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多元的阐释,开放的空间

    时间:2021-02-24 07:58: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作为享誉全球的经典影片,詹姆斯·曼高德的《致命ID》在将电影尤其是惊悚片艺术发挥至极致的同时,更蕴藏和传达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基于此,本文立足此部影片中的文化表达,着重从影片类型、影片人物、影片主题三个方面出发,来深入挖掘其潜藏的电影文化、美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以期在彰显影片独到之处的同时,通观电影文化的优越性、美国文化的复合性乃至人类文化的共通性,进而为文化的多元开放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詹姆斯·曼高德 《致命ID》 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64-02

    一、惊悚片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所谓惊悚片,即“以侦探、神秘事件、罪行、错综复杂的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状态为题材的一种电影类型”[2]。这种电影类型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故事情节变幻莫测,感官冲击直观强烈,恐怖与悬疑因子层出不穷,心理表达传神入化,主题文化传达入木三分。由于它尤其以剧情悬念制造、观众心理期待诱导、文化主题揭示见长,因此有人据此认为它是最接近电影艺术特性的样式。但遗憾的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样式,它虽然备受观众的喜爱,但在学术界却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者甚至基于它通俗文化的特性,对其不屑一顾。这无疑将误导受众对惊悚片的认识与解读,更不利于电影文化的多元发展。

    作为一个热衷惊悚题材及文化的导演,曼高德在《致ID》决计要改变受众对于通俗文化尤其是惊悚文化的观感,因而在影片中不遗余力地创新运用阿加莎·克里斯蒂娜侦探悬疑小说《无人生还》,以期在与侦探悬疑小说大家的对话与致敬中,凸显惊悚片的各种潜在特质,刷新观众对惊悚片的固有体验。

    于是读者发见,无论是环境背景设置还是故事情节的安排;无论是道具场景的布置还是观众味口的诱导,无论是故事叙述的跌宕起伏还是结局的出人意料,《致命ID》都表现出极强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娜《无人生还》的遗风。就环境背景设置而言,《无人生还》选择的是人迹罕至的海岛别墅,《致命ID》定位的是荒郊野外的汽车旅馆;就故事情节安排而言,《无人生还》讲述的是8位客人受邀前往海岛别墅做客,然后连同管家夫妇相继离奇死亡的故事,《致命ID》上演的是10人雨夜汽车旅馆相逢,继而一个接一个神秘死亡的剧情;就道具场景布置而言,《无人生还》以10个小黑人的童谣诗为道具,《致命ID》以芮佛自创诗歌为辅助;就观众味口诱导而言,《无人生还》以童谣诗中的死法为序展开10桩离奇死亡的呈现,《致命ID》以房号倒数10起死亡案件的铺陈;就故事叙述而言,《无人生还》以海岛相聚——死亡案件发生——客人聚会讨论——相互猜疑为主线,广播罪行——罪行自述为辅线交叉进行,《致命ID》以凶杀审判——驳回重审——凶手再犯为主线,以雨夜相逢——凶杀发生——客人相聚——相互猜疑为辅线;就结局的出人意料而言,《无人生还》以漂流瓶自述死亡案件的全过程,《致命ID》以芮佛杀死医生和押送人员为结局。

    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之高。但更让人惊叹的是,曼高德并不满足于与阿加莎侦探小说的单纯互文,于是在影片中借吉妮之口“有一部电影拍了10个人到荒岛,他们一个接一个死去,结果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也许我们也有共通点”直接表达对于阿加莎这位侦探悬疑小说第二个黄金时期开创者的诚挚敬意。

    但对阿加莎侦探悬疑小说的巧妙借鉴并不意味着曼高德这部惊悚片纯然是移植之物,相反它因为自身独特的文化建构而革新了惊悚片文化。从环境设置来看,较之《无人生还》中实体的海岛环境,《致命ID》中虚幻的汽车旅馆突破了惊悚片或单纯营造实体恐怖氛围,或以实境梦境表面双重交混,实则泾渭分明的传统,让受众更易整体把握虚幻境界的实在性;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较之《无人生还》中神智健全、作为纯然道义化身出现的主人公,《致命ID》中的主人公十重人格分裂,善恶对抗,打破了以往惊悚片或以健全形象为主角,或以人格双重或三重分裂者为主人公的窠臼,让受众更深层地感受到人格的多重性;较之《无人生还》中作奸犯科的“受害者”,《致命ID》中的“受害者”虽或多或少有着自身的缺陷,但远不至于遭受凶杀之灾,有的甚至完全是无辜之人(医生和押送人员),跳出了“凶杀正义性”(即杀了罪凶恶极或该杀之人)以及“凶杀无理性”(毫无缘由的屠杀)的樊笼,让受众深思罪犯犯罪动机后潜藏的文化现象(如儿童受虐现象等);从情节设置来看,较之于《无人生还》中凶杀事件真相大白的讲述,《致命ID》更侧重于对主人公犯罪动机和行为的展现(判断主人公精神有罪与否,以及应不应该接受惩罚),也就跳离了某些惊悚片重案件呈现轻精神分析的老路;从主题表达来看,《无人生还》重在宣扬惩恶扬善,追求正义与公平的思想,《致命ID》则热衷于更久远层面的人性探索(善恶交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性之恶战胜善易,善战胜恶却难。一念之间,便差之万里)。

    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射与升华

    如果说以往惊悚片过于关注心理变态者或精神分裂者背后的诱发因素的话,那么曼高德的《致命ID》则立足人类生存的角度对这一俗套传统加以摒弃。其中,最集中的表现便是对于存在主义的影射与升华。

    如在影片中,为了启发受众思索存在与意识间的深度关系,曼高德让人不易察觉地设置了一个巧妙的情节。那便是当艾德答应帕雷斯载她一程后,帕雷斯在艾德车上目之所及的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表面上看,这一镜头似乎属于多余情节,实则不然。

    它一方面既为后来艾德解释自身原身份作铺垫(艾德原本从事警察职业,但是在一次抢救现场,面对怀有身孕的墨西哥裔爱滋病患者关于活着意义的追问,他无法在短短一秒内坚守回答,间接促成这位女性纵身自杀,从此经常失去意识,不得不长期请病假),又为艾德作为芮佛多重分裂人格中最主要的一个埋下伏笔(当只剩下赖瑞、艾德、罗德和帕雷斯四人,并且发现彼此生日相同时,艾德翻看旅馆中除小男孩之外的10人身份证明,这时镜头闪回到芮佛午夜听证会现场,锁住身着病服的艾德,由此实现了艾德与芮佛特殊关系的暗示与表达。

    另一方面还以存在与虚无的哲学主题挖掘出诱发芮佛人格分裂的终极原因所在(从小经历父走母“弃”的痛苦,长期承受以妓女为业且犯有盗窃等多重罪恶的母亲的虐待与折磨,屡次被锁在汽车旅馆中,生活于其来说形同虚设,不过是痛至极致时的绝望与虚无。这种绝望与虚无发展至极致,便是对于他人妨碍自我自由的仇恨,于是一场自身与他人的对抗角逐便由此展开),并以此映照爱滋病患者对于生存意义拷问的情节,进而揭示出痛苦经历是催化犯罪行为的最直接原因(长期累积的童年记忆,导致芮佛最终人格分裂,并残忍杀死6人;走投无路的境遇,促使爱滋病患者全然不顾腹中生命坠楼而亡),因而欲要减消除犯罪,除了让尽可能减少虐待现象和痛苦经历外,更重要的是在观念的源头上厘定和更新人类关于存在于意识间的正确关系。

    这无疑是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射,并最终与其殊途同归。因为在萨特看来,存在与意识并非如同科学家所认定的那样,是二元对立的分离物,而是不可分离的交融体。“存在先于本质”[1],只有先对自身存在有了确定的感知,人才能给自己下定义。

    但相悖论的是,生活中人总是不能忍受自身存在的固定性,于是便努力寻求使自己由“自为的存在”变成“自在的存在”。对于人的这种本能追求,萨特认为无可厚非,但同时论证说“一个人是自由的而他人是不自由的,这是无法接受的难以想象的,如果自由拒绝了他人,它就不再是自由。如果人们不看重他人的自由,那么一段时间表现在他们之中的自由就会立即被摧毁”[2]。亦即是说,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芮佛的母亲随心所欲地将其锁在汽车旅馆,随意进入他人室内偷窃东西,听从自身的意愿进行着自由选择,这是她的权利。但是在她自由选择的同时,芮佛却成了不自由之物,他的童年也因此阴郁灰霾。日积月累,他内心对自由的坚实追求与对他人自由的思量权衡,让他的“自在”与“自为”相互背离。如此一来,虽然他活着,但是在二元对立的存在与本质中找不到自身的固定性和坚实性,世界对他而言便是虚无,从他的把控中逃离,他也由此被迫变成他者的存在,由此人格十度分裂,进而引发原始堕落,在现实中杀害6名住户。

    由此,曼高德向存在主义大家萨特表示了诚挚的敬意。但相比其他致意者,他更热衷于对存在主义的升华。于是,受众在影片中看到他最终创设了芮佛臆想的雨夜杀人场景及现实再度作案(杀害医生与押送人员)。因为在曼高德看来,无论是个人自由选择也好,还是对自身的选择负责也罢,这些都是普遍真理。

    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个案”,亦即萨特言及的“对于荒谬的人,一切都是允许的”[3]。而人格分裂便是如此。精神分裂者由于长期压抑,最终导致意识的过度自由,就会选择像死囚般不负责任。以此,曼高德颠覆了芮佛单纯的死刑犯或恶人的形象,赋予其形象的多重解读意义,也就为受众打开了一个自由阐释的开放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曼高德以一部悬念百出、人物新奇的《致命ID》打通了侦探悬疑小说与惊悚片间脉络通道,彰显了惊悚片这种独特的电影样式的可取之处和社会功效;于电影与社会思潮间构架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与前辈大家互文对话中引发受众深思社会现象与人类自身建构;站在哲学的高度超越了现象揭露的限制,启发受众关注犯罪群体和人类生存与本质。更重要的是,在与阿加莎侦探悬疑小说和萨特的存在主义之对话与超越中,曼高德向世人展示了美国文化尤其是电影文化的多元复合性(从小层面上来说,是美国、英国、奥地利、法国文化四者的交融;从大的层面来说,是电影样式、精神分析学与哲学的深度联袂),也就为受众提供了“自主阐释”的可能性,释放了电影的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萨特(著),周熙良等(译).他人就是地狱[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3.

    [2]萨特(著),周熙良等(译).他人就是地狱[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

    [3]萨特(著),周熙良等(译).他人就是地狱[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

    相关热词搜索: 阐释 开放 空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