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借鉴与现实选择

    时间:2021-01-28 07:55: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文化不仅泽被东方,而且影响西亚、远渡欧洲。现代中国文化走出去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同历史相比,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文化认可度、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明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制定、优化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体系、拓展文化走出去的主体范围及渠道、构建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等措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文化辐射力;文化认可度;国家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2-0091-07

    在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并未取得与经济发展同等的地位,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与经济实力并不匹配,西方对我国的文化认知仍存在很大的偏差。现实中存在着这样的疑问:中国道路是否仅仅是一条财富捷径而非文明之路?中国模式是否仅仅是经济模式而非文化模式?中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是否仅仅是电视机的出口而非思想观念的输出?①在一系列文化失衡、文化逆差问题面前,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文化建设的成就,建立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确立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应有的地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文化走出去的内涵界定

    针对中国文化在全球交往中文化认知和认同滞后的现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求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中央第一次把文化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战略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化战略,文化走出去是传播和展现中国现代主流文化价值、提升国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所谓文化走出去,是指我国的文化以文化外交、文化贸易及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走出国门,向世界其他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建立他国民众对中国的文化认知及价值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我国的历史背景、现实国情和国外经验来看,文化走出去应具有以下三层内涵:

    第一,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向周边及世界其他地区传播、辐射,文化产品及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升,与我国经济地位相协调;中国的文化作品能够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产生共鸣;中国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中国模式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和学习。

    第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主流国家和地区享有

    收稿日期:2015-0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对我国文化误读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12CKS026)。

    作者简介:任成金,男,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成都610064),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青岛266590)。

    较高的知名度。具体说来,就是搭建以中国文化语境为背景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中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对外政策以及传统文化等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在国际上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第三,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主流人群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简单地说,就是中国文化能让他者信服、认同和分享,体现民族风貌、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精髓得到有效传播,国家文化话语权不断增强,“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不断改善,中国国家形象不断提升。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借鉴

    16世纪之前,中国文化一直参与世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中国的哲学思想、价值观、科学技术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高峰。儒家思想在增强文化辐射力、推动文化内容输出以及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走向了顶峰,在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在欧洲则促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1.文化辐射力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早已开展,至两汉时期日益频繁,到唐朝则形成了文化走出去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以强大的力度向周边地区辐射和扩散,“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等儒家文化精神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周边国家以“藩邦”自居,主动融入朝贡体系。在儒家文化的囊括下,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以朝鲜、日本和越南为主要成员,以儒家思想为轴心,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母体的儒家文化圈。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纷纷大规模吸收和融合儒家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母体构建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样,以儒家文化为纽带的东亚文化圈和朝贡体系在汉初确立,并在隋唐时期进一步强化。在中亚和西亚,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冶铁、造纸等技术传到中亚、西亚,形成了汉代对外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隋唐时期,儒家文化进一步扩张,中亚和西亚东部已经处于儒家文化圈之中。在欧洲,中国文化也得到热捧,形成了长达近百年的欧洲中国热。郑和下西洋中国文化不仅泽被东亚,而且惠及西方,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前期,随着中西文化的相遇,中国文化大规模传入欧洲,中国文化注重现实,顺应自然,重视伦理道德,主张以道德原则协调人际关系,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启蒙思想家,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2.文化内容输出

    在历史上,以汉字、儒家思想、律令制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以汉字为例,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和越南的字喃都是以汉语为原型借用、改造而成的,现在韩语、越南语和日语等语言词汇的60%以上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汇组成的。历史上儒家思想对朝鲜、日本、越南三国影响也非常大。在朝鲜,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等级观念、忠孝观念及和合意识等对朝鲜人民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智术礼,有类中华”②。在日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成为政府积极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日本先后派遣遣唐使13次,“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6次,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大化革新所规定的制度也颇受唐制影响;天平宝字元年,“天皇曾下达敕令:百行以孝为先,全国家家户户都要置备《孝经》一本,精读勤诵”③。至今,汉文化还深刻影响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们的生活习俗。

    相关热词搜索: 走出去 中国文化 借鉴 现实 选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