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林芝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时间:2020-04-07 07:55: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海拔气候不尽相同,形成了各地独特的服饰文化。本文以林芝市具有代表性的工布藏族服饰、门巴族服饰、珞巴族服饰和人数极少的僜人服饰为例,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民俗风情,探析林芝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体现的精神文化特质。

    【关键词】服饰;工布藏族;珞巴族;门巴族;僜人

    林芝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以及独特的地形成就了其丰富多样又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民族服饰,也体现着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精神文化特质。

    一、工布服饰文化

    在西藏康区和卫藏交界一带的藏族,被称为工布藏族,这一带高山流水,植被苍翠,交通比较闭塞,使得工布藏族服饰地域特色鲜明,并具有长期延续性。工布人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劳动中制作出特色鲜明、男女喜爱的无袖套装,并造就了具有独特风情的工布服饰文化,工布藏族服饰在色彩上对比强烈,最主要的特征是以黑色或深褐色氆氇为材质制成的一片式无袖坎肩袍,工布人称之为“古秀”,这是林芝特有的民族服装。“古秀”无领无袖,套头穿着,前后两摆不缝合,看起来就像一长块氆氇中间裁剪出一个套头的洞那样简单,但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且讲究。套头穿上后用腰带将身前后两大片衣襟扎系,再配上精美的装饰品。早期阶段,根据季节的变化服装材料也不同,夏季多以氆氇缝制,冬季主要以山羊皮、猴皮等兽皮缝制。兽皮在工布人的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劳作的时候兽皮毛面向里,皮面向外,这种穿法很适合在高山丛林中穿梭,既保暖,又避免了身体的刮伤,适合于工布人伐木、狩猎。雨天的时候毛面向外,起到防雨作用;后期阶段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狩猎伐木的限制,兽皮逐渐由氆氇所取代。

    (一)工布服装

    1、工布男子服装。工布男子的传统服装有两种:“古秀”和“趋巴”,颜色多为黑色和深褐色,男式“古秀”和女式的稍有区别,长度只及膝,裁剪时相对女式的款式上要宽松一些,装饰的花边圈数少。“趋巴”是一种氆氇材质做成的外袍,和其他藏区的外袍基本相同。这两种服装按照材料和款式的不同大致又分为三类,即武士服、礼服、劳动服装。

    武士服是很久以前作战时穿的服装,现在只有在节日庆典、舞台表演时才看得到,选料一般都选择氆氇,上面绣有一些图案,圆领或立领,镶边加襻扣,袖口用动物的皮毛加以装饰,腰插长刀,身佩护身符和弓箭,倍显武士英姿勃发的阳刚之美。

    礼服一般用于节日庆典、接见客人等场景,所以选料比较昂贵,做工也相当精细,氆氇材质的"古秀”一般用作日常生活和隆重节日穿,制作礼服的氆氇材质较为精贵,染色用纯天然植物颜料轧染,筛选毛料时也要求羊毛根根粗细相仿,制作出来的氆氇质地柔顺。"古秀”里面穿对襟长袖内衫,多选用丝绸布料,颜色以白色、赭色偏多。"趋巴”也是氆氇材质,穿法比较有讲究,穿"趋巴”时,平时只穿左袖,右袖随意搭落在身体右侧。接见贵客时右袖会搭在肩膀上,偶尔也会把右袖穿起来。"趋巴”里面一般穿白色的斜襟盘扣立领衬衫,下身着长裤,裤腿宽松,形似灯笼,裤脚紧束,脚蹬皮料、毡料长靴。

    百姓在劳动时穿的服装主要是以兽皮制作的“古秀”,最常见的是黄牛皮和山羊皮,为了劳动方便,长度都短至膝盖或膝盖以上,平时打猎干活时,兽皮既保暖又耐剐蹭。

    2、工布女子服装。工布藏族女子服装不同于其他传统藏族服饰,最大的区别是她们在外裙前面不系围裙,即“邦典”,工布女子最常见的服装款式:外穿"古秀”,下摆及脚踝,内穿衬衫,搭配长裙。女式“古秀”的材质也分氆氇和兽皮两种。氆氇材质的“古秀”颜色大都是黑色和深褐色,“古秀”领口和其他三周都有以黄色为主,掺杂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花边,这种制作花边的材料被称为“给坚”,类似丝绸和锦缎。“古秀”得腰部及以下都有用"给坚”制作的大型三角形纹饰,这种三角形纹饰也有它单独的称呼——"卓垫”。有隆重节日时,“古秀”上的花边圈数较多,以前由于审美、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一般为三圈左右,现在花样比较多,七八圈的也常见,几乎遮盖住了下面的氆氇,极为繁琐,纹饰也相对复杂。内衫材质为丝质绸缎制成的衬衫和长裙,颜色靓丽,和外面深色的“古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二)工布配饰

    工布帽是圆筒型的毡帽,男式帽子在当地被称“甲霞亚罗”,帽顶为黑色,帽檐有金边,镶上一圈虹形彩缎,与“古秀”十分相配。女式头戴锦缎圆形小帽,被称为“色林霞哞”,颜色鲜艳,女士帽子的戴法有当地的传统习俗,女子戴金花帽子时,帽角在两侧表示未婚,而已婚的妇女要将帽角戴在后侧方,而且已婚的妇女一般要将头发盘在头顶。工布藏族在服饰的穿着礼仪上还在遵循一定的程式,传统习俗中,妇女们都要编辫子,从发辫的中段开始要用彩色丝线作发饰,跟头发一起编成辫。

    工布妇女们很注重腰带的装饰,她们在牛皮缝制的腰带上套上金银打制成的腰带,一般為三指宽,在金银腰带的基础上,镶嵌绿松石、玛瑙等珠宝,还有农村妇女用羊毛编织而成的编织腰带。工布藏族的配饰里还有一种十分有特色的银线,银线通体用银制成,上面制有十来个小银铃铛,挂在腰带上。以前工布人经常出入高山丛林,出门时都备有行囊,银线左边以前用来栓挂子弹弹夹,一般为五发子弹;右侧栓挂打火镰,打火镰也是用银打制成,造型非常独特,并且制作精巧;银线中间挂针线盒,造型较为奇特,这充分展现了工布人的聪慧以及精湛的手工技艺。如今银线上的打火镰等银制品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实用价值,现如今体现的更多的是其审美艺术性。

    工布藏族使用金银珠宝这些丰富多彩的饰物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即使在今天,这些佩饰仍是藏族人民用来衡量自身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是他们炫耀自己的富有与美丽、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

    二、门巴族服饰文化

    林芝门巴族人口较少,该民族本在山南南部的门隅地区,大约18世纪后期,因为当地政局动乱、灾荒连年等一些社会原因和自然原因,导致很多家庭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听说东部的白玛岗是丰衣足食的世外桃源,大部分人慕名而去开始东迁,他们翻山越岭,战胜重重阻难,迁至白玛岗,也就是现如今林芝市的墨脱县。由于地势险要,山河阻隔,外人难以涉入,历史上曾将门巴族的居住地称为"隐藏地",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具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墨脱门巴人和门隅地区门巴人在服饰上有着地区差异,墨脱门巴人因为长期与藏族、珞巴族相处,在文化传统习俗上,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墨脱当地盛产竹子,并且品种丰富,门巴人精巧地编织工艺得以发展,当地男女老少都有编制的本事,至今墨脱各地随处可见编制手工艺品,小到果篮背篓,大到承载多人行走藤桥。聪慧的门巴人把这种编制工艺运用到服装、配饰、装饰品方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一)门巴族服装

    传统的门巴服饰大部分用自织的棉麻制成,可见门巴人很早就掌握了复杂的纺织技术,还有一部分服装材料为兽皮等。门巴衣服有长、短两种款式的白色上衣,上衣无袖、圆领、搭襟。褂子的纹饰一般为竖条纹,条纹由红、绿、白等组成,看起来简单大方又不失美丽。以前男子多赤足,喜留长发,穿白色的长袍,佩戴耳环、项链、熊牙和护身符,腰部挂一把砍刀和一把叶形的小刀,用来护身和砍竹子编织等。妇女穿花色裙子,发辫盘于头顶,并以红、黄、绿等彩色的线装饰,喜欢佩戴嵌有珊瑚、绿松石等宝石的银手镯、耳环、戒指、项链。如今的门巴服饰越来越多元化,在原来的服装基础上混入了藏式元素,现在的门巴女性服装出现了款式与工布服装里的“古秀”很相似的外袍,但是用料和纹饰大相庭径,门巴现在的外袍用料是棉麻布料,纹样和以前的习俗相同,白底上以红色、褐色等条纹为主,外袍的下摆留有流苏。夏季的时候女性服装内穿素色短袖衬衫打底,下身穿条纹长裙,外面披着像绶带一样的披肩,全身的纹饰基本以彩色条纹为主。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门巴人因为巧妙的编织工艺,用线绳编织一些裙子,即耐穿又美观。门巴男性服装也融入了许多藏服的元素,部分服装和公布男子外袍款式很相似,纹饰还是用具有门巴特色的条纹来装饰,传统的门巴服饰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了下来。

    (二)门巴族配饰

    门巴族有一种叫“拔尔甲”的小帽,也有人叫“桑尼霞莫”,这种小帽帽顶是用黑色的氆氇做成,帽子的下部是用红色的氆氇做成,花色鲜艳,翻檐是黄褐色绒布包蓝布边,轻微固定在帽身上,精致别巧,并且要留一个缺口,戴帽子时,男子的缺口是在右眼上方,女子缺口往后,头发在缺口处挽着,很是漂亮。艳阳高照时帽檐可微微下倾用来遮阳,美观实用。由于气候原因,墨脱大半年处于夏季,雨水较多,人们常戴竹制的斗笠用来防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现在配饰逐渐多元化,这种“拔尔甲”帽子已经比较少见了。

    三、珞巴族服饰文化

    珞巴族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部的珞瑜地区,他们的服饰形成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传说珞巴族人民的祖先和藏族的祖先是亲兄弟,他们是太阳母亲和月亮父亲生下的两个儿子。最初俩兄弟都生活在工布地区,当两人长大以后,决定各自种一棵树,看最先长出的叶子朝向什么方向,便迁向哪里居住,阿巴达尼的树叶指向珞瑜地区,阿巴达洛的指向藏区。珞瑜地区多为林区,所以珞巴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和发展,与珞巴族长期生活在林区长期从事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珞巴族刚到这片区域时几乎是光着身子的,妇女过去用的是一两块棕毛遮羞,也用猴皮或谷秆叶纺织成裙装穿在下身遮羞,上身则是披芭蕉叶等植物叶子。男子也是用棕毛纺织成毛巾或者用狩猎所获得的兽皮遮羞。纺织出现后,逐渐以布取代了植物叶子、兽皮等原始的材料。直到20世纪中后期,服饰出现装饰物,他们对审美有了新的认识,男女均喜欢佩戴各种饰品。男子佩戴耳环、手镯、项链等,腰间挂有佩刀、弓箭用来打猎或者防身;妇女也佩戴项链、手镯、耳环等装饰,色彩丰富艳丽,盛装的妇女脖颈上有时戴十几串到几十串珠子,华丽无比。在珞巴人看来,生活中出现的东西很多都可以作为首饰,如:从林间来的竹制手鐲,水中来的海螺、贝壳项链等。

    (一)珞巴族服装

    1、珞巴族男性服装。珞巴族男性服装充分显示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他们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及腹部,背上披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膀上。珞巴族男子过去制作衣服的方法简单,他们将兽皮剥下平铺,用竹棍撑开晒干,用石头或是刀子将兽皮上的油脂去除,然后涂上狗熊油将其风干就可以制作衣服了。珞巴族男性的帽子别具一格,用熊皮压制成圆形的头盔形状,帽檐上方套着带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膨胀着。帽子后面还要缀一块方形熊皮,而且这块熊皮必须是自己狩猎所得,彰显其英勇气概。男性要佩戴长刀、匕首等长短不一的三把刀,这不单是作为显示阳刚之气的装饰品,在受自然条件的驱使下,这些刀具也用来防止野兽袭击、砍伐竹木、起房造屋甚至剪头发、裁剪兽皮等。弓箭更是珞巴族男子不能离身之物,是狩猎的主要工具,珞巴人制作弓箭的技艺高超,珞巴人从小就开始跟随父亲狩猎练箭,使用弓箭的本领十分娴熟。对弯制竹弓和削制箭杆很有讲究,制弓要选择竹种、竹龄,而且对弓长、厚薄都有固定的规格。珞巴族男子狩猎时,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躯再配上其它闪光发亮的装饰品,显得格外威武英俊。

    2、珞巴族女性服装。珞巴族女上衣是用麻织成的土布缝制而成,样式多是短袖,对襟无领上衣,条件相对好一点的人家会在上衣外面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有两端用带子扎紧的裹腿。她们很重视佩戴装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会佩戴多圈用蓝白石子做成项链。腰部除常用腰带外,腰带以下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螺贝壳串成的长链。根据村里老人所说就这些饰品能有十几斤重,可以装满一个竹背筐,是作为当地姑娘出嫁时的嫁妆,也视为家庭财富的标志。每当节日,妇女们都穿戴起来,起舞高歌,互相妣美。

    (二)珞巴族配饰

    珞巴族女子的装饰物件种类繁多,几乎布满全身。珞巴族有的部落剪短发,有的男女均蓄长发,发置于头顶,且佩戴各种各样的发饰。珞巴族个别的部落还有带鼻饰的习俗,鼻翼上各穿一个大孔,带金属鼻环做装饰,这样的习俗在珞巴族中只有个别部落有,并不普遍。珞巴族女子十分重视腰饰,带子都是由兽皮制作的,珠子使用动物的獠牙和海螺贝壳代替,腰带上还别有铜质铃铛、勺子,红石珠子以及弯刀、鼻烟壶、打火镰等,看起来十分惹眼。

    相关热词搜索: 林芝 服饰文化 浅谈 少数民族 地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