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文化认同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中的作用

    时间:2021-02-18 08:03: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文化认同的实质是自我认同,其目的是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不同文化观念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内在要求;文化认同是政党文化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文化认同是增进政党凝聚力、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文化认同是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认同;政党关系;和谐

    中图分类号:G0/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0)02-0016-04

    和谐的政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只有各政党配合得当、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政党关系和谐必须要使各政党在核心价值观上有共同的语言,理想、信念有兼容性,有志于走相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即各政党有较强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影响政党关系和谐最核心的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础。

    一、文化认同的实质是“自我认同”

    一般来说,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追问和确认,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则是指“个体对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1]。

    认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认同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确定“同”或“异”的,个人对他人或社会认同的不同程度,正体现了个人同他人或社会之间相似的程度。认同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他人或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过程,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这是认同的核心。”[2]

    塞缪尔·亨廷顿在其2004年出版的《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一书中认为, 美国应该发扬盎格鲁—新教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这是美国的根本“特性”,否则美国就有分化和衰落的危险。这就说明,文化构成了美国的最根本(也即内核)的“自我”,失去这种“文化认同”,美国也就不再是美国。没有了一个被设定的“外在”的参照,一个人将不知道自己是谁。而不能认同其“内在”的“自我”,其存在的“独特性”及与这种“独特性”联系在一起的被设定的“合法性”也被取消。

    文化认同之所以是一种“自我认同”,盖因于以下几点:其一,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应于人的存在的生命意义建构,其伦理内涵对人的存在作出价值论证,这都是政治认同、社会认同等所没有的维度——它们更多对应于人的存在的表层,无法支撑个体对存在和存在价值的确认。其二,文化是一种“根”,它先于具体的个体,通过民族特性的遗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先天就给个体的精神结构型构了某种“原型”。个体在社会化后,生活于这种原型所对应的文化情境之中,很自然地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连续性。即使这种连续性出现断裂,人也可以通过“集体无意识”的支配和已化为行为举止一部分的符号而对之加以认同。其三,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血缘认同等是重叠的。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地缘、血缘共同体,它们将人的各种认同融合其中,避免了这些不同的认同之间因相异特性而发生的矛盾甚至冲突。“文化”的这种特性实际上使它嵌入了人的存在内核,对这种文化的否定,在心理上实际上已等同于对个体和共同体的存在价值的否定。

    二、文化认同的目的是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一)文化认同的目的是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

    文化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如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文化认同需要依赖于实际的或想象的外部文化威胁导致的自我身份危机的产生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破除而出现,只有“我”,没有“我们”,就不可能存在认同的问题;只有“我们”,没有“他们”,认同也就毫无意义。在文化认同中,一方面人们通过文化身份的确认把“我”变成“我们”,另一方面又依据认同的标准有意识地划清“我们”与“他们”的界限,把两者区别开来。文化认同的目的虽是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但其过程却是在发现差异时开始的。古代中国的“夷夏”之辨、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华夷”分野观念的动摇,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文化认同的目的是寻求生存方式的稳定性。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生活的地域和血缘关系等天然关系所萌发,并由该地域的共同生活和互动不断加深和固化这种认同,再加以代际传承延续了这种认同。一种文化一旦形成认同,那么就必然地在一定时期内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稳定的势态,人们按照这种势态去选择文化。但是,文化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永恒不变的,而是时刻处于创造和消解之中,因此,文化认同的目的虽是寻求生存方式的稳定性,但其过程却起始于人的社会生活的流变性,是一个在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中发生变化的概念。与静止态的生存相比,流动的生存更加突出了人们的认同意识,即不断反思地问:我究竟是谁?我是什么?文化认同是长期建构的结果,它的巩固和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增强了文化认同问题,流动的现代性迫使人们寻求生存方式的相对稳定性。

    (三)文化认同的目的是寻求生存方式的持续性。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理解认识的社会文化系统主要来自家庭、乡里以及相互的礼俗文化,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接受了相互间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并长期保持下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在现代社会,过去反映民族差异的节日、服装、风俗、典礼、仪式和信仰,正在日益消逝,更多的成员在生活中接受全球普遍的习惯,采纳更加适应现实需要的东西。人们接受的文化意义、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等的变化,产生与以往不同的认同心理和行为。不过,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也迫使人们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选择,精神层面的认同是保持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认同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流动变化的社会中区别“自我”和“他者”,寻求生存方式的持续性。

    三、文化认同可以凝聚力量

    “凝聚力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凝聚、团结起来,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3]人类社会是由众多群体构成,一个群体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内聚力就是文化认同。

    以—种文化认同为核心,在长期的融合发展中,外部的各种文化群体始终以此为向心力,融合进这一群体,人们对一种文化的认同,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意识,是一个群体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个个体不认为自己属于某一群体,对这个群体的文化亦无认同,那么也就不可能有长期的存在与发展。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人的群体在文化融合中很容易被融合进其它群体。相反,如果人们对一个群体的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意识,那么这—群体尽管历尽沧桑,不论这个群体中表现为物质现象的文化,如住房、衣着等,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群体仍旧会存在与发展。在群体形成与发展中,文化认同是最核心而且是最为稳定的因素,一个群体文化中其它部分都可能发生变化,但群体的文化认同却能长期存在。一个群体如果文化认同一旦改变,那么这个群体也就很容易消亡。比如说一个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认同始终是强大的内聚力。

    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包容了诸多少数民族的一个大民族,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起着主要作用。在汉代以后的近二千年内,中华大地上尽管政权不断更替,时有分合,但“合”总是主流,原因就在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总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内聚力。以儒家思想来说,两千多年来不论处于哪个时期,都为人们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强有力的精神粘合剂。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认同的存在,中华民族才能融合发展到今天。在中国,尽管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为各个民族所认同,中华大地、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制度为各民族所认同。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内聚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认同可以凝聚力量。

    四、不同文化观念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内在要求

    文化认同可以凝聚力量,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内聚力,也是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础。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强,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能够彼此相互包容、平等相处则是多元社会追求的目标。多元社会是一个非排他性的社会,所有成员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彼此之间通过理性的协商、交流和沟通来建构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在合理多元社会中,任何一种思想观念,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在不触及法律制度的前提下都是合法的,都不应当受到限制。

    政党关系和谐是多元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政党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取得、巩固和参与国家政权而进行活动的政治组织。从政党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无论哪一个阶级的政党,都与其他社会组织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同,其代表的都不是本阶级某一部分成员和某一部分人的具体利益,而是代表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价值观上的体现,从深层次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政党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相应地也有不同的文化上的取舍。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政党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矛盾的关系,如果没有矛盾和差别,也就没有政党之间的差别了。

    在我国的政党关系中,执政党与参政党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各个党派都有各自不同的构成特点,在建党的宗旨、组织的构成、成员的界别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各党派也就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有了自己立党的特殊依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主导文化必然会成为主流文化;而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其文化基础是精英文化,各个民主党派由于本身界别等的不同,其文化又有多样性。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框架中,各政党要实现和谐相处,就需要在更深的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寻求共同的价值目标和文化上的共同理念。没有这种在文化上的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就不可能有政党关系的和谐。文化上的包容性,特别是体现在文化层面的共同道德准则、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是不同的政党能够和谐相处,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土壤。不同文化观念如不能和谐相处,就没有文化上的和谐,就没有各政党长期而稳定的和谐关系。因此,在多元社会中,不同文化观念的和谐相处是和谐政党关系的内在要求。

    五、文化认同是政党文化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政党文化是由政党意识形态及其宣扬的价值观念,以及政党成员共同的政治取向和由此决定的政党形象等内容所构成的政党的精神结构[4]。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灵魂,它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包括一个政党自身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纲领路线、思维范畴、制度习惯等,以及政党成员的思维方式、观念、行为习惯、作风等。任何一个政党的出现和存在,表明某种意识形态得到了一批人的认同,这批人准备将这种意识形态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任何一个政党,都将政党文化特别是政党的意识形态作为思想武器,意识形态认同、政党文化认同是政党获得力量的根本所在。政党的意识形态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及其所衍生的政治纲领成为政党动员和联系其社会基础最一般也是最根本的手段,利用政党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力量,政党可以造就一种文化氛围,将人们的思想行为纳入某种统一的体系之中。政党之间竞争最根本的方式是意识形态的竞争,也就是政党文化的竞争。哪个政党的文化为多数的人们所认同,哪个政党在竞争中就占居优势地位。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在认同实践中,文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政党关系的和谐,体现在政党文化的和谐上,主要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不同政党处理相互关系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规范,政治道德准则,处理相互间矛盾关系的价值理念等约束政党政治行为的精神文化力量。政党关系的和谐离不开政党文化的和谐,而政党文化和谐发展则以政党文化认同为基础和动力。从政党关系发展的历史来看,最初的政党关系,一般矛盾比较突出,相融性较弱。但随着同政党的发展变化,各政党之间逐步形成了能为不同政党接受的共同的政治文化上的准则,从而实现不同政党在相同政治制度背景下的和谐相处。这实际上就是政党文化和谐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不同政党要在保持自身特性的前提下,寻求共同的文化价值,即实现文化上的认同。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寻找到共同的文化价值,逐渐形成文化认同,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理想追求,为政党文化的和谐发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政党以反帝爱国、追求民主作为共同的追求;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各民主党派把《共同纲领》作为各自的政治纲领,与中国共产党一起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我国各政党有共同追求和文化价值,文化认同为政党文化和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因此,应重视政党文化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积淀文化的内涵,为政党关系的和谐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武器,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六、文化认同是增进政党凝聚力、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条件

    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5]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按照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去改造世界,影响社会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政党形成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根基。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其文化具有内外两种功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则具有很强的政治号召力和凝聚力,对其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不可抗拒的统摄力,规范着成员的信仰和行为。也正是这种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凝聚作用,使一个政党及其所领导的集体产生强大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在多党合作框架下,增进政党凝聚力特别是执政党的凝聚力、构建和谐政党关系,重要的是增强各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同。

    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是具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文化,它反映在政党关系上,表现为各政党致力于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是政党的生命和灵魂。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郑重地将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作为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个参政党,也遵循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寻找共同点,自觉将本党的指导思想与中共保持一致。如《中国民主同盟章程》第四条就明确表示:“中国民主同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其他各民主党派也都有相似的表述。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是具有包容精神和开放眼界的文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现在政党关系中,是各政党既遵循共同的党际关系准则,又能充分发挥各政党的作用。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是现代公民身份和平等人格基础上的文化,反映在政党关系上,表现为民主党派组织上的独立和党际关系上的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使得我国政党关系表现出统一的一面,是增强政党凝聚力和政党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韩星,杨永亮.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J].今日南国,2008,(1).

    [2]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

    [3]统一战线开展“凝聚力工程”的重要意义[EB/OL].(2008-11-13)[2009-12-25]./special/183/4/13394.html.

    责任编辑:刘开寿

    相关热词搜索: 政党 构建和谐 同在 作用 关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