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我生命中的王老

    时间:2021-02-23 07:58: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再过几十天,就是王老的百岁诞辰纪念日了。但我总也不愿相信,我亲爱的王老在他91岁时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些年来,老人慈祥的笑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娓娓的叙谈一直回响在我耳畔……我从来以为、直到今天也仍然以为,像王老这样热爱人生、热爱我们所有晚辈的老人,一定不会舍下我们而永远睡去的!我深知在他的心中,不管人生多么艰辛,这个世界都永远是一位美丽的新娘子,他的诗和他的生命都会因此而永远年轻,永远像朝霞一般璀璨绚丽……也许,他只是悄悄地闭上了一下眼睛,然后就会轻轻地说:“世界,我的新娘子,那是你吗?……请给我一秒钟,让我再想象一下。”

    就是因为我固执地以为王老一直活着,才使我至今无法为他写一首悼诗、一篇纪念性的文字,我只想给他写一封信(让这封信长到没有结尾),可我又不知道该怎样寄往另一个世界……这也成为我一生都无法排解的无限痛悔!

    初见王老是在1979年7月的一天。

    那时,创办于1958年的《云冈》杂志即将重新向全国发行,编辑部的工作非常忙碌。加之分工明确,凡是来大同的省内外领导和客人,都是由上级领导或联络部负责接待,所以虽有不少文艺前辈到过这里,我却都未能一瞻风采。王老是在李国涛老师的陪同下来大同考察和指导文学工作的。想不到这回领导不仅安排了我们和两位前辈的见面,还特许我跟随他们一起游览了恒山。

    其实李国涛老师那时还不满50岁,只因他是位有名气的评论家和编辑家,又颇具学者之风,作为才疏学浅的晚辈同行,我在他面前便总觉得很有些拘谨。由此而想到王老,我就更感到忐忑不安了:且不要说老人家已经年过古稀,又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经历,仅就诗歌成就而言,也让我不敢望其项背!正是在王老到来之前,我才知道了王老的真名叫王玉堂,笔名叫冈夫,抗日战争时期就已是一位著名诗人了,影响广大的诗集《战斗与歌唱》正是他的代表作——而我的年龄才只是他老人家诗龄的一半啊!我虽然名义上是个文学编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了解却近乎一片空白,王老该是哪一个类型的诗人呢:儒雅?豪放?高傲?威严?嫉恶如仇?海阔天空?……直到见到王老的那一刻,我才发现,王老和我们所有人能够想象出的任何一“类”诗人都不一样。眼前的老人,既不像印象中的诗人或领导,也不像担任领导职务的诗人!慈爱、谦和、儒雅、朴素……脑袋里这些能找到的词语同时涌现出来,却又远不能概括那一刻王老留给我的真切印象。

    我在大同期间曾至少十几次陪同友人和宾客游览恒山,但在脑海里烙印最深的还是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许多年过去了,我心中王老的形象也定格在了那一天:那单薄而挺直的身板,那清癯而慈善的面容,那含蓄而明澈的眼睛……在忽高忽低蜿蜒弯曲的栈道上,他对别人的每一次搀扶都不忘报以感激的颔首微笑,又忽而健步如飞,让晚辈人一溜小跑才能跟上……

    美好的感觉终归也只是一种感觉,但辈分和级别的差距明摆在那里。见到那么多领导和师长们簇拥在王老身边,再加上也怕在王老和李国涛老师面前出丑露怯,我便总是有意和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是走着走着,却又总是被王老一次次召唤到他的身边。后来我才悟出:细心的老人早已发现了我的局促不安,才有意对我这个无名小辈示以了更多的关注。我记得那天王老跟我说了许多许多话,却又怎么也回想不起王老都说了些什么。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其实王老那天并没有吟诗诵文或发表任何议论,更没有一句话谈及他本人的经历和成就,他只是在不停地询问,认真地倾听:关于名胜古迹的历史和现状、关于煤矿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关于业余作者的学习和创作……

    那一天,我心中不时涌起一阵阵莫名的激动。我从北京来到山西11年了,转眼已近而立之年。我深深感激异乡对我的接纳和包容,它让我受到了怜悯,获得了友情,同时也让我学会了逆来顺受……可是当王老在恒山路上一次次轻轻拉住我的手时,我却总是不禁联想到自己童年时在小胡同里蹒跚学步或疯跑乱叫的情景,也许,王老给予我的,该就是那种早已使我感到陌生、遥远了的亲情吧?那种感觉,并不是怜悯和友情可以替代…

    后来,我曾无数次想用文字把自己心目中的王老描述出来,又总感觉是那么力不从心!他像一位一生勤劳的灌园叟?一位劈波斩浪的老艄公?一位踏遍青山的采药人?都不像!或许,王老从来都不需要别人用任何语言来形容他、赞美他:他曾在敌人监牢的铁窗下宣誓入党,曾经战斗和歌唱在烽火连天的太行山上,解放后又长期担任文艺界的领导职务,可他却又像一位乡村老教师一样不喜张扬;他在喧闹的人群中永远不会被人一眼就发现,又使任何人一旦注目之后就永难忘怀;他对所有人都肯于袒露那纯净透明的灵魂,但又有谁能看出他灵魂的潭水到底有多深?

    与王老有了这“一面之缘”,记忆的相册中又多了一张精彩的照片。我那时曾这样想:除非王老再来大同,我以后不会再以任何美丽的借口去侵蚀他老人家忙碌而宝贵的晚年时光了。生命中有过这样永远难忘的一天,我已感到非常满足。

    王老的这次大同之行,还有一件与我毫不相关的事情深深记在了我心里:我们编辑部的老溪流也成名于诗。出于对诗人的热爱,他在50年代就收藏了王老已出版的所有诗集,并在历难经劫中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他在闲谈中听说王老的家中竟再也没有一本《战斗与歌唱》了,马上表示要把自己所珍藏的那一本奉献给作品的主人。王老十分惊喜,我也为王老感到高兴,我想,这倒真是王老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可我又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人间的喜剧还是悲剧……

    本以为再见到王老会很难很难,不想只过了八九个月,我们就又一次见面了: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王老在台上讲话,而我只是台下众多聆听者中的一个。

    1980年4月3日,山西省第四次文代会在省城隆重召开,这也是我到山西后第一次来到省城。文代会上致开幕词的正是王老。当清癯消瘦的王老走上演讲台时,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声音竟是黄钟大吕般震撼人心!会场里,上千名代表时而屏住呼吸,让王老的声音激荡在自己的心头耳畔,时而又不约而同地报以海潮般的掌声,欢呼文艺界的劫后重生,也为向这位生命力无比顽强的老诗人表达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此时的王老,更像是一名走完长征的老兵,一位祝捷会上的将军!我想,王老的思绪,此时一定也飞回了他战火烽烟中的青春岁月

    那天,我和诗友王颂都激动得彻夜难眠,趴在床头,我们一同含泪写下了一首小诗。诗中写道:“……年逾古稀的老诗人呵,见到您/我们恨不得扑上前去把您拥抱/那些年,承受岁月煎熬、历尽霜剑风刀/您今天依旧是诗韵铿锵,青春不老……/望着满堂师长呵,我们还在寻找/找誉满秦晋的丁老师、找人民爱戴的老赵……”

    许多年后,王老那悦耳的声音仿佛从天

    相关热词搜索: 我生 命中 王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