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历史学研究

    时间:2020-03-30 07:51: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全会通过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21世纪初最新的战略举措,是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的长期奋斗目标,是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长远的战略目标。

    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其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中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某种相对和谐的时期,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把中国社会的发展导向它的更高级的未来的,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毛泽东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总题目是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和正确地处理敌我矛盾。”(《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6~457页)《共产党宣言》说过: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在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下,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稳定,人心舒畅,现代化事业就能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能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物质基础就会越打越牢,向社会主义的更高级的阶段发展就具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而是长期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处理不好,也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新中国建立将近60年,改革开放也将近30年,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我们已经经历到了、体会到了。苏联、东欧的教训更是我们亲眼看到的。我们今天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最好的、最适应我们社会实际需要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在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市场运作、市场占有、资源共享方面,既有互补作用,也会有矛盾;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之间也会有矛盾;国家和单位、个人之间会有矛盾;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和近期利益之间会有矛盾;整体发展和局部发展之间有矛盾;东部沿海先发达地区与中部、西部晚发达地区有矛盾;城乡之间差距在扩大,收入两极分化在形成,也是巨大的社会矛盾;“三农”问题严重,上亿的农民工与所服务的工地、公司、单位等有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存在着严重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矛盾;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整,积累和分配、再分配之间有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管是一个完整的体制,但是在社会主义性质与市场经济运作之间会有矛盾,市场的利益最大化与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公益有矛盾。在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下,执政党与参政党(即民主党派)之间在政治参与、社会发展理念之间或有不同认识,也是矛盾;干部中一小部分贪官污吏,一些行业存在着的腐败现象,与党和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社会主义的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之间,在理论上也是存在矛盾的;汉民族与国内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上也存在矛盾;宗教信仰与传播和主流社会之间也存在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实行一国两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和澳门,在政治、经济发展上与内地也存在着矛盾;台湾还没有与祖国统一,当然也存在着矛盾。在社会发展中,民主和集中的矛盾、纪律和自由的矛盾、部分和全体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在国际关系上,政治上的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存在;经济全球化丝毫没有减轻各国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市场的占有与反占有、制裁与反制裁无时无刻不存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与社会主义的体系之间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与西化、分化我国的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中国成为发展中的大国,经济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与周边国家、与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在开发问题、援助问题、资源问题、市场问题上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

    以上各种矛盾是就经济、政治关系而言的。在思想文化领域,矛盾也普遍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理论指导与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趋向明显存在着矛盾。实际上这是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的。“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这四个“深刻”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如何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领域起主导作用,就像如何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国家社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一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国家发展中逐步化解这些矛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旧的矛盾化解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又需要加以化解。化解这些矛盾,需要民主,需要法制,需要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各种手段和办法。总之,需要运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方法化解这些矛盾,使国家社会生活健康、稳步、平和地发展。在国家统一、国际间斗争问题上,我们需要以和平、和谐相号召,努力在和平、和谐的环境里解决冲突和矛盾,但是不能忘记了在国际间还有阶级斗争的存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经济制度上经历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应该说,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业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个总的概念中,如何从制度上、法律上、价值观上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本来对立的概念,从内涵上结合起来,恐怕还需要积累经验,也需要及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共产党人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自己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与共产主义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支撑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6页)我们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我们的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为

    丰富、财富分配极为平等、社会生活极为民主和个人自由得到极大发挥的时代,那是真正和谐的时代,那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只知道眼前的和谐目标,忘记了共产主义的真正的和谐社会,是短视的表现。当然,共产主义的真正的和谐社会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民主的、法治的、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这条道路的畅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关键所在。中共中央正在推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保证思想文化领域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举措,需要坚持进行。这项工程的积极成果,需要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去,需要贯彻到大、中、小学教师的头脑中去,需要贯彻到主流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思想中去。

    史学工作者怎样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历史学的关系

    应该说,正确的历史观,反映在对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它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保障,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强调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23页)。历史研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要努力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演变,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研究阶级社会的历史,还要注意研究阶级关系以至阶级斗争的状况,研究社会生活的演变,研究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活动,研究社会精英的思想及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研究统治阶级的活动,研究革命、改革、改良与历史前进的关系,等等。总之,影响历史前进的人类活动,都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就中国历史来说,研究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研究近代中国及其与世界的关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历史的走向,认识近代历史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判断今后中国历史的走向,都是大有益处的。也就是说,这种研究和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我在这里结合编纂大众历史读物所涉及的历史观,提出一点个人的想法。

    1.编纂历史教科书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历史知识的大众化,也就是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就读者的阅读面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也可归人大众历史读物。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著,对于青少年一代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各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历史教科书要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是不应该有疑义的。

    某一个城市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报载有关编者对记者发表谈话说,这是要“呈现一个有关中国过去更和谐的形象”,编这样的教科书,是要“推进更稳定、较少暴力的中国历史观的广泛努力的一部分”。这位编者认为,这是要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和政治目标。编纂历史教科书,要服务于当前的政治、经济目标,主观动机是可以理解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当前的政治、经济目标,你判断准确了吗?再一个是,用阉割了历史内容的历史教科书,可以为当前的政治、经济目标服务吗?这显然是对历史和现实关系的不正确的理解。什么是更稳定、较少暴力的中国历史观?是不是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描绘成为一部更稳定、较少暴力的历史,就是中国历史观?在这样的历史观指导下,新的历史教科书不再去描写历史上长期存在过的阶级与阶级斗争、战争与暴力,把历史写成更稳定、较少暴力的历史,就符合历史的真相吗?如果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编出来的就不是历史教科书,而是贯彻某种政治意图的政治读物了。这种所谓中国历史观,显然不是唯物史观。这种所谓中国历史观,是中国历史学界闻所未闻的。用这种历史观指导写出的历史书,不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不能因为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就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塑造成为一个“和谐的形象”。既然历史上的中国都是和谐的,还要革命干什么呢,还要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干什么呢?既然历史上就是和谐的,还要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中全力来建设和谐社会干什么呢?这样的历史观,必然导致青少年思想的混乱,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2.正确评价西方大国的发展经验

    前不久,电视台播出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观众广泛的评论,意见并不一致。《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在2006年11月29日发表了记者采访记,《大国崛起》的总策划在采访中系统阐述了制作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指导思想。读过了这篇采访记,深感这位总策划的基本思想是大可质疑的。

    概括一下,这位总策划制作电视片的指导思想是:

    第一,让中国公众建立一种基础的人类现代社会的历史理性。这个历史理性就是,现代社会从哪里来,现代社会的起源和走向是什么。对这个事实的尊重,是我们今天面对改革的一个知识基础和理性基础。

    第二,让公众理解“妥协”这两个字的社会价值和理性价值。西方这些现代国家的建立,其标志就是以理性的方式、妥协合作的方式,来探寻一种新制度,探寻社会利益分配的一种新形式。这部片子将来播放了以后,中国观众只要能领会和学会两个字,我们就功德圆满了,那就是“妥协”。

    第三,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个方向不是你自己确定的,而是西方文明确定的。西方这种文明带来了工业革命,带来了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物质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会伴随着政治制度的要求,市场经济与民主化本质上是同一回事。当这个社会方向确定以后,我们用一个中性的词,叫做现代化。

    第四,引领大众来看西方的历史。这些世界几百年来文化主体的代表性国家,它里面包含着我们今天面对的所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所有开放性的对外观看,实际上都是为了反省自己。

    第五,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传统、政治惯性,就是一种社会转型为另一种社会时只有一种方式,就是绝对冲突的、崩溃和再建的模式,从来没有说,转型是通过协商的、和平的、渐进的方式实现的。

    这五点指导思想,算是什么呢?西方中心论?或者其他什么论?总之,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总策划的动机可能是好的,希望中国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能够用协商的、和平的、渐进的方式前进。他希望用西方人发明的“妥协”理论、“妥协”行为启发具有绝对冲突的政治惯性历史经验的中国当代人。可惜,由于这位总策划受某种西方中心论影响太深,完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不懂得历史的辩证法。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即使是好的动机也是无法达到的。

    我在这里作一点解析。首先需要指出,人类历史,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妥协与斗争,往往是历史场景中的两个面。绝对不是西方只有妥协,中国只有斗争。这就像革命与改良一样,人们往往称赞改良,不喜欢革命。其实,历史上,革命与改良,也往往是历史场景中的两个面。

    相关热词搜索: 历史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