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和而不同

    时间:2021-01-27 09:30: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看协商民主为何能在中国存在,通过中西方协商民主产生背景的不同,政治内在规定性不同,参与者平等地位不同的分析看中国必须选则协商民主的原因。并提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是“和”与不同的统一。

    关键词:协商民主 和 不同 统一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2-0000-02

    协商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和社会前提应该是:实行宪政民主,允许社会结构多元分化,承认社会多元力量合法的政治参与权利。而协商程序的技术过程设计与相关的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权力结构、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文化背景。

    一、“和”——协商民主,何以存?

    (一)、“和”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协商民主在中国成长的“土壤”。

    中国政治文化核心价值之一是“和”,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可解读为“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①虽然,儒家提出的“和”的思想十一等级制度为前提,与西方协商民主强调的主体间的平等相异,但其蕴含的重视民众疾苦,治国安邦以民为本,方可“和”,这也是它对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肯定以及对多元共存和发展的强调,与现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强调的共识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不仅如此,“和”的中国政治文化背景为协商民主提供了良好精神基础与生长土壤,由于这种不谋而合与良好条件,我们得以对西方协商民主借鉴学习,来完善发展我国的协商民主。

    (二)、“和”的传统与中国现实体制的“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和”还作用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建设和制度设计。“一国两制”与政治协商制度就是运用的具体成果。关于多党合作,1950年周恩来在回答如何处理党派关系时,对此就比较明确地阐述了其中的“和平共处”含义。他指出:“每个党派都有自己的历史,都代表着各自方面的群众。有人要求各民主党派都和共产党一样,如果都一样了,这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又何必联合呢?正因为有所不同,才需要联合。如果各民主党派的思想作风都和共产党一样,又何必有这几个党派存在呢?”。②

    中国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就是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为协商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政治资源,但是,政治协商不等于协商政治。因为,政治协商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内主体政治力量与次主体政治力量之间的合作、协商与联合,虽涉及社会各阶层、各团体的建设者,但其运行的单位主体是党派与界别组织,所以不能直接运用于日常性和社会性民主政治生活。因此党的十三大在试图把协商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时,提出了建设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构想。

    十八大报告对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述,这是自1991年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以来,再次把协商民主从一种民主形式上升为一种制度形式,成为我国国家政治制度层面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报告中的论述,也是迄今为止对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建设最全面最系统的概括和论证。报告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的架构,协商民主的渠道、内容和目的,协商民主的基本原则,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制度中的地位以及人民政协实施协商民主的多种形式等重大问题。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这是对人民政协探索、丰富政协协商形式的充分肯定。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人民政协的协商形式有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除此之外,人民政协有四个协商平台: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人民政协日益丰富完善协商形式为协商民主在中国存在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二、“不同”——协商民主,何以须?

    (一)、“不同”——中西方协商民主产生背景不同

    西方的民主仅能在几年一次的选举投票中体现,且民主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断点式的民主造成公民对于投票的政治参与的冷漠。再者,文化价值多元化,各宗教、种族各异,造成原则、观念的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界主张协商民主,重点在于使人们在公共问题决策过程中进行民主思考,而非关注是谁当选。可见,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在选举民主得到较充分发展的背景下,政治学家针对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在当代发展过程中的局限而进行的一种修正,一种建设性的批评。它并不否定自由民主制,是对自由民主理论的新发展。

    中国与西方不同,在1949年中国成立以后,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基本原则,未跟随西方的选举民主和政党政治。于是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在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理性而有序地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得以巩固和永续。

    中国的协商民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于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最纷乱的时候,当时如何团结各党派、各族群,使之在爱国的大前提下避免国家的分裂进而共商国是,是我国面临的迫切要务。爱国统一战线的成立正是集中各界力量、各方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选择。由于现代社会阶级对立、团体众多、利益纷繁,过往有皇帝或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发挥激励爱国、团结各方与调和折衷的作用。可是,共和国家只有民主参与的公平程序,却没有一个力量可以把各族群、各阶层、各行业、各团体的人民团结在爱国和集体利益的旗帜之下,并且在发生冲突的时候进行调和折衷。因此在中国,选择协商民主是国家振兴、人民渴望安定生活的共识,是爱国团结的目的,其他一切皆为次要。

    (二)、“不同”——中西方政治的内在规定性相异

    西方的协商民主目前只维持以界别(群体)为单位这一个特点。并且除了联邦制国家各邦的权力被宪法固定下来之外,其余的无论是贵族群体、社会贤达群体或是功能职业群体,在西方政治体制中有的议席日渐减少,有的则被放到闲职,有日渐衰颓之势。

    毫无争议,协商民主制是符合民主精神的,但由于西方发展以地区为单位的公民个人直接选举,现代政党以选举为手段、以取得政权为目的,此时便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此后社会走向政党政治。并且政党垄断政治权力以后,政党为了把力量做进一步整合。于是逐步废除功能组别,最后几个政党联合起来取消协商政治,政客们自己垄断权力。政党能够将功能界别取而代之,地方直选能够对协商民主取而代之,是因为西方国家在废除君主以后,整个国家缺乏一个不能动摇、不能挑战的最高权力来维持一个令全国团结的、非民粹的、但需要共识的政治体制,而这种民主只能在经常选举、政党上台、政党下台的不断变动中存在。

    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使中国必须选择协商民主

    “中国政治基于两大规定性展开:一是社会主义的规定性,二是人民民主的规定性。”③其分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另一方面,决定中国政治的经济基础也存在两大规定性:一是社会主义规定性,是市场经济规定性。这两大规定性的制度基础分别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体系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实际上是在四大要素的共同决定下展开的,即: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和而不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