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集体主义的历史发展及现实作用

    时间:2020-03-29 07:56: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集体主义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中国共产党人从经济关系中获得的伦理观念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把中国共产党追求、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幸福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有机结合了起来,促进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关键词】集体主义 历史发展 现实作用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一个社会应提倡和反对什么,为社会成员判别是非善恶,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集体主义是历史的、发展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集体主义原则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集体主义的发展阶段

    集体主义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群体主义、封建社会的宗法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体主义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家共同劳动、互相帮助,个人是绝对不存在特殊利益的。这种基于客观条件限制而形成的群体主义是原始的、朴素的集体主义。“原始的人们,最初的环境是很艰难的,他们既没有锐利的爪牙,又没有武器,仅赖生活于血族团体中,才能与毒蛇猛兽或异族为群体的生存竞争。”“所以原始的人们,是没有个人财产这个观念的。”①随着家庭、私有制、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的群体主义在发生改变,过渡到以“宗法亲情”为核心的宗法集体主义。“家庭之上形成宗族,宗族之上形成家族,家族之上形成社会,中国古代集体主义由此产生。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一个家庭是一个集体,一个宗族是一个集体,一个家族是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也是一个集体,我们将这种古代集体主义称之为宗法集体主义。”②宗法集体主义与原始社会的群体主义相比,虽然都不注重个体,但由于阶级、私有制的出现,宗法集体主义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必然要牺牲另一阶级和另一集体的利益。

    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宗法集体主义被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所替代。这种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主义,同以往的集体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真实的集体主义。同时,它也是历史的、发展的,经历了绝对服从的集体主义、双向互动的集体主义和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提倡的是绝对服从的集体主义,其基本点是:集体主义高于一切,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这种绝对的集体主义强调国家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强调只有国家、集体的利益才是合法的和合乎道德的。同时,坚决认为个人的一切属于国家和集体,任何个人考虑、个人利益诉求和个人发展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和罪恶的。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开始由绝对服从的集体主义向双向互动的集体主义发展。双向(主要指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互动(集体与个人之间双向选择,个人服从集体,集体保证个人)的集体主义的基本点是:“集体主义原则强调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同时集体不但不束缚个人的发展,而是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③这种双向互动的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个人由“单位人”开始向“社会人”转变。个人对国家和集体的绝对依赖开始转变为个人可以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间进行自由流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绝对服从向双向互动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由双向互动的集体主义向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转变,其基本点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为目标,以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基本要求,以互利进取、公平正义为基础,以爱国奉献为价值取向。这种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同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是紧密相联的,也是目前全社会所大力倡导的。

    党对集体主义的认识

    我们党对于集体义的理解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始形成,但明确提出集体主义的是毛泽东,他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一文中指出:“集体主义,就是党性。”④1954年,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报告》一文中阐明了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我们的国家是充分关心和照顾个人利益的,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能抛开个人的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能离开个人的利益;我们的国家充分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正是满足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的基础。”⑤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关系。”⑥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集体主义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注意什么的问题,成为我党处理利益问题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⑦把集体主义明确地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而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上升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理念。集体主义是历史的、发展的,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

    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从经济关系中获得的伦理观念,集体主义把中国共产党追求、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幸福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而且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集体主义通过对市场主体提出利已不损人、互利、无私奉献三个层次的要求,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规范的秩序运行。通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与所倡导的爱国主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倡导互利进取、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爱国奉献,有助于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净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

    在政治建设方面: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反映到执政党的政治理念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到人民的政治理念上就是高度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党爱国。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对市场主体提出的利已不损人、互利、无私奉献等要求,促使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行为更加理性化、规范化,从而使政治行为更加文明。

    在文化建设方面:集体主义倡导的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为目标的思想指引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选择、认同。集体主义倡导的互利进取、公平正义、爱国奉献激励着我们创造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倡导的互利进取、公平正义、爱国奉献,充分调动了人们内在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激励着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创造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集体主义就是要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乃至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必然立足于国家的全局、整体和长远利益,立足于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社会和谐。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宗旨就是国家、社会、集体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集体主义。

    (作者分别为西华大学讲师、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西华大学教授)

    注释

    ①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②陈桐生:“中国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状”,《现代哲学》,1999年第4期。

    ③罗国杰:“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人民日报》,2002年1月29日。

    ④《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17页。

    ⑤《刘少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1~162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5~176页。

    ⑦《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相关热词搜索: 集体主义 现实 作用 发展 历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