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在互融共进中创新社会建设与群众工作

    时间:2020-03-17 07:57: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社会建设是围绕人展开的,对象是人,目标是人,推进社会建设,其本质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但是,社会建设与群众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比较而言,社会建设更多的是注重从整体上运用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的制度、政策、规定、技术等加以实施,容易见事不见人,疏忽情感纽带的作用。而群众工作则侧重于政治组织和政治动员的牵引作用,在情感纽带、工作作风上强调党的组织与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但是在多元化、异质性因素增加的社会态势下,往往难以在更广的区域和空间内协调多元利益和诉求。

    【关键词】社会建设 群众工作 互融共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也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基于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社会建设和群众工作必须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思路和方向,适应新的要求。当前,就是要在互融共进中发挥社会建设和群众的优势,形成互补、构建合力,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

    一、推进互融共进是应对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

    社会建设与群众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但两者又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比较而言,社会建设更多的是注重从整体上运用制度、政策、规定、技术等加以推进,容易见事不见人,疏忽情感纽带的作用。而群众工作则侧重于政治组织和政治动员的牵引作用,在情感纽带、工作作风上强调党的组织与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但是在多元化、异质性因素增加的社会态势下,往往难以在更广的区域和空间内协调多元利益和诉求。这就提出了两者互融共进的要求,也就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互补叠加效应。只有实现互融共进,才能够通过群众工作的创新进一步明确和促进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向和情感立场,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引入社会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赋予群众工作以新视野、新内涵、新方法、新手段,进一步提升群众工作的现代性和适应性。

    推进社会建设和群众工作的互融共进,是应对转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就是要充分认识转型社会的新趋势新特点。

    1.充分认识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我们一直讲要把握新形势新情况,这个新形势新情况到底是什么,不弄清楚,就会茫然无措、无从下手。有关研究和分析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形成、国际交往的扩大,我国社会的整体结构、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社会成员的流动性不断加大。一方面出现阶层固化,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阶层的身份转换,比如:知识工人比例增加,知识分子与产业工人的界限变得模糊,农民的就业状况也发生变化,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城镇居民,有的在城市间、城乡间频繁流动,等等。同时,伴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产生,新的社会阶层也在不断出现。在多元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利益结构更加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利益冲突明显增多。

    2.充分认识利益关系多元化带来的新诉求。在社会转型中,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比如,社会自治要求突出,社会的自发组织性增强,社会组织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具有高度政治参与的“网络问政”对现实社会形成倒逼态势;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直接冲击着主流价值体系的主导性、感召力、影响力;群众利益诉求的差异性、冲突性增强,提出了利益博弈、利益协调、利益平衡的新任务新要求。

    3.充分认识社会风险积累形成的新挑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积累。据分析,以下四方面问题正在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诱因之一,包括:1.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造成社会治理能力和成效的弱化和下降;2.一些组织和机构的社会责任缺失,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拆迁事故频发;3.理论意识形态脱离实际、缺乏说服力,社会对于未来处于茫然状态,在治理中缺乏精神凝聚和引领;4.群众的主体意识崛起,传统的社会一致性正向多样性转化,社会认同受到挑战,也进一步加大了社会治理难度。这些都迫切要求社会建设与群众工作的互融共进。

    二、在互融共进中把握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创新的着力点

    针对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在互融共进中创新社会建设与群众工作,有必要将以下几方面作为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1.着力打造公信力。

    公信力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体现执政或行政行为的公平正义、推进民主与法治、强化公职人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公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争取社会认同的能力等。实践表明,只有提升公信力这一核心执政力,才能在社会治理中提升党和政府的社会动员力以及影响力和感召力、塑造民众(群众)信心的能力、践行为民服务的能力。

    打造公信力,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既注重发展,又超越单纯的“政绩型合法性”,要以党和政府的宗旨、效能、作风、体制、管理所获得的公信力,去应对多元多变的社会问题。二是既注重稳定,又超越单纯的“摆平就是水平”,要从权益保障上尊重民意和体现公平,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地化解矛盾和冲突。三是既注重民主,又克服 “多数暴力”的偏向,要以民主管理为原则,形成了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参与、协同的治理结构。

    2.着力推进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社会协同的基础。在多元化社会条件下,推进社会认同尤其重要。没有社会认同,就会产生异质因素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离散、冲突,社会的凝聚力就会弱化。

    当前,在社会建设和群众工作中,由于社会认同缺失和偏向造成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显,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都与社会认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司法权威的弱化、社会事件的群体化,既是社会认同作用的结果,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社会认同度。实现社会的优良治理,应该用好社会认同的生成机制,在主流价值层面形成正面的社会认同,减少个体自身相互冲突的多重认同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心理。

    3.着力推进公共治理改革。

    社会建设与群众工作的互融共进,体现了“交互”式的社会公共治理格局。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以后形成的“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尤其需要公共治理从内容到方式都要有相应的改革。无论是经济发展与转型,还是群众利益维护、法治建设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公共治理的体制、方式、效率有关。公共治理改革与经济社会领域的治理与改革形成了强烈的关联性,如市场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培育等,都离不开公共治理改革。公共治理改革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调整,决定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

    通过公共治理改革,可以为社会体制改革提供条件、让渡空间,并由此推进社会建设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创新和基层基础创新。其内容包括:一是构建便民化的民生保障体系,尤其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表达诉求、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真正把边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构建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作为基本价值和核心内容,贯穿到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使民生保障工作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温暖工程”;三是构建网络化的基层工作体系,以互联互通的方式,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其他社会组织的工作覆盖;四是构建信息化的现代管理体系,加强信息网络综合化管理,建立多层次网络舆情综合平台,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创新网络社会管理。

    4.着力建立社会心理救助疏导机制。

    在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急剧调整的过程中,心理失衡是个普遍现象。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恶性社会事件,都与心理失衡失控有关。比如,北京摔婴案、河南公交车杀人案、厦门公交车爆炸案、温岭杀医案等。这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缺失和不足。创新社会建设和群众工作,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专业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将人们的心理情绪引导到合理轨道加以化解,遏止恶性事件造成社会的扭曲和不稳定。

    有关研究表明,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一是要体现专业性、科学性、社会性,比如,建立常态化社会心理疏导体系、完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心理疏导专业化、鼓励社会力量多方面多渠道参与;二是要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人、关怀人,减少说教,贴近群众的思想实际,既注重说理引导,又善于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同时,还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吃准缘由、把准脉搏、弄准症结,有针对性地为群众减压释怀,解开心结,疏导情绪。

    相关热词搜索: 共进 中创 群众 新社会 建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