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沉静压抑中的激情

    时间:2020-04-26 07:51: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赵丽宏,上海市崇明县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1968年中学毕业后曾下乡“插队”,种过田,当过乡邮员、教师。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萌芽》杂志社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六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散文《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他的不少散文和诗歌被收入中国大陆和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大、中、小学语文教材,在青少年读者中有广泛影响。其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晨昏诺日朗》等篇目。

    斯凯(以下简称“斯”):丽宏先生,您好!很高兴能采访您这样一位驰名文坛的散文家、诗人。您的多篇散文随笔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深受语文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和赞誉。《晨昏诺日朗》就是以其优美的意境,悄然蕴蓄的精辟哲思将我们引入了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的神奇胜景。请您就这篇散文谈谈它的创作过程及体会,好吗?

    赵丽宏(以下简称“赵”):可以。随便谈谈吧。

    斯:我发现您的这篇散文写于1992年夏天,在我的印象中,那应该算是比较早的描写九寨沟美景的文章了。请您谈谈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写作过程吧。

    赵:《晨昏诺日朗》是我去九寨沟回来后创作的一篇散文。九寨沟是天下少有的美妙之地,山清水秀,如同人间仙境。我在九寨沟风景区住了两天,住地离诺日朗瀑布不远,两天中,我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辰,观察欣赏了这一雄奇壮观的大瀑布,得到丰富的感受。回到上海后,脑子里一直回想着九寨沟和诺日朗瀑布的神奇景象。本想写一篇关于九寨沟的散文,但仔细思考后,还是觉得集中在诺日朗瀑布好一些。因为,在九寨沟,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诺日朗瀑布。其实,我写的关于九寨沟的文章,一共有三篇,另外两篇,是《黑眸子》和《人迹和自然》。《黑眸子》是写九寨沟纯朴的藏民,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人迹和自然》,是因为在九寨沟看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心生焦虑,是一篇呼吁保护自然的散文。而《晨昏诺日朗》,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我想,这篇文章能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诺日朗瀑布本身的美。我的文字,只是记下了我所感受到的神奇和美妙,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斯:即使在当初,去过九寨沟诺日朗的游人也已经不少。我自己就是早您一年去游玩的。但行色匆匆,印象也不甚鲜明,连三面环山的海子居然也忽略了。而您透过简短的行程却能从中产生那么多奇妙的发现与联想,文思跌宕多姿,收放自如,您是怎样构思并谋篇成文的呢?

    赵:写风景的文章,光靠写作技巧无法写出本质的东西来。必须在游览时细心观察,了解风景之美的关键所在,发现一些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密。其实,我在观察诺日朗时并没有想到要写文章,确实是那雄浑壮阔,变化万端的大瀑布吸引了我,使我忍不住去观察它,亲近它,了解它,探索它。我既走近它观察,也在不同的地方远观它,不仅白天看它,也在黄昏和早晨访问它观察它。每一次观察,都会得到不同的印象。那天早晨,我一个人走近它时,有两匹无人看管的马陪伴着我,一匹白马和一匹黑马,就像一朵白云和一朵黑云,和我一起飘向诺日朗,虽然无法和它们说话,但感觉它们也同样被美妙的大自然陶醉。这是非常奇特的经历。我的这篇散文,其实是很真实的描绘了我围绕诺日朗瀑布的所见所闻和当时的感受。

    斯:好的散文当然可以状物写人,以真挚质朴取胜,但更重要的在于其立意的独特与精巧。怎样做到这两方面的完美融合可能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难题。能请您就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心得吗?

    赵:其实,并没有什么诀窍。我想,很重要的是,表现任何事物,必须追根寻源。我在观察诺日朗的时候,心里一直有一个问题,那么多的水,常年不断地从山上倾泻下来,为什么飞瀑流泻不尽?它们的源头究竟在哪里?离开诺日朗时,绕到了瀑布的后面,发现了在山下无法看见的秘密,是山上的“海子”,是汇集自千峰万壑的高山流水,它们“虽然沉静于一时,却终究难改奔腾活泼的性格,诺日朗瀑布,正是压抑后的一次爆发和喷泻。只要这看似沉静的压抑还在,诺日朗的激情便永远不会消退”。有了这样的发现,对诺日朗的描绘就不至于流于浅薄和表面。

    斯:从《晨昏诺日朗》的写作过程来看,写好游记散文必须要具备真切的生活经验与感受,但显然光有游历过程还不能成就一篇佳作,更重要的是作者应该具有发现生活美的眼光和表达艺术美的能力,应该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及魅力与其相映衬,这样才可能写出优秀的散文。您以为如何?

    赵:是的,你做了很好的总结,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走马观花,很难写出独特的有深度的游记,必须对你想描述表现的静物有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除了仔细观察,善于发现,还要设法从各种角度来表现。苏东坡写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准确而生动,这就是观察的结果。风景名胜之地,前人一定曾写过无数文章,要看看前人怎么写,想想如何避免落入俗套,如何写出新意,写出自己的个性。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重复别人的看法,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斯:您是有名的散文家和诗人,能否请您给我们的中学生朋友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建议和意见?

    赵:没有特别的建议,还是那几句老话:多读,多思,多写。多读好书好文章,仔细体会它们好在何处,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借鉴。经常思考问题,在写作时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自己的话,避免人云亦云。常练笔,写日记,记叙和议论,都可以在日记中得到训练。

    斯:如果您能详细地把您学生时代写作上的做法跟现在的中学生说一说,我想学生受益会更大,好吗?

    赵:小时候,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拿到就读。书读得多,见识自然就广,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那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见我爱读书,便在班上表扬我。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准备了几个小本子,抄录阅读中发现的好的词、句子、段落。随着积累增多,我意识到要有自己的东西。于是,我习惯于观察,通过观察我在小本子上写出自己的与别人不同的文字。在一次去乡下钓鱼之后,我在作文中用自己的语言非常生动地描绘了钓鱼的经历。记得我这样写上钩的鱼被我甩出水面时的情景:“鱼儿从水里飞出来,就像一把闪闪发亮的银色宝剑,在我的面前飞过去……”老师在作文评讲时读了我的作文,并且把我叫起来,当众问我:“这些话,是引用别人的,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我很高兴地回答老师:“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课后,老师肯定了我的做法,并要求我坚持下去。就这样,我日渐迷上了写作,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最终走上了文学写作之路。

    斯:您谈得够细致了,非常感谢您!最后祝您创作丰收,工作顺利!

    相关热词搜索: 沉静 压抑 激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