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时间:2021-12-10 15:36: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创造与创造性的概念

        关于创造,许多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创造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包含物质的和观念的产品)的活动或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这使人们产生这样的观念:创造是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的事,它与大众或普通学生无缘。这种创造概念具有缩小外延之嫌。邵瑞珍教授认为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两种,真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创造发明家最</PGN0019A.TXT/PGN>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知识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的,其思维或品质对个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所以这种创造性活动称为类创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外大多数学者对创造的理解,值得提倡推广。创造性是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和创造个性等因素的复合体。其中创造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而“敢不敢”创造主要由创造精神决定,</PGN0019B.TXT/PGN>“能不能”“善不善于”创造则与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相关。可见创造性既包括创造能力等智能层面,也包括创造意识及动机、创造精神和创造个性等人格层面。

     

    二、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造是人的本质所在

    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吉尔福特及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等许多心理学家也持类似的观点。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于整个人口中间。”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认为:“事实上,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奥托也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创造是精英们的专利”的观念,树立“人人是创造主人”的意识。一般而言,知识智力与创造性并不呈正相关。例如,最受日本人赞誉的发明家田熊常吉文化程度很低,但他运用学习过的“血液循环”知识,革新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英国锅炉,使锅炉的热效率提高了10%,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

    (二)创造是民族兴旺的关键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该民族的创造力水平。欧美各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根本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有较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国民的创造力水平高。例如,美国、德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尤其是美国,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的,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日</PGN0020A.TXT/PGN>本、韩国一向的传统是“技术立国”,由于缺乏知识创新的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美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日本政府调整国策,提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英国则注重科学研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强调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否完善,国民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管理创新能力等是民族兴旺的关键因素。

    (三)创造是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无形资产、知识型劳动者(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向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发展越来越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之上,知识已经被认为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知识从何而来?惟一的途径是创新,没有求异独创,推陈出新,就没有知识。创新程度越高,知识的价值也越高,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经济的源头。首先,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有学者估计,现在世界知识大约每7年翻一番。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隶属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60年代以来已从9.5%增长到10.6%,到80年代每年增长率达12.5%。其次,科学发明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如美国电话普及用了75年,电视机用了30年,而计算机仅用了10年,再者,机器设备和工业产品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二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机器设备的陈旧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40年代为10年,50年代为8年,60年代为5年,70年代为3年,80年代为1年。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急剧增长,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已成现实。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惟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企业个人,都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四)创造性的培养是教育的最终目标,</PGN0020B.TXT/PGN>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1989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把富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现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的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有:懂得如何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具有创造性、能够综合和组织各种信息,具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与人共享知识和学习。国外一些企业家认为未来的人才一要有勇气和胆识;二要肯不断学习;三要能够搞好公共关系;四要有创造性;五要有全局眼光;六要理解和自己不同的文化。

    (五)我国学生的创造性令人担忧

    杨振宁教授1995年初曾来国内讲学,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书多年,您看中国留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者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新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他还说,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另有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中,95%以上的人长期不能或不会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学生之所以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技能是学生惟一的追求,智能被忽略,创造性被扼杀。

    (六)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氛围正在逐步形</PGN0021A.TXT/PGN>成

    江泽民主席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到建国一百年时,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实现这个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归根结蒂还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动员和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还特别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我国“211工程”“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先后出台并正在组织实施,旨在建立符合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80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在我国已引起一定的重视,一些学校捷足先登地在不同层次开展了创造教育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清华大学在制定‘九五’发展规划时就强调‘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并且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才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着眼点’。”

     

    三、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策

     

    学者佩克利斯曾断言:“人类在发展进程中,目前受到的限制完全不在天资不足,而在于不能尽早地为天资创造最佳条件。”如何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条件呢?笔者有如下几点设想。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特丽萨·M·艾曼贝尔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很多环境因素诸如外部评价、监督、奖赏等都有害于人的创造性。也就是说,权威式教育来自外部的压力束缚过多,学生很少独立自主,心理自由,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应放弃权威式的教育和管理,推行民主式的教育和管理,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这样学生才会增强</PGN0021B.TXT/PGN>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我选择,促进自我发展。这些都是创造意识及动机萌发的前提和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我国教师传统的方式是演绎式,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或物理教师常常是先讲定理、定律,再依照定理讲解实例;英语教师在讲时态或句型时,也往往先把结构或公式列出,再举例说明。这种演绎式教学在中小学是司空见惯的。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同思维或聚合思维的培养。而归纳式教学法则刚好相反,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可见传统的“演绎式”教学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利,这也是我国学生创造性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采取以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式。

    (三)注重实践活动,形成创造技能

    学校分科课程一统天下,活动课程及综合课程薄弱,学生的实践活动贫乏,也是学生创造性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结果表明,69%的中学生认为学校无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些学生把年年相似的学校活动戏谑地概括为:四月去春游,五月歌咏会,十月诗朗诵。实践活动是创造的源泉,贫乏的学校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性枯竭。知识经济占主导的社会是崇尚能力和创造的社会,人们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知识向经济的转化度。因此教师应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增大软知识(即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在教学中的比例,而这种软知识(隐形知识)获得的惟一途径是实践,即学生在实践中的“意会”。为此教师要多组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艺术摄影、美术绘画等各项实践活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创造空间,增加学生的创造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动脑,同时学会动手,培养创造技能。

    (四)重视人格因素,培养创造个性

    创造性不仅包括智能层面,而且包括人格层面,心理学家推孟研究发现,同是高智商的</PGN0022A.TXT/PGN>两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的非智力因素诸如谨慎、有进取心、不屈不挠、完成任务的坚持性等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的一组。有关学者对青少年创造发明获奖者的调查表明,从初二到高三获奖者的非智力水平或个性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同年龄组的学生。其中有5~13种个性特点呈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如独立性、责任心、自我期望、自制力、自信、勤奋、有恒心、适应性、情绪稳定、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机敏、独创性和精力旺盛等。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有如下结论:与智力相比,创造力受兴趣、爱好、情绪、意志、动机等意向的制约更大。笔者认为,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教师应注重以下人格品质的培养。

    1.自信与乐观。世界上惟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所有伟大发明、发现、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的巨大动力。没有自信就没有独创,就没有勇气将创新意识付诸行动。有了自信,才会勇敢坚强,敢于冒险,在创造思想产生前的“阵痛”面前保持乐观。研究表明,对高创造性的人来说,焦虑水平是中等的、适度的。焦虑水平太高或太低,似乎就会抑制创造性。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只有保持乐观,轻松自如,个体思维才能活跃,暂时神经联系才容易接通。一些创造性的灵感通常诞生于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适度焦虑、保持乐观理应成为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人格特征。

    2.独立与合作。盲目从众、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有创造性品质的。只有敢于标新立异,善于独辟蹊径,爱好独树一帜者才会有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爱因斯坦主张:“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在具独立性品质的同时创造者还应有合作精神,一种获得同行支持的能力。学者Simonton认为,帮助者和角色榜样在发展创造天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或者他们周围有许多人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当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周围有许多其他具有创造性的人时,他最能获得</PGN0022B.TXT/PGN>成功。因为他会与其他人甚至是竞争对手相得益彰。Dunbar通过研究发现,社会交往的作用十分重要,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一个人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个人提供了另一个前提条件,第三个人从这两个前提中得出结论。可见善于与同行切磋讨论、真诚合作是创造者的一种必备素质。

    3.忍耐与有恒。学者斯坦伯格认为“忍受模糊的能力”是创造者的必备关键人格之一。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能需要等待其理论建立内在联系,或等待将理论和资料充实起来。研究者在他的创造性的思想刚提出还没有明确地受到人们的欢迎时特别需要这种能力。美国学者推孟在《天才的发生学研究》一书中对150名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之间差别最大的四种品质是:(1)取得最后成果的坚持力;(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3)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4)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前两点就是指创造者所必需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大凡有创见者,都具有这种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不虎头蛇尾、百拆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4.好奇与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动机,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都具有这种品质。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说:“也许,对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品格是对科学的兴趣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当爱因斯坦誉满全球时,他却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T.M.Amabile在她的《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她的这一原则是指: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也就是说当人们从事创造性工作时,他们的动机是任务中心而不是目标中心,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这些都启示我们要致力于学生真正的内在好奇心、求知欲及兴趣的培养,尽量减少外部的限制、监督、评价。

    5.想像与幽默。科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PGN0023A.TXT/PGN>缺乏想像力的人是很难在科学事业上作出出色贡献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日本学者川上正光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的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代表不了的。”“想像力能够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关键因素,只有想像力才能创造奇迹。”A.F.奥斯本在他的《创造性想像》中断言,富有想像力的人往往能够把两类相距很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看电视是在咀嚼思维的口香糖”,非常幽默。

    一、创造与创造性的概念

        关于创造,许多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创造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包含物质的和观念的产品)的活动或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这使人们产生这样的观念:创造是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的事,它与大众或普通学生无缘。这种创造概念具有缩小外延之嫌。邵瑞珍教授认为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两种,真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创造发明家最</PGN0019A.TXT/PGN>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知识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的,其思维或品质对个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所以这种创造性活动称为类创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外大多数学者对创造的理解,值得提倡推广。创造性是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和创造个性等因素的复合体。其中创造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而“敢不敢”创造主要由创造精神决定,</PGN0019B.TXT/PGN>“能不能”“善不善于”创造则与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相关。可见创造性既包括创造能力等智能层面,也包括创造意识及动机、创造精神和创造个性等人格层面。

     

    二、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造是人的本质所在

    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吉尔福特及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等许多心理学家也持类似的观点。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于整个人口中间。”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认为:“事实上,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奥托也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创造是精英们的专利”的观念,树立“人人是创造主人”的意识。一般而言,知识智力与创造性并不呈正相关。例如,最受日本人赞誉的发明家田熊常吉文化程度很低,但他运用学习过的“血液循环”知识,革新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英国锅炉,使锅炉的热效率提高了10%,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

    (二)创造是民族兴旺的关键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该民族的创造力水平。欧美各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根本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有较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国民的创造力水平高。例如,美国、德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尤其是美国,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的,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日</PGN0020A.TXT/PGN>本、韩国一向的传统是“技术立国”,由于缺乏知识创新的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美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日本政府调整国策,提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英国则注重科学研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强调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否完善,国民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管理创新能力等是民族兴旺的关键因素。

    (三)创造是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无形资产、知识型劳动者(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向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发展越来越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之上,知识已经被认为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知识从何而来?惟一的途径是创新,没有求异独创,推陈出新,就没有知识。创新程度越高,知识的价值也越高,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经济的源头。首先,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有学者估计,现在世界知识大约每7年翻一番。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隶属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60年代以来已从9.5%增长到10.6%,到80年代每年增长率达12.5%。其次,科学发明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如美国电话普及用了75年,电视机用了30年,而计算机仅用了10年,再者,机器设备和工业产品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二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机器设备的陈旧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40年代为10年,50年代为8年,60年代为5年,70年代为3年,80年代为1年。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急剧增长,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已成现实。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惟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企业个人,都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四)创造性的培养是教育的最终目标,</PGN0020B.TXT/PGN>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1989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把富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现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的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有:懂得如何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具有创造性、能够综合和组织各种信息,具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与人共享知识和学习。国外一些企业家认为未来的人才一要有勇气和胆识;二要肯不断学习;三要能够搞好公共关系;四要有创造性;五要有全局眼光;六要理解和自己不同的文化。

    (五)我国学生的创造性令人担忧

    杨振宁教授1995年初曾来国内讲学,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书多年,您看中国留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者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新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他还说,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另有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中,95%以上的人长期不能或不会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学生之所以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技能是学生惟一的追求,智能被忽略,创造性被扼杀。

    (六)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氛围正在逐步形</PGN0021A.TXT/PGN>成

    江泽民主席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到建国一百年时,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实现这个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归根结蒂还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动员和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还特别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我国“211工程”“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先后出台并正在组织实施,旨在建立符合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80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在我国已引起一定的重视,一些学校捷足先登地在不同层次开展了创造教育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清华大学在制定‘九五’发展规划时就强调‘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并且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才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着眼点’。”

     

    三、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策

     

    学者佩克利斯曾断言:“人类在发展进程中,目前受到的限制完全不在天资不足,而在于不能尽早地为天资创造最佳条件。”如何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条件呢?笔者有如下几点设想。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特丽萨·M·艾曼贝尔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很多环境因素诸如外部评价、监督、奖赏等都有害于人的创造性。也就是说,权威式教育来自外部的压力束缚过多,学生很少独立自主,心理自由,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应放弃权威式的教育和管理,推行民主式的教育和管理,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这样学生才会增强</PGN0021B.TXT/PGN>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我选择,促进自我发展。这些都是创造意识及动机萌发的前提和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我国教师传统的方式是演绎式,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或物理教师常常是先讲定理、定律,再依照定理讲解实例;英语教师在讲时态或句型时,也往往先把结构或公式列出,再举例说明。这种演绎式教学在中小学是司空见惯的。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同思维或聚合思维的培养。而归纳式教学法则刚好相反,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可见传统的“演绎式”教学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利,这也是我国学生创造性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采取以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式。

    (三)注重实践活动,形成创造技能

    学校分科课程一统天下,活动课程及综合课程薄弱,学生的实践活动贫乏,也是学生创造性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结果表明,69%的中学生认为学校无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些学生把年年相似的学校活动戏谑地概括为:四月去春游,五月歌咏会,十月诗朗诵。实践活动是创造的源泉,贫乏的学校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性枯竭。知识经济占主导的社会是崇尚能力和创造的社会,人们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知识向经济的转化度。因此教师应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增大软知识(即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在教学中的比例,而这种软知识(隐形知识)获得的惟一途径是实践,即学生在实践中的“意会”。为此教师要多组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艺术摄影、美术绘画等各项实践活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创造空间,增加学生的创造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动脑,同时学会动手,培养创造技能。

    (四)重视人格因素,培养创造个性

    创造性不仅包括智能层面,而且包括人格层面,心理学家推孟研究发现,同是高智商的</PGN0022A.TXT/PGN>两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的非智力因素诸如谨慎、有进取心、不屈不挠、完成任务的坚持性等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的一组。有关学者对青少年创造发明获奖者的调查表明,从初二到高三获奖者的非智力水平或个性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同年龄组的学生。其中有5~13种个性特点呈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如独立性、责任心、自我期望、自制力、自信、勤奋、有恒心、适应性、情绪稳定、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机敏、独创性和精力旺盛等。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有如下结论:与智力相比,创造力受兴趣、爱好、情绪、意志、动机等意向的制约更大。笔者认为,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教师应注重以下人格品质的培养。

    1.自信与乐观。世界上惟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所有伟大发明、发现、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的巨大动力。没有自信就没有独创,就没有勇气将创新意识付诸行动。有了自信,才会勇敢坚强,敢于冒险,在创造思想产生前的“阵痛”面前保持乐观。研究表明,对高创造性的人来说,焦虑水平是中等的、适度的。焦虑水平太高或太低,似乎就会抑制创造性。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只有保持乐观,轻松自如,个体思维才能活跃,暂时神经联系才容易接通。一些创造性的灵感通常诞生于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适度焦虑、保持乐观理应成为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人格特征。

    2.独立与合作。盲目从众、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有创造性品质的。只有敢于标新立异,善于独辟蹊径,爱好独树一帜者才会有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爱因斯坦主张:“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在具独立性品质的同时创造者还应有合作精神,一种获得同行支持的能力。学者Simonton认为,帮助者和角色榜样在发展创造天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或者他们周围有许多人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当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周围有许多其他具有创造性的人时,他最能获得</PGN0022B.TXT/PGN>成功。因为他会与其他人甚至是竞争对手相得益彰。Dunbar通过研究发现,社会交往的作用十分重要,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一个人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个人提供了另一个前提条件,第三个人从这两个前提中得出结论。可见善于与同行切磋讨论、真诚合作是创造者的一种必备素质。

    3.忍耐与有恒。学者斯坦伯格认为“忍受模糊的能力”是创造者的必备关键人格之一。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能需要等待其理论建立内在联系,或等待将理论和资料充实起来。研究者在他的创造性的思想刚提出还没有明确地受到人们的欢迎时特别需要这种能力。美国学者推孟在《天才的发生学研究》一书中对150名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之间差别最大的四种品质是:(1)取得最后成果的坚持力;(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3)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4)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前两点就是指创造者所必需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大凡有创见者,都具有这种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不虎头蛇尾、百拆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4.好奇与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动机,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都具有这种品质。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说:“也许,对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品格是对科学的兴趣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当爱因斯坦誉满全球时,他却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T.M.Amabile在她的《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她的这一原则是指: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也就是说当人们从事创造性工作时,他们的动机是任务中心而不是目标中心,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这些都启示我们要致力于学生真正的内在好奇心、求知欲及兴趣的培养,尽量减少外部的限制、监督、评价。

    5.想像与幽默。科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PGN0023A.TXT/PGN>缺乏想像力的人是很难在科学事业上作出出色贡献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日本学者川上正光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的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代表不了的。”“想像力能够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关键因素,只有想像力才能创造奇迹。”A.F.奥斯本在他的《创造性想像》中断言,富有想像力的人往往能够把两类相距很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看电视是在咀嚼思维的口香糖”,非常幽默。

    一、创造与创造性的概念

        关于创造,许多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创造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包含物质的和观念的产品)的活动或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这使人们产生这样的观念:创造是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的事,它与大众或普通学生无缘。这种创造概念具有缩小外延之嫌。邵瑞珍教授认为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两种,真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创造发明家最</PGN0019A.TXT/PGN>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知识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的,其思维或品质对个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所以这种创造性活动称为类创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外大多数学者对创造的理解,值得提倡推广。创造性是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和创造个性等因素的复合体。其中创造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而“敢不敢”创造主要由创造精神决定,</PGN0019B.TXT/PGN>“能不能”“善不善于”创造则与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相关。可见创造性既包括创造能力等智能层面,也包括创造意识及动机、创造精神和创造个性等人格层面。

     

    二、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造是人的本质所在

    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吉尔福特及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等许多心理学家也持类似的观点。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于整个人口中间。”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认为:“事实上,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奥托也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创造是精英们的专利”的观念,树立“人人是创造主人”的意识。一般而言,知识智力与创造性并不呈正相关。例如,最受日本人赞誉的发明家田熊常吉文化程度很低,但他运用学习过的“血液循环”知识,革新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英国锅炉,使锅炉的热效率提高了10%,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

    (二)创造是民族兴旺的关键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该民族的创造力水平。欧美各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根本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有较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国民的创造力水平高。例如,美国、德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尤其是美国,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的,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日</PGN0020A.TXT/PGN>本、韩国一向的传统是“技术立国”,由于缺乏知识创新的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美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日本政府调整国策,提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英国则注重科学研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强调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否完善,国民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管理创新能力等是民族兴旺的关键因素。

    (三)创造是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无形资产、知识型劳动者(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向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发展越来越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之上,知识已经被认为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知识从何而来?惟一的途径是创新,没有求异独创,推陈出新,就没有知识。创新程度越高,知识的价值也越高,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经济的源头。首先,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有学者估计,现在世界知识大约每7年翻一番。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隶属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60年代以来已从9.5%增长到10.6%,到80年代每年增长率达12.5%。其次,科学发明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如美国电话普及用了75年,电视机用了30年,而计算机仅用了10年,再者,机器设备和工业产品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二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机器设备的陈旧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40年代为10年,50年代为8年,60年代为5年,70年代为3年,80年代为1年。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急剧增长,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已成现实。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惟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企业个人,都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四)创造性的培养是教育的最终目标,</PGN0020B.TXT/PGN>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1989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把富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现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的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有:懂得如何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具有创造性、能够综合和组织各种信息,具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与人共享知识和学习。国外一些企业家认为未来的人才一要有勇气和胆识;二要肯不断学习;三要能够搞好公共关系;四要有创造性;五要有全局眼光;六要理解和自己不同的文化。

    (五)我国学生的创造性令人担忧

    杨振宁教授1995年初曾来国内讲学,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书多年,您看中国留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者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新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他还说,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另有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中,95%以上的人长期不能或不会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学生之所以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技能是学生惟一的追求,智能被忽略,创造性被扼杀。

    (六)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氛围正在逐步形</PGN0021A.TXT/PGN>成

    江泽民主席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到建国一百年时,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实现这个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归根结蒂还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动员和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还特别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我国“211工程”“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先后出台并正在组织实施,旨在建立符合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80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在我国已引起一定的重视,一些学校捷足先登地在不同层次开展了创造教育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清华大学在制定‘九五’发展规划时就强调‘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并且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才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着眼点’。”

     

    三、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策

     

    学者佩克利斯曾断言:“人类在发展进程中,目前受到的限制完全不在天资不足,而在于不能尽早地为天资创造最佳条件。”如何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条件呢?笔者有如下几点设想。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特丽萨·M·艾曼贝尔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很多环境因素诸如外部评价、监督、奖赏等都有害于人的创造性。也就是说,权威式教育来自外部的压力束缚过多,学生很少独立自主,心理自由,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应放弃权威式的教育和管理,推行民主式的教育和管理,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这样学生才会增强</PGN0021B.TXT/PGN>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我选择,促进自我发展。这些都是创造意识及动机萌发的前提和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我国教师传统的方式是演绎式,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或物理教师常常是先讲定理、定律,再依照定理讲解实例;英语教师在讲时态或句型时,也往往先把结构或公式列出,再举例说明。这种演绎式教学在中小学是司空见惯的。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同思维或聚合思维的培养。而归纳式教学法则刚好相反,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可见传统的“演绎式”教学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利,这也是我国学生创造性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采取以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式。

    (三)注重实践活动,形成创造技能

    学校分科课程一统天下,活动课程及综合课程薄弱,学生的实践活动贫乏,也是学生创造性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结果表明,69%的中学生认为学校无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些学生把年年相似的学校活动戏谑地概括为:四月去春游,五月歌咏会,十月诗朗诵。实践活动是创造的源泉,贫乏的学校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性枯竭。知识经济占主导的社会是崇尚能力和创造的社会,人们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知识向经济的转化度。因此教师应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增大软知识(即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在教学中的比例,而这种软知识(隐形知识)获得的惟一途径是实践,即学生在实践中的“意会”。为此教师要多组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艺术摄影、美术绘画等各项实践活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创造空间,增加学生的创造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动脑,同时学会动手,培养创造技能。

    (四)重视人格因素,培养创造个性

    创造性不仅包括智能层面,而且包括人格层面,心理学家推孟研究发现,同是高智商的</PGN0022A.TXT/PGN>两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的非智力因素诸如谨慎、有进取心、不屈不挠、完成任务的坚持性等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的一组。有关学者对青少年创造发明获奖者的调查表明,从初二到高三获奖者的非智力水平或个性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同年龄组的学生。其中有5~13种个性特点呈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如独立性、责任心、自我期望、自制力、自信、勤奋、有恒心、适应性、情绪稳定、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机敏、独创性和精力旺盛等。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有如下结论:与智力相比,创造力受兴趣、爱好、情绪、意志、动机等意向的制约更大。笔者认为,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教师应注重以下人格品质的培养。

    1.自信与乐观。世界上惟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所有伟大发明、发现、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的巨大动力。没有自信就没有独创,就没有勇气将创新意识付诸行动。有了自信,才会勇敢坚强,敢于冒险,在创造思想产生前的“阵痛”面前保持乐观。研究表明,对高创造性的人来说,焦虑水平是中等的、适度的。焦虑水平太高或太低,似乎就会抑制创造性。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只有保持乐观,轻松自如,个体思维才能活跃,暂时神经联系才容易接通。一些创造性的灵感通常诞生于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适度焦虑、保持乐观理应成为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人格特征。

    2.独立与合作。盲目从众、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有创造性品质的。只有敢于标新立异,善于独辟蹊径,爱好独树一帜者才会有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爱因斯坦主张:“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在具独立性品质的同时创造者还应有合作精神,一种获得同行支持的能力。学者Simonton认为,帮助者和角色榜样在发展创造天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或者他们周围有许多人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当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周围有许多其他具有创造性的人时,他最能获得</PGN0022B.TXT/PGN>成功。因为他会与其他人甚至是竞争对手相得益彰。Dunbar通过研究发现,社会交往的作用十分重要,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一个人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个人提供了另一个前提条件,第三个人从这两个前提中得出结论。可见善于与同行切磋讨论、真诚合作是创造者的一种必备素质。

    3.忍耐与有恒。学者斯坦伯格认为“忍受模糊的能力”是创造者的必备关键人格之一。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能需要等待其理论建立内在联系,或等待将理论和资料充实起来。研究者在他的创造性的思想刚提出还没有明确地受到人们的欢迎时特别需要这种能力。美国学者推孟在《天才的发生学研究》一书中对150名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之间差别最大的四种品质是:(1)取得最后成果的坚持力;(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3)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4)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前两点就是指创造者所必需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大凡有创见者,都具有这种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不虎头蛇尾、百拆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4.好奇与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动机,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都具有这种品质。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说:“也许,对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品格是对科学的兴趣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当爱因斯坦誉满全球时,他却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T.M.Amabile在她的《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她的这一原则是指: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也就是说当人们从事创造性工作时,他们的动机是任务中心而不是目标中心,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这些都启示我们要致力于学生真正的内在好奇心、求知欲及兴趣的培养,尽量减少外部的限制、监督、评价。

    5.想像与幽默。科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PGN0023A.TXT/PGN>缺乏想像力的人是很难在科学事业上作出出色贡献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日本学者川上正光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的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代表不了的。”“想像力能够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关键因素,只有想像力才能创造奇迹。”A.F.奥斯本在他的《创造性想像》中断言,富有想像力的人往往能够把两类相距很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看电视是在咀嚼思维的口香糖”,非常幽默。

     

    相关热词搜索: 创造性 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 学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