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1-01-21 07:54: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文革”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在继承“文革”前已有体系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十二大”后增加了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十五大”后,形成了由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两大板块构成的“两课”课程体系;“十六大”后,实现了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内容上的融合,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历史沿革

    [作者简介]杨彩娟(1970-),女,陕西岐山人,陕西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陕西西安710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教育学院2010年教改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安排与管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JG0014Z)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17-03

    一、“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设置的恢复与改革的开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文革”前高校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文革”结束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高校政治理论课亦得以恢复。1978年4月22 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要求教育工作向深度广度开展。同时,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应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而“文科应另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①这被称为“78方案”(见文末表,以下各方案均同)。“78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恢复,课程设置恢复到“文革”前的模式,所开四门课从逻辑上包含了马列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恢复,既是对“文革”期间错误的纠正,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经验的继承,更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通知》,拉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课程设置改革的序幕。《通知》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要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以及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的各种社会思潮。国家教委据此决定从1986年起,以“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新四门逐步代替原有的四门课。②这次调整即“86方案”。“86方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开始。从课程设置上看,用“中国革命史”取代“中共党史”,即是为了和新增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对应,体现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突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年代的运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此时决策的角度从党转移到国家的高度。课程设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合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淡化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专业性,突出了公共课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及性要求。增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家建设中的运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设,更多地突出了对实践的重视。用“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取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和魄力。“86方案”的课程设置,准确把握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社会以及思想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86方案”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把党的十二大以来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的成果和新时代国际社会的发展动态及时地渗透到课堂,及时地渗透给大学生。

    二、“思想教育课”课程设置的确立

    在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思想教育课程体系也初步确立起来。根据“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198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正式走进高等学校课堂,这也是后来高校“两课”中思想品德课开设的起点。1984年,教育部正式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

    1986年7月,中宣部、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1987年3月,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通知》,正式把“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单独课程,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1987年9月,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增设一门新课。

    1987年10月,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决定“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三门为选修课,思想教育课课程体系初步确立。1993年徐州会议上决定把“思想教育课”的名称改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把“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作为必修课在大一开设,高校思想教育课的课程体系基本确立。新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与原有的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大模块。

    从“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到“思想教育课”,再到“思想政治教育课”(1995年叫“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日益科学、合理,趋于完善,日益接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现实国情,为以后“两课”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时期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程设置尚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设置门类偏多,课程名称尚未最终确定,且思想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性过于外化。思想教育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当渗透于日常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每一堂课中。且它是一种日积月累的隐性教育,如果单独作为一个任务,专门在课堂上进行正规的显性教育,极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这也是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两课”课程设置的整合

    1995年10月,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名字又改为“思想品德课”,并把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放在一起,简称为“两课”,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两课”的叫法。《通知》要求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③。

    1997年9月,“十五大”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就成为“两课”改革的当务之急。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从1998年秋季开始要开设“邓小平理论课”。“邓小平理论课”的设置,开始了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第二次改革。

    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对“两课”设置作出了新调整,即“98方案”。“98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完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形式上的统一,形成了高校“两课”教学模式,确立了“两课”课程体系。

    “98方案”中思想品德课程板块的设置沿用原有体系,未作任何改动。但马列主义理论课部分调整幅度较大。“98方案”又把“85文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拆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种拆分,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加大,亦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反复,而这种反复性又反映了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老问题;“98方案”把“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为独立的课目开设,分别替代原来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多地突出了对理论的重视,同时亦有过分突出领导人地位的倾向。总之,“98方案”相较于“85方案”而言,有所倒退。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确立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次年2月,新扩充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很快取代了原来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意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正式定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使用“两课”这一简称。2005年2月,为贯彻落实16号文件,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5号文件),就课程设置(本)作出了新的调整,即“05方案”。同时,《意见》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新的课程设置有了可资依托的学科。

    “05方案”的亮点一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内容上的统一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不再以两大板块的形式出现,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从“马列主义理论课”到“政治理论课”,再到“两课”,最后终于确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上的变化,体现的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素养教育规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实效性等方面的探索过程。这是一条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片面走向全面,从过分强调政治立场走向理性看待青年学生的成长,从青年学生的思想改造走向青年学生的成长塑造的过程。

    “05方案”的亮点二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整合。“05方案”把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整合为一门课,并最终定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目的整合和名称的确定,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的科学认识。

    “05方案”的亮点三是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展开,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生存状况的变化,随着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日益更新等,“05方案”对原有“两课”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压缩。除把“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进行合并外,也把“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一门课,同时又把“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整合恢复到“86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整合压缩,是适应时代需要作出的积极反应。

    “05方案”的亮点四是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力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开设以来,作为课程进行建设,一直缺乏可依托的学科,直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相应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课程设置上的每一次调整,带有应急性、零散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学科代表着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意味着与其他领域相比较的独特性,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1996年,我国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了学科依托,但属政治学门类之下,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05方案”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对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宏观上的、学术上的、体系上的有力支撑。

    随着改革的发展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在继承“文革”前已有体系基础上,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也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但这些调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思考研究。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上的每一次增删,都紧跟党的会议决议决策。这反映了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与时俱进的时效性特点。这种时效性可以及时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国家对学生的培养期望,为毕业后参与国家建设做好理论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尚未得到沉淀的、尚未得到实践检验的一些考虑不周的决策或提法仓促走进课堂,又很快消失于舆论之外,会让青年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易于在价值观上产生错觉,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

    [注释]

    ①②③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0,110,159.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