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回归后香港电影声音变化与文化融合

    时间:2020-09-10 07:53: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1997年,香港回归。彼时的中国已经是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洗礼,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打造,电影的艺术审美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香港回归后,两地电影方面的交流和联系更加紧密,其声音的变化发展也映射着很多关于文化方面主动融入的内容。目前,香港和内地电影市场在积极交流之中互惠共进,使以此为纽带的文化桥梁也搭建得愈加坚实。

    本文将从音效、音乐、对白以及声画关系方面入手,探讨回归后香港电影的声音变化,以及从声音变化角度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融合。

    关键词:香港电影 音效 音乐 对白 声画关系

    一、回归后香港电影音乐变化

    早期的香港电影倾向于套用现成的音乐,而且拥有大量的欧洲元素。随着香港回归后与内地文化的融合,民族音乐在香港电影配乐中大放异彩。

    利用罐头音乐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不经过改变,保有其原貌。这样的配乐最大程度地保有了音乐本身的样貌,同时通过画面的再一次解读传递给观众。随着香港音乐人对内地音乐了解的加深、接受程度的增强,选择音乐的时候也会加以改编,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段或是符合影片需求的一段加以创作。这样的新变化也是香港对内地文化的认同和回归。

    香港的武侠片是音乐与文化融合的典型范例。著名的民乐《小刀会序曲》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曾经在《龙门客栈》《龙门飞甲》《侠盗一枝梅》《大话西游》等影片中都有利用,这首乐曲的开头是极有标志性的唢呐声,接着是节奏明快的管弦乐合奏,被许多香港电影在关键性人物出场时引用,极具符号性、标志性,观众一听就能达到某种心理暗示。同时,这首乐曲也常常被用作画外音乐来暗示高潮或矛盾即将到来。

    与《小刀会序曲》风格十分类似的还有乐曲《闯将令》,这首乐曲也被多部香港电影所引用,如影片《如来神掌》《功夫》《唐伯虎点秋香》《鹿鼎记》等等。这两首乐曲都是以节奏自由、高亢明亮的唢呐声开始,紧跟着接入节奏明快,民族风格强烈的乐句,气势恢宏,各个乐器的演奏间隙十分的紧凑,但是每种乐器都清晰可辨,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对话十分精准,行进乐句明亮。乐曲一出现,即便是不知道乐曲名称的人只要听到那标志性的唢呐声,就会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失为是一种文化融合的体现。

    在香港电影音乐中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其他民族元素,如京剧、越剧、评弹、说书、黄梅戏、琴书等,这些充满民族元素的内容来自大江南北,而其背后体现的正是文化的逐步融合。香港的电影也成为展现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将中国的音乐文化传扬得更加深远,某种程度上也助推着两地电影市场的发展。

    香港电影导演对内地音乐的认同度提高,这让香港电影的配乐有了全新的音乐库,在配乐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同时,这些民族音乐已成为香港电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给了香港电影文化全新的生命力,并以全新视角的转化给了大陆民族音乐文化一个全新的机会,这些带有地域色彩的音乐元素正在打破地区的壁垒,而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二、回归后香港电影音效变化

    此处所指的电影音效不是指专业的音效制作方面,而是指音效元素方面。通过探究回归后香港电影在专业的音效元素方面的变化,就能发现两地文化融合的影子了。

    音效始终贯穿于影片始终,无时无刻不在听觉上提醒着观众影片故事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中。从观察音效元素角度出发,结合观众的认知,能充分展现文化的融合。

    例如电影《一代宗师》中,打斗的音效就与往年的音效有很大的变化。早期的香港电影在打斗的戏份中,以两种声音为主,一种是拳脚相加的声音,一种是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如电影《黄飞鸿》等。对比电影《一代宗师》,在电影开场后20分钟左右的地方,叶问在金楼各位阿姑交手的片段着实让人印象深刻,附和了灯叔在这一段交手之前的台词:“风尘之中多是性情中人。”阿姑们一出场便是佩环声不绝于耳,这是之前的香港电影中很少见的,因为此前很少有大篇幅的打斗场景描写是交给女性的,即使有也很大程度上被女性的柔美特点掩饰了。影片中的阿姑们身着旗袍,画着极细的柳叶眉,个个都有浓郁的东方韵味;同时阿姑们裹着小脚,因此脚步声也大有不同,在听感上更加脆且硬,有如蜻蜓点水一般细致。而裹小脚恰恰是带有内地标签的,当裹着小脚的阿姑的脚步声出现在香港电影中时,内地的声音就融入到了香港的电影中,也为影片染上了一层东方色彩。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在1980~1990年代前后充斥着香港本土的气息,如《春光乍泄》《旺角卡门》《重庆森林》等,而《一代宗师》则不同,内地元素有明显的增加,且导演偏好的哲理性极强的台词依然存在,这也不失为导演对于内地元素大胆吸收利用的表现,也标志着两地文化融合走向日新月异。

    三、回归后香港電影对白变化

    对白是推动故事行进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白可以展现人物关系,使观众明白对话的人物之间是怎样的角逐,也可以展现人物性格。此外,对白的存在对环境的交代、背景的介绍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白的变化虽说是很小的切入口,但同样可以展现文化的融合。以电影《如果·爱》为例,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出现一个画面:林见东结束所有的工作,在街头角落的一家面馆坐下,问老板,“有没有咖啡?”老板答道,“来碗酸辣面吧。”虽然这一段对话非常简短、很不起眼,却明显地表达了关于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文化碰撞。咖啡自然是代表着香港,那么酸辣面自然代表着内地,一个喝咖啡的香港人在北京街头安静地吃着一碗酸辣面,这样的场景不仅是想表现林见东在遇见了孙纳之后的改变,放大了来看那就是一种文化上的接纳与融合。同时,文化的融入也是有利于主人公情感的表达的,《如果·爱》中孙纳是北京人,林见东是香港人,两个人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演安排两个人相爱,无疑也是一种认可不同文化相融合的态度。在电影《甜蜜蜜》中李翘对初来乍到的黎小军连哄带骗地说了一堆关于香港的情况,告诉他要尽快学会粤语,要会说英语,还告诉他要去办银行卡,尔后掏出BP机,让黎小军大吃一惊。两人在最初的交流中处处展现着两个人的不一样,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两个人最后走向相爱,这正是一种关于文化融合的暗示。

    回归后的香港电影有了诸多的改变。现在许多香港电影在语言上有两个版本,一个粤语版一个国语版,而且在配音演员的选择上大多会更加贴近演员,不会像以前的配音那样生硬。随着香港电影市场在内地的扩展,越来越多的香港演员能够说流利的国语,并能够亲自完成配音工作。还有一种变化是,香港的电影中越来越多地存在两种语言并行的情况,如电影《激战》,由香港演员张家辉和台湾演员彭于晏主演,两人在影片中的交流就是非常直观的粤语与国语的交流,两人在两种语言中自如的交流也映射着文化的彼此融入。

    四、回归后香港电影声画关系变化

    电影传递信息无非就是通过声音和画面,两者虽然各有侧重,但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电影故事。

    以电影《甜蜜蜜》为例,这也是一部典型的关于两地碰撞的影片。黎小军来自天津,李翘虽然是个“伪”香港人,但其代表的正是香港文化。影片一开始就是黎小军在给家人写信,说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但是背景混杂着各种各样的人说粤语,于是一个来自大陆的人在一片粤语的语境下展开了他的故事。影片在描述黎小军工作时用的配乐是《义勇军进行曲》,乍一听有些突兀,但是音乐之于电影就好比黎小军之于香港,想来也显得再合适不过了,这种曲子之于黎小军来说就好比李翘对他的描述“一个土北方佬”。当画面转向李翘工作时,配乐的风格又变得轻快谐谑,带有一些西洋风格。这样的对比更能凸显黎小军作为一个内地人之于香港的不融合,这样的不融合正是来自于文化方面的差异。当两个人互动渐渐增加时用的音乐也是李翘工作时的音乐,这样的安排也是在暗示黎小军渐渐地融入了香港。代表著那一个时代的邓丽君的歌曲也一直贯穿于电影,无论是内地人还是香港人都喜欢邓丽君,这也是一种对于文化的共同认可。

    以电影《喜剧之王》和《新喜剧之王》为例,两部电影相距20年,讲述的故事依然以小演员的大演员梦为依托,先不比较二者的故事质量以及票房成绩,从两者的声画细节来看,两部电影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并都展示了内地与香港两地文化相互吸引的倾向。《喜剧之王》是1999年的作品,彼时为香港回归之初,内地的元素对于香港来说是新式的,在充斥着香港风味的内容之中导演会添加进一些内地的内容,影片对白是粤语,启用的也都是香港演员,但是全片唯一一首有台词的配乐用的却是国语歌曲《Candy Kisses》,歌曲出现在尹天仇和柳飘飘的情感升温之时,甜蜜的曲调和歌词既符合情境又流露着接纳、融入内地文化的友好态度。20年后的《新喜剧之王》出现时,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化融合早已到了自然而然的境界,在这部两地合作的电影之中充满内地元素,这样一部以普通话为主的电影在一开始插入的音乐就是粤语歌曲,《新喜剧之王》有明显的向经典致敬之意,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前一部影片的影子,也能感受到两地友好的融合态度。

    声画关系是一种化学反应,在声音和画面的合力作用下,我们可以看到质的变化,其中也有一些文化变迁、融合的身影。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一种文化加上另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相互作用,产生全新的内容又保有自身的特点。有目共睹地是,香港电影在与内地电影合力发展、在吸收大陆元素的过程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本真,现如今大众口中的“港风”依然是一种经典,香港的人文风情也依然具有特色。

    结语

    从声音这个研究方向切入,通过透视电影的音乐、音效、对白、声画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观察到关于香港和内地文化融合方面的进程。比较回归前后的香港电影,在其文化内涵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变化。香港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就就决定了其在电影文化传播上的特殊地位,香港电影在吸收更多的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又对外传播中华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回归之后香港与内地在电影文化方面的融合,无论对于内地还是香港都是极为有益的。

    作者单位: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香港电影 化与 融合 回归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