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王教授答疑

    时间:2020-03-12 08:01: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 xinpai6447

    80600@126.com:王教授你好,关于一些体育上面的问题想请教您,1.在教学工作中应如何创新?2.在学生工作中应如何创新?请王教授指点一下。感谢王教授抽出时间看我的邮件。

    王教授:“创新”可以说是当今各行各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在教育体系中创新教育更是各级各类学校追求的目标。然而,一旦回归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就会发现,创新一词似乎依然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或更多出现在书面中。根据我的访谈发现,认为“创新”很难、并非人人可以为之的观念很深。其实,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早已经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目前,创新学已经是一门学科了,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常用概念主要包括创造、发明、革新、发现、创新等。所谓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是一种开拓性活动,适用于整个人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领域范围。所谓发明,按我国专利法中的说法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专利权的技术成果。技术发明是技术上的新创造,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变所提供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具有首创性质和有社会承认效果,属于技术创造范畴。所谓革新,是一种比发明创造层次要低的创造活动,但它涉及的范围比发明更为广泛。革新是指在已经发明了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和完善。革新是在已有技术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进行的具有局部性质的改进。所谓发现,是指科学研究中,对前所未知的事物、现象及其规律性的揭示。发现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存在的,是认识活动。所谓创新,是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进。技术创新是指在该处首次应用或出现的事物,通常包括发明、改进和引进转移。创新含有发明和革新、改造的成份。创新的适用范畴大于发明、革新、改造的范畴,后者均是限于某一具体技术范围内而言。

    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系统来看,创新可以从教学理论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器材设备的创新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等方面着手展开。特别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教师的创新路子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宽广多了,而且从学校体育实践中反馈出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有些学校和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地域特点和民俗习惯等,把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移植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既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又保护了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设备方面,有的学校通过有计划地分段、分年级排列体育活动时间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在学生人数多、学校场地小的条件下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活动1小时;在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方面,有些学校主动与所在社区、体校、少年宫等加强联系,有效地弥补了学校在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不足等等。

    综上所述,创新既有类别之分,也有层次之别,而且在现实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已呈现了效果纷呈的案例。关键是我们的体育教师要敢于探索,并善于实践。

    2. 王教授:你好!我是深圳市南山区董小军。现在小学生为什么总不喜欢上技能课,特别是高年级同学。比如练习跳高,他们的兴趣就不高,总是喜欢自己玩一些游戏。请问王教授我怎么才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技能知识?谢谢!

    王教授:爱玩(游戏)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人类生物性的一种回归。国外有位学者以欲望(Desires)为社会与文化的主动力,将欲望分为自然欲望和文化欲望两大类,进而将自然欲望又分为5类,即色食欲望,如饥饿口渴等;快乐欲望,如避苦、喜暖等;自私欲望,如羞耻、嫉忌、爱荣耀等;情感欲望,如同情、社会性、爱情、憎恶等;游戏欲望,如运动的冲动等。由此可见,爱运动、喜游戏是人之天性。所以说,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爱玩游戏是童心的一种自然流露,是发展体育技能、增强体能和传授体育知识的天然基础,故此也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如果我们反思一下以往的体育课就会发现两种误区:一是在传授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往往从一开始就有点过于“正规”和“苛刻”。我们以体操教学为例,在学习技巧“前滚翻”时,我们会要求学生“团身要紧、滚动要圆滑”等,如果有学生滚歪了,教师就会“不厌其烦”地给予纠正。其实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这种“反复练习”的做法会使学生从一开始的“兴奋与跃跃欲试”逐步变得“烦躁”起来。对此,我曾做过另一种实验,即在教授小学生学习“前滚翻”之前,先让学生练习“直体侧滚翻”,随后在示范“前滚翻”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示范“印象”进行练习,不提出任何技术要求。这样,学生就会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条件下完成动作,其效果比“预先提出技术要求和规格”要好得多。

    在日本的初等教育中,体操教学不仅在学校体育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内容丰富、动作众多、难度系数也很大(如技巧中就列有“头手翻”、“前手翻”,直至空翻动作),从教科书中的体操动作图解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相比较来看,日本更注重展示体操动作教法和学法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引导性,并不像我们要把每一个体操动作画得像培养优秀体操运动员一样的规范。我们以日本的小学体育教科书为例,在单杠上画出的“翻上”、“支撑后回环”、“单腿跨越成骑撑”以及“骑撑,单腿向前摆越转体180度下”等动作,在平衡木上画出的是各种走、跑、跳以及平衡等动作,在跳箱上画出的各种“分腿腾越”、“屈腿腾越”、“前滚翻”等动作,以及技巧的各种滚翻、“侧手翻”和“前手翻”等动作都是在很自然的姿势下完成的,而且“屈腿姿势随处可见”、“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帮助与保护的提示”等等。这种教学理念和思路,既不会把小学生一看就“吓回去”,而且会萌发出“试一试”的欲望。

    因此,我以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是必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在传授动作技能过程中,一味地过分追求动作技术的规范化往往会削弱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以应用效果的实例启发、引导和促进学生对掌握正确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运动的冲动”之自然欲望,又会为学生的技能学习和提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 王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王益明。我一直在关注体育教学杂志,更关注您的信箱和有关解答,您的回答非常的精辟,作为您的学生我很庆幸。在我工作的这几年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体育教学的不断改变,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我想问的是:现在的体育课教案书写形式五花八门,尤其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一堂40分钟的课,就目标出现了五、六个,有的更多,目标和任务混为一体,我也试过,但在总结的时候,我觉得这么多的目标根本不能实现,同时也造成了体育技术教学蜻蜓点水,学生没学好,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没发挥出来,给我感觉就是:任何人都能上体育课。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教授:益明,谢谢你对《体育教学》杂志的喜爱和对答疑栏目的关注,同时经过几年来的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也已经使你成熟多了、思考多了、看问题也更加深刻了。我为你的进步感到由衷高兴。

    有关体育课的教案,我的看法是:目前我们在书写形式上实在有些过于苛求了,尽管由于为了“迎接”各级各类的评估和检查,我自己也不得不为之,即使教授“前滚翻”这样的简单动作,我也必须把早已烂熟于心的教法列在教案上。说心里话,严密、规范的教案对于教师新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中体现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内容的钻研、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对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的预先思考等等。教案实际上就是一名教师对某次课教学所做出的一个预先设计,是一种课前行为。如果有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还要不时的看一下教案(甚至照教案教授),那么他(她)一定不是一个好教师。

    关于你说的“一堂40分钟的课,就目标出现了五、六个,有的更多”,我同样认为这个教师要不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他根本就不懂教学规律),或者是有意或无意地在“显示”自己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解地“深刻”。就具体的一节课来说,任务不宜设定太多,要抓住主要任务、解决主要问题。

    关于你说的“感觉就是任何人都能上体育课”这一问题,在现实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委实存在,因为在有些地区的有些学校中确实就有体育课可以“任人兼之”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体育作为一门学科还没有被所有学校的校长所接受,所以就出现了任何人都可以“带学生在操场上玩一玩”的不负责任的做法。我相信,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颁布,“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这一措施也将会得到很好落实。

    4. 浙江宁波宋老师:王教授,您好!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有一定的理解,校长有时也会为学生体质下降而担忧。但是,为了升学率,各门课程都可以挤占体育课。请问,学校的体育教学如何才能受到重视?

    王教授:学生体质连续20年下降的确是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情况。好在这一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不仅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看见了、担忧了,而且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说实在的,学生体质的增强和改善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综合努力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一家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就只有等到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改善后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以为,在现阶段家长盼望儿女能够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学校期待每年能够有更多数量的学生进入理想高校的大背景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大的变化的现实面前,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在增强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主导地位是极其重要和明智的。

    从发达国家来看,少年儿童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社会上开办的各类体育俱乐部,而且从家长送子女参加体育俱乐部的主要目的来看也并非一定要造就出某一项目的职业运动员;对体育俱乐部的老板来说,只要有人来参加,根本无须考虑参加者的高矮、胖瘦以及有无该项目的运动天赋和培养前途等等。从目前我国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来看,主要靠的是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等,一旦学生走出了学校校门,迎面而来的就是:熬到深夜才能够完成的家庭作业,或者像赶场子一样的应付家长额外选报的各种补习班,或者一进家门就埋头于网络世界等等;试想一下,又有多少家长主动地把孩子送到体育俱乐部去健身呢?如果有的话,也大多是为了孩子能够在某一运动项目上成为世界冠军。就此而言,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我想随着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特别是随着“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 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工作的实施,你所提到的“为了升学率,各门课程都可以挤体育课”这一极不常见的现象有可能发生根本的改观;至于“学校的体育教学如何才能受到重视”这一问题,我以为体育组长和体育教师在埋头上好体育课的同时,更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和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既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学校领导输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规定,以便使他们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另一方面,还应该定期把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与分析结果报告上去、公布出来,以便赢得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 答疑 教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