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综合课程教师角色的定位

    时间:2020-05-11 08:00: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综合课程的界定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综合课程是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的,是按照一定的内在关系,在范围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进行有机补充、融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课程。综合课程因其自身的优势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上海等地率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历史与社会”、“科学”两门综合课程正式纳入初中教学计划并进行试验,综合课程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国内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综合课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随着初中综合课程在全国各地实验点的进行,综合课程的有效实施也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教师问题是制约综合课程改革的“瓶颈”因素。那么,教师在综合课程改革中应做些什么、到底如何去定位综合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的决策者角色

    所谓课程决策(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development),是指在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过程中对教育目的与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标,怎样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这些都是课程决策的过程。

    综合课程存在多种设计模式,如相关的分科式设计、广延的分科式设计、合科式设计等。但无论何种形式的课程形态,只有吸纳教师建议的综合课程,才能更接近真实的“教学场景”,才能更具有现实操作的可能性。

    首先,在课程综合化过程中,课程理论专家能够保证知识逻辑结构的严密与科学,能够体现社会的价值与需求,但是,理论专家不一定真正了解实践,这种在理论形态上合理的课程可能不为学生所认可。

    其次,教师处于教学一线,真正了解学生。教师参与决策可以确保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不被忽略,不被拒斥在课程设计的视野之外,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的和谐统一。同时,教师也只有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才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体验到综合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综合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

    然而,从课程改革实际进程的考察中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并没有参加课程决策的积极性,有些教师甚至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些抵触情绪。这无疑是综合课程改革的一大障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澳大利亚等国家发生的校本课程发展运动之所以没有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课程决策意识。目前,如果不激发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教师将很难成为综合课程的决策者,综合课程的理想也将难以实现。

    教师的学习者角色

    综合课程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完全不同于教师以往所教授的学科课程。因此,教师要成为综合课程的学习者。

    首先,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如科学课程按国际通行的科学学的结构,把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作为三大学科领域,分别提出了各自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标准。同时,把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另外两个领域,构成科学课程内容的五大领域。传统师范教育体制培养的理科教师,其专业知识结构与科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理科教师必须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方能胜任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师可通过集中培训、合作学习、进修等多种方式来更新知识结构。其中,合作学习应成为在职教师更新知识结构的主要学习方式。学习小组可采用灵活的方式构建:如自愿组合、按需组合、新老教师搭配组合、根据共同研究的课题组合等等。另外,教师还应通过网络、电视、学术期刊等媒体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情况,以满足科学课程对教师知识的需求。

    其次,教师要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综合科学课程倡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理解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在传统的分科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接受式学习,呈现给学生的也是不容怀疑的结论,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综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成长,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使教与学的方式由单纯传授与接受确定性知识,向科学探究、重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

    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长期以来,教师总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教书育人,一提到教育科研,就认为是专家、学者的事。实际上,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根本途径。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是创造性实施综合课程的基本保障。

    首先,科学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是综合课程教师的特殊职责的需要,是教师成熟的标志。教师知识的建构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研究,如果一个教师不对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管其实际教龄有多长,也只能是“教书匠”。

    其次,从课程的机械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共同创造者有赖于教育科研。“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的重要观念。作为教育改革的举措之一,综合课程给了教师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这些自主权既为综合课程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也使他们认识到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的教学问题的必要性,认识到自身既是综合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要成为课程的研究者。

    教师的再创造者角色

    课程的成功综合,不仅体现在内容的综合上,也应体现在课程的教学之中。课程专家所开发的综合课程形态仅仅是一种理论范型,要想使它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统一起来,教师的转换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纵观我国多年来的综合课程实验,基本上是仅仅实现了内容上的统整,具体的教学行为并未真正做相应的变革。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改变教育理念,具备综合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综合课程设计的初衷。毫无疑问,学生是课程综合的主体,但他们是一个发展中的群体,他们的不成熟与偏激决定了在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育观念,具备综合素质,通过对课程的再创造、再开发,方能实现内容与方法的综合,消除学生的认知分裂,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

    其次,教师只有通过创设综合的教学情境,才能保障综合课程的实现与综合学习的开展。只有在综合的教学情境之中,综合课程与综合学习的目的才能实现。一般来说,综合的教学情境包括两个层面。其一,营造一个统整的知识图景。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加强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实现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其二,拥有一个弹性的教学时间与空间,保障综合课程与综合学习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即时性与灵活性。

    总之,综合课程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中学阶段“综合课程”的设置,对于长期从事分科教学的广大中学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认识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还要改变自身的工作方式。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综合课程实施中的合格者,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角色 定位 课程 教师 综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