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我设计了世博尼日利亚馆

    时间:2020-05-20 08:00: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每当有人自豪地对我说:“上海世博会,我已经去过五次啦!”我就会笑着在心里说: “其实,我进出世博园有上百次了,看着各大洲场馆一点点造起来,其中尼日利亚馆就是我设计的!”

    刚开始闯荡设计界的我,头一次出国便献给了世博,而且一脚跨向了万里之遥的非洲大地。

    带着初稿,我从上海来到尼日利亚

    我所在的延华公司是上海世博会指定多媒体服务商之一,当我知道自己要负责设计尼日利亚馆时,距离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已不到半年。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同,人口第一,经济总量第一。尼日利亚馆位于非洲联合馆之外,属独立展馆。争取尼日利亚馆承建权的过程比想象中繁复,从2009年6月至11月,三批尼日利亚官员抵达上海考察,最终选择了我们的策划。24岁的我成为项日负责人之一,担当尼日利亚馆的设计,这使我有了一次人生难得的非凡经历:考察尼日利亚,参与世博筹备。

    2009年12月中旬,我们得到尼日利亚官方邀请前往当地考察。尼日利弧的T商业部是世博会的直接相关部门,他们希望我们此行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经济状况等,以便在设计中获得灵感。我们最终决定,参观具有代表性的原首都拉各斯以及现首都阿布贾,考察人员为公司老总、世博项目经理和作为设计者的我。

    我们一行由上海出发,中途在迪拜转机至位于西非的尼日利哑原首都托各斯。拉各斯原是沿海经济大城市,很多跨国公司都将其作为非洲联络处,,尼日利亚政府在20世纪末为了各地区发展的平衡,才将首都从拉各斯迁到中那的阿布贾。

    这一路,我坐了将近18个小时飞机,屁股又疼又麻。平生头一次长途劳累,已是头昏脑胀。但这可是我第一次出国啊,来到万里之遥的非洲大地,新奇感让我没有半点睡意。看着接机官员黝黑发亮的皮肤,我由衷地兴奋:这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在颠簸的车厢里,湿热的空气迎而扑来,拉各斯的夜晚并不亮,远看建筑剪影楼层都不高。突然,一阵强光刺得我睁不开眼,车速明显慢下来,等同过神来,看到的一幕让我半天同不过神来:一部装甲车架着冲锋枪,黑洞洞的枪口正“护送”我们车驶离,那强光是装甲车上的探照灯。持枪的军人用枪瞄准我们掠过。这原本只在新闻与电影里看到的情景此刻离我们仅十米,我不南得一阵心惊肉跳……一旁的地陪解释道:他们在查可疑份子,没事。此时此刻,我才真的感受到自己身在另一个国度,尼日利亚和印象中原始丛林、万兽狂奔的非洲不同。

    到宾馆已是深夜。我第一次住进防空洞般的建筑,墙壁都是原始拉毛工艺粉饰的。我稍微吃了点手抓饭,就摸着睡去了。

    次日一早飞首都阿布贾。一到尼日利亚工商业部,我们立即展开工作——演示初稿。初稿是我们来尼日利亚前根据网络等资料,按世博会提供的租赁馆地图纸做的一套设计方案。演示之后,尼方提出意见:他们更喜欢非洲原始的元素,希望有非洲的图腾、具有非洲建筑特色的草屋、非洲纹样等。同时,他们非常赞同我们提出的以祖玛岩作为外墙的设计。因为祖玛岩被誉为非洲七大奇迹之一,是通往首都阿布贾的大门,而在这里则寓意为通往尼日利亚展馆的大门。

    对于展馆内部设计,我们在初稿中计划做多媒体展项,例如异型投影、大的LED屏、城市沙盘等。但尼日利亚人在会上直接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我们更崇尚原始,展现我们的手工业、艺术作品等。我们希望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非洲!”对于地面选材——环氧树脂地坪漆(一种普遍应用于公共场所的地面铺设材质),他们也认为过于现代化,不能体现尼日利亚独特的原始自然的风情。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希望既能在外墙上保持原本设计的蓝天白云下的祖玛岩,又能大面积地体现尼日利亚国旗。

    通过和尼日利亚官方的沟通,我们决定根据此行对尼日利亚的了解,重新设计展馆方案。我深切地感受到,人性的返璞归真和对大自然的崇拜是非洲人与生俱来的强烈本能。在这片辽阔而又生机盎然的非洲大地上,那些皮肤亮黑的人比我们更懂得自然与人的和谐之道。

    难忘的非洲七日考察

    奥巴桑乔总统是第一个支持尼日利亚进入世博会的人。他认识到世博会是让世界了解尼日利亚的一个平台。他非常重视交流,重视难得的世博机遇。从西班牙世博会上一个小展位,到本届上海世博会尼日利亚作为独立展馆出现在世人面前,尼日利亚的发展和进步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受前总统奥巴桑乔的邀请,我们参观他位于拉各斯的农场。尼日利亚人很激动地告诉我们这里鸡蛋的保存壳、稻谷碾压机,都是中国制造的。农场由前总统经营,解决了很多尼日利亚当地人的工作问题。大批劳动者养蜗牛、白兔,培植可可,据说法国大餐用的蜗牛都是南他们供应的。

    在去奥巴桑乔总统的农场之前,我们拜访了一家小型的家庭农场。农场主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教徒,话说到一半,他看到了,时间,便会自顾自立即转身朝着一个地方拜。他领我们进农场看自己种的各种水果和养的各种家禽。走过一条泥泞的小路,我们看到了侏罗纪一般的峡谷,扒开棕榈树好多鸟一下子散开,随后翱翔在峡谷中。当地人摘树上的果子,靠双手双脚攀爬,很少用机器。农场主问:“渴了么?”只见一非洲小伙儿三两下摘下一只大柚子,掰开后蜜汁流淌,清香四溢,瓤肉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我尝了一口,说:“葡萄柚!”农场主立马在一旁点头:“对对对,葡萄柚!”他很激动。我们猜想老人家这辈子估计只知道这个中文单词,因为这个葡萄柚出口中国。不过,这里的葡萄柚好吃百倍,肉质鲜嫩,完全没有渣感。我没有忘记举起相机在阳光下为它记录下——还没有离开故乡的葡萄柚!这张照片,今天你来尼日利亚馆,还能在墙上清晰地看到:非洲的葡萄柚和我的手。

    去非洲之前,得知他们喜欢万金油,认为这是来自东方的神奇礼物。于是老总提议带些万金油送人,此外还带去了富有象征意义的中同结。抵达尼日利亚的第一天,我们就送了一个中国结给专车司机。黑人司机从未到过中国,见到中国结很激动,立刻挂上车头。我们告诉他:It means lucky!他便大笑起来,以后每天上车都要摸摸中国结,遇到堵车也要摸摸它。至于万金油,它们在非洲经受了严峻考验。炎热的非洲空气里,万金油出人意料地统统变成了液态。我当着尼日利亚官员们的面,美不滋地打开演示如何涂万金油,竟然一盒子油全扑在衣服上,尴尬的我呆站在那里,笑容僵硬。

    一路陪伴我们的向导是工商业部的David,他带我们去了首都阿布贾最大的教堂。出来的时候,我们被教堂门口等候家人的黑人儿童深深吸引。那些孩子天真无邪,见到我们的黄皮肤就一直围着我们嬉笑拥抱,要和我们合影。我们举起相机,他们毫不羞涩,很有镜头感

    地凑过来和我们合照。我终于明白为何每次看到明星和非洲小朋友合影会感觉特别亲善,因为他们的洁白牙齿和真诚微笑实在太动人了。

    非洲民族手工艺品非常有魅力,有动物皮毛做的各类乐器、象牙制成的象棋、项链、雕塑等。这里没有发达的工业,纯手工就地取材,每一件工艺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市场里,他们已接待过许多中国人,看到我们会说:“你好!炊迎你们。”提起一串象牙项链,他们会很认真地说: “Yes象牙,No象骨。”和上海的洋泾浜英文如出一辙,而且管用!

    此次还有幸参观了尼日利亚最大牛奶品牌的奶源牧场。我第一次到牧场,一路上探头看,两旁都是芒果树,叶子微微发红,树冠形状漂亮,树干特别粗壮。牧场主用美味的优格招待我们:浓稠,细腻。吃完后一定要用舌头舔上嘴唇。我们夸赞这里的优格如此鲜美,牧场主说: “我们真希望哪天可以出口到中国,可是我们无法找到可以为我们提供包装的厂。光靠尼曰利亚当地的工厂劳动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公路边看见小贩头顶香蕉,手提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瓶装花生。我们很好奇为何要将花生存放于这样的酒瓶里(脖颈微长的红酒瓶)。向导David笑道: “因为它便于倒入口腔。”他一手举瓶往嘴里倒花生,一手往嘴里送香蕉,一根香蕉两口吃完。然后,他递给我们,示意我们一定要试试这样的搭配。作为小姑娘,我很秀气地摊开手倒了几颗花生,然后咬了一口香蕉。David说:“看,是吧,这样吃就不会太甜。”的确,非洲的香蕉真的会甜到牙疼,和花生一起咀嚼,口感有点像带颗粒的花生酱,很好吃!我回国后强烈推荐给爱好香蕉的朋友,从此大家有了新吃法。

    在去祖玛岩的公路上途经一个蔬果农贸市场,水果堆在地上,在烈日下干晒着。市场负责人说,每年尼日利亚当地生产的水果,5%被尼日利亚人直接食用,15%榨成果汁保存,剩余80%的水果大多会因当地没有保鲜的技术而白白浪费。鲜红的甜橙眼看渐渐干瘪,散发出扑鼻的腐烂味道,真的很可惜。

    终于要看到祖玛岩了,我们都好兴奋。隐约可见的神灵的脸让我们辨了好一阵子,一旦看出,便越发觉得有存在感。祖玛岩位于并不起眼的公路边,尼日利亚并没对景点做过多的修饰。祖玛岩就这样很质朴地存在在那里。但我相信它在尼日利亚人的心里是非常神圣的。它对于他们是特别的。

    七天的旅行短暂但非常充实,这给我们一次难得机会来深入了解这片土地和它所承载的文化,体会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他们对这片土地炙热的情感。这也让我们在调整设计方案时,多了一份对那片土地的亲近,理解他们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与自豪。

    世界眼前的第一个尼日利亚馆

    此次非洲之行,我们感受到尼日利亚总体经济还不发达,但当局已经看到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目前仍以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等为主,他们却渴望有先进的工业设备和配套设施来引导他们扩大优势,出口优质产品,让全世界知道尼日利亚丰富的自然资源。

    尼日利亚展馆的标语几经修改,契合本届世博的主题,确定为: “我们的城市,多样性的和谐。西非海岸璀璨之光,崛起中的和谐之国。”(Our cities,harmony in diversitv,Brighl lights on Lhe coast 0f West Africa.A harmonious and risingcounlry.)以此来表现这个国家发展现状和潜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这个民族的独特性和它的地位。

    尼日利亚馆的场馆面积为500平方米,展馆面积为342平方米。整体设计遵循简洁但不简单的原则,以不复杂的开放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展示面积,保证人流通畅的同时,灵活运用当地特色,使参观者如同进入异域风情浓厚的异国情景之中。

    展馆外部没计成祖玛岩,外墙右上方体块为尼日利亚国旗颜色,上部是展现尼日利亚风景的灯箱布,等候门厅配合尼日利亚最常见的棕榈树造景。

    内部展区共分三大部分:

    展区一为“西非海岸璀璨之光”,占整馆面积的30%左右,让观众直接感受尼日利亚。主要介绍民族的历史、文化等。进口处为尼日利亚的简介,大树遮阴,展示当地的茅草屋造型。屋外悬挂黑非洲三种古文明实物,配以屏幕滚动播放艺术品代表,展现西非重要文化地位。四台广告机分别展示诺克文化、伊费文化、贝宁文化、今日之城。

    展区二为“崛起中的和谐之国”,占整馆面积的50%左右。观众可了解尼日利亚的农业、采矿业、石油及天然气能源工业、海岸资源、林业、交通业、银行及保险、自由贸易区等方面的多元发展。在绚丽多彩的背景布上,九块展板分别叙述各行业发展现状。配以电子地图和电子书。

    展区三为商用区,占整馆面积的20%左右,分布商店和VIP区。其中舞台区的主题为自由之夜。拥有大型LED屏幕的舞台可作为演出场地。无演出时,LED屏幕可以播放电影和体育赛事——2010年世界杯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之鹰参与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在商业区,尼日利亚特有的亭子造型配舒适的沙发,可以在最佳角度观看“明日希望”的重点展项并稍作休息。

    尼日利亚馆属于独立零建租赁馆,在世博会结束后将被拆除。整个项目涉及许多建筑规范标准,手续和操作流程也相对复杂。

    展馆在2010年春节长假后开工,离4月24日试运营开馆仅两个月,时间紧迫。由于施工资金全部来自世博援助,如何在有限的受助款项内做到动静结合,信息量充足,这就好比上海一句老话“螺蛳壳里做道场”。为此,我与公司工程部和策划部多次讨论。

    尼日利亚馆的建筑亮点在于外墙的“祖玛岩”造型,起初的方案是泡沫聚脲材质附着于外墙彩钢板之上,模仿山体的凹凸质感:但由于经费的问题,我们最终决定用车贴的形式替代泡沫聚脲。这样一来遇到的问题是:车贴和彩钢板成了一个平面,担心山体缺乏立体感,达不到预期效果。讨论后,我用平面二维图案效仿山的立体感,做了一张效果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建筑外观实际贴附后,远远看去整个建筑依然能呈现立体感,似被一座山包裹,隐约能见到祖玛岩上的神灵。这种用二维效仿三维立体的做法,在保持效果的同时,不仅减小了工程量,还节省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成本。

    短短两个多月的施工过程里,工作节奏是多变的。由于世博项目的特殊性,后阶段园内安保等级不断提升,世博园内的基础建设逐渐频繁,这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一份出门单、一张工作证、一个项目章都需要我来回奔走多次。除了管理工地、备妥世博所需文件,我同时要对设计进行调整,选择施工材料。每天要办掉哪几件事、要敲完哪几个章、跑完哪几间办公室、选定哪几种材料……我都要事先想清楚,合理统筹,做好流程表,然后按照流程顺序,一项项落实。

    令人欣慰的是,2010年4月16日,尼日利亚馆正式完成消防备案,世博协调局的设计相关文件随着尼日利亚馆的提前完工也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尼日利亚馆整体场馆竣工。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我非常自豪能参与上海世博会场馆的设计。希望参观尼日利亚馆的观众能通过我的诠释更多地了解这个非洲国家,体验非洲大地激情魅力。我更希望通过此次展示,能为尼日利亚公司商社提供经贸合作和交往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设施,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让这片土地欣欣向荣。让世界各地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得更幸福,这是我本次设计工作最愿意看到的。

    相关热词搜索: 尼日利亚 世博 设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