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对罗伯特·吉尔平国家主义理论的认识

    时间:2021-01-21 07:52: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国际政治经济学其中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关于某一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的案例研究有罗伯特·吉尔平对美国跨国公司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而这正是国家主义理论的部分核心思想的体现,这种理论主要吸收了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新现实主义的观点。通过对罗伯特·吉尔平教授的国家主义理论分析,可以深入评判面对当今世界挑战的国家主义理论的解释力。

    关键词 罗伯特·吉尔平 国家主义理论 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

    自20世纪60—70年代起,国际社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新变化: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亚太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70年代初,全球经济滞胀,石油危机,固定汇率结束;美国霸权衰退,带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在这种背景之下,一些西方学者重返古典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形成了国家主义理论。国家主义理论是注重国家的行为和国家的利益的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罗伯特·吉尔平,彼得·卡赞斯坦和史蒂芬·克拉斯纳。它继承了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和之后的现实主义理论,但是它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系统。对于这点,学者巴里·琼斯说过:“它所提供的不是一套严密的理论,而是一种现实的主张,这种主张很少说是学说性的观点和判断,而是那些在真实的世界中经常能被采纳的政策和实践。”

    一、罗伯特·吉尔平对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

    罗伯特·吉尔平是“一个自由学派的现实主义者”,他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向转向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的世界政治体系的冲突在于经济的双重性。1975年, 国际政治经济学著名学者罗伯特·吉尔平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美国的实力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是吉尔平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报告,被人称赞为分析跨国公司和国际政治经济的一部早期但具开创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展示了美国在外资问题上到底执行一种怎样的国家战略以及政府界定的国家利益如何被国内的社会团体所接受。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相伴而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无论对世界市场还是民族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重大作用。跨国公司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能力,甚至出现过民族国家让位于跨国公司的担忧。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在审视跨国公司时,把跨国公司看做当时国际体系中的新行为体。随后,世界经济中的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起飞的态势。在战后很長一段时期内,美国出台了一些激励跨国公司走出去的政策,以此促进西欧地区的经济复兴。

    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表现为国际贸易,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表现为国际间接投资,而生产资本的国际流动则表现为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家间及其国家内部流动时,因利益分配产生的政治博弈以及管理这类资本流动的政策工具就成为研究的侧重点。政治博弈的原因其实就是投资流动导致的分配差异。国际政治环境决定经济活动。二战后西方政治关系的和谐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关键冷战结束后的十年多,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变化。

    1969年金德尔伯格出版与海默观点基本相似的《美国公司在国外》一书,论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在于市场结构的不完善性和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传统的国际资本移动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而不能解释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本国和他国可以形成垄断优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这些垄断优势,有效地与东道国企业竞争或合谋,共同赚取超额利润。

    另外还有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克鲁格曼的垂直一体化理论,约翰·邓宁和里丁学派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各种观点的综述。小岛清“比较优势”理论也对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吉尔平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与国家权力转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吉尔平认为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既体现了美国权力也会威胁到美国实力。

    二、罗伯特·吉尔平的国家权力分析法

    罗伯特·吉尔平运用“国家权力分析法”,对跨国公司以及跨国经济关系的政治基础进行分析。国家权力分析方法就是以市场、政治和对外投资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世界经济进行分析,集中于以下三方面的论述: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扩散;国内政策与对外投资;工业扩展和国际冲突。

    1、世界经济的增长和扩散。一个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是一个有等级结构的体系。结构是指国际体系存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分。等级是指核心区处于支配地位,边缘区处于从属地位。当代有等级结构的国际体系有两个基本特征:核心是一个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某种经济和政治功能的民族国家;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而是一种功能关系。衡量“核心区”的标准——三种功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国际银行的功能,为国际体系提供国际货币和国际结算及其管理体系;在创立和组织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通过私人投资或对外援助,为国际体系提供投资资本并且促进国际体系的发展。

    国内政治和经济政策与对外投资。在国内事务中,市场力量和政治秩序以及公共政策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对外投资不仅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而且受到国内政治秩序和经济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一国经济衰退时,对外投资的“政治化”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对外投资的“政治化”表现为4类经济战略:第一类,核心区以证券投资的形式向边缘区输出资本。第二类,核心区采取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第三类,核心区重新盘活核心区经济本身。政府鼓励新技术、新工业,投资国内以往被忽视的行业。第四类,在边缘区取得发展并使得投资条件有利于边缘区的条件下,核心区采取保护战略或建立某种有益于本国经济的体系。

    工业扩展和国际冲突。冲突是暂时的,这与核心国家的衰退有关系。工业扩展导致核心区和边缘区的新旧交替,从而导致国际冲突。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旧核心国家会想方设法维持或重新确立自己在新出现的世界经济结构中统治地位,继续制定规则。第二种,国际体系由一个有等级的国际体系,转变为一个由几个相对平等的核心区组成的体系,这几个核心区通过谈判确定贸易和投资规则。第三种,国际体系分化为相互冲突的帝国体系或区域集团。

    国家主义理论不是只有这一种分析方法。除此之外,彼德·卡扎斯坦《国际关系与国内结构》运用“比较研究分析方法”,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发达国家在现实中追求不同的对外经济战略。卡扎斯坦主张发达工业国家的对外经济策略主要源于国际力量与国内力量的相互作用。而斯蒂芬?克拉斯纳《国家权力和国际贸易的结构》 通过对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原料投资政策的分析,深化了“国家主义分析方法”。

    三、对罗伯特·吉尔平国家主义理论的几点认识

    1、与霸权的关系。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与规模同霸权的兴衰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经济学家所看重的比较优势、技术创新、国际分工、产业升级、市场结构等因素只提供了推动跨国公司发展的充分条件;而美国的霸权和“美国治下的和平”为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治和安全的环境结构,“这一舒适结构的创立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首先,在全球层面上,关贸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令人愉快”的政治经济环境。其次,在跨国层面上,美国在欧洲和日本的驻军和同盟关系,为美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活动提供了稳定和安全的政治环境;美国在军事优势和政治影响力也为美国公司进入第三世界,尤其是中东能源地区创造了条件。

    第三,在文化层面上,美国所倡导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市场资本主义等价值观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消除了意识形态的障碍。最后,在美国国内,政府推行的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投资保险等政策也鼓励了大公司的海外扩张。如果仍从传统的经济学角度研究跨国公司。例如垄断优势、内部化、产品生命周期和边际产业扩张等.显然无法反映和说明跨国公司发展对国际关系有重大影响的现实。

    在讨论美国霸权地位下降时,毫无疑问会依据现实主义者对于霸权的概念。这种霸权结构注重于霸权关系中某些成员以及这些成员的行为。美国的霸权实际上比较小。吉尔平不断地、令人信服地指出美国的衰落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它的领导能力之后,他又认为“美国的经济能力和讨价还价的力量仍旧是充实的。美国依然拥有最庞大的经济实力,是世界上经济动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之一不管美国前进的步子可能己经踉呆跄跄,只要盟同还得依赖它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它们除了听从美国的领导之外,别无其他选择。”

    2、与民族国家。罗伯特·吉尔平将民族国家放在国家体系的中心,进一步发展了权力分析法。国家主义的理论范式强调国家主权、安全以及民族感情,在此意义上,继承了古典重商主义以及现实主义传统,对现实主义进行了修正,因此被称作“新现实主义”。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国家自治能力的下降是国家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挑战。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使得国家主义面临挑战,民族国家的利益是否仍然至上成为问题。他认为民族国家仍是国内、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主要角色,也承认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作用。吉爾平驳斥了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过时的观点:经济和技术的力量已使民族国家黯然失色,并且正在开创政治边界和民族国家政府不再重要的全球化世界经济。

    尽管早期跨国公司剥削和征服当地人民,对世界造成破坏是有罪责的,而现代跨国公司则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来源,又有益于世界各国人民。跨国公司及其投资对世界经济活动的地点、国际贸易的格局和各国经济的增长率和生产率产生了影响,但不能夸大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各国国内经济的运作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对跨国公司和民族国家的关系,吉尔平承认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但不同意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强大的独立的行为体的观点。

    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吉尔平的理论也是如此。他把经济分析和政治分析相结合,以解读各种影响全球化的力量、国家政策以及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投资、金融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但过分强调国家中心、霸权稳定,忽视了一些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飞腾.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一种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2):137.

    [2]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6.

    [3]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J].欧洲,2002(1):33.

    [4][英] 杨宇光译.黄金时代[J].国际问题,1987.

    [5]沈长剑.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到全球政治经济学-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关系理论变迁[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报,2010(4):19.

    [6][美] 罗伯特·吉尔平. 全球政治经济学: 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 . 杨宇光、杨炯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6.

    [7][美] 罗伯特·吉尔平. 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 21 世纪的世界经济[M] . 杨宇光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179.

    相关热词搜索: 吉尔 罗伯特 浅谈 主义理论 国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