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十五年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发展研究的现状、特征及展望

    时间:2020-04-24 07:54: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是全国高职教育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与反思其办学历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2005—2019年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从园区研究者的属性、园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研究、园区高职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园区发展与区域文化互动研究等方面,对常州高职园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十五年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研究特征:“单兵作战”现象普遍,校际科研合作较弱;研究范围较小且固化,园区办学的核心要素研究不多;协同集约发展得到认可,差别错位发展研究尚不明显。因此,文章提出常州园区研究要发挥科研平台作用,加强园区研究共同体建设;拓宽研究主题内容,坚持宏观与微观的研究路线;提高院校研究能力,共同推动园区协同特色发展。

    [关键词]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特色发展  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沈文明(1984- ),男,江西九江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5-0046-07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职教育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对办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全国各地先后启动了“大学城”“高职园区”建设,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建的,由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学校主体协调推进,旨在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园区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若干问题。本文尝试以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园区研究现状,以期对园区发展有所助益。

    一、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研究现状分析

    园区现有5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分别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大学。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平台,以“常州高职园区”为主题进行检索,经过筛选整理2005—2019年的相关文献,对十五年园区发展研究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一)园区研究者的属性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园区从建设以来,相关研究持续增加,呈现阶段性发展态势。从2005年起,学者对园区发展模式开始进行研究,在2013年达到顶峰,此后一直保持较高的论文发表量。从发表论文学者的身份来看,6所高校的教师和行政管理者是园区研究的主體,其中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占大多数;从发表论文的数量来看,各院校存在较大的差异,多少不一。常州大学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也同样参与了高职园区的研究,产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这说明本科高校的学者没有独立于高职园区之外,而是融入整个高职园区之中,通过对园区的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社会服务的探究和反思,为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另外,园区之外的高校学者也参与其中进行个案研究,进一步说明园区的发展不仅引起了所在高校的较大重视,还引起了其他高校或单位的研究探讨,这反映了园区办学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为业界所熟知和认可。正如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常州高职园区的办学模式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园区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期刊论文课题的分析,发现所发表的论文基本上都获得了课题或基金的支持,只是课题或基金的种类与级别有所不同而已。目前统计的论文中,国家级课题或基金较少,主要是省级项目、省市级学会课题、区域性校级课题等,这些课题或基金往往交叉出现在研究文献中,共同支持和推进园区研究项目的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课题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出现的频率较高,近50%的论文得到了该课题的支持,在所有课题中的占比最高。可以看出,有组织的校际科研平台,为园区多方面、深入化研究提供了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极大地推动了园区的科学研究发展。

    (二)园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研究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联系的载体,是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单元,直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岗位特点。园区自建立以来,专业设置及结构一直处于调整之中,与常州区域经济发展保持互动状态。2004年,教育部首次颁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引导高职教育要坚持服务社会,坚持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强化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在专业设置研究方面,园区研究者主要是从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对接关系等角度来分析,这与当前研究的主流方向是一致的,强调专业结构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有学者从产业调整的视角出发,认为园区专业设置和调整缺乏总体规划,专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布局没有完全匹配,提出园区专业设置优化要结合不同时期经济发展规划,分析常州经济产业发展的结构特点和需求。

    借助协同理论,园区高职院校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协同合作关系。专业设置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参数,根据产业结构和外部需求,通过调整相关子系统,可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转变过程。但是,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就要从当地的产业特点着手,把专业设置的布局融入政府对产业的规划之中。有学者认为,园区高职院校共开设专业203个,涉及交通运输、土建、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等13个专业大类,与常州的第一、二、三产业对接情况表明,园区内还没有对接第一产业的专业,对接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存在同质化现象,另外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不协调。在此基础上,对专业设置进行深入分析,专业大类与专业点的分布显示高职院校之间专业结构有较大的差异性,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学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在专业大类上体现的特色性最为鲜明,分别对应的是电子信息、制造、土建。如果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作为分析工具来衡量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园区应在第一产业专业点上谋求突破,在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上增加新兴专业点的布局,同时优化第三产业中的专业点结构。

    (三)园区高职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园区建设之初,其设计理念就在于资源共享、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的功效。目前已有5篇硕士学位论文以园区相关主题展开研究,其中3篇是关于资源共享机制方面的。有研究认为,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不意味着消除各院校的传统和差异,相反,园区唯有保持和形成各院校迥异的教学风格、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较强的优势互补性,才能达到预期的集聚效应。因此,共享机制要建立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协调的中介作用,建立相关运行体制,实行园区各院校院长例会制度。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带来的发展问题,避免各高职院校因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然而,通过对园区共享实训基地的实训量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园区院校共享意识较弱,实训资源共享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建设方案与运营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

    较早关注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研究的学者认为,园区发展之初,就应该建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并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基础,按学科大类建立相对统一的公共文化基础平台,允许学生跨校选课,允许学生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发展。教学资源共享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讨论与学术交流,更多的是强调实实在在的、可看得见的、用得上的资源共享。相比理论教学,共享资源具有投入大、要求高、可重复使用的特点,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训练特别重要。但实践表明,园区教学资源共享还停留在局部,如教学督导员共享、部分实训基地与教师共享、部分公共选修课(学分互认)共享等方面,尚处于零散、个别化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的态势。

    (四)园区发展与区域文化互动研究

    园区办学与区域经济是共生共振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园区教育的规模、质量,产业结构调整对园区专业结构变化产生影响,社会企业的需求决定了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反过来,园区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了人才支撑,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园区高职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还存在功利化思想,专业设置追求大而全,提供的技术服务处于较低层次,难以满足区域企业的发展要求。尽管园区在资源、人才、地理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也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效益,但这种效益的彰显往往受园区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共享能力、依赖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满足园区周边或区域所在企业的用工需求,园区高职院校完全可以按照自身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预测和调研结果,独立设置并建设社会所需要的专业,而不用参照和甄别其他院校的办学信息。这种办学模式表面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全面信息化的今天,面对人才需求类型和规格的快速更迭,一方面“各自为政”与园区的协同育人理念相违背,另一方面“单打独斗”也容易使园区各个院校陷入同质化发展的困境。园区高职院校专业重复开设,人才培养机制缺乏协同交流,必然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加剧结构性失业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园区高职院校的交流机制是形成良好办学生态的关键,这是因为园区5所高职院校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间的交流与分享可以促进院校间的深入了解,进而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基于此,有学者从生态共生的角度出发调查发现,园区校际间的文化互动性不强,管理层缺乏深层次交流,导致大量共享平台项目难以推进。要实现深度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办学特色,园区还面临三种文化难以协调发展的问题,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分别代表的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各自为政”。三种文化若不能在精神层面产生共鸣,在实践层面的优势资源利用与合作就很难推进,最终将不利于园区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发展。

    二、常州高职园区研究的主要特征

    (一)“单兵作战”现象普遍,校际科研合作较弱

    園区从开始就是作为一个整体规划而确定建立的,资源共享、集约发展是园区基本的理念,这不同于单个高校的自我发展,也有别于一般大学城的高校集聚。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园区内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共享等方面还处于独自发展的状态。就论文发表来看,基本上是单个高校独自就园区某一主题进行研究,更具体一点说,就是学者个人的“单兵作战”,院校合作开展科研的情况较少,园区学术共同体的氛围严重不足。园区整体发展的效果取决于每所高校在理念上的认同和制度上的实现,但目前园区教育协同发展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协同教育实践还很少。

    实际上,园区发展离不开宏观的顶层设计,也不能缺少对园区现状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来自教学、管理等部门的科学研究。“单兵作战”现象表明园区内学者研究分散,没有形成团队体系的架构。园区内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如果仅仅是自己埋头做研究,缺少其他校际力量的参与,就很难对整个园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的结果要么是偏向主观的判断,得出不够信服的结论;要么是停留在表层之上,不能反映园区办学的客观状况。这导致园区的院校调查研究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必将大打折扣,对于科学研究服务于园区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二)研究范围较小且固化,园区办学的核心要素研究不多

    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表明,产教融合、校企(所)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从文献的统计分析来看,参与园区办学的专业教师和管理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理论上,他们是园区教育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个体教育活动融入了所在院校的教育实践,对具体的教学模式和产教融合情况最为了解,也最有发言权,具有客观认知和理性思考。而实际上,此类研究大多内隐于其他研究内容之中,专题式、深入性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对园区校企(所)协同育人机制的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学者往往对园区办学的现状进行概述性表达,用统计数据和文字加以陈述,大多是园区规划理念介绍和经验总结。经验思维容易使研究者陷入“只见事实、不见规律”“只见经验、不见真理”的困境。因此,他们常常善于堆砌资料,缺少对材料特征的提炼和内在规律的概括;热衷于教育问题的展示,缺少对问题内在机制的探索和问题关联性的解释,没有聚焦办学机制的内核,在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核心要素上进行挖掘和分析,尤其缺乏实证研究的案例,以及对数据背后的逻辑分析和数据间关系的凝练。

    相关热词搜索: 常州 园区 十五年 展望 特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