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学习女排精神,强化使命担当,为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而接续拼搏——在全县教育工作暨“三名”工程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1-10-04 09:13: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第32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教育工作暨“三名”工程表彰大会,大张旗鼓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强化“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强教育就是强县域”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持续实施“三名”工程,举全县之力,汇万众之智,为重塑教育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刚才,县委副书记刘爱国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表出了决心,表出了信心,也展示了教育战线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长期以来,全县广大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红烛”、“灯塔”、“人梯”这些光荣称号的深刻内涵。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受到表彰的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涟水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里约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快二十天时间,而中国奥运军团展现出的为国争光的拼搏奋斗精神,依然久久激荡在国人心头。特别是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不仅让举国上下大为振奋,更使女排精神成为国人心中的精神符号。8月29日—31日,人民日报“以女排精神激荡中国力量”为主题,连续登载了《为国争光,振奋民族自信心》、《顽强拼搏,鼓起奋斗精气神》、《团结奋进,汇聚发展正能量》三篇评论员文章,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女排精神的热议点赞。可以说,源自于体育的女排精神,已超越了体育本身,成为鼓舞社会大众的精神力量,适用于各行各业、每一个人。对我县来说,“决战决胜达小康、做强做美副中心”需要学习女排精神,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同样需要学习女排精神。

    学习女排精神,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就是顽强拼搏、执着坚持,干好当下每一天。回首中国女排奋斗历程,她们既有过成功登顶的光辉和荣耀,也有过跌入谷底的迷惘和彷徨,但她们一直以顽强拼搏、执着坚持的精神激励自己,始终不退缩、不放弃,即使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女排成绩的有起有落,与涟水教育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我县教育曾有着辉煌的历史,多年领跑周边县区,不仅提升了涟水形象、扩大了涟水影响、助推了涟水发展,更改变了无数涟水人的前途命运,让多少本地学子以从涟水走出去而自豪,令多少外地学生曾以能到涟水就读而兴奋。进入新世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涟水教育事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全县招生秩序一度混乱,一批优秀教师离开涟水,大量优质生源流到县外,整体教育质量出现下滑,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对涟水教育发展满意度下降,导致一些家庭不惜血本把小孩送到淮安甚至南京入学。为重振社会信心、重塑教育辉煌,去年全县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我们明确提出要通过三到五年努力,使我县教育事业重新跻身先进行列,并制订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工作基础和思想基础。今年3月份,又出台了《关于开展“三名”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打造“三名”工程,更为全县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一年来,全县上下围绕目标,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取得了可喜成绩,迈出了坚实一步。教育投入持续增加。仅义务教育“改薄”工程一项就已累计投入资金4.12亿元,建设学校46所,实施项目56个,全县所有学校全面消除d级危房;特别是在滨河新城规划建设了占地350亩的教育中心,其中淮阴中学滨河高级中学3月25日破土动工、8月25日按时军训,整个建设过程仅用了5个月,创造了神奇的“涟水速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全县高考在参考人数减少1199人的情况下,文化达线1321人,比去年净增58人,达线率增加8.09个百分点,其中39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净增11人,全市前6000名比当年高一入学时净增464人,保优提优率县区第一;职业教育在省级以上技能大比赛中获得奖牌总数全市最多,中专对口单招升本人数占全市三分之一。“三名”工程初显成效。遴选出10所学校、35位校长、100名优秀教师进行重点打造培养,一批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相继脱颖而出,特别是2名教师被评为全省第十四批特级教师,取得师资队伍建设重大突破。此外,今年全县新招聘教师近200人,是往年4倍多,为涟水教育补充了新鲜“血液”。尤为难得的是,2015年以来,全县教育系统已获得市级以上表彰2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7项。实践证明,一时的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的精神,只要我们一直像中国女排那样,瞄准目标,不忘初心,执着前行,就一定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是一个长期、渐进、艰辛的过程,涟水教育还存在整体水平不够高、教学质量不够强,资源配置城乡不均衡、校际不平衡,教师队伍教育理念有待更新、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我们依然像中国女排那样,拿出足够的拼劲、韧劲、狠劲,一个短板一个短板去补,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攻克。要始终坚信,中国女排能用每一个比分铺就巅峰之路、每一场胜利敲开梦想之门,我们也一定能干好当下每一天、走好脚下每一步,顺利实现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目标。

    学习女排精神,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就是苦练内功、打牢基础,抓好突破每一招。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铸就出来的。赛场上,我们看到的是科学的排兵布阵、出色的竞争状态、顽强的团队精神;赛场外,我们看不到的是艰苦的技能训练、扎实的后勤保障、持续的理念创新。打好涟水教育翻身仗、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不仅要保持一流的精神状态,更要像女排日常训练那样,从最基础抓起,从最弱处改起,以一项一项的突破、一点一滴的积累,汇聚起向目标发起冲击的实力。要牢固树立开放办学理念。一流的教育要以一流的理念来引领。要结合县情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不断强化开放办学的观念,广泛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努力将最科学的教学经验、最前沿的思维方式学习进来、运用起来,使教育更加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更加与教育发达地区接轨、与现代教育发展同拍。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地区的发展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入查找在办学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教育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差距,积极寻找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整体实力、扩大对外影响的新路径、新方法。全面放大滨河高级中学与淮阴中学合作共建效应,不断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创新与县外知名学校开展合作办学模式,主动对接县外优质教育品牌,实现课程设置、教学进度、考试测试、教师备课、教育科研“五个统一”,以此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激发学校发展活力。要始终坚持人民满意标准。当前,不少群众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进一个好班级,托关系、找门路、打招呼,这反映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均等教育机会的期盼。而“十三五”期间,生育政策调整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又将交织影响我县各级各类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呈现学前教育规模保持递增、义务教育规模先增后减、高中教育规模先减后增的发展趋势,给现有紧张的教育资源带来更大压力。要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不断增强教育统筹能力。切实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正确处理就近入学和规模办学关系,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各类学校服务半径,保证学校布局与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学龄人口居住相适应,特别要尽快建立新建住宅小区同时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机制,有效解决城区学校“超额”“超限”等问题。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扎实抓好学前教育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加大无证园规范、整顿、清理工作力度,积极创建一批省市级优质幼儿园。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加强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联盟化办学作为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广泛建立教育联盟、教学共同体,通过发挥优质公办学校的“孵化”功能,发展一批学校、成就一批学校。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自主创业、企业用工、扶贫开发对接,促进职业教育稳步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并进。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体系,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加倍呵护,加倍关心,帮助健康成长,实现“一个不少、一个不落”。统筹推进党校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继续教育需求。要更加突出教育质量核心。教育要振兴,质量是核心。当前,我县学生优质生源流失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但根本原因还是教育质量不高。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必须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第一目标,做到所有工作都围绕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来开展,所有政策都围绕有利提高教学质量来制定,所有力量都围绕有利于增强教学质量来配备,所有考核都围绕有利于体现教学质量为主导。向课堂要质量,抓好备课、上课、评课等环节,改进教学方式,增加教学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40分钟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具效率、更富成果。向研究要质量,树立学校就是研究中心、教师就是研究员的理念,广泛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全面加强课程研究探讨,努力实现教师业务水平、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绩“三个提高”。向名师要质量,深入推进“名师工程”,建立健全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五个层次的梯队培养机制,重点培养一批教育领军人才,引领和带动全县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向管理要质量,按照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抓教学的积极性。全力抓好高中教育这一突破点,千方百计提高高考整体达线率、名校录取数,以高中教育质量的强劲攀升带动引领义务教育发展,加快形成让外流学生回流、外地学生慕名而来的良性发展态势。涟水中学、滨河高中、郑梁梅高中要当好排头兵,力争通过1-3年努力,每年都能有1-3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要充分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引擎、主动力。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积极探索学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管、办、评分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着力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认真落实上级高考、中考等招生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全面推广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改革教师岗位绩效考核机制,以实绩论待遇,凭质量讲报酬,形成人人重教学、人人重质量的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鼓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参与教育评估监测,有效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要着力打造特色学校品牌。一所名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名校并不在于它的建筑多么宏伟,也并不是他们在各方面都非常强大,关键在于他们在某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围绕“名学校”打造,坚持走“内涵+特色”发展之路,在办学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和学科,以艺术、体育、科技、文化等各类特色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赢得学校竞争能力的提升。加强文明校园建设,把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书香校园建设,结合“全国诗词之乡”创建,打造书香飘溢的校园文化,让校园的每一墙每一板都“说话”,每一处每一角都育人。加强艺术校园建设,推进学科教学与美育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地方文化传承素养。加强美丽校园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延伸到校园,坚持绿色建校、生态立园,让学校真正成为最漂亮、最环保、最有诗情画意的育人场所。

    学习女排精神,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就是同心同德、齐抓共管,聚好成事每份力。中国女排的胜利属于全体队员,是每个人都做出贡献的集体胜利,少了谁也不行。同样,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需要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同心同力,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要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县委、县政府将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各乡镇要把教育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大的民生工程、脱贫攻坚达小康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在财力支持上优先加大教育投入,在工作布局上定期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各部门各单位要立足本职,多为教育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尤其是那些有利于教育发展、教学质量提升、方便教师、方便学生的实事好事,更要做实做好。政法委、公检法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强化学校治安综合治理,严惩侵犯师生权益不法行为,真正使学校成为最牢靠、最安全、老百姓最放心的地方。要合力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2018年底前我县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综合得分要达到90分以上,单项指标达成度要不低于80%,教育满意度要不低于80%,并顺利通过省评估验收。今年,据省教育厅初步统计,我县监测得分为73.61分,虽然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但与周边县区相比,与评估标准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对照指标体系要求,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思想、找准短板、精准施策,加速推进。要结合布局调整和“改薄”工程,加快滨河新城教育中心初中及小学部、高沟中学新校区、涟水中学体育馆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明年全部投入使用。着力在学前教育整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品牌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努力提升教育内涵水平,全面夯实教育现代化软实力。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构建涵盖各级各类教育、覆盖城乡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要全面形成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抓教育,对教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尤其是关心农村边远地区老师的工作和生活,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安心、称心、舒心地从事教育事业。积极搭建教师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平台,在滨河新城尝试建设教师公寓、人才公寓,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帮助教师疏导工作生活中的精神压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使教师能安心从教,快乐从教。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结合选树“涟水好人”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广泛宣传尊师重教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凝聚振兴涟水教育的正能量。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教育。郑兆财、蒋志平两位老先生回乡办教育的事迹耳熟能详,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积极资助贫困学子圆“成才梦”令人感动,他们的善举义举已成为助推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期盼着能有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各界人士都来帮助困难学校改善基础条件,资助贫困学生实现求学梦想,为推进涟水教育事业蓬勃振兴贡献力量。我们将在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上多想办法,加快健全财政对民办教育的资助制度,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同时,将创新完善激励优惠政策,鼓励各级各类教育基金会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捐赠教育。

    学习女排精神,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就是敬业精业、追求卓越,当好团队每分子。中国女排团队之中,不论是老队员还是年轻队员,不论是教练员还是保障团队的成员,只要是队伍的一分子,都有比较强的自我约束和较高的自我要求,每个人都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特别是主帅郎平,虽然腰伤在身、膝盖老化如七十岁老人,但训练时仍坚持坐在高脚椅上进行指点。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核心力量是教师,关键人物是校长。希望全县广大教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牢记使命,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努力在平常中迸发激情,在平静中绽放光彩,在平凡中彰显伟大。要甘立树人之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为己任,矢志从教、甘为人梯,祛除浮躁、脚踏实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最大限度地施展智慧和才华,在教书育人中奉献社会,在三尺讲台上服务人民。要力行笃学之风。把学习与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能力、破解工作难题紧密结合起来,时刻保持“充电”状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使自己的“一桶水”始终能够“活水长流”,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始终能够与时俱进,更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多重需要。要常存仁爱之心。始终胸怀仁爱、严慈相济,用真言、真理、真知教化学生,用真情、真心、真诚感化学生,同时又严格管理和要求学生,播撒善良、正直、快乐做人的种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涵养为师之德。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善于在多元文化中明辨是非、汲取智慧,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希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们见贤思齐,以郎平为榜样,向受表彰的名校长看齐,远离酒场、关系场,少些应酬、多些研究,潜心治学、精心治校,带头上课、主动听课,只做校长、不做“外长”,用人格魅力感染人,用满腔热忱凝聚人,用科学方法管理人,成为思想迸发的“火花石”、吸聚智慧的“磁铁石”,教育事业的“奠基石”;始终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科学制定学校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团结带领师生为之努力奋斗,真正体现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成为群众认可、社会公认的专家型校长。教育系统要大力推进“名校长工程”,真正把爱教育、懂教育、善管理的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把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先进办学思想,有威信、有能力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

    各位老师、同志们,精神的光芒穿越时空,榜样的力量激励前行。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学习女排精神为动力,牢记使命,强化担当,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争当人民满意教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推动全县科学赶超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全县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各位同志,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涟水 接续 女排 重塑 全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