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费什读者观与伊瑟尔、姚斯接受理论的差异

    时间:2021-03-09 08:57: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作为读者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读者反应批评代表理论家费什与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伊瑟尔、姚斯都强调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但费什对读者与文本关系的界定、对“读者”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宏观上的读者研究都与后两者存在着很大不同。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费什读者观与伊瑟尔、姚斯接受理论的差异。

    关键词:费什;伊瑟尔;读者反应批评;接受

    中图分类号:I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063-02

    特里·伊格尔顿指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粗略经历了三个阶段:专注作者(浪漫主义和19世纪);专注文本(新批评);近几十年又从文本转向读者。”①广义的读者反应批评包括德国接受美学,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美盛行,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其读者和阅读的相关理论是对注重文本的新批评理论的反拨,是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重心从文本到读者的重大转变。尽管同是重视读者,这一派理论家内部对读者的研究同样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美国费什的读者观最鲜明地区别于伊瑟尔、姚斯等接受美学家的理论。

    一、意义制造与文本接受的差异

    接受美学大师沃尔夫冈·伊瑟尔是这一派理论家的集大成者。他深受当时哲学传统的影响,走的是分析文本——读者这一对概念关系,在阅读活动内部进行微观研究的路子。在新批评一派完全忽视读者作用的情况下将其提取出来,并置于文本接受的重要环节上。从伊瑟尔接受理论的命名上便可看出,读者还处于意义“接受”的层面上。意义的获取离不开读者,但读者的参与只是其中一部分。“叙述者不断调整与他所讲故事的距离,读者只能获得不充分的信息,从而始终处于被引导的地位。”②伊瑟尔所指的叙述者不是作品的作者,而是在作品中传达思想的人。处于主体地位的是作品中的叙述者而非读者。一切都是叙述者的设计,读者接受叙述者意图的引导,发挥想象,同叙述者共同发生作用,获取意义。伊瑟尔关于“文本的召唤结构”理论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更强调了读者的作用。文本中包含着各种不同信息点,当然也存在着空白,读者便以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进行想象力的发挥,从而将文本的信息连接起来,获取到更多、更广泛的文本意义。

    而姚斯在将接受理论作为文学史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同样肯定读者,具体提出了“期待视域”理论,认为读者在以往的审美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会对文本有期待,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自己在文本中寻找与期待视域相吻合的事件并生成更多、更高级的经验的过程。受阐释学阐释方法的影响,他认为文本的意义存在于文本之中,但需要读者经验的介入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即以文本读文本。姚斯的理论实现了从理解文本到能动地理解文本的前进,在基础观念上和伊瑟尔的理论更相近,重视读者作用,但在文本和读者两者中更偏重前者。

    相比之下,费什读者观的不同之处,首先表现在其将读者放到作者、作品、读者三个重要因素之首,强调主体——读者的绝对领导地位。作者完成创作,文本便仅以文本的外在形式存在,意义的生成是读者将文本潜在的可能性进行具体化、细致化的过程。读者作为作品意义的解释者,不是作品的附属,也不受作者任何意志的支配,相反,他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以自己的意志和知识结构赋予作品意义。“作为一种技巧,解释并不是要逐字逐句去分析释义,相反,解释作为一种艺术意味着重新去建构意义。解释者并不将其破译;解释者制造了诗歌本身。”③诗歌的意义是由解释者本身所制造和赋予的,而不是一种“精选行为”④。读者阅读的过程本身便具有意义,如此一来,意义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变的只有事件本身,也就是费什的“意义即事件”理论所强调的。这里,读者的地位被提升到制造的主体层面,是费什读者观与伊瑟尔、姚斯最大的基础性差异,是他们其他具体的读者观差异存在的前提。费什认为伊瑟尔理论是保守的、不合理的,是以承认存在一个具有客观性的纯粹文本为前提的。⑤他批判这种客观性观念的同时却迈进了过于主观的缺陷,从而走向了极端。

    二、读者概念的差异

    伊瑟尔在论述文本与读者如何进行互动、产生意义时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概念的隐在读者,他牢牢地根植于本文的结构之中;他是一个思维的产物,绝不与任何一个实际读者相等同。”⑥所有作品在创作完成后,隐含的读者也随之确立,这是由作品本身固定下来的要求。读者要参与阅读,要获取意义,就会沿着作品设定好的隐含的读者的指引去发现意义。这直接与伊瑟尔所提出的“文本的召唤结构”相挂钩,可以说隐含的读者就是这样一种召唤真实读者的、深植于文本内部的结构。因此,他不是某个个别的真实读者或者某一些读者特性的总和,而是一种能够唤起意义的文本的特别机制,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关键环节。这是伊瑟尔与费什观点一个很大的区别。

    由于费什认为读者是制造意义的主体,而主体的不同又会导致意义的不同。因此为了避免因读者主体作用的过于绝对化而造成意义混乱、不可靠等情况,费什提出读者应为“有知识的读者”。他在《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一文中这样下了定义:

    他们须符合以下要求:

    (1)能够熟练地讲写成作品本文的那种语言。

    (2)充分地掌握“一个成熟的……听者在其理解过程中所必须的语义知识”,包括词汇搭配的可能性、成语、专业以及其他方言行话之类的知识(亦即作为适用语言的人和作为语言的理解者所具有的经验)。

    (3)文学能力。⑦

    这种理想化的读者同姚斯期待视域下的现实中的读者相比还不一样。姚斯的重点在于对现实中读者的阅读行为进行剖析,是有针对性读者概念。而费什的 “有知识的读者”虽然也是对现实读者提出的可能性要求,但在现实中却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这一理想化读者概念适合的群体范围太狭窄,能够满足此三个条件的读者本身就占少数,不具有普适性,且现实中也没有哪两个个体读者在上述三种能力上具有完全同等的水平,即使是很细小的偏差,也会导致意义的不同,那么这一意义链条上的信息就会变得截然不同。

    费什和伊瑟尔的两种读者都是假定性的、非真实存在的读者。如果说伊瑟尔的“隐含的读者”是文本内部读者结构的理想化,那么费什的“有知识的读者”就是现实读者的理想化。尽管这种理想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知识的读者”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即使无法实现具有完全同等的能力,读者依然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提高个体自身的理解力和修养,这对于理解文本、深入思考是有意义的。

    三、宏观性视角的落脚点差异

    除以上对文本、读者及其关系的微观分析研究,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家们还从宏观上对其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主要以姚斯和费什为例,前者的理论落脚在文学史研究的大范畴内,在宏观性上较之后者更全面系统、范围更广;而后者主要落脚在读者群体上,并体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姚斯接受理论是将读者因素引入文学史范畴而形成的文学接受史,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宏观意义上进行了扩展。他认为文本本身一经创作完成便不再变化,但读者却是处于历史变化中的读者,不同时代、环境下读者经验的差异使阅读获得的文本意义也存在差异,文本从接受的角度看被赋予新的背景和特质,并在历史的发展中或传承,或再次改变。读者与文本不断进行历史性的互动并相互影响,文学作品的存在史实际就是“作品与接受相互作用的历史。”⑧

    根据费什读者制造意义的观点,个体独立于文本之外,那么个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必然会造成意义的多样。为解决这一问题,费什就读者本身阐释了“有知识的读者”概念,同时,在宏观上提出“阐释共同体”和“解释策略”加以限制。“所有的客体是制作的,而不是被发现的,它们是我们所实施的解释策略的制成品。”⑨每一个读者都是一个阐释共同体的一部分,同一阐释共同体内部的个体在进行文本阅读时会运用相同的解释策略,即有迹可循的一套知识系统、标准、步骤等,从而对同一文本才能做出相似的判断,避免毫无章法地随意解释。由此可以推论,用不同阐释策略制造意义的不同的阐释共同体就会产生更大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对立,这也是费什认为文学批评流派之间相互对立的原因。

    既然阐释共同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一个个小群体,阐释策略的概念也就不够广泛,那么这种宏观性显然是有限的。没有对阐释共同体之间以及每一个共同体内部阐释策略进行具体的划分和运行机制的精确把握,单凭两个概念支撑,使这一理论始终是模糊的、有欠缺的。

    姚斯的“期待视域”理论与费什的“解释策略”有相通之处,尤其是公共期待视域。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会有主流的、被普遍认同的期待视域,从对群体阅读的研究形式上看,这与同一阐释共同体内的读者有共同的阐释策略的观点颇为相似。但姚斯在研究方法上又更进一步提出了设想:在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上对公共期待视域进行研究,即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情况和同一时期不同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情况,可以说,深化了文学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因此又比解释策略更高了一层。

    四、结语

    总之,在同是将读者作用提升至文本意义获得的重要过程的前提下,费什主张的读者中心的观点与伊瑟尔和姚斯有着基础性的差别。同时,为了避免被批评家质疑为极端主观主义和读者/文本的二元对立,他又用阐释共同体来作为其理论的客观性支撑。尽管如此,其理论依然有过分夸大读者在作者——文本——读者三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中的作用之嫌。反观伊瑟尔与姚斯的接受理论同样存在缺陷和不足,但其强调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共同作用,在微观和宏观领域对接受美学进行了系统性建构。他们的接受理论与费什重视读者、对读者本身所提的方向性要求以及宏观上的读者群体的思考共同丰富、发展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彻底实现了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向读者和接受的转移。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syjsb201412)费什读者观与伊瑟尔、姚斯接受理论之比较研究。

    注释:

    ①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M].明尼阿波尼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3:74.

    ②沃尔夫冈·伊瑟尔.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结构成分的读者.选自最新西方文论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42.

    ③⑨朱立元,李钧编.斯坦利·费什.看到一首诗时,怎样确认它是诗.选自西方文论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87,390.

    ④⑦斯坦利·费什,文楚安(译).读者中的文学:感受文体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39,165.

    ⑤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11.

    ⑥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行为[M].金惠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44.

    ⑧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88.

    相关热词搜索: 差异 接受 读者 理论 伊瑟尔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