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缔造一间完美教室

    时间:2021-02-25 07:57: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新教育让我感受

    来自职业的尊严和幸福

    从2007年贵州执教到今天,我和新教育牵手8年。一路走来,从一个人的成长到一个团队的建设,同时也享受着来自职业的尊严和幸福。

    朱永新教授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的甚至危险的职业,因为伟人和罪人都有可能在他的手上形成。的确如此,每一个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都是一个有待书写的生命传奇。至于这个故事将由怎样的词语写就,是精彩还是伟大,是平庸还是落寞,则取决于他生命早期遇见的人、经历的事、读过的书。因此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走进了一所怎样的学校,走进了一间怎样的教室,遇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经历了一种怎样的课程,就意味着他遇到了怎样的教育,他的生命也将会因此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

    教育的日趋功利让老师越来越累,让孩子越来越苦,让父母越来越焦虑。就在大家对今天的新教育太多无奈时,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许多间教室里蔓延兴起,它就是新教育。

    理想总是美好的,但是如何让理想落地生根,变为现实,关键在人。尤其是在教育技术、教育装备不断改善的今天,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才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最终要通过班级孩子们的成长来体现。因此教室和教室里的生活,就成为教师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但实际上长期以来教师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一些教室开始沦为一个知识的交换地,沦为一个学生机器的训练场。

    缔造完美教室

    重新审视教室的意义

    因此,在今天我们格外需要重新审视教室的意义。教室是什么?它应该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抵达的地方,是我们所有卓越课程的总和,也是我们论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

    这是一间平庸冷漠的教室,还是一间温馨富有生机的教室,对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生命而言,最重要的场所,一个是校园,一个是教室。无论我们是否心甘情愿,我们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将交付给这里。所以教室里的生活决定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幸福。而且教室又是教师最重要的舞台,它检验着我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

    试想,当一个教师的成就与挫败,喜悦与悲哀,都源于目前一个叫做教室的地方时,我们还能够对它无动于衷吗?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从来就没有也永远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也是如此,它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它就在一间间具体的教室里,它就在一个个具体的课程中,它就在那一个个具体的生命故事里。因此对教育的建设也应该是具体的,它应该从一间具体的教室开始。

    如何让教室成为师生的向往之所,而非逃离之地?如何让教室成为我们大家生命的所在?如何才能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关于一间理想的教室,朱永新教授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他说,一间教室,一个个生活于同一间教室里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的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志同道合者,他们应该为彼此祝福,彼此做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利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丰富营养,并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所有学科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每一个生命,在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行、有情感、有知识、能审美,各方面训练有素而又和谐发展中,一天天丰盈着、成长着。

    完美教室缔造

    如小说家展开梦想

    新教育的完美教室需要具备这样的核心要素,文化、课程、仪式、庆典、家校共同体,以及由此带来的共同生活,还有卓越教师,还有理想课堂。那么今天我们就这些关键词来和大家分享我们焦作新教育团队在这条路上的行走和收获。

    和学校文化一样,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显性文化就是我们走进一间教室就能够看到的,班名、班歌、班级吉祥物等等;隐性文化是基于这个共同体一起追求的愿景、规则、仪式和庆典。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的构建过程,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也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当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行政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一个形象符号系统。

    一间完美教室的缔造就像一个小说家展开自己的梦想。2011年焦作市常瑞霞老师承诺,让我们相遇的每一天都幸福,而且给这间教室起了一个名字叫小毛毛虫班。在新教育的教室里,往往通过这种具体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数字符号转化成一种精神理想,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力量。一间教室的名字应该是教室文化的具体承载与体现,是班级成员的自我形象。

    在小毛毛虫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有一句承诺:让我们相遇的每一天都幸福,我们希望6年的生活,孩子们最终能够破茧化蝶。孩子们和老师一起选定的班徽图案是一只可爱的小毛毛虫正在打开一本书,在它的身后是一双隐形的翅膀。

    在入班仪式上,孩子们分享故事,分享儿歌,参观校园,而且还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来自常老师大大的拥抱。仪式结束之后,父母们把孩子的照片贴在后面的大杨树叶子上,留下一张全家福,因为常老师的网名叫做大杨树。

    你的选择首先应该符合孩子们的特点,同时应该带有美好的期待,尤其是中高年级,最好的产生方式是由学生来参与创造。我们还有一个班叫蜗牛居。据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老鹰凭借上天赋予的一双翅膀,而蜗牛凭借执着的毅力到达塔顶端,同样可以欣赏到一样的风景。因为这样的相互编织,一间教室的文化慢慢形成了。

    随之而来的还会有很多带有班级文化意向的设计,比如班旗、班训,它们都应该是有机的整体,这些应该集中体现在教室的布置上,也应该体现在班级的活动当中。

    班级文化

    要靠师生一点点活出来

    在我们干净整洁的满天星教室里,你很难想象当初发黄的墙壁、脱落的漆皮,是怎样在家长和孩子们的精心装扮下焕然一新的。因为孩子和家长们的参与,一间教室开始慢慢复活,开始有了独特的温度。因为付出才会珍惜,因为责任和爱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根。一间平庸的教室并不完全是一个平庸教师所为,但是一间卓越的教室,一定源自一个不甘平庸的教师的梦想。

    在我们党玲芬老师的丁香班上,党老师深信,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的是什么,他就会变成什么,所见即所得,这些都将变成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紫丁香就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野草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这是基于丁香花形成的班级理念,播种、生长、安静、开花。为了凝聚孩子们对丁香花这间教室的感情,党老师还征集班徽和班诗,孩子们积极参与。班徽是班级的图腾,是班级的象征物。而班诗《我要开花》,也是孩子们专门为班级文化精心创作的。诗中孩子写道:“我是一粒丁香花的种子,睡在泥土中等待着发芽。可是没有人知道我是一朵花。终于有一天,我发出了小芽,小鸟从我头顶飞过,雷电轰隆隆地响,大雨哗啦啦地下,野草在我耳边说,我们只是株野草。我不说话,我挺直身子,因为我知道我不是草而是花,美丽的丁香花。我要用我的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阳光、蓝天、白云,他们在温柔地抚摸着我,给我光明,给我温暖。不管风吹雨打,我要坚强,我一直都相信,我能开出自己的花。”

    这些孩子的生命因此与这间教室紧紧联系在一起。一间教室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够传递出灵魂碰撞而产生的温度。在丁香花的班级文化里,我们会发现,教室后墙上有一块区域,象征了一年当中的12个月,每走过一个月,老师就把这个月当中孩子们的生活、照片、成长、文字等内容,一点一点贴上去。一年之后,这间教室的文化才能形成,而新的一年开始,他们又将书写一段新的旅程。所以装饰教室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师生的作品,大家共同生活的照片和文字,大家从稚嫩到成熟的艺术品,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上墙,看见师生每一步的成长。所以教室的墙面更应该是这个班级师生的杂志社、电视台、档案馆,这样的班级文化才是新教育所倡导的。

    班级文化的最终形式不是悬挂在墙上的东西,班级文化最终是要靠师生一点点活出来的,从这间教室里走出来的人,他所具备的气质、修养、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所以如何活出班级的文化,我们必须借助课程、仪式、庆典、节日等共同生活来不断擦亮这个名字,让它独属于这间教室里的师生,而且课程也成为一间完美教室的核心所在。没有课程的引领,孩子们所能抵达的高度是非常有限的。

    穿越多彩的课程

    丰富孩子的生命体验

    完美教室关键词:课程。朱永新教授说,教室是什么?教室是一副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童年就是人生的黑匣子,早期学习的意义非常深远,它将一个孩子的未来驶向特定的轨道,也许更好,也许更糟。但是今天,孩子们的童年却面临着重重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这些成为孩子们童年的三大杀手。

    在这种情况下,新教育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拯救儿童的阅读。新教育提出了晨诵、午读、暮省,我们提出这样的观念还是因为现行的教材过于精细化,所以新教育的课程特别强调整体的认知,特别强调课程的丰富与浪漫,这与我们现行的教材正好相得益彰,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我们新教育的基本课程节奏是这样的,每日的晨诵、每周的阅读会、每月的整本书共读,正好对应着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学期和每一年,这种充满节奏感的课程体系,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可以预见的生活,让孩子获得一种安全感,并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在这其中,我们还会点缀种植课程、四季课程、游学课程,还有仪式与庆典。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生命因为这样一个个特别的日子串在一起,也会因此一点点丰盈起来。

    在我们的晨诵课程里,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在每一天能够用一首诗歌开启一天的生活,能够养成与诗歌共舞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晨诵不是为了让孩子们某一天在试卷上和我们背诵过的诗相遇,而是希望让孩子们借用这样一种方式,养成与黎明共舞的习惯。

    具体来说,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我们设计了低中高这样阶梯化的晨诵课程。晨诵有这样几种形式,有晨间诵诗、日常诵诗、节日情景诵诗。除了经典诗歌的晨诵,除了仿写和吟诵以外,一些班级还开发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晨诵课程。如焦作的齐老师为班里的孩子推出了乡韵童谣课程,例如校门口的流浪狗、施工现场的大铲车、校南边的消防队,这些都成为孩子们课程的一部分。

    孩子是生活在故事当中的,成人是生活在故事之外的。我们期待孩子拥有的普世价值,无法通过训诫传达给孩子,只能通过故事、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实现。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像灰姑娘寻找属于自己的水晶鞋的过程,家庭和学校在这个过程当中,该助孩子一臂之力,万不能拿一双特别的水晶鞋勉强孩子,应该给他们每人一双合脚的鞋。

    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奇迹,创造别人生命中的奇迹,也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奇迹。至于那些额外的奖赏,既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也在我们的意料之外。2012年,崔静文老师带领孩子们到北京参加最会读书的活动,当时中央电视台选拔30位最会读书的孩子参加特别节目的录制。焦作有5个孩子踏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这些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额外奖赏,而实际上我们更加欣慰的是什么呢?是还有更多的孩子在以这样的方式成长着,伴随着经典的绘本和童话,伴随着琅琅上口的童诗和童谣,穿越一本又一本经典,在他的生命里会刻下许多美好的事物,这些都会成为这个孩子一生的词语、一生的思想和一生的精神。

    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丰富多彩的科学课程。例如在小梅花班的恐龙课程上,恐龙化石是我们一个孩子的父母专门从淘宝网上买回来的,孩子们用来模拟考古学家发掘化石……基于这样的课程,孩子们已经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科学课程。

    小梅花班的黄河文化课程源自于我们的本土文化。因为焦作北边是太行山,南边是黄河,我们刚好就在黄河岸边,所以父母们就利用这样的资源,利用黄河泥和我们小梅花班的缔造者宋新菊老师一起开发了黄河泥埙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父母也积极参与,乐此不疲。泥埙是中国的古老乐器,孩子们做出了泥埙,还真可以吹出调调。

    课程从阅读中来,课程从生活中来,课程从大自然中来,课程从本土文化中来,课程从孩子们的生命成长中来。围绕班级愿景,尊重生命成长,穿越美好事物,成为我们课程开发最重要的原则。除了这些课程,我们教室里还有经济学课程、电影课程、开学课程、毕业离校课程等等。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课程的引领,孩子们所能抵达的高度是非常有限的。借助课程,我们让孩子哭,我们让孩子笑,我们让孩子感动,我们让孩子分享,我们让孩子的生命不断丰盈和成长。在这些教室里,教育不再是一种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我们深信,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

    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卓越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信,课程的起点是人,是人的各种问题与可能性。终点还是人,是人的幸福完整实现,学生不断成长,教师不断穿越,这正是师生一起穿越课程带来的共同书写新教育传奇的叙事。

    完美教室仪式与庆典让生命更有温度

    就这样,一间教室所有的日子因为形形色色的课程有了温度,而仪式和庆典则是课程的一部分,仪式让生命停顿,让此时此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比生日更重要的日子了。给孩子们准备生日故事是非常费神的,送出的故事既要符合孩子的自身特点,还要带给孩子一些启迪和祝愿,合适的故事真的很难找。但是在我们白娜老师的班上,一年时间她坚持给每一个孩子都送出生日故事。有个孩子叫拜亚曦。和姐姐相比,拜亚曦做什么事情都很慢,总是磨磨蹭蹭的,因此少不了挨妈妈的批评,孩子也很委屈。有一次,孩子找到白老师说,老师能不能给我妈妈说说,给我改个名字。我的名字实在是太难写了。拜亚曦,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非常难写。老师安慰她说,不会啊,你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名字有一个字和你的很像,而且你的名字读起来特别好听。白老师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故事,于是对她说,等到你过生日的时候,老师送给你一个关于你名字的故事,到那时候你就知道你的名字多么好听了。孩子听了立刻兴奋起来。

    没过多久,孩子就跑来对老师说,白老师,明天是我的生日。就这样,白老师将一个名为《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的故事送给了孩子。白老师还听到有的孩子叫她克丽桑丝美美菊花。事后见到孩子的妈妈,妈妈说那天其实不是孩子的生日,但白老师说是与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实在舍不得拆穿孩子,被骗一回又怎么样呢,至少孩子会因为这样的故事而快乐、幸福。最好笑的是,在班里经常会有孩子故意到白老师面前,说今天星期二,后天可就是星期四了,我的生日快到了。有意无意地提醒白老师送生日故事。这些孩子的小心思让我们也觉得非常有趣。这是在我们很多间教室里都会上演的生日诵诗故事。

    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谁更有机会影响孩子呢?当然是孩子的父母,但是,当有些父母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担这项重大责任时,就意味着教师是最后的希望。如果老师能够找到方法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孩子就有较大的机会健康成长。可以说,教师是孩子在步入成年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

    完美教室家校共同体

    共创语言密码

    在白娜老师毛虫班上有一群小蝴蝶飞走了,又来了一群胖胖的毛毛虫。白娜老师创造了自己生命的奇迹,她让这间教室成为孩子们共同的记忆,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间教室,让这间教室成为孩子们记忆中可以称作幸福的地方,是所有故事的起源,也是终点。在她所带的化蝶班,刚刚入学的时候班里只有18个孩子。但是随着白老师不断践行新教育实验,她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父母的认可。到五年级的时候,班里已经达到了83人。她所在的学校是沁阳市第四小学,因为优质资源缺失,学校生源流失严重,但是从18人到83人,可以说白老师创造了自己生命的奇迹。而这一切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她孜孜不倦带动父母们一起成长,而她坚持下来的最重要一种方式,就是给家长写信。

    2011年9月8日夜晚,白老师在给家长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此刻是9月8日晚上10点20分。在这个时间给大家写信,首先是想承认自己是想偷懒了,想在开学第一课上已经送给孩子们一封信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写了?可是刚刚睡下的时候觉得心里还不踏实,于是又打开电脑坐在这里,心里才踏实起来,习惯这种力量真可怕。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的新朋友不要诧异,这是我们班的传统,相信慢慢会习惯的……”

    从第一封信到现在,四年的时间,无论工作多忙,只要不是假期,孩子们都会收到白老师的信。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也被卷入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中来。

    去年9月,白娜老师又迎来了一群小毛虫,这是他们现在的班级。对于新教育的教室来说,班级名字的重复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最终他们是要通过师生的生活把班级的精神一点点活出来。

    和上一届班级一样,白娜老师在第一个周末用一封信开启了这间教室的周五模式。在信中她说,从给家长写信到接手这群孩子为止,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已然是一种习惯。她告诉家长,以后每周都会收到这样一封关于孩子学校生活的信,要让彼此之间尽快建立起沟通的渠道,她会将每一周里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描述给大家。所以每一个周五晚上,父母们都要和孩子们一起来读白老师的信。

    除了给家长写信,我们还通过校讯通平台给家长发短信,把好的教育理念和父母们一起分享。

    生活在不同的词语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就是共同生活,共读就是创造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新教育让老师

    找到生命价值和意义

    在我们新教育一间间的教室里,因为这样的相互编织,孩子们年轻的生命被刻写在老师的心中,而老师的生命也因此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一间完美教室一定离不开卓越的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在张斗艳老师生日收到的精美贺卡里,孩子和父母对张老师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张斗艳老师在她的一本书中写道:“如果我不能做大事,就让我用一种伟大的方式做好每件小事。”这样的老师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教师的幸福来自深度的职业认同,和新教育同行的日子里有笑、有泪,有台上的精彩,也有台下的寂寞,有看得见的收获,就有看不见的故事。

    在齐齐老师的班级里,他用文字记录孩子的成长。他曾给我发来一封邮件,述说了自己2013年走过的点点滴滴。一年的时间,对于一间朝向完美的教室能做些什么呢?2013年从课堂上的保钓行动到祝福建安,在春天里读书到故事妈妈进课堂,从想象节的创意无限到摄影节,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活动LOGO,从参观市博物馆的文字展到师生共写的文字王国历险记,从课堂最佳发言奖到成长颁奖词,从父母给孩子们写信,到齐齐老师给孩子们写下每周期许,也包括我在内,享受着教育的生动多姿。一段段故事,一段段叙事怎能尽数?在这些表面的光鲜背后我有隐隐的不安,百花繁锦并不能说明每一朵花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于是我打算回到教育的原点反思这一年来一间教室里孩子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悲与喜、他们的苦与乐。就这样,2013年齐齐老师用文字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留下20多万字的师生生命成长轨迹。

    在写给班里一个孩子的生命叙事里,总共有81篇、107000字。在最后齐齐老师写道:“故事终于在考试之前的周五结束了,数一数正好81集,这让我想起了《西游记》当中的九九八十一难,我选择的反思与考问。”

    三年级开学,班里又转来一个男孩子叫佩孚,齐齐老师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段生命编织。看到孩子眼中的光亮,他写了8500字。他说:“我想用素描的手法记录下我和佩孚一起走过的日子。也许将来某一天,当我或者孩子有机会再次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我或者孩子可以在心中对自己说,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刻,原来我曾经这样。”

    就这样,岁月在前行,故事在继续,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已飞过。这是一间特别的教室,一间有味道的教室,一间有故事的教室。齐齐老师向我分享了他的额外奖赏——孩子们为他创作的画像。我也被孩子们的小心思所感动。

    什么是一间完美教室?不看空间看时间,不看形式看故事,不看已经看朝向。教室里的故事是说不完的,我们新教育的专业成长,除了深度的职业认同,还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还有新教育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汇聚在一间完美的教室当中。

    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去真正影响和改变一部分人的生活,也许这就是我行走在新教育路上最感骄傲的一件事情。新教育让很多老师有了重生的感觉,新教育让很多老师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我所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和具体的教室、具体的老师、具体的课程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每一个与我相遇的孩子因我而成长,让每一个与我相遇的老师因我而幸福。

    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故事,每年都会有许多的外地来访者和我们一起在新教育的路上。从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超级毛虫的成长故事,到记录一个团队的故事,被一个团队改变的焦作教育,焦作新教育让梦想开出花来。

    2014年对我来说也是格外幸福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我得到了新教育基金会的帮助,我们几所学校都获得了新教育图书项目资助,我也成为新教育种子计划项目负责人,越来越多有理想的老师汇聚在一起。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焦作的老师们来说,选择新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呢?应该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吧,在他们身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八年的时间,我牵手新教育,生命完成了一种编织。我特别想感谢这些人,感谢这些事,让我学会了像树一样站立、沉默、缓慢生长,用自己的行走刻写岁月;感谢这些人、这些事,让我学会了像鸟儿一样飞翔,远行,在高处栖息,沿着季节的方向追寻温暖;感谢这些人、这些事,给了我白天的忙碌,夜里的睡眠,还有生命中无数次的惊喜和感动,以及对未来不灭的希望。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 一间 缔造 教室 完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