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新剧对哈尔滨城市多元文化影响研究

    时间:2020-09-26 07:55: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是上世纪初期迅速崛起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并以其欧陆风情、文化多元而著称。话剧、歌剧等在哈尔滨的兴起与繁荣,离不开哈尔滨特殊的历史与社会环境;哈尔滨城市多元文化的形成,与经由俄罗斯传入的西方文艺样式在此生根发展也是紧密相连的。新剧的兴盛及娱乐生活的变迁在哈尔滨城市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话剧;西方文艺样式;多元文化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一批现代城镇在黑龙江的大地上因铁路而兴起,特别是中东铁路的中枢——哈尔滨,来自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二十余万侨民在此聚集,哈尔滨也由此成为众多俄罗斯人、犹太人等侨民的第二故乡。人口聚集促进经济繁荣,哈尔滨迅速成为国际性商贸中心,其国际化程度堪比同时代的纽约、巴黎、伦敦、莫斯科等现代城市。新兴现代城市哈尔滨更具开放包容的特质,散发出时尚的活力,这一切都为哈尔滨如今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现代城市哈尔滨的崛起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一、新剧在哈尔滨的兴起与繁荣

    欧洲移民的到来,带来西方的新时尚,哈尔滨迅速变得“洋气”起来——从服装、饮食到电影、音乐,西洋文化迅速渗透到市民生活之中,教堂等西式建筑随处可见。传统的社会娱乐生活也加入了新元素,话剧、歌剧等文艺样式为所市民喜闻乐见。俄侨文化、犹太文化等海外文化落地生根,与来自内地的移民文化交相辉映,为哈尔滨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形成打下了独特的烙印。

    而话剧这一外来的文学样式,对于哈尔滨城市气质的形成,如同音乐之于维也纳,电影之于好莱坞,昆曲之于苏州,为哈尔滨增添了独特的城市魅力。哈尔滨较早地领略到了西方艺术的魅力,新剧的在哈尔滨的兴起和繁荣,更是在全国首屈一指。龙江戏剧文学创作可以回溯到1798年,剧本《龙沙剑传奇》的诞生可谓龙江新剧第一剧,由清代流人程焕开新剧创作之先河。1917年,新剧的种子在“改良戏剧社”萌发,新剧作家王鼓晨、王作东等组织编演“新戏”。剧社为哈尔滨《东亚日报》报馆的附设机构,新剧的编演也标志着外来的文艺样式逐渐为黑土剧作家所接受。“五四”运动前后,新剧的创作演出呈现出繁荣景象。哈尔滨各职业和业余剧团纷纷编演话剧,内容以宣传爱国进步思想,启发民智,呼唤民族觉醒。演出剧目有《实业魂》、《一缕麻》、《一念差》、《英雄泪》、《学生泪》《亡国恨》、《国事悲》、《唤醒国人》等。①与东北其他地区新剧的创作演出相呼应,成为现代话剧在东北兴起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一八”事变后,革命文艺工作者聚集在哈尔滨,组建剧团编演新剧。其中以罗烽、金剑啸等的“星星剧团”成果斐然,剧作《两个阵营的对峙》、《咖啡馆》、《现在晚了》、《艺术家与洋车夫》、《海风》、《穷教员》等多部作品,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用新的艺术形式讴歌东北的爱国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众多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从革命根据地来到哈尔滨。哈尔滨的话剧舞台为之一新,他们创作并演出了《血债》、《遍野哀鸿》、《王家大院》、《反翻把斗争》等话剧十余部。以积极向上的剧作内容、清新健康的舞台表演,扫除日伪统治时期卖国求荣的汉奸嘴脸,一洗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低级庸俗之气,哈尔滨的话剧舞台从此为之一新。黑龙江的话剧始终走在全国话剧的前列。尤其是哈尔滨新剧的创作演出尤为活跃,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剧团的创作演出经验都极为丰富,为新中国的龙江戏剧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剧场繁荣姊妹艺术发展

    在哈尔滨的戏剧史上,1913年具有特殊的意义,俄国犹太侨民约瑟·加斯普在城市最繁华的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11号建起了一座三层建筑的欧式旅馆——“马迭尔”旅馆剧场。从此,该剧场成为哈尔滨交响乐团、歌剧团、轻(喜)歌剧团、话剧、合唱团等各种艺术团体活动的重要地点。另外,大西洋影剧院也成为许多喜歌剧、歌剧演出的重要场所。与上海的外国侨民演剧很相似,轻歌剧以其大众化的轻松愉悦风格在哈尔滨得到更多重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哈尔滨的轻歌剧、话剧等的演出场所多集中在马迭尔旅馆剧场、大世界影剧院和亚细亚电影院和大西洋剧院。哈尔滨以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机遇,把俄罗斯帝国时代的戏剧尤其是歌剧有生力量从这里中转,成为二十年代后哈尔滨的戏剧走向中国腹地、走向东亚的日本等国的大本营。

    西方艺术样式的传入,文化生活的“西风东渐”,使得渴望新知的文化人向哈尔滨聚集,商业精英、留学归国人员以及从事教育等人员,为了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移居哈尔滨。1917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邓洁民抱着教育就国的愿望,在哈尔滨筹办东华学校,为筹集资金与《晨光报》社长于芳洲携手创作八幕话剧《实业魂》,并联合商界赵善堂、吴子清及演讲界李志元等组织“友乐会”排演《实业魂》,演出非常轰动。东华学校成立后,又组织新剧团演出根据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改编的《一磅肉》和提倡爱国、抵制日货的新剧《一缕麻》、《英雄泪》、《一念差》。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哈尔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无不受到外来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生活中使用的器物到市民意识的产生,从日常行为方式到最深层的价值观念,乃至语言表达习惯,无不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在相对宽泛的文化氛围中,早期话剧的剧本创作和剧场演出,为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哈尔滨人打开了一扇窥探现代都市社会文化的窗,对哈尔滨人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西方歌剧传播的有效途径除了演出外,主要就是通过学校的专业音乐教育活动。外国歌剧的传播繁荣了中国现代文化,增进了民众对西方音乐、戏剧的认识和了解。在中国,尤其是哈尔滨,歌剧从音乐学校的教育开始,以多样的形式开始了本土化的历程。

    1921年5月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创办。最初依附于商务学堂为校址,1928年将校址一迁至奥克莎科夫斯卡娅女子中学,1934年二迁至道理大同路(今新阳路),三迁至商务俱乐部(今科学宫)。一批一流的音乐教育家任教于此。如著名小提琴家特拉赫金贝尔格,俄罗斯十月革命后流亡哈尔滨,担任第一音乐学校艺术委员会主席。除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外,移居的俄罗斯侨民俄籍犹太人还开办了一些音乐教育机构,如哈尔滨音乐培训班等,每所音乐学校或培训班都有着实力不菲的师资队伍。

    许多当代世界音乐名家都曾有过在哈尔滨求学的经历,如犹太小提琴家、现已是世界顶级大师的德国柏林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海尔本特·斯考恩;韩国有“音乐之父”美誉的林原植,也曾来哈尔滨学习钢琴演奏和指挥;还有前日本指挥家协会主席、日本著名指挥家朝比奈隆等。后来这批音乐家中的不少人,由哈尔滨辗转到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在哈尔滨各种音乐学校学习的中国学生,许多人都成为蜚声中外的音乐家。如“西部歌王”作曲家王洛宾,指挥家秋里、尹升山,作曲家傅庚辰等都在哈尔滨俄侨或犹太侨民学校学习过。

    三、城市文化娱乐变迁

    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洋音乐、话剧、歌舞剧等西方艺术形式在哈尔滨已然枝繁叶茂,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参加西洋音乐会、观看“新戏”不再是侨民和外国人的专利,而成为哈尔滨市民各阶层争相参与的“高雅”活动。随着哈尔滨现代城市中商业消费文化的逐渐形成,本土传统戏剧演出也进入了繁荣期。为迎合观众,舞台、茶园都扩大规模,内部十分华丽,演出也更为频繁。新兴艺术形式电影更是开疆拓土,电影院由原来集中于道里和南岗逐渐向人口更为密集的道外扩展。尤其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发展迅速,多家电影院在道外落成,放映欧美的最新电影。

    此时,哈尔滨的文化娱乐活动,尤其是集体观赏活动呈现出现代性特征,即对观众具有更为严格的限制,演出的形式也更为固定。最初这种限制来自西洋音乐会,音乐会演出规律性强——星期六、星期日必演。而演出不仅对演员表演进行要求,更是在演出时间上严格遵守固定时间开场。如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每次音乐会都安排在晚八点准时开演。开演时间的规定与俄侨的生活习惯有关,对于晚睡晚起的俄侨们来说,每天下午三点作为授课时间正合适。而对于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人,则要逐渐习惯晚上八点参加音乐会。固定时间开演,不仅对演员演出要求严格,观众也必须严格遵守。如在1936年4月17日星期五,商务俱乐部举行的“钢琴家塔基亚娜·阿列克桑德洛夫娜·奇娜列娃班级学生音乐会”节目单上,明确写着“晚8时准时开始”“演出时禁止进入大厅”。②很多西洋音乐会的节目单,都这样明确地对观众入场和演出时间进行限制。对外国侨民来说,这样的“规定”是约定俗成和传统礼仪。然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习惯了可以随时出入演出场地的,面对这种限制,他们体验到的是新鲜的时尚的“新”的娱乐形式。这种外来的文化风尚,实质上体现出现代城市文化对市民个体的限制。 当哈尔滨的观众逐渐认同这种限制,摆脱了农耕文化中时间、空间的框架,将自己置于现代社会的时空之时,他们必然认同城市生活、市民身份、多元文化。接受现代艺术形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现代的生活方式。

    观赏新剧作为市民文化娱乐形式,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促使娱乐从传统的“节日娱乐”向现代的“日常娱乐”转变。此前,传统的戏剧演出都是因时而为,只在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岁时农闲等时间才能观赏。而新剧演出场地的兴建,每天固定的演出,使观看新剧成为市民日常化的消遣娱乐形式,演出在频率上远远高于传统戏剧。这一现象并不是为哈尔滨所独有,其他新兴城市市民娱乐生活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有所表现。城市的物质生活为精神层面提供支持,现代城市塑造着市民的审美,新剧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更容易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新兴城市哈尔滨为新剧的发展提供了剧场、剧团、观众,新剧也借助剧场走上商业化道路,体现出现代社会分化的趋势。

    中西文化的碰撞、混化、融合是历史上哈尔滨最有魅力之处,华洋杂处、差异悬殊的文化环境又使哈尔滨成为中外文化对视的开放空间,开放、包容、创新为特色的多元文化是今天哈尔滨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现代话剧在哈尔滨的萌发繁荣,促进了城市多元文化的发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的文学样式——话剧,为新兴的移民城市哈尔滨打上了现代的烙印。

    注释:

    ①冯毓云,王咏梅.黑土地绽放的戏剧奇葩——《黑龙江当代文学大系(1946~2005)戏剧卷(话剧)》导言[J].文艺评论.2009(2)

    ②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53

    参考文献:

    ①荣洁等.俄侨与黑龙江文化:俄罗斯侨民对哈尔滨的影响[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②冯毓云.龙江当代文学大系:戏剧文学卷[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0

    ③刘欣欣,刘学清等.哈尔滨西洋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④铁峰.黑龙江文学通史(第二卷)[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⑤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文化、文学艺术)[M].哈尔滨:哈尔滨人民出版社,1999

    相关热词搜索: 哈尔滨 新剧 影响 城市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