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谁谓悲凉画不成?秋色浓重满故城!

    时间:2021-02-23 07:52: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杜甫哀伤:“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而刘禹锡则赞叹:“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李贺低吟:“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陆游则高歌:“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柳永感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而毛泽东则抒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对于秋,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视角就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一代才子郁达夫,对北国之秋又是如何写意的呢?下面试对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在结构、思想及整体艺术美三方面浅加赏析,谨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羚羊挂角迹可求——常而有变的结构艺术美

    (一)点而有面,墨不重彩——主体凸现的艺术

    顾名思义,本文所写的“故都”即今天的北京,当时叫北平。如从“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开始到“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结束归为一段,为第7段,其余以自然段计算,全文共12个段落。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写北平的秋景,即从第3至第9段,作者用7个段落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即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和秋树奇景。而在描画五幅秋景图时,分别写到了秋花、秋蕊、秋蝉、秋雨和秋果,总体上从色、形、声、味和态等五个角度描摹故都别具一格的秋天。

    细品之下,不难发现,就色彩给人的感觉而言,碧、蓝、白、青、淡绿、微黄、紫黑等颜色都是冷色调的,如果你身临其境,加之心绪不佳,会有何感受呢?是的,定会让人想到李清照的“冷冷清清”,自然而然地有种一言难尽的冷清和孤独。

    观秋色,故都的秋如此冷清,那么,故都的秋声如何呢?驯鸽的飞声、衰弱的蝉声、凉风秋雨声以及都市闲人的说话声……这么多声响交迭在一起,故都是闹还是静?却是无庸置疑的静!正如老舍先生《想北平》中所作的形象概括:“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你看,在那无际的秋空下,连小虫嘶叫、扫帚轻扫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显示故都之静吗?诚如南朝王籍的诗所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正因为静,我们才听得到考场上试卷的哗啦翻动,才听得清窗头蟋蟀的唧唧鸣唱。在这里,作家运用我们常见的反衬手法,以动衬静,绘出了故都的秋似闹实静的氛围。如果是你,一个多思善感的文人,在这样寂静的秋空下,会有何感受?或许我们的孤独感并不亚于郁达夫。

    (二)文眼开篇,咏叹卒章——首尾呼应的艺术

    其实,这样的立意,在文章的开头就有明确的表达。在课文第1段中,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了文章的基调。这就是本文的文眼,它提挈全文,揭示主题。

    我们通过对文眼的分析和把握,进而走进作家内心。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话透出了那笼罩于心挥之不去的淡淡哀愁。本文也是如此,这开篇立意的“清、静、悲凉”也给全文定下了一个感情的基调:清静的秋味,淡淡的悲凉,使得下文的描写顺理成章。

    而且,作者说他不远千里辗转北上就是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难道江南没有秋吗?当然不是,文章在第2段作了解释,江南的秋的特点就是——慢、润、淡。正因为这样,作者更喜欢北国的秋。

    江南的秋难道不可爱吗?与上文遥相呼应,文章在第11段交代了江南秋的特异之处,如明月、秋潮、凉雾和残荷等。朱自清也曾在《绿》中描绘了如诗如画的一泓秋水,那明眸善睐的神韵,让人心旷神怡,真是秋的精魂。可以看出,江南的秋是那样的清新明快,生机盎然,所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然而这些特异之处,与北国之秋相比,在“秋味”上却显得不浓,不永。为突出北国之秋比江南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心情,文章使用了比喻和对比,即文中的“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本体是“(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喻体是四组比较。这样写来,更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北国的秋是那样的浓,那样的永,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才无比深沉、执著地爱着她。裴多菲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而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如此挚爱,眷恋,以致他在文章的第12段即全文最后,发出感慨道:“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三)叙议结合,巧妙升华——画龙点睛的艺术

    在文章的第10段,作者别出心裁地宕开一笔,在紧接着具体的描绘之后使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乍看似与全文不相协调,颇有赘余之嫌,然而从立意看,这段议论恰是为了深化主题,从理论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的深味。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思路纵横驰骋,含义集中到一点,就是“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由此看来,这段议论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更显出作者深远的忧思与孤独感。

    二、别有幽愁暗恨生——情景交融的思想艺术美

    正如学术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言:“凡景语皆情语”,作者选取冷色调的事物,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表达效果的需要,情景交融的描写需要。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学中的景物不是纯客观的,而是经过作家感情的过滤和升华,是人赋予了它们特定的感情。冷清的秋色,寂静的秋声,面对此景,一种难以排遣的抑郁之感便油然而生。外在的清、静体现了内心的伤感,于是,故都的秋,在郁达夫写来,便是清、静、悲凉。

    二是立意的需要,本文是一篇含义深沉的借景抒情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选材看似散,但由于作者追求“清、静、悲凉”,所以没有选择暖色调。这样的冷色调,与感情基调契合、一致。结构紧凑、严密;选材为主题服务,从而表现秋满故都,表现清、静、悲凉的故都。

    可是,人们不禁会问,北国的香山一样红叶满地,秋日的颐和园一样游人如织,作者为何偏爱这种冷色调,而表现清、静、悲凉的故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采用鉴赏文学作品常见的方法“知人论世”,试作分析——

    首先,与作家本人的风格、气质有关。郁达夫是个典型的感伤文人。他五岁丧父,之后家境每况愈下,以至姐姐去当童养媳。他在《悲剧的出生》一文中说:“儿时的回忆,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后来,留学日本,感受更多的是民族的歧视与侮蔑。1921年12月,郁达夫在上海筹编了《创造季刊》第一期,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那个留日学生跳海之前,喊出了“祖国,你快快强大起来吧!”的一声悲鸣。这种感伤文风是他思想性格的外化,他更喜欢微带悲凉的北国之秋,更喜欢冷色调的秋景,正是性格使然。

    其次,也和时代背景有关。文章最后署有“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就在1934年前后,日本积极谋划大举侵华,不但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还对华北虎视眈眈,而国民党政府对外卖国投降,对内实行白色恐怖。到了1935年,更到了“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地步。由上海迁居杭州后,郁达夫思想苦闷,生活闲散,进入一段苦闷、彷徨、矛盾的消沉时期,所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1933年8月18日,他曾在一首诗的后面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内忧外患中,郁达夫象别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样,内心深感不安、不平和不满,但对现实却无能为力。朱自清把淡淡的哀愁寄托于“荷塘月色”,郁达夫则把淡淡的悲凉寄托于“故都的秋”。作为进步文人,这种情调有积极意义,也有其美学价值。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清人赵翼诗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为什么《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脍炙人口,为人传诵,文字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想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通。

    三、故都醉人秋几重——外柔中烈的整体艺术美

    北国如此之大,为什么作家对北平情有独钟?从题目来看,一个“故”字,即已饱含眷恋之情,正如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中所写:“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中也说:“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总归都还比不上北平——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平——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还说:“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尤其在文章最后,作家饱含深情地写道:“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由此,即可发现作家对故都一往情深的内在缘由。

    北平,连他自己都说是“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可是善感的作家饱蘸情感之墨描绘的故都的秋究竟是悲还是喜?

    悲而哀秋的名篇,最早当推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欧阳修曾有《秋声赋》,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连的音声情象的悲感;曹雪芹假林黛玉之手作的《秋窗风雨夕》,其中“秋花惨淡秋草黄,……哪堪风雨助凄凉!”之句让人心有戚戚……显然,故都的秋不是这样的凄悲愁苦!

    喜而颂秋的名篇,亦不胜枚举:刘禹锡的“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峻青《秋色赋》中更是直抒胸臆:“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绚丽烂漫的色彩!”……的确,故都的秋也不是这样的慷慨激昂!

    非悲非喜,亦悲亦喜,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它稍带悲凉而无哀伤,微露喜悦却不张扬。这种感情又自然地融于郁达夫清爽淡雅的文字中,形成了正如其好友刘海粟所评价的文风:“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中映着霞绮。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浓淡疏密,无笔不美,灵动浑成,功力惊人。”这种独特的感情就借着故都、借着秋、借着故都的秋油然而发,如水一样,外表柔柔的,底下却是挡不住的流动和冲荡,给人一种外柔中烈的美感。

    韦庄在《金陵图》这首表达历史兴亡题画诗中写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感叹南朝六代帝王之都不过是一座令人“伤心”的“故城”。如此看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散淡之笔表达了深沉的故都之情,与其说是文不如说是画,借用韦庄的诗句岂不正是——

    谁谓悲凉画不成?秋色浓重满故城!

    参考文献:

    [1]《漫论郁达夫》 刘海粟《文汇月刊》1985年第8期。

    [2]《郁达夫——生非容易死非甘》桑逢康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3] 《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郁飞《作家谈高中语文课文三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故城 秋色 浓重 悲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