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研究

    时间:2020-05-19 07:56: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关 键 词】生涯规划教育是对人生的一种审视与规划,是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路径。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中学生从心理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认识自我;开展学涯教育,疏通中学与大学的通路;进行职业体验,练就过硬的职业竞争力;开展职业教育,打通教育与职业的内在联系;创造仿真情境,锻炼生涯决策能力。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价值研究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3-0098-03一、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生涯规划教育是引导中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以接受教育为手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为途径,最终实现服务“大群”的人生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涯教育是指社会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职业和社会三者间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所谓狭义的生涯教育,主要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与职业和以规划未来生涯为核心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主要指学生时代),也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职业和社会三者间相互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主要为跨入职业界以后)。在当代,通常我们所说的生涯教育是属于狭义上的,是指渗透于课程教学并与学生的职业觉察、探索和准备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指学校形态的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

    (一)生涯规划教育是对人生的一种审视与规划

    克里希那穆提说:“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1]自我认识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当前我们的教育,只是传授给学生各个学科专业知识和各种实用的技术,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审视和规划自己的漫长生涯。生涯规划教育要帮助中学生审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是谁?其二,我想想干什么?其三,我能干什么?其四,环境或条件允许干什么?其五,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其六,现在或每一阶段怎么办。从而,帮助中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体验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爱好,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投射到国内外及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涯路径和生活方式,并作相应的学习、修炼与准备。

    (二)生涯规划教育是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路径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应当服务于至善——也就是生命——的利益,而不是城邦的利益。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臻达智慧或正义,而是瑧至幸福。伊壁鸠鲁把幸福理解为一种心境,就是“平和的心境”或“灵魂的安宁”。这种观点主要是为己的。人并不孤立的存在于社会之中,而是存在于相互联系的人际关系之网中。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还要承担起服务社会、完成人生价值的责任。哲学上对价值的解释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它表现为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人生价值也就在于我们个体的属性和功能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它表现为个体的行为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对社会事业有贡献,为求学做人的向往目标。[2]而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中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为服务社会、实现自我做好准备。

    二、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阐释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中学生从心理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认识自我;通过开展学涯教育,疏通中学生对中学与大学认识的通路;进行真实的职业体验,练就过硬的职业竞争力;开展职业教育,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内在联系;创造仿真情境,锻炼职业生涯决策能力。

    (一)增进自我认识,发掘人存在的文化载体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求的最高目标”。在哲学各个流派的争论中,这个目标是统一并且不可动摇的。它就像哲学的阿基米德点,是所有思想的固定不变的中心。教育学虽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但是它同样是教育活动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张楚廷先生在阐释自己的教育哲学时,就将“人是什么”作为教育的第一问。同理,中学生生涯教育首先解决的问题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中学生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找到通往未来的幸福之路,认识自我是这条路的起点。当前,在中学生生涯教育中,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职业语境中的自我,包括兴趣、气质、性格、智能、技能、职业价值观诸方面,是“个体因素”,是一个抽离文化母体的个体。但是,人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上帝的或自然的产物;不仅我们的观念、价值、感情和行为模式是文化的产物,就是我们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以至整个神经系统都是文化的产物。[3]可见,个体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为了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而弃医从文,就是最显明的例子。所以,中学生生涯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以发现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等个体素养。同时要引导中学生复归到其“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根基,培养中学生对于社区的文化情感,从而全面的认识自我。

    (二)开展学涯教育,疏通中学与大学的通路

    学业是中学生生活的重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中,茫茫的题海淹没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中学蜕变成一条输送管道,源源不断的将学生从中学送入大学或者社会。由于“管道”的阻隔,学生对于前方的大学和社会知之甚少。从远的方面来说,生涯教育志在打通中学生对于学业与人生的想象;从近的方面来说,生涯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学生学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只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考试上。而不去思考自己毕业了以后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更不会去思考学习与人生之间的关系,待到毕业时却没有了前行的坐标。而有幸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由于缺乏对相关学科专业的认识,在专业的选择过程中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其奋起读书、钻研高深学问的绝佳时期。但是由于对学科专业的不了解,导致很多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出现盲目性,以致其对专业失去兴趣,对于当初苦苦追求的大学产生了疑惑。有的人沉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有的人深陷于现实的情感世界,却唯独难以融入到大学的精神世界。大学之大,不在于面积之广,设备之优良,而在于精神世界的广博。大学生们只有在精神上与大学相契合,才能真正的体会大学的高深与理性世界的美。通过开展学涯教育,我们要为中学生勾画出一幅以初中为起点直至终身的学习蓝图。知识社会日新月异,只有终生学习才解决生涯中所遇到的各种危机。而大学是终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习各学科前沿知识,更重要的是搭建起终身受用的知识框架结构,发展我们的理性思维,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

    (三)进行职业体验,练就过硬的职业竞争力

    中学生生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职业,探索职业,进而增加中学生的职业体验。然而,当前中学生们的脑海中,似乎只有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路径:好大学,进而好工作。如此一来,高考和中考就成为了两道至关人生走向的门槛。而且,现在社会上所谓好中学,都是那些升学率最高的学校。学校为了保持声誉,极力为学生营造安静、单纯的学习环境。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导向。“将学生从其存在的文化整体里隔绝开来,只能是教育培养出一个个残缺的存在”。当很多学生在高考和中考面前败下阵来的时候,他们很容易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当今社会已经走向多元化,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标准也已经多元了。我们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也应该是帮助中学生明白每一个社会合理需要的职业,都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标准。丰富的职业探索和职业体验,是认识社会、了解职业的最好途径。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中学生可以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素养。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丰富的职业体验也可以帮助中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决策。但是,社会是复杂且不断变更的,社会的变更会同时带来职业种类的变更。这就意味着生涯规划教育仅仅指导中学生找个好的职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自己的事业。职业往往是社会所要求于我的,而事业则是我在此职业上尽责任外,又能自我贡献于社会。钱穆先生认为:“必待有事业,才是快乐的人生”这种快乐不在于物质利益的多寡,而是一种内心上、精神上的体验。

    (四)开展职业教育,打通教育与职业的内在联系

    职业教育诠释了教育与职业的内在联系。教育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的资格,职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普通中学教育为人诟病处,即在于将教育与职业相剥离。黄炎培当年感慨: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就在于职业和教育的脱节。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扭转。“为什么一种狭窄的、专门化的教育其地位就低于一种广博的教育呢”?[4]其实,不仅仅是职业教育不能闭门办学,普通中学教育同样应该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这就要求中学教育转变办学理念,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携手并行”。在课程设置上,保障劳动技术课有固定的课时量;在师资配备上,引进一定数量来自企业的人才。这样学生对于教育职业的关系才有更实际的了解,学业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结合。

    教育能开阔中学生的视野,给他们的职业生涯起到准备和铺垫的作用。现在中学生从学校教育中接受的各科知识,都是一些定论性的知识,是能够直接的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比如,他们学习的生物、化学知识将会在农林牧副渔行业里,派上很大的用处;化学、物理和地理知识将会运用在采矿、找矿等生产中;经济学、计算机等工作中,需要有较高的数学专业修养;平常工作中阅读一份资料,起草一个章程,与自己的同事交流都需要良好的语文素养。英语作为了解外面社会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更多更先进的信息和知识。教育是人的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职业的变更是以技术的革新为动力的,技术革新对人的知识和技能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教育可以充实人的职业知识,提升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职业的内涵一直处在持续发展之中,职业内涵的变革,需要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素质结构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

    (五)创造仿真情境,锻炼生涯决策能力

    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我必须自主地选择我的人生道路;其二,我选择的道路,必须能够为我的生活带来意义和幸福。[5]生涯决策能力是过上幸福生活的保证。生涯决策不仅仅是一个即时的选择行为,而是一个决策过程,是一系列有关决策的高潮阶段。这就意味着生涯规划教育需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系列的生涯情境,来锻炼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毕竟决策是实践的先导。人生存在世界中,不是纯然作为一种由自然给定性的存在,而更多地是一种由自身给出性的存在,是一种实践性存在,人创造自身的本质。人的生命不是孤立的存在,个体总是与他人、他物“共在”世界中,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都是在与他者意识的交流中形成的。[6]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我们应该提高其认知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一个有效的生涯决策的出现,要求个体准确认知自我、体验职业、了解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职业与社会的关系,继而综合分析这五类因素,最终才能做出有效的生涯决策,过上有价值的、幸福的人生。具体的操作程序分为交流(eommunie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515)、评价(valuing)和执行(exeeution)五个过程。通过改进这五种认知信息加工技能个体可以改善其生涯决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5.

    [2]钱穆.新亚遗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82.

    [3]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12,(06).

    [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88.

    [5]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41.

    [6]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52.

    相关热词搜索: 中学生 生涯规划 价值 研究 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