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视阈下不平衡发展问题研究的再创新

    时间:2021-04-17 08:17: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严格意义上,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问题史的角度对不平衡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阐述的不平衡发展成果还十分欠缺。最近,由江苏大学付清松副教授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不平衡发展:从马克思到尼尔·史密斯》一书在此方面做了重要的推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不平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5-0038-02

    不平衡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经典论域和重要论题,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不平衡发展的思想个案已有数量众多的集中论述和阐释,更不乏借用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发展思想资源对现实不平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的研究。但在严格意义上,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问题史的角度对不平衡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阐述的成果还十分欠缺。最近,由江苏大学付清松副教授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不平衡发展:从马克思到尼尔·史密斯》一书在此方面做了重要的推进。该书力图突破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不平衡发展问题研究之“重思想家而轻思想史”的点状铺叙之不足,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总体视野中,对该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清理。

    本书在布局上分为“导言”、“上篇”和“下篇”三大板块。其中上篇“不平衡发展叙事的历史脉络与逻辑变迁”由三章构成,第一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平衡发展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叙事和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第二章介绍了以列宁和卢森堡为理论典型的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经典帝国主义叙事,并对解放政治之战场东移问题做了分析说明。第三章提炼了不平等交换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中的不平衡发展思想及新帝国主义条件下革命策略的调整及其遭遇的难题。第四章“不平衡发展的空间生产叙事与解放政治的空间化”,回顾了不平衡发展问题研究之空间视角兴起的现实和理论缘起,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中构建出气不平衡空间发展的思想截面。下篇也分为三章,主要是在空间生产这一新的叙述视角下,以不平衡发展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叙事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做了详细评介。其中,第五章侧重于从理想类型的层次,展示了哈维和史密斯早期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及其理论资源和方法论特色;第六章则阐述了主要由哈维建构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的综合性解释框架,第七章则以上述讨论为基础,探讨了不平衡地理发展这一新的理论个案在西方左翼试图打开解放政治学新的潜在空间方面的努力,重点围绕哈维的《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希望的空间》等文献,对其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理论传统和后现代强调差异的游击政治之间做的理论协调工作做了深入的评析。

    该书根据社会历史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马克思主义对这种不平衡的理论回应以及工人阶级解放策略的调整设计叙述方案,以不平衡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如何由隐到显、马克思主义为何关注不平衡发展、在哪些层次上关注不平衡发展、对不平衡发展做了哪些关键的理论回应、这些回应如何参与到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的策略之中、空间视角的崛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发展思想和当代解放政治学等提出了哪些重大挑战等为核心的问题关切,不仅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不平衡发展叙事的宏观理论图景,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可供学界进一步探讨的新判断和新观点。本书在研究旨趣、思想史梳理、观点创新和前沿跟踪等方面都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如下几点令笔者印象深刻。

    第一,本书通过问题回溯重走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历程,力图实现“带着问题回到马克思”和“以问题将马克思带入当代”之双重研究旨趣的融通。作者以在当今国际马克思主义学界影响日隆的“空间生产”和“不平衡地理发展”为“理论后视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一直遭遇到历史时空的不平衡难题,却为何直到最近空间理论崛起后才引起普遍重视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当代空间问题的凸显提出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叙事之“时间压倒空间偏好”[1]的疑问和反思,因此把空间维度植入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后,其思想史视野被拓宽了,在这一认知平台上,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叙事模式和解放政治的理论前提等相关问题做了认真的再探讨,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认知空间化的知识学后果的再审视、对时间化的叙事策略产生的政治影响的再解读等学术性呼吁。

    第二,作者不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两层次说和五大叙事模式说,还归纳出诸多有启发性的思想命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在方法、政治旨趣等方面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本质差异,作者将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发展理论界化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前者主要阐述社会历史发展和文明类型的多样与差异性,是批判资本主义同质性霸权的主要认识论依据,后者侧重于对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独特性质和机理的理论阐释。不仅如此,作者还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阐述分为古典资本主义、经典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空间生产”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五种叙事模式,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史上的“马克思命题”、“列宁命题”、“卢森堡命题”和“史密斯命题”[2]等,为从思想史的宏观线索和关键理论丛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发展理论提供了建设性的概念。

    第三,作者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逻辑、战后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规模向度有了新的理论发现,提出了资本主义历史分期的空间维度等一系列新观点。在对相关文献的深入阅读中,作者识别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具有质(空间重组)、量(空间扩张)、度(不平衡发展)三重逻辑。作者还发现,战后资本主义在两种规模向度上的不平衡发展齐头并进,一是全球宏观规模上再生产出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的不平衡结构,二是在资本主义内部再生产出横向和纵向的不平衡,而且这两种向度都充分展现了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质量度逻辑。[3]通过对尼尔·史密斯著作的解读,作者提炼出“当资本主义外部空间扩张受阻后会加剧内部空间重组运动”的观点,并据此提出以空间生产形态划分资本主义历史的建议。

    第四,作者及时跟踪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这一最新学术动向,对其理论内核、发展历程、贡献与不足等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作者深入考察了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认为它发端于于列斐伏尔,大成于大卫·哈维、多林·马西、尼尔·史密斯和索亚,并分别对其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在思想史上的位置做了认真清理。比如,对这一理论的主要旗手之一大卫·哈维,作者不仅将其不平衡地理发展的理论化进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还将其理论置于三个相互关联的视域中进行定位,即资本积累时空视阈中的不平衡发展、资本积累和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社会时空构造过程双重视阈中的不平衡发展、阶级解放的乌托邦想象视阈中的不平衡发展[4]。作者还进一步确证了,哈维及其学生史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在核心处都是围绕着绝对空间、相对空间、关系空间及其关系展开的[5],从史密斯的文献中提炼出史密斯关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之均衡趋势与分化趋势的逻辑线索,并指认出其矛盾辩证法来自马克思关于价值普遍化和使用价值属地化的矛盾观点,等等。

    当然,在笔者看来,这本专著在马克思主义同西方主流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差异理论的比较、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的哲学基础等方面的研讨还需要再加强和深化;本书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两个层次在工人阶级解放政治学中如何实现其认识论干预的功能,以及两者在理论逻辑上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于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阐发,此外,本书的个别理论观点也有待于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展开对话和商榷。但总体上来看,付清松的这本专著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时空条件的不平衡发展之间的深度关联、推进马克思主义不平衡发展思想的系统化和深度研究、搭建马克思主义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基始平台、推动不平衡发展研究的方法和范式的多元互补、及时关注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西方学术动态等方面都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创造性破坏”为显著特征的“空间生产”,以及新自由主义推行的“剥夺性积累”实践制造了更加普遍和严重的不平衡发展的当下世界,以及在中国改革初期为打破平均主义、激发社会主义活力而被动员起来的合理的不平衡发展,在改革深化期由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政治压力和多元利益博弈而有所加剧的国内背景下,对不平衡发展问题的研究就彰显出其理论的紧迫性和现实的针对性,而付清松博士的这本专著能够强调不平衡发展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论和思想史维度,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付清松.不平衡发展:从马克思到尼尔·史密斯[M].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2页.

    [2]付清松.不平衡发展:从马克思到尼尔·史密斯[M].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9、69、181页.

    [3]付清松.不平衡发展:从马克思到尼尔·史密斯[M].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1、73-74、236页.

    [4]付清松.不平衡发展:从马克思到尼尔·史密斯[M].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8页.

    [5] 付清松.不平衡发展:从马克思到尼尔·史密斯[M].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97、199、216-217等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