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吉卜林小说《基姆》的多视角解读

    时间:2020-04-04 07:53: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鲁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是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20世纪的英国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代表作《基姆》讲述的是一个爱尔兰驻印士兵的孤儿基姆的故事,主要描写了基姆作为一个拉哈尔当地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与一个西藏喇嘛游历印度的人生旅程,着重描写了他们进行“大游戏”和寻找传说中的“箭河”的故事。

    一、殖民主义意识

    (一)印度人反抗殖民主义过程中的殖民主义情结

    作品提及了1857年的印度大起义,这是一次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英印双方军队在这次起义中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战斗。然而在整部小说中,提及这次起义的只有一次,而且是借一个印度老兵之口来讲述的:“整个军队都疯狂了。他们对自己的长官开枪。罪恶就这样开始了,但是如果及时制止,也许事情不会发展到那样严重。然而他们选择了疯狂的杀戮。后来西方的绅士来增援,于是,又进行了一场大清算。”吉卜林在作品中将起义称为疯狂,称印度人杀英国殖民主义者是一种罪恶,不难看出,他是站在英国殖民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的。这个印度老兵代表了反抗殖民统治的印度人民。在吉卜林的视角中,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合法的,这就表现出了极强的殖民主义意识,他简单化地看待了印度的民族问题,而且极具倾向性。

    在作品第四章中,基姆、喇嘛与一位库鲁的寡妇一同去萨哈伦坡,途中遇到一名社区警察,于是这个库鲁寡妇有了这样的想法:“这些管理这片土地的人,也许对这个国家更加了解。他们和那些由白种人养大的刚刚过来的欧洲人不一样,那些欧洲人通过书本学习了我们的语言,像瘟疫一样危害着我们的藩王。”在这里,寡妇也代表了普通的印度人,他们已经适应了英籍警察对他们的管理,认为他们比刚来的欧洲人更了解这个国家,更适合管理这个国家。这也是吉卜林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一种暗许,他认为只要管理方式正确,就能获得当地土著的认同。他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流露出他的殖民主义情结。

    (二)主人公刻画过程中的殖民主义情结

    追寻是《基姆》这部小说的主题。主人公基姆就一直处于追寻的过程中,他不断追问“基姆是谁”,这是他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追寻,或者说是对自己在殖民统治者中的地位的追寻。其实,作者何尝不是在追寻,他追寻的也许是一种合理的殖民统治途径。作品讲述了基姆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间谍任务,成功地破坏了俄国人的阴谋活动,而自己却得了重病,但是最后他病好了,并获得了主人翁的意识。这是一种隐喻的创作手法,暗指英国通过镇压反抗、破坏其他国家对英国殖民主义的干涉,然后再辅以正确的通知策略,就可以很好地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并获得这个殖民地人们的认同。吉卜林在作品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西藏喇嘛,他是一个典型的东方人,有着东方人特有的智慧和文化。但是喇嘛却多次得到英国人的帮助。小说一开始,英国的博物馆长送给喇嘛一副眼镜,这无疑提高了喇嘛在印度的权威。他在印度一直由基姆支持和引导着追寻,他甚至直接承认他绝对需要基姆的帮助,如同需要他的宗教信仰。这也是暗喻印度需要英国的殖民统治,像宗教一般需要英国的管理。吉卜林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殖民官员克莱顿上校,作为英国统治印度的最高指挥官,他在吉卜林的意识中是最为完美的,他有着统治这片土地的能力和智慧。他不仅是一名间谍头领,还是一位人类学家。他深入去研究印度的运作模式,像管理一台机器一样去管理它。克莱顿的出现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吉卜林在长期的印度生活实践中凝练塑造的。他想通过这样一个人物给英国统治者一个殖民统治的最佳模式,这也深刻体现了他的殖民主义情结。

    二、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现及探索

    这仍然是一次追寻,只是场景改在山里。在草原上失去了生机的老喇嘛却在大山里恢复了活力。而在平原上生龙活虎的基姆在山里却艰难跋涉,毫无矫健可言。这时,一个俄罗斯人和一个法国人袭击了他们。这是两个俄罗斯间谍,是外来的殖民者,他们阴谋勾结印度的土著王公,企图分裂印度。他们有着殖民者与生俱来的贪婪和狡诈,年迈的喇嘛差点在这次袭击中送命。这里年老的喇嘛与年轻的基姆同行代表了古老的东方文化与新兴的西方文化的合作,共同追寻各自的理想,这也是一种别有用心的安排。萨义德曾说过,东方人是西方创造出来的称谓,东方学是一种集东西方二元为一体的概念性学科:东方是成熟的,西方是幼稚的;东方已经堕落,而西方仍然纯洁;东方充满疯狂而西方充满理性。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西方就站在一个俯视东方的角度上了,这也给西方殖民者入侵东方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要想彻底打破这种观念的束缚,就必须从根本上对东方学的地位进行解读,从而认识到意识形态上对东方学的压迫。而吉卜林作为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精英人物和优秀的作家,他又是如何定位和探索东西方文化的呢?正如上文所述,他眼中的东方与普通的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是不一样的,通过喇嘛这个人物形象就可以看出,吉卜林眼中的东方博爱、宽容、智慧,同时还有一些天真;基姆本身也与一般的西方殖民者不同,他并不因为自己是西方人而洋洋自得,而是对自己的命运和人生充满疑问,他要不断去追寻。在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的150多年间,许多殖民者的后代都在殖民地国家的土地上一代代成长起来了,他们不是印度人,但是又不同于西方的白种人。这是一种全新视角的认识,超越了当时所有的观念。作者在这里更加注重的是这两种人物对自我身份的追寻过程。

    三、从美学角度解读《基姆》

    从美学视角来解读《基姆》,吉卜林的设计在这里展现出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基姆在参加克莱顿组织的“大游戏”中体现了完美的伪装和冒险能力。人的欲望与幻想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冒险的精神,是带有娱乐的趣味性的,而伪装是为政治服务的。基姆充分发挥自己善于伪装的能力,游离整个印度,他忠于“大游戏”,忠于英国。基姆在作品中是个活泼可爱的快乐男孩,与吉卜林的同类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都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基姆刚刚出生时就被赋予一种与众不同的命运,他得到一个护身符,他希望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独特。长大后,他认识到自己与当地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种族和肤色,他是一个白种人绅士。当他对自己的身份提出质疑的时候,就会有人给予他西方绅士应有的特殊待遇和特权。他拥有与当地土著完全不同的阶层和身份。在帝国主义文化思想中,身份的概念非常重要,它的本质就是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根本的区别。在西方人的理念中,所有非西方的东西都是他者,是与自我完全对立的。西方在殖民主义话语中是一种完全的“自我”,无论是文学还是学术研究,都与对立的“他者”截然不同。在文学作品的重构过程中,东方文化被人为地构建成一种对立面,一种“他者”,从而失去了原有的本真,西方的帝国主义思想理论中,东方文化是西方的附属,就如同文学中塑造的异国形象一般。创作者塑造一个异国形象,然后将自我投射其上,将自我的欲望、梦想和追求通过异国形象表达出来,也将自我的恐惧和焦虑表现出来,在这里,异国形象有着明显的双重性。

    基姆在吉卜林的小说中有着非同一般的本领,他灵活、机智,应变能力非常强。在克莱顿的“大游戏”中,他顺风顺水,游刃有余,面对任何情况都能轻松应付。萨义德曾评说吉卜林的小说,认为他的作品完全不同于描写欧洲资产阶级生活题材的作品。来自西方的描写资产阶级世界的小说,只能让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堕落表现得更为明显,只能让资本主义的泡沫像烟花一样破灭,而吉卜林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了这个社会:通过描写一个白种人如何在殖民地国家的土地上成长和生活,展现了一个在原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实现的目标,在异国他乡却显得非常容易。萨义德认为,在西方世界,只有超越自我,与世界上一切不和谐的因素斗争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而在吉卜林笔下的“大游戏”中,基姆随意就游历了整个印度,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自然,充满乐趣。

    四、“箭河”与“红公牛”的文化意象

    小说中,基姆和喇嘛追寻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基姆追寻的是红牛,而喇嘛追寻的是箭河。但是他们追寻的文化基础是一样,那就是印度文化。而到小说的结尾,那种一开始的有形的追寻已经完全改变,他们不再局限于形式的内容,而是去追寻精神的内涵和灵魂的深度。箭河与红牛在小说中是有着象征意义的,与印度当地的风俗习惯有着密切联系。喇嘛是佛教徒,他想通过追寻箭河来洗清自己身上的罪恶,获得灵魂的超脱。箭河在吉卜林的小说中神秘无比,其实它是以印度的恒河为原型的,在印度,恒河被看做圣河,它是印度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每年印度人都会在恒河举行很多祭祀和庆典,小孩子成人时要先在恒河沐浴,以求洗去身上的尘埃和罪恶,干干净净做人。另外,在印度,还有一种神圣的动物,那就是牛,印度人以牛为图腾,认为牛是他们的祖先,牛在印度获得绝对保护。我们上文提到基姆出生后就得到的那块护身符就是一头红牛的形象,那个神秘的预言是希望红牛带给基姆吉祥和好运。所以,他们追寻的这两种事物都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意象选取是来自古老的印度文化。

    五、结 语

    吉卜林在英国本土接受过高等教育,然后长期生活在印度,从内心来讲,他对印度有着深厚的情结,很多印度题材都被他收录到作品里,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吉卜林的文学创作和人生历程展现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与印度社会文化的碰撞。他的作品与西方欧洲的文学作品不同,简洁凝练地展现出异国情调。本文主要对《基姆》进行了多视角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易春芳,李建利.后殖民研究视野中的吉卜林——重读吉卜林作品《基姆》[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01).

    [2] 刘旭娟.《基姆》中的印度文化解读[J].文学界(理论版),2010(06).

    [3] 陈兵.《基姆》:殖民主义的宣传还是东西方的融合[J].外国文学,2005(02).

    [4] 罗少清.吉卜林的殖民主义情结——解读《基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

    [作者简介]

    戴茗柯(1977— ),女,河北沧州人,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视角 解读 小说 卜林 基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