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施蛰存小说接受初探

    时间:2021-03-02 07:58: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眼光,细究施蛰存小说集《梅雨之夕》在20世纪30年代、40至70年代、8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的浮沉落起之由。通过回顾施蛰存小说接受情况,本文期望有助于新时期进一步发掘施氏文本蕴含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接受美学;施蛰存;梅雨之夕;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12-01

    作为西方文论20世纪重要批评流派,接受美学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与中国文学的视野交融中,成为充满前景的新的学术生长点。朱立元在其《接受美学导论》中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独立自在的、对每个时代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图景的客体。通过把握施蛰存小说的接受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施蛰存小说的艺术价值。

    小说集《梅雨之夕》于1933年3月出版,内收《梅雨之夕》、《凶宅》等小说十篇,是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

    回顾20世纪《梅雨之夕》集的接受情况,该集历经30年代初版的大热、40至70年代的潜隐以及80年代后的再掀热潮。究《梅雨之夕》集初版兴起之原因,主要动力在于作品自身包涵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探其40至70年代沉寂之根源,则是时代环境的桎梏;80后的再掀热潮归根结底还离不开作为审美需求的主体——读者——在其中的推动力。

    一、初版的昙花一现

    都市题材心理分析小说《梅雨之夕》初发表即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苏雪林在《心理小说家施蛰存》一文中对施氏的写法颇为赞扬:“《夜叉》、《魔道》、《凶宅》,几篇的文字充满了神秘恐怖气氛,读之令人疑神疑鬼,心弦异常紧张,可以算得一种新写法。”

    如此题材新颖的小说,在上海能被读者接受着实离不开海派文化的生存土壤。上海作为现代都市,与中国传统生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都市的畸形发展,社会现实的冷酷无情,使一批青年陷入悲观失望、茫然无助的境地。敏感的青年知识分子深深感到理想破灭的极度痛苦,这种苦闷、惆怅的情绪,就如同施蛰存在《魔道》中塑造的“魔”一样,主人公不论走到哪儿,也走不脱,逃不掉。

    施蛰存的小说吸纳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技巧,借诸其深厚的传统底蕴,追寻主人公的意识流动的轨迹,达到了心理现实画面的真实性。这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新鲜的阅读体验,并因此吸引了其特有的读者群。

    二、40至70年代销声匿迹

    该时期施氏作品销声匿迹一部分原因是时代心理使然。大革命后,大众中产生了一种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又无处释放和排解。左联的成立,左翼文学的出现,使人们从左翼文学作品中找到了思想的共鸣和生存的出路。施蛰存力图探寻潜意识力量的作品在抗战时期与时局格格不入,必然得不到公众的重视。而建国后中国文艺路线一直遵循着毛泽东的文学思想。文学最主要的职能不是展示个性,而是要体现政党的意志。施蛰存的作品标榜“文学上自由主义”,不仅得不到公正客观的文学评价,还遭到了反右派等运动的严厉批判。再者,从艺术表现方面看,施蛰存所探索、尝试的现代手法如心理分析、意识流已经超越了当时大多数读者的以往阅读经验,令他们难以适应。

    三、八十年代后的重煥新生

    新时期对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重新发现,不仅在于施蛰存小说自有的文艺价值,在于文论家对其作品内涵的不断解读与丰富,还在于他的读者群的变化。

    文学价值不仅取决于作品的客体性质,还取决于读者的主体需求性。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早期备受争议以致最终的沉寂都脱离不了其所处时代背景的制约。而今,读者早已通过阅读或审美改变了以往接受个体与群体的世界。读者在广泛的接受中承认并接受了很多非现实主义的作品,包括意识流、魔幻主义等现代主义的作品慢慢被读者所认可了。今天的读者对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早已没有心理接受隔阂、意识形态等阻碍。在新的接受视界中,读者于施蛰存的小说文本中发现了更多的阅读期待。如陈慧忠从施蛰存的都市心理分析小说中读出了现代都市的“孤寂的人物,孤寂的情绪”;李俊国则把握的是施蛰存小说与都市文学的共同内核,认为施蛰存“专意在繁华与喧嚣背后,寻觅‘都市的陌生人’的人生踪迹及其受伤的心灵。”可以说,施蛰存小说在新时期的重生离不开读者在其文学作品历史生命中的积极参与。在读者的传递中,施蛰存小说才得以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

    四、由小说集《梅雨之夕》接受情况得出的启示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施蛰存小说接受情况,可以说是起伏跌宕:有昙花一现的热闹,也有归于没落的沉寂。

    伽达默尔曾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文本属于历史,属于无限绵延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变动不居的。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施蛰存的小说将在更为广阔的接受视域中绽放其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接受 小说 施蛰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