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留美幼童在美生活状况探析

    时间:2020-03-29 07:59: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出旨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幼童留美。幼童虽然是异域留学,受到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冲击,但他们在美国的学习娱乐等方面的生活都表现出色,迅速适应了美国社会,甚至使当时的美国人都大为赞赏。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幼童年纪幼小,特别是来自美国友好人士对幼童“家长式的爱护”等因素密不可分。

    [关键词]留美幼童;生活状况;适应

    19世纪初,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开明士大夫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兴起了一场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留美幼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些幼童赴美留学不仅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派遣留学生出国的先河,同时也是近代史上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1872 年到1875年,清政府陆续选派了120名10到16岁的幼童到美国留学。这些受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熏陶并肩负富国强兵重任的幼童,越过太平洋,来到与中国社会风格迥异的美国,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参与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留美幼童在美的学习状况

    幼童留美期间,所选之专业大多为自然科学或应用科学,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1876年8月的美国开国一百周年世界博览会上,他们的课业成绩(数学、绘画、地图、中英作文等)得到了展出,并受到与会者的赞赏,“西人阅之,皆啧啧称赞。”[1]他们不仅成绩突出,而且呈跳跃式的升学。当时美国的学制为小学八年,中学四年,大学四年。对于美国学生来说,“最感困难的,便是每一学年结束时的考试,大多数的学生,都不能顺利通过这种考试,若干资质迟钝的学生,从五年级或六年级起,直到离学年龄(School leaving age)阶段上,常有留级的事情发生。”[2]然而,幼童在抵美后的五至六年都能从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升入大学,幼童的聪颖和努力可见一斑。

    幼童在美学习西学的同时,也进行强制性的中文学习。他们出洋时,清政府存在这样的定制:“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进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互囿于异学。”[3]留美幼童严格遵守朝廷的定制,勤奋研习汉文汉字。李圭在《环游地球新录》中说:“以三个月一次来局习华文,每次12人,14日为满,逾期此12人复归,再换12人来,以次轮流,周而复始。每日卯时起身,亥正就寝,其读书、写字、讲解、作论皆为一定课程。”[4]在清廷的系统教授下,幼童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中学功底。

    留美幼童既努力学习西学,又兼顾中学,贯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在他们身上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显端倪。中国幼童所取得的惊人成绩令美国人大加赞叹:“世界任何地方都未曾遣派这么些同龄的学生到外国去并且在相同情形之下获得比中国政府所派出的这些学生更好地成绩。”[5]

    二、留美幼童参与体育运动和社交状况

    留美幼童从静态的中国社会步入动态后的美国社会后,一反常态,甚至比美国孩童更热爱运动。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体育教育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幼童赴美后,他们很快在体育方面成为美国孩子的竞争对手。当年曾是留美幼童的同学菲利普教授回忆说:“幼童美国化的速度令人惊讶,在教室及球场上,他们很快熟悉了英语。他们脱下了丝质官式长袍,短短几个月中,幼童已经可以在球场上及教室中,向美国学生挑战,而一决高低了。”[6]另一位美国同学李洪·菲尔伯斯说:“我们所玩的各种游戏,他们都感到新颖,他们很快成为排球、足球、水上的曲棍球的好手,尤其是溜冰,他们的技艺已达到巅峰。当脚踏车问世时,学校里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孩子就是张,现在我能眼看他们骑着这奇怪的机器上街了。”[7]由此可以看出,幼童喜欢各类的运动,并在运动上表现出旺盛的精力。詹天佑、梁敦彦等还在哈城组织了“东方人”少年棒球队,梁诚、吴仲贤、蔡昭基等均是队员,他们球技相当高。不少幼童因为美国母校赢得荣誉而载入校史。如第一批幼童钟文耀,曾担任耶鲁大学的校划船队队长,于1880年和1881年两年中,由他亲自指挥,结果,耶鲁大学两次击败哈佛大学划船队,获得冠军,钟文耀也随着他的划船队名扬耶鲁大学校运动史册。[8]

    在社交礼仪方面,幼童所展现用中华礼仪文明传统让美国人印象深刻。如一位曾是幼童的美国同学回忆说:“当他们参加任何社交场所,我们许多美国人即失去所有的机会。他们对女孩子那么彬彬有礼的风度,是我们万万不及的。女孩子们老是喜欢与东方人跳舞,是否他们的风度与谈吐具有正直的魔力,我不敢确定,不过,任何舞会或招待会上最美丽与动人的女孩子们,总是对东方人特别恩宠有加。”[9]菲利普也如下类似地描述:“当中国年轻人进入社交场所,我们就没有一点机会了,他们对待女孩子们的举止远比我们恭敬、优雅,或者是因为与东方人跳舞富有异国情调的乐趣,或者,更可能的事,他们富有魅力的举止和谈吐,我不知道。”[10]看得出幼童的社交生活是令他们的美国同学十分羡慕的。

    幼童赴美后,迅速摆脱在中国时那种羸弱体质,锻炼出强劲的体魄,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汲取了美国文化中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把中华礼仪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优雅恭敬的风度展示在美国人民面前。中西文化的融合在留美幼童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

    三、留美幼童迅速适应美国社会的原因

    留美幼童处于古今东西的历史聚焦点上,新旧文化交替过度,中西文化在冲突中交融,不同质的文化与价值观,不同的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造成多重矛盾汇集于一身。而留美幼童却在各方面因素作用下,以极快的速度接受西方价值观念并迅速适应西方文化。

    (一)幼童自身的特点

    首先,年龄幼稚,易于适应新生活和接受新文化。在120名幼童中,除第二批幼童容尚勤、曾溥二人年龄不详外,其余118人赴美时的年龄为:10岁者7人,11岁者19人,12岁者26人,13岁者35人,14岁26人,15岁者4人,16岁者1人。以11岁至14岁居多,平均年龄为12岁半。[11]正如一位留美幼童回忆说:“当时幼童平均不及15岁,对新生活适应很快,迅速接受了美国的观念及理想(American Idea & Ideals)。”[12]

    其次,幼童们强烈的祖国意识。他们明确自己出洋留学的目的是为国而学,学习西方之长技,以图中国之自强,始终把自己视作国家的代表,言谈举止时时处处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正因为如此,美国人改变了以往传闻的对中国人的偏见,取而代之,是对中国人的高度赞誉。1881年留美幼童返华前,耶鲁大学校长波特(Porter)致函中国总理衙门,给予留美幼童这样的评价:“凡此诸生言行之尽善尽美,实不愧为大国国民之代表,足为贵国增荣誉也。善诸生年虽幼稚,然已能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为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学生即有此良好之行为,这遂亦收良好之效果。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之人偏见,此逐渐消灭。而美国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欠洽之地位。”[13]

    (二)中国政府的重视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半殖民地化愈益加深,中国为实现自强,举国上下大兴洋务运动,清廷不惜巨资派遣留学生出国,对幼童寄予极大希望。正如曾国藩、李鸿章奏折中所述:“至于通计费用,首尾二十年需银百二十万两,诚属巨款……公无仰肯天恩饬下江海关,与洋税项下按年指拨,勿使缺乏。”[14]清政府给予留美幼童充足的经济保障。菲利普博士(Dr. Lyon Phelps)在他的《中国的同学》一文中写到:“事实是这样,在哈德福的乡下学校以及中学里,我最好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中国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是贵族,来自中国的良好家庭,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花钱远多于大多数美国人。”[15]

    同时,清政府对首次派遣的留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考虑,留学生章程规定:“幼童至带赴外国,悉归委员管束,分门别类,务求学术精到,又有翻译教习,随时可以中国文义,俾识立身大节,可翼成有用之材”。[16]实行西学中学双重学习方案。随幼童赴美的同时清政府在美国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17],花巨款建立一座坚固宏伟的出洋肄业局大楼,并慎重地选择留学监督,督促幼童时刻不忘出洋本意。

    (三)美国政府及美国人民对幼童的关怀

    幼童留美期间,中美外交正处于和好阶段。美国政府十分欢迎中国幼童赴美肄业。1872年10月9日,康州教育局局长诺索布(B.G. Northrop)在其发表的“至中国幼童教师函”中指出美国教师的注意事项:“一,凡中国学生读背书,及散息安歇,须有一定时刻,现视华生虽性聪品正,然在幼稚之年,当与慈爱之中,仍寓严整之意。……

    (四)华生犹令其时常沐浴

    遇有天变,务必多避风寒,若当出汗之后,曾须加意谨慎,俾保无虞。”[18]美国政府对华生的关爱之情可见一斑。1876年,在费城举行的美国开国一百周年世界博览会上,全体中国幼童应邀出席美国总统茶会,受到总统格莱特(U.S .Grant)的接见。总统格莱特与每一位中国幼童握手致敬,并勉励其用心学习。[19]美国政府对幼童的重视与关怀,极大的减轻的幼童来自贫弱之国的自卑感,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与自信心。

    幼童在美期间,无论是读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寄宿在美国家庭,他们的留学生活方式是以“家庭式”进行的,美国友好人士给予幼童“家长式的爱护”,减轻了留美幼童对西洋文化的排斥,加速了对西洋文化的适应。李恩富这样描述他与女主人维拉(Vaile)夫人的首次见面:“当我见到她时,她张开双臂拥抱我并且亲吻我。这使得其他幼童笑起来,我的脸可能更红。但是,我没说任何话表示我的困窘。不过这是我从婴儿以来的第一个亲吻。”[20]幼童普遍认为在美国家庭中的生活是快乐的,幼童温秉忠回忆说:“中国幼童们与食宿一同的美国家庭及中学、大学同学们均建立深厚之友谊。……最重要的是,美国老师及监护人,那种“家长式的爱护”(Parental Treatment)使幼童们久久铭刻不忘。”[21]幼童在美国人民的爱护下完全融入美国的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留美幼童具有年纪幼小易于适应新环境的的生理优势,而强烈的祖国意识更是激发了他们对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巨大热情。同时,清政府的巨额资金投入及对幼童生活周密的管理,使其处于稳定的轨道中。此外,幼童在美国政府与人民的关怀下,他们学习生活均无孤独感,精神充实愉快。综合各方面因素,留美幼童迅速适应了美国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均有出色的表现。留美幼童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充分汲取了西方文化积极有益的成分,展示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了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

    注释:

    [1]李圭.环游地球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5。

    [2]雷国鼎.美国教育制度.台湾中华书局印行,1970:17。

    [3]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158—161。

    [4]李圭.环游地球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69。

    [5]洋务运动(八).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470。

    [6]高宗鲁,译注.中国幼童留美史.珠海出版社,2006:25。

    [7]钟淑河.走向世界丛书·游美洲日记.岳麓书社,1985。

    [8]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

    [9]王焕深,编著.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一册.台湾编译馆,1980:33。

    [10]威廉·L·菲利普.书信自传.牛津大学出版社,1939:85。

    [11]石霓,著.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84。

    [12]温秉忠.留美幼童的回忆.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

    [13]容闳西学东渐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8。

    [14]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155。

    [15]威廉·L·菲利普.书信自传.牛津大学出版社,1939:85。

    [16]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154。

    [17]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169。

    [18]高宗鲁,译注.中国幼童留美史.珠海出版社,2006:33—34。

    [19]李圭.环游地球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07。

    [20]李恩富.中国在我还是个孩子时.波士顿罗思诺谱公司出版社,1887。

    [21]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洋务运动文献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2]高宗鲁.中国幼童留美史.珠海出版社,2006.

    [3]容闳.西学东渐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石霓著.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李圭.环游地球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6]李恩富.在中国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波士顿罗思诺谱公司出版社,1887.

    [7]温秉忠.留美幼童的回忆.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

    [8]高宗鲁.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传记文学.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

    [9]奉尔.田凫号航行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10]威廉·L·菲利普.书信自传.牛津大学出版社,1939.

    [11]雷国鼎.美国教育制度.台湾中华书局印行,1970,5.

    相关热词搜索: 幼童 探析 留美 状况 生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