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楚辞》中的“媒”与“台桑”

    时间:2020-04-19 07:50: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楚辞》中黄昏、台桑、媒等意象都与当时楚地的婚姻、恋爱习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打上了楚地文化的烙印,并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婚恋状况。其产生和发展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也有着作者深刻的情感寄托。

    关键词:楚辞;婚姻;意象;媒;台桑

    一、《楚辞》中与婚恋有关的“媒”与“台桑”

    《楚辞》是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篇中大量引用了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其中涉及的许多有关婚恋色彩的描写,也正是当时的婚俗在屈赋中的反映。

    1.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离骚》)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湘君》)

    ……

    楚辞中出现“媒”这个意象达十余次。《离骚》中有三求女三不成的描写就多次提到了媒理,且在诗人看来“蹇修”、“丰隆”、“鸩”、凤凰等都可以作媒。他“托云龙,说迂怪,丰隆求宓妃,鸩鸟媒娀女”[1]。但是三度求女不是因为“理弱而媒拙”就是媒理居心不良、搬弄是非而导致诗人择偶失败。可以看出,楚地婚嫁要有媒理作中介,而且媒人须能言善辩。屈原欲求二姚却苦于媒人口才笨拙,因此感叹只要心中好善、不改其志,自不必托媒说合。

    2.台桑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离骚》)

    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天问》)

    通即通婚,说的是大禹道娶涂山氏女之事。朱熹注:“焉得彼嵞山氏之女,而通夫妇之道於台桑之地乎?”台桑,即桑台,为押韵倒置。又称桑林、桑中或桑间,以“桑林”为正名。“简狄在台”的台当指玉石装饰的九层瑶台。水边、高台,男女相会,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的婚恋风俗。它们都曾是女子待嫁、男女欢会的地方。

    二、取象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楚辞》的描写有浓郁的抒情性和极大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多方面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民俗和文化。楚国地处僻陋之地,与中原相比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社会的习俗。《楚辞》中有很多反映男女恋爱习俗的诗句,表现了那个时代男女婚恋的情感和心路历程。

    1.媒

    古时婚姻讲究明媒正娶,若聘娶无媒则于礼不合。即使是两情相悦,也会假以媒妁之言方行结婚大礼。“媒”在婚姻嫁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原婚嫁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里有许多因父母媒妁而不能自由追求爱情的描写,也有看重媒的“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卫风·氓》)。媒官制度在周代就已出现,所谓“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男女无媒不交”、“女无媒不嫁”,“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等古训和俗语就是从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周礼》言“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从《仪礼·士婚礼》中的成婚“六礼”来看,每个环节都需要媒人。

    在商周以前,婚姻媒介是由神来见证的,也就是负责婚姻和传延子嗣之事的神只“高禖”。“高禖”,即“郊禖”、“神禖”。“皋禖之神”即是“婚姻之神”,主管婚恋和生育。[2]《说文》言“禖,祭也。”引申为祭祀求子曰禖。“高”、“郊”音相近,因祭祀地点在郊外,故名曰郊禖。古人相信举行郊媒仪式,可以祈求神的保佑,生儿育女。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也谈到“古以玄鸟至为祠高媒之侯,……高媒,祈嗣之祭也。”可见祭高媒为求偶祈子,与婚配嫁娶密切相关。《风俗通义》记载最早祭祀的高禖女娲,“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绎史》卷三引)且“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谋之神。”(《路史·后纪二》)《周礼》、《吕氏春秋》诸书也记载着仲春之月设太牢祭礼高禖的活动。如《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以大牢祀于高禖”。汉代郑玄注曰“高辛氏之出,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禖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言禖,神之也。”蔡邕则在《月令章句》中指出“简狄以玄鸟至之日有事高禖而生契焉”。孔颖达综合两家认为高辛氏之前就有了先禖,且同样认为“高禖”的禖来自“媒氏”。古人于社中祭祀高禖,以祈求婚姻和子孙。《墨子·明鬼篇》记载“燕之有祖,当齐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3]这里的“祖”、“社稷”、“桑林”、“云梦”皆为诸国祭祀高禖的圣地。

    楚地好巫重祀,有祭祀高媒的习俗,在各地建了专供祭祀的神庙。神是人创造的,神灵社会的风俗亦必接近当时的民间习俗。《少司命》中“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中际”的“帝郊”即指祭祀少司命的郊媒之坛。楚人祭郊媒神时“夕宿帝郊”,并在郊媒之坛男女野合,于史有证。高诱注《吕氏春秋·仲春记》:“《周礼·媒氏》:以仲春之月合男女于时也,因祭其神于郊,谓之郊媒。”祭祀时鼓舞以乐诸神,且每年都会在神庙附近举行早春的盛会,供青年男女在此自由约会娱乐。楚地婚俗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宗教仪式把人的恋爱生活寄托在神的身上。神灵在性别上有男有女,请神时男神是由女巫来迎请,女神则由男神来迎。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九歌》,多写神灵间的眷恋或求而未得的哀伤。通过对神神相恋相爱、人神相恋相爱的描写来反映人们对爱情生活的追求。

    2. 台桑

    台桑,即桑台,又称桑林、桑中或桑间,以“桑林”为正名。桑树在古代被视为神树、社树,是生殖崇拜的象征。[4]《吕氏春秋》高诱注:“桑林,桑山之林也,能兴云作雨也”。“桑山之林,能为云雨,故祷之”。桑林为古代的社,相传为汤所祈雨之处。作为社祭的场所,夏称台桑。闻一多《天问疏证》言:“台桑即桑中之类,男女私会之所也。”《汉书·地理志下》解释“桑间”为“卫地有桑间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后来,桑间、桑濮作为宗教祭祀的功能渐渐弱化,主要用来指民间男女的幽会之地。[5]《鄘风·桑中》反复歌咏“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还有《魏风·十亩之间》的“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等等,都描写了青年男女在桑林中的幽期密约。

    桑林即桑社。桑林之神住在桑山上,能兴云作雨,与楚之云梦同类。闻一多认为原始时期的社想必就是在高山上一座茂密的林子里立上神主、设上祭坛。这种祭祀活动是伴随着性爱乐舞进行的,而“社在建制上建立一个高高的台”,因此“台”便成为一种表现自由的性行为的场所。“简狄在台”的台当指玉石装饰的九层瑶台。在远古时代,“台”有时是专为男女婚嫁而设,因此女子出嫁之前,要处于高台之上,在台上待嫁。[6]关于《诗经·邶风·新台》,朱熹的《诗集传》曰“旧说以为卫宣公为其子娶于齐,而闻其美,欲自娶之,乃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不管其说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但它反映了建筑新台娶妻这种习俗是存在的。此外,《北史·高车传》叙述高车族的起源时讲到了女子出嫁之前先筑高台的习俗:“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乃于国北无人之地筑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请天自迎之。’”与之类似,朱熹注“有娀”之女时引《吕氏春秋》曰:“有娀氏有美女,为之高台而饮食之。”

    一般的“高台”与婚姻有关,而在神话中,高台则与“高丘”含义相近。《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注引《宋玉集·高唐赋》曰“(妇)去乃言:‘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世便以“阳台”来代指男女欢会之所。据学者研究,楚人所谓的“梦”,亦包括丛林、草泽、丘陵等射猎的场所,“梦”在郧地,郧又可简作云。云梦之观,又名“阳台”。因“阳”字与“春”通,所以阳台亦可称春台。[7]《老子》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便反映出仲春二月云梦之会男女郊游的场面。可见,“巫山”、“云雨”、“阳台”等意象在发展中均成为男女情爱的代名词。

    三、取象特征及作者所寄寓的情感

    《楚辞》的取象寄意方式可分为“直抒其意”与“托象寓意”两种,从修辞上看,既有明喻、暗喻、对喻,又有比拟、双关和借代等。[8]与《诗经》中的描写不同,《楚辞》中的这类与婚恋有关的意象已不单单是对自然环境的客观描写,而是将以往相思怨别的母题表现得更为细腻感人,使之在诗人感情的抒发中转为象征和隐喻。从婚姻形态上来考察这些意象自有其民俗上的价值,而《楚辞》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也就在于这些意象的隐义层面。

    屈原放逐,“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故而作《九歌》以“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以明“忠信之道”。(王逸《楚辞章句》)与先前诗歌相比,“楚辞”在取象入诗方面体现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特点。作者分别设置了“媒”、“台桑”诸象,并将古代的神话和传说结合在一起派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婚恋习俗。尽管这类意象在诗歌中大量出现,但作者选取的意象往往并非实写,而是一种象喻。诗人多处的陈词都采用了隐其事而托物的寄意手法,借这些意象来抒写情怀、寄托理想,将爱情之约上升为君臣之约,来隐喻自己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政治生活。因其政治托寓方面的深层内涵,使得这类意象真正进入到了人格化的阶段,成为屈原特有的人格精神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25

    [2] 宋瑞芝,余志权:《女蜗与伏羲:华夏初民对两性关系的认识》,湖北大学学报, 2003(1):86

    [3] 吴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3:338

    [4] 尹雨晴:《先秦两汉时期“桑”意象的文化内涵嬗变》,小说评论,2011(5):90

    [5] 李正清:《“桑林”考》,昭通师专学报,1986(2):82

    [6] 李颖:《水边与高台——<诗经>婚恋诗蠡测》,文艺研究,2012(11):44

    [7] 黄永林:《<楚辞>中恋爱习俗描写及其文化阐释》, 民俗研究,2011(1):208

    [8] 汤炳正:《屈赋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4:293-339

    相关热词搜索: 楚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