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分析《我是怎样遇到我丈夫的》

    时间:2021-02-27 07:59: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我是怎样遇到我丈夫的》是当代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少女为题材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短篇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伊迪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在心理上获得独立的过程,细腻地展示了女性面对感情时面临的困境和挣扎。本文意在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这篇短篇小说进行分析,进而揭示门罗的女性观。

    关键词:女性意识 独立 女性观

    当代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1931— )以其短篇小说著称。她的文学影响力很大,以至于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英语短篇小说家之一。门罗迄今为止创作了十三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的舞蹈》(1968)在出版的当年就荣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1978年出版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你以为你是

    谁?》在同年再次荣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后,门罗的一系列作品接连获得加拿大吉勒文学奖、欧·亨利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和英联邦作家奖等奖项,并且凭借短篇小说集《爱的进程》第三次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这在加拿大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门罗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加拿大人。她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关于加拿大城市或乡村小镇中女性的爱情、婚姻和日常生活琐事,致力于反映女性的成长、对现实的深刻见解和对女性生活条件的深切关注。尽管其大部分短篇小说笔触简单易懂,却揭示出事情的不同维度和人性的深度。通过简单、清晰和平实的词汇,门罗向我们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普通人的生活,充满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美国犹太裔作家辛西娅·奥利佛称门罗为“我们的契诃夫”。

    短篇小说《我是怎样遇到我丈夫的》收录在门罗197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你》中。这篇小说可以说是门罗早期关于少女题材的短篇小说代表之作。小说运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少女的视角描述了她在徘徊于浪漫幻想与平凡现实之后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向读者呈现出了一种女性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与此同时,通过在小说中对女性形象及其心理细腻的描写,门罗也向我们表露出她自己的女性观。

    小说情节是由女主人公伊迪的回忆来向前推进的,故事发生在加拿大的一个乡村小镇。故事的一开始,伊迪是一个十五岁的年轻少女,她辍学之后在兽医皮布尔斯家做保姆。一天下午,当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偶然遇见了一个飞行员——克里斯·沃特——他在各个小镇之间飞行进行有偿载人升空游览。在第三次见面时,克里斯亲吻了伊迪,渐渐地伊迪爱上了这个飞行员。在离去之前,克里斯对单纯的伊迪甜言蜜语并许诺会写信给她,这之后,伊迪便开始满怀深情地苦苦等待克里斯的来信,不管不顾克里斯未婚妻对她的侮辱和邻居的闲话。日复一日,伊迪在信箱旁默默等待,这期间她渐渐结识了邮递员。终于有一天,伊迪意识到她苦苦等待的信件永远不会来了,她下定决心要变成一个“没闲工夫所以不等待的”女人。邮递员打电话约伊迪,最终伊迪接受了这份爱并与其结婚。尽管婚后邮递员总是向子女炫耀伊迪当年是怎样坐在邮箱旁边天天等待他的,而伊迪从来不向他们解释事情的真相,因为她“喜欢让大家想那些令人高兴、令人愉快的事情”①。这样,在结尾处门罗向我们展示出伊迪如今淡然、释怀的成熟心境。

    作为这篇小说的女主人公,伊迪无时无刻不在向读者诉说着自己微妙且细腻的心思和想法,这也是整篇小说叙述的一个中心点。通过描述她的经历和周围的环境,加之其细致入微的观察,伊迪向我们呈现出女性真实的心理变化和成长,传达出一种女性积极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文中,当伊迪和克里斯的关系暴露时(事实上正是伊迪她本人坦率地告诉克里斯的未婚妻——艾丽丝·凯琳),面对艾丽丝不公的语言侮辱和来自邻居不分青红皂白的责备,年少的伊迪没有因此退缩,相反,她勇敢地做出了反抗——“我(伊迪)失去了控制,像个六岁的小孩一般吼叫起来:‘只那么干干(指亲吻)是不会生孩子的!’”为了追求和保护自己的爱情,她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坚持。一些人认为这只是小女生一时的任性做法,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让他人听到自己话语的勇敢行为,而不是一味地忍气吞声进行妥协。因此,这是为保护她自己的爱情和自我保护的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通过伊迪之口,门罗也传达出自己的女性主义立场和爱情观。

    文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克里斯的未婚妻艾丽丝·凯琳的反应。当她得知伊迪和克里斯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方面她用一些肮脏的话语对伊迪进行侮辱;另一方面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来。很显然,她的心不仅被克里斯深深伤害,还被她的同性伊迪所伤。当伊迪对着艾丽丝说谎时,伊迪为读者呈现出自己的内心独白:“女人们应该同心同德,不该做彼此拆台的事。如今我明白了这道理,但那时候还不明白。我从来没想过我会和她有同样的遭遇,会碰上和她一样的麻烦事,从没想过。”这一点反映出伊迪日后对“姐妹情谊”的思考时心理上的变化和成长,她意识到女性应该团结起来并在困境中互相帮助而不是进行内部争斗和互相倾轧。这正是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所强烈提倡的:姐妹情谊——它是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美国女性主义历史学家吉娜维斯对姐妹情谊这一概念进行了概括。她认为,姐妹情谊通常被理解为妇女共同受压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互相关怀、互相支持的一种关系。它的动因在于女性作家和批评家争取女性团结以获得力量的愿望,也基于女性四分五裂而无力反抗压迫的实际。在小说中,门罗似乎是故意安排了男性缺席的一个场景,借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女性在其他女性处于困境时所做出的反应:伊迪欺骗艾丽丝,艾丽丝不断地侮辱伊迪为“放荡的小娼妇”;女邻居冷眼旁观,添油加醋;只有皮布尔斯太太信任伊迪,但是事后她对伊迪的态度却有了微妙的变化。可见,在这场“混战”中,没有人,更确切来说是没有一个女人是胜利者:艾丽丝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克里斯的背叛,而伊迪也被这同一个男人的花言巧语所骗,展现出门罗对女性面临感情困境时不能够同心同德的温和的讽刺。

    在故事的结尾,伊迪决定不再等待克里斯的来信,因为她幡然醒悟:她也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这趟旅程——女人们一生在绝望中等待着来信或情人的归来。“如果有一辈子都在等待的女人,也有没闲工夫所以不等待的女人,那么我明白我得做哪一种女人。即使第二种女人可能会错过些好事情,错过了也不自知,但还是做第二种女人好一些。”最终伊迪选择了做第二种女人。因为当她想起克里斯的脸,伊迪觉得他不可能不来信;可是当她想到那“实实在在的锡皮信

    箱,空荡荡的,不会有信来的想法就真切明白”。由伊迪心理上挣扎中的对比可以看出,克里斯是一种浪漫幻想的象征,而伊迪每天能够真切地见到的邮箱或邮递员则代表着真正的生活和现实。这两者有着不同的职业:飞行员——在天空中,是不可触及的;邮递员——在踏踏实实的大地上,是可以触及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门罗对伊迪所面临矛盾的暗示:幻想与现实的矛盾对立。假设女主人公的等待过程是她渐渐失去主体意识的过程,那么她放弃等待的决心便是她重获女性主体意识和自我身份的一个逆向的过程。伊迪不再是一个“忙着等待”的女性而成为了一个忙着实现自我的女性,这种充满着痛苦的心理上的变化与成长对她的一生都是有价值的生活体验。尽管放弃看上去是个消极的概念,但是伊迪的放弃却蕴含着得以掌握自己命运和避免人生悲剧的积极意义。

    赛马场的意象在文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当伊迪第一次见到克里斯时,他驾驶飞机飞行于赛马场上空。一定程度上,赛马场象征着父权社会中的女性被男性掌控和左右。事实上,当伊迪第一次去找克里斯的途中,看到赛马场上的飞机认为它“停在这么个地方,披着月光,看上去不伦不类”,这或多或少影射出伊迪对男性的掌管和控制的隐性的反对心理。伊迪爱上克里斯并苦苦等待他的来信,是一种女性在心理上依赖男性的表征。在等待的过程中,伊迪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她受制于克里斯的力量。故事的一开始,赛马场是空旷的,像女主人公一样象征着单纯、天真。但当克里斯离开后的秋季来临时,赛马场上长满了“长势茂盛的马利筋草和深碧色的细绒草”,这深深触动了伊迪的心。她在等待中体验着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开始摆脱男性在情感上对自己的控制,拥有了独立的思想和判断。伊迪明智地选择了不再等待,找准了自身位置,做回了她自己。那些在赛马场上长势旺盛的植物不仅仅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也象征着伊迪心中收获了满满的关于爱、婚姻、生活和自我身份的人生思考。

    整体来说,《我是怎样遇到我丈夫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性的积极生活态度。女主人公伊迪一开始徘徊于浪漫幻想和平凡现实之间,但最终战胜了自己对男性的依赖,实现了自我价值,做回了自己。通过对伊迪这个形象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她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获得心理上独立的过程,门罗以小见大,虽只是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女性形象,但其中所包含的生活智慧却是受用于整个女性群体的,由此门罗也清晰地表达出了其温和的女性主义观点。门罗认为女性不是弱势而是两性中高贵的性别,她倡导女性改变生活并在爱情、婚姻中寻求独立。女性只有增强自我主体意识、找到自我价值,才能真正摆脱悲剧命运。与激进女性主义不同的是:她希望女性能够自我调节以勇敢地面对各种冲突和压力,而非与丈夫决裂,像这篇小说的女主人公一样摆脱感情上的困境和精神上对男性的依赖,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做生活的逃兵,这对于整个女性群体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生智慧。

    ① [加拿大]爱丽丝·门罗:《我是怎样遇到我丈夫的》,选自《加拿大女作家短文小说

    选》,赵慧珍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 Muo, Alice. How I Met My Husband [A]. Something I’ve Been Meaning to Tell You: 13 stories. Vintage Books, 2004.

    [2] Barry, Peter. Beginning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A].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百度百科.姐妹情谊.http://.

    [4] 林六辰.一个清纯少女的自我画像——评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我是怎样遇上我丈夫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5] 叶蕾蕾,马雁.颠覆·女性·失衡——艾丽丝·门罗《我怎样遇到了我的丈夫》之叙事策略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3(12).

    [6]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 者:徐金芳,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 我是 视角 批评 丈夫 女性主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