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国际关系三流派之代表作

    时间:2021-01-19 08:01: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刘贞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及特长为国际关系理论、全球市民社会与全球政治、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联合国研究等。主要著作有《全球学的构建与全球治理》(副主编)、《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非政府组织》(专著)、《全球议题(第三版)》(译著)、《国际关系学》(副主编)等。

    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

    作者:(美)肯尼思·华尔兹

    译者:信强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肯尼思·华尔兹所著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被誉为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该书出版于1979年,即冷战时期,可以说它是作者对于冷战的思考以及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反思与修正的结果。该书自出版以来便被誉为“当代经典”,迄今为止是国际关系学界影响最大、引用率最高的著作。

    外交学院的秦亚青教授曾在《权力∙制度∙文化》一书中对新现实主义做出这样的评价:“沃尔兹理论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肯尼思∙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理论中,其核心观点仍是权力,但是华尔兹同样对传统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正,它既是对卡尔与摩根索等人所描述的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也是对在现实主义如何适应冷战发展新时期下的思考。

    如果说摩根索的古典现实主义首先将国际关系的自然状态归于人性的缺陷;那么沃尔兹则认为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与国内社会的等级体制不同,在国际社会中,缺少一个凌驾于各国之上的世界政府,国际社会各个单元之间是等同关系。在这个类似霍布斯所描的自然状态下的国际社会中,各国要维护自身安全只能依靠自助。因此,民族国家最基本的需要是维护自身的生存,而各国对权力的追求仅仅是为了减少对自我生存的忧患而已。也就是说,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有用手段,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安全,而不是权力。

    总的说来,《国际政治理论》为我们研读冷战后,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现状和发展前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大国政治的悲剧

    (国际关系理论——进攻现实主义)

    作者:(美)约翰·米尔斯海默

    译者:王义桅  唐小松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威胁论”的老调似乎在美国及中国周边国家中再次唱起。为什么会有“中国威胁论”?西方国家或者说中国的一些周边邻国为什么会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对其构成威胁?处于什么样的分析与思考使得这些国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想许多人都会有类似于这样的疑问。

    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现实主义的视角。他在该书中提出的理论被称为“进攻现实主义”。在其思想体系中,“权力”这个国际政治永恒的主题依然是国际行为主体不可放弃的追求。国际政治依然是围绕着大国政治展开的。大国的所作所为左右国际行为的模式和过程,国家唯有在其所处大陆及其延伸地区建立起他国难以企及的综合实力才能保证该国生存的长久。但可悲的是一山难容二虎,这样的国家在一定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至多只能有一个。在这样的前提下,围绕这个唯一的霸主名额,大国之间的斗争总是永不停息。

    “中国威胁论”就是米尔斯海默基于无政府状态与权力分配的实际效果这两条线索得出的必然结论。他将人口与财富视为军事力量的原动力,认为军事力量,尤其是陆地力量决定一国的外交走向,因此“国际关系中最危险的国家是拥有庞大陆军的强国”。而中国正是具有庞大陆军的大陆强国,他由此推断:基于中国的人口和规模,以及其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冷战后不平衡的多级体系中,一旦中国变得特别富裕,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军事超级大国,挑战美国霸权。

    米尔斯海默是从一种历史的悲剧式循环的角度去看待中美冲突的,认为中国威胁是大国自身逻辑的必然。其“中国威胁论”是一种基于能力而非意图的政治思维。虽然,我们对于作者提出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威胁论”等思想在心里上肯定会有所不适,虽然这种理论充斥着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国情结,但是它却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现实提供了良好视角,也为我们理解美国的外交行为提供了有力解释。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

    作者:(美)罗伯特·吉尔平

    译者:宋新宁  杜建平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关于中国与国际体系变革关系、中国国际战略等方面的探讨声音近几年来一直不绝于耳。当我们回顾整个国际政治思想史时,我们可以发现战争、和平、变革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核心话题,国家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问题永远牵扯着学者的目光。当现实世界中欧洲的学者更倾向于把目光转向全球学领域之时,中国和美国的学者们依旧愿意将绝大部分目光放在权力关系上面。尽管我们每个人对国际关系的观察并不一致,但在观察国际社会之后,我们中的大多数或多或少会产生这样一个疑惑:目前的国际关系与我们脑中的那种对历史上国际关系的意象相比,真的发生变化了吗?

    罗伯特·吉尔平的《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这本书或许对你解开这个疑惑有重大帮助。在这本书中,吉尔平对国际体系变革模式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国际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国际关系仍然是处在无政府状态下的独立行为者之间争取财富和权力的循环斗争。

    他通过将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方法相融合,将政治经济因素相结合好地形成一种国际政治变革的理论或概念,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时刻注意从国家和国际结构的角度来讨论体系的变革模式,注重对经济因素在国际体系变革中的作用分析。书中关于霸权战争和国际变革关系的分析十分引人注目,因为吉尔平认为解决国际体系结构于权力分配之间不平衡的主要手段是战争,尤其是霸权战争。每一个国际体系都是霸权战争之后领土、经济和外交重新结盟的产物,国际权力分配会获得新的安排。同时,吉尔平又把他的观点与霸权国衰落的分析相结合,认为一次霸权战争的结束是另一次成长、扩张并且最终衰落周期的开始。

    权力与相互依赖

    (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

    作者:(美)罗伯特·基欧汉  约瑟夫·奈

    译者:门洪华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第一版于1977年面世,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挑战新现实主义理论霸主地位的开始。至今,它一直是美国国际关系研究引用频率最高的著作之一。

    本书的作者指出,我们进入了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相互依赖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状态,分为敏感性相互依赖和脆弱性相互依赖。前者指一方的政策变化引发的另一方对此的敏感程度,比如:美国、日本对欧佩克油价上涨均会敏感,后者指因之做出的政策调整所产生的代价的大小。如果欧佩克提高油价后,美国可以有多种替代方案,所以,美国所付出的代价比较小。而日本则不同,因其资源贫乏,几乎没有什么替代方案,所以,面对油价上涨将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我们说,日本的脆弱性相互依赖程度要高于美国。由此,可以看出,相互依赖总是非对称的,依赖性小的一方具有较强的权力资源,权力来源于脆弱性相互依赖。

    这样,作者提供了一种理解权力的全新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很大程度上破解了千百年来引得无数国家竞折腰的国家间的“千古之谜”——权力怎样产生并如何运行。进而,两位作者提出了“复合相互依赖”的理论模式,批判了现实主义国家中心论、武力有效论和军事安全首要论三个基本假设。他们认为,在复合相互依赖的世界上,国家不是唯一的行为体,武力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政策工具,军事安全也不是唯一重要的安全考虑。问题领域中的博弈、议程设置的竞争、跨国关系的加强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成为了复合相互依赖世界中新的政治进程。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模式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也是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学派的核心概念。它的提出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理解冷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的理论模型的诞生。“复合相互依赖”看起来能够比较准确地解释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及其背后原因,如:美国霸权相对衰落、西欧和日本崛起、经济相互依赖日益突出等。其解释力非同一般。最后,本书的第四版,新增了作者对于“9.11”恐怖袭击、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当代全球治理的思考,可谓紧贴时代潮流。作者认为,“9.11”事件揭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面对外来恐怖主义威胁所凸显出的长期脆弱性;2008年金融海啸从反面印证了“政府部门之间的跨国联系使得‘国家利益’的内容变得模糊”——危机期间,美国央行与财政部的看法并不一致;美国管控部门在权力的分配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当代全球治理的要义在于:协商建立相应的国际机制,这关乎各国乃至全人类的兴衰荣辱。为此,作者提出了国际机制的“俱乐部”模式。

    综上,本书虽问世于30年前,但两位作者的相关论断和观点,仍具有生命力和洞察力。另外,本书的中译本,用语严谨准确,又简单易懂,兼学术性和通俗性于一体,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有人说,要想看懂当今世界形势,非《权力与相互依赖》莫属!

    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

    作者:(美)玛莎·芬尼莫尔

    译者:袁正清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论及当代外交,我们经常谈及的便是“国家利益”。但若较起真来,追本溯源,又很少有人能讲清楚“国际利益”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事实上,就连在视“国家利益”为核心概念的国际政治学领域里,面对这个问题,也显得唯唯诺诺,难以统一口径,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具体说来,国际关系理论大体上把对“国家利益”的分析划分为两个层次,经典现实主义和经典理想主义关注问题的第一个层次,即国家利益本身是什么,其来源如何;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注问题的第二方面,即国家间利益关系如何的问题。不过,或许你可以在玛莎·芬尼莫尔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一书中寻找到一些答案。

    芬尼莫尔在这本书中以结构为本体论,以整体主义为方法论,以社会学制度主义为视角,在对传统意义上以“理性选择”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清算”的过程中为我们展示国家利益作为社会实在的建构与形成过程。在书中,她通过对世界银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三个国际组织如何塑造国家偏好的论述,验证国家利益不能简单归结为独立于并外在于人类活动的物质实在,而是一种社会实在,是一种主体间或者说共有知识的存在,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物质实在只有融入共有知识或者国际规范所形成的主体间性或者共享结构才有意义。因此,国家利益是在国家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即在国家融入国际社会过程中,国际规范注入到行为者意识之中的过程进而影响其行为选择,最终使国家利益成为一种主观现实与社会构建。

    这本书为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芬尼莫尔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关于“国家利益”分析模式中的疏漏,以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双手捡起,对“国际利益”和其他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些根本问题重新理解与解释,意义非凡而又创造性十足,是广大国际政治爱好者不可错过的小册子。

    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的研究

    (国际关系理论——英国学派)

    作者:(英)赫德利·布尔

    译者:张小明

    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承认自己处于黑暗之中,总比假装自己能够看到光明要好。——赫德利∙布尔

    对于现实的所谓黑暗,选择回归本真质朴的历史思考与回望,采撷为当今社会现实可供参考的思想珠翠,而非逐利般为现实的需求去刻意寻找对症下药的良方,在其著作《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的研究》一书中,布尔的思想隐藏在行间每一个字符上。

    赫德利·布尔在这本书里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世界政治秩序?在当今主权国家体系中,秩序如何得以维持?主权国家是否依然是通往世界秩序的一条可行的道路?布尔用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上述的三个问题:秩序的界定——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大国因素如何助力秩序在当代国际体系中的维持与建立——世界政治组织的替代形式。

    本书问世于1970年代末,起初并未得到重视,直至几十年后人们才清楚地认识到其思想的重要性,更被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英国学派”思想的圭臬,不可置否,其为广大读者深入研究国际关系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路径。

    责任编辑:张蕾磊

    相关热词搜索: 国际关系 流派 代表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