执教老师在上这堂课的时候,就是抓住了一个关键的点:把现代生活与远古生活进行比较,突出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至于从哪几方面来比较,执教老师并没有强行规定,而留出了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根据学生所提出的话题,再总结出无论是吃、穿、住、行、玩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课上的挺成功,我想他的成功就在于没有用死框框把学生框死,而是留出足够的时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填补。

    (2)让设计简单些,让空白多一些。如果参照教学参考书,我们的教案可以写很多,而课堂就会成为一条高速运行的流水线。学生的想法和感悟就在这条流水线中随波逐流,一朵朵智慧的火花,一次次闪现的灵感就在这里被熄灭。所以,在设计预案时不必满满当当,而应少一些多余环节,多留出点空白区域,让学生有主动参与、发表意见的空间和机会,把教案设计改为学案设计。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一开头提到的那堂课,如果我不是把教案设计得那么满满当当,有足够的空白区域让学生自由发挥的话,那么那个孩子的眼泪将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填补,也许就是这一滴眼泪可以让其他许多同学都为之感动,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课中,留点空间给学生——邂逅不曾预设的精彩。

    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现在学生是怎么了,一二年级时回答问题还算积极,怎么年级越高越“懒”了。的确,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真的是年龄越大变得越懒了吗?不是的,据我调查了解,高年级学生不爱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怕答错,被老师和同学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考虑问题也日渐成熟。因此,他们不愿轻易“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老师总是偏爱那些回答正确的同学,而冷落那些答案错误或有偏差的学生。因为学生的一个意外问题会打断教师原本流畅的教学顺序,导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是公开课,有可能还会使教师因某个学生的突发性问题而感到尴尬……

    新课程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所以我们也应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来我教得怎样,教案展示得怎样,任务完成得怎样,转到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样,他们需要什么,从而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要勇敢地面对课堂突发问题,让课堂生成也成为一种教学资源。也许这样,我们还能邂逅许多不曾预设的精彩呢。

    1、创设民主氛围,让课堂成为“出错”的地方。

    我们的课堂时常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应付考试为目标。课堂上师生对垒,气氛压抑紧张,教学活动单调枯燥,了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受到压抑,学生的质疑求异受到限制。新课标的出台为解决这种问题提供了方向。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敢于质疑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不再畏惧教师那严肃,冷峻的目光,不再担心那冷淡、讥讽的批评。这正印证了有位教育家所说的话: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出错”的地方。

    (1)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在课外每个学生都很活跃,互相交流、谈天。由此可见,他们也有交流的欲望。所以,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多进行些对话、互动,即使完不成预期的任务也无妨,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课堂内容变单调为丰富了,变枯燥为愉悦了,学生也能在参与过程中有发现、有思考、有想象。

    我记得我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执教一个有关于“任性”的话题,其中的主人公名叫贝贝。同学在讨论时想出了许多帮助贝贝改掉“驴脾气”的办法,忽然从教室某处传来一位学生的自言自语:“这些方法可千万别让我爸爸知道,声音虽小,可老师还是听到了,但是这位老师并没有对他怒目而视,而是亲切地问他:“你为什么这样想?告诉我行吗?”学生回答道:如果让爸爸知道的话,下次我就不能达到目的了,老师又问其他同学,你的想法和他一样吗?四下传来“一样”、“不同意”的声音,有的孩子已经在座位上开始争辨了,显然,再按照原先的思路上下去是行不通的了,于是,这位老师随机应变,提议就以这话题开个“辨证会”,同意他观点的同学右边为黄队,不同意的教师坐左边为白队。同学们都很兴奋,甚至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几个同学了跃跃欲试,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白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强烈攻势下,黄队终于坚持不住,一个个逐渐能移到了白队,虽然在这节课中,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可是通过这场辩论会,孩子们自然而然明白了该怎么做,这不是更好吗?

    (2)给学生质疑的权力。教师不是权威,教材不是标准,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即使错了,偏了,也要赞扬其勇敢。如果是有价值的问题,更应给予肯定,并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进行探讨,研究。

    2、注重课堂生成,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程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当我们在调查和了解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回答。

    我希望:①给我更多的学习空间;

    ②让我说我想说的话;

    ③给我表现、展示才能的机会;

    ④让我在玩中学习;

    ⑤愿老师能像朋友一样和我相处,交谈!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多变的课堂情境中,会有许多料想不到的情景出现。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

    (1)即时剪裁: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有着不可预设的偶然性和可能性出现,学生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灵活处理,即时剪裁原来预设的环节,把新生成的资源作为一种教育内容。当然这种资源可能是反面的,要教师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品德的内化。

    如: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堂课的案例《盼盼迟到了》,执教者通过对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了解,把握了孩子最迫切的需要,不是缺乏惜时的道德认识,而是缺少如何去做的道德行为指导,因此,教师将目标仅定为指导孩子学会安排一日事务,学会料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简单事情,引导孩子培养守时、惜时,做事认真的生活态度。当课进行到穿衣比赛时,陆续有学生穿好衣服走向台前,此时,李月雯也穿好了衣服,当她走向台前时,忽然发现旁边的谢宇怎么也扣不好拉链,她便主动帮他扣起来,看到这情景,老师轻击了两下手掌对其他同学说:“你们看她!”当他们俩在大家关注下穿好衣服走到台前时,老师问:你们觉得谁是这场比赛的第一名?生异口同声回答:李月雯,师又问:有那么多同学在她之前走上台,为什么第一名要给她呢?有的学生说:“其实她是早穿好了,她是因为帮助谢宇才落后的”。有的说:“她自己把衣服穿好后,宁愿不得第一名也要帮助别人,所以第一名应给她”;也有的说,有句话叫“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她主动帮助别人,就是友谊第一。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那时剪裁了原来预设的某些内容,而捕捉到了“李月雯放弃优异的比赛成绩主动帮助谢宇”这一生成的新资源,并利用弹性空间给学生讨论“谁才是第一名?”从而生成新目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同学们应互相帮助,当然,我们关注“生成性教育资源”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的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反馈的信息如果不进行价值引导,他们只是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而已,好毫无价值可言。

    如果刚才的案例中,教师不去引导大家讨论“为什么第一名该给她?”那么能有多少孩子会关注李月雯,那颗金子般的心,又有多少孩子会意识到淡名利,情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谛?所以,我们不仅更关注生成,还要进行价值引导。

    (2)灵活变序: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顺序,不必生搬硬套地按原计划进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如我在执教《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时,因为里面的特产比较多,我请学生自己去收集有关的资料,他们也特别卖劲,把萧山的特产名都收罗来了,但是在介绍这个特产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资料,我在备课时,根本无法预料他们会介绍哪个特产,所以,我就做了充分准备,他们讲到哪我跟到哪,随时调整我自己的教学顺序,这样既把这些特产介绍清楚了,也满足了学生的兴趣。

    (三)课后,留点空间给学生——把评价的主权交给学生

    过去的评价总是以一纸定优合,其实在思品课中这种评价是不合理的。有些学生试卷上答得很标准,可实际行为上却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早已揣测出出卷人的意图,填上了标准答案,而实际上却存在着言行不一的毛病。

    新课程标准建议评价要多元化,学生可以自己评价自己,也可以相互评价,这样更能体现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学生参与了自我评价,不仅可以提高评价者的主体地位,也能使评价者在参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这种主体参与的评价,可以是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对思品课中的要求的思想道德进行评价。

    1、孰是孰非,“法庭”还你公平。

    我觉得同学们不仅要对自己掌握的知识,道德品质进行评价,对平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关于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事情也可以进行评价,以前这些事情都是老师干的,对犯错的同学,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严励斥责,大声批评。学生无论服与不服,都得接受。前不久,有学生提出能不能让他们自己处理这些事情。我灵机一动,何不成立一个小小的“学生法庭”,让学生对这些自己身上或身边发生的小事学着自己处理,并让“受审者”心服、口服。

    (1)成立“小法庭”。全班推选出一名审判长,两名律师,五名陪审员,成立“小法庭”。取名为“小少年法庭”。法庭工作人员要求公证、严明,其他同学要积极配合。

    (2)“小法庭”运作机制:在每周的班队课中进行,“小法庭”的成员对这几位同学要对当庭审判的事情事先了解清楚。可以询问当事人,也可以请班中的目击者做证人。在审判过程中,当事人也可随时站起来为自己辩护。

    在“小少年法庭”成立之后,你还别说,我真的省事多了,我记得上学期我在执教《小偷小摸危害大》一课时,讨论到我们周围没有这种小偷小摸的人时,同学们一致把茅头瞄准了丁飞同学,当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就决定把这件事交由“小少年法庭”处理。

    丁飞同学平时比较调皮,成绩不够理想,还爱拿同学东西,这次在学校调查“偷窃”事件中,据说他也有份,所以大家都不肯“放过他”,后来,在“小法庭”成员的明查暗访下,终于弄清楚了这次“偷窃”风波的始末,原来,丁飞乘双休日学校没人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爬墙进校来玩,在经过一(1)班教室时,发现门开着,就进去了,看到一张桌子上有一支圆柱笔,就顺手牵羊拿来归为已有了,此外,还把生物角中的小乌龟拿来玩了,当同学们把这些事实呈现出来时,起初丁飞还想再解释一番,说圆柱笔是自己捡的,小乌龟后来放回去了,但其他法庭成员可不这样认为,他们一个个据理力争,认为丁飞即便是捡的或后来归还了,但始终都是没有经过主人同意就乱拿人家东西,这跟偷没什么区别。把个丁飞驳得哑口无言,法庭成员还采取了宽大处理,说以后要用学习用品尽管向他们借,可千万别再乱“拿”。并给予丁飞一个月考察期,看表现如何,还真没想到,这之后,真得没再听说丁飞有这种行为了。

    2、好与不好,人人有权发言。

    以往的应试教育对考试十分注重,考试卷上的等级就是圣旨。其实我们也不是说不要卷面考试了,而是认为卷面考试只能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在基础教育中,考试不该是为了选拔或确定孩子好还是不好,而应是孩子再学习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发展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再也不能一纸定“终身”了,而应让他们在自评互评中更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别人的长处短处,以利于取长补短。

    (1)学生自评,学会赏识自己。某些作业和行为习惯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评,写上等级再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再写上相应的评语,发给学生后,学生再一次进行评价。

    如上次我们开展“学习态度”大评比时,我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大部分同学都能根据实际情况给自己评定相应的等级,当然,也有例外的,像孙明同学,他平时上课还算认真,但作业不够认真,字迹太马虎,他自己评了个“三星级”,我给他评时,把他摘掉了二颗星,并写上“如果你的作业能认真点,像你上课一样认真,那你就是名副其实的“三星级”了,他看了之后第二天开始,他的作业就有了些许的改观,虽然还不能说十分工整,但可以明显感觉出他比以前认真了。如此一段时间后,我也在他的自评表现上添了一颗,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2)同学互评,放大他人优点。同学之间的了解其实是很深入的,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在一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也是比较客观点。当然在看到别人缺点的时候,更应该放大他人的优点,以利于互相学习。

    如:上次我请同学们互相评价一下别人的优点,每个人,都要找到别人的优点,并把优点卡写好交给对方,一开始,好多同学写的都是那些品学兼优的同学,慢慢的,我发现他们也开始留意那些平时不忘怎么起眼的同学,如孙东东,连他也收到了优点卡,这是我事先未预料到的,因为他学习不认真,总是不及格,达标也不能达到优秀级,似乎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我悄悄地看了一眼,他的优点卡,哦,写的是“你经常帮助别人,还主动为班级做事,这点我要向你学习,希望你其他方面也能进步,多好的同学啊,既为自己找到了学习的基点,又不失时机地鼓励对方,这种一举两得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六、效果与反思

    [效果]

    1、通过研究,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融洽师生关系。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前提就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比较积极的轻松的“生态环境”,让师生能在真诚、平等的基础上民主对话,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教师充分认识到“亲和力”的重要性,他们不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研究者,缩短了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在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2、通过研究,能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在课堂中,教师逐步改变了以往沿着教案走的方法,不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而是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的思维和活动不再被束缚,他们成了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中心、主角,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思品活动,并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加深了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3、通过研究,改善了评价机制,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多元化、人性化的评价和机制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小小法庭”和“人人有权评价”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教师不再越俎代疱,而是把评价的主权交给了我们的学生,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反思]

    1、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我们的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角色意识,自觉地从“主宰者”变为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在人格平等的对话中,宽容学生,欣赏学生。

    2、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必须大胆地展现课堂的真实性,课堂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而还有一大部分教师因害怕无法驾驭课堂而仍按照教案在照本宣科,所以,我们更需要动态生成式的课堂,需要敢于追求自然真实的老师。

    3、本课题的研究尚局限于课前师生的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三方面,并且成果也不够成熟,所以希望以后能在此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3、《人民教育增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

    4、《小学德育》若干期

    相关热词搜索: 促进学生 谈谈 主动参与 思品 方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