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苦尽甘来,下岗工人打拼出新天地

    时间:2020-05-21 07:57: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下岗工人变脸艺术匠人

    康 康

    在大山子798几乎没人不认识王春山,只要一提起“山子”(就是王春山)的名字,游览画廊有解说,逛服装店有折扣,走进艺术家的工作室也能因此受到热情的礼遇。一个艺术布展人,他凭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家里安排的,要听家里话。”这就是山子对他最初放弃高收入工作改行当工人的解释,这个决定产生的连锁反应影响了他的生命轨迹。

    1985年,在父亲的要求下,山子进了国营工厂,成了一名;中压工人。“这是国家最后一拨招工,我也挺幸运的。”山子很乐观,跟他聊天你感觉不到苦恼,和他一起干活的同事都这么说。山子说:“我也喜欢工厂,我在小学的时候就爱动手做东西。”

    到了工厂,首先改变的是收入,每月40块钱。山子说起初挺不习惯,但既进厂了,就得好好干。谁也怪不得命途多舛,17年后,山子下岗了。可这17年,山子的思想从没变过,“外界环境怎么变,咱也不能变,觉悟不能减。”山子是老牌共产党员,下岗之后他就一个想法,厂子管不了我了,我就靠自己,但觉悟不能低。“不能没诚信,靠声誉吃饭”是山子在798响亮的天字招牌。

    对手工厂的生活,山子描述得很简单。“做工人有点苦,要一点一点地涨工资,我还可以,在和我一起进厂的人中,我工资最高。因为干得好呀!”山子自己乐了起来,接着说,“工作半年我就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和师傅比着干。”从山子口中说出来的生活,让人觉得都挺有意思,没有一点抱怨。就是这么一个好工人,2002年,他主动要求下岗。山子所在工厂是北京轻汽,做五十铃N系列1041轻卡,1994年以后国内很多家企业都生产这个系列的车,因此工厂效益每况愈下。从1 998年到2002年,2000多人的大厂这时只剩下100人。当问起山子有没有后悔进工厂时,他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革命工作嘛。”

    由兴趣到创业山子一步一脚印

    其实山子并不是一味地死守工厂。从1996年开始,厂里在支付工资时就出现了困难。起初每月上15天班,800元工资。1998年,已经没活儿可干,每月发给465元基本生活费。山子利用起较充裕的闲暇时间,做起了自己的事业。

    说起山子的再创业,不能少了他的启蒙老师肖玉。肖玉是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毕业的,现在也是圈内颇有名气的艺术家。1996年,由肖玉引路,山子第一次接触室内装潢。三里屯的休息日酒吧就是他们的早期作品。这时山子只是单纯地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装潢酒吧也是义务帮朋友忙。山子白天出去做装潢酒吧的工作,晚上到家给正在上小学的儿子辅导功课,等儿子睡了,就是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了。通过肖玉,山子认识了一帮圈子里的朋友,他们经常彻夜长谈。五六个大汉缩聚在肖玉12平米的小平房里,晚上九十点聚齐,品茶聊艺术,一聊就是四五个小时。这段时间,山子装酒吧还处在摸索求学的过程,每月收入不过千儿八百块,直到1998年。

    1998年7月,山子布展的《水族墙》展览轰动了当代艺术界,不仅展品出色,山子亲历亲为的画展布局得到了圈内艺术家的一致认可。同年年底,好友肖玉、孙原的《牧者》画展再次受到关注。1999年冬,芍药居的地下层《ruan》又一次引起轰动。这时,山子对于布展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除了布置画展,在798他接到了更多艺术家的订单,工作室和艺术展的订单纷纷找上山子。

    在2002年以前,山子还没有自己的布展队伍,每次接活儿,都要自己联系施工队,购买原料。一个展览做下来,月收入只有1000元。如果说现在山子赚的是辛苦钱,那2002年以前,赚的就是辛苦的辛苦钱。圈里的朋友给山子出主意,不如自己组队伍。2002年,山子真的有了自己的队伍。他们每天工作至少14个小时,山子早出晚归,中年他和工人一起买菜做饭。他说“时间不够用,睡觉的时间越短越好,不然自己会觉得浪费了。”

    山子从未懈怠,直到今天,山子出门总是背着一架大相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不断收集素材、找寻灵感。山子每天忙忙碌碌,联系艺术家交流思想,确定尺寸,买材料,监督施工……做展会的价格也涨到十几万。如今的山子说自己还没成功,虽然买了车,但房子还没有呢。这些年,山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老婆儿子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不用再和父母挤在一个屋檐下。

    憨厚的山子谱写着无商不奸的悖论

    一个下岗工人,他是天生的生意人吗?

    山子凭的就是诚信。他戏说,在798人人都知道一句话——有困难找山子。他是个热心肠,凡是他能帮的绝对帮。山子不仅被圈子里的人封为“第一布展人”,还是个有口皆碑的大好人,这是亲戚朋友都知道的事儿。

    在一次布展过程中,山子朋友的朋友找上门卖水泥,50块钱一袋。山子明知道行价30块,但他还是买了,整个布展都用的这高价水泥。他傻吗?也许是吧,山子只说:“谁谋生活都不容易,贵就贵点儿吧。”

    约山子采访的时候,他正在广东惠州做露天雕塑展。这个展览由于主办方没有报批通过,被搁置了三年。三年前,山子答应以月薪1万元负责布展。今非昔比,现在山子早不是这个“身价”了,但他说:“我吃点儿亏不要紧,重在承诺。没诚信的人,以后谁还找你呢?”山子向来少言寡语,聊到高兴处,他戏称自己是“老黄牛”。

    盲人付姐的光明生活

    严娟娟

    付姐就是北京盲人按摩圈里的知名人物付宝荣。

    年近50的付宝荣曾经是体育运动爱好者,小的时候,梦想是当律师。18岁起,一直从事茶叶销售工作,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因为一次意外事故造成视网膜脱落,经过6次手术,1997年被医生宣告她双眼失明。

    如今的付宝荣,已经成功地由下岗职工“改行”到了盲人按摩这一职业,并拥有了自己开设的两家盲人按摩中心,前后解决了30多位盲人就业。

    有那么一瞬间,想起自己失去的双眼,付宝荣内心最深处的痛楚会“泛”了上来,但仅仅是一瞬间,转而又会微笑面对生活。走路的时候,付宝荣从不低着头,她觉得自己看到的不是黑暗,而是灿烂的光明。

    坚强画出的命运轨迹

    上个世纪80年代,付宝荣的爱人因公腰部致残,她成了这个家里的顶粱柱。失明后,面临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需要人照顾的丈夫,还有年事已高的父母,下岗在家的付宝荣接受不了现实,几次想到过死。

    有一阵子,十白自己憋出病来,每天一大早,付宝荣就出门满街走,爱人问起来就说是出门找工作。一个从前靠明亮的眼睛辨别茶叶好坏取得骄人销售业绩的人,如今与黑暗为伍,又能去哪儿找工作呢?是因此倒下,还是面对现实重新生活,就在付宝荣被压力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时候,在崇文区残联、市残联的安排下,已经43岁的她去参加保健按

    摩培训,从此有了对命运说“不”的信心。

    在学按摩的半年里,付宝荣每天6点起床,从南城穿过北城,往返一趟要花上5个钟头。每天回家已临深夜,有一站没一站地搭车,为了省钱,没车的时候,就一步一步量回家,从没打过出租。等到家时,往往是凌晨3点多,腿上到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碰伤,也记不清到底摔了多少跟头了,倒头便睡。

    为了生存,付宝荣克服了记忆力减退、手关节僵硬、触觉不灵敏等种种困难,终于掌握了基本的按摩技术,并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治疗头痛,偏头痛。肩周炎的特殊技法。2001年,付宝荣大胆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按摩店。在她的苦心经营下,按摩店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付宝荣提起这段困难的日子仍忍不住哽咽。那时候,喝牛奶、吃鸡蛋对她来说都是个奢侈的想法,她从未沾过边,都省下来给女儿、家人吃。

    由于精湛的技术,周到细致的服务,付宝荣的盲人按摩店目前已有近2000名的固定客户,曾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慕名前来享受服务。

    付宝荣个人和单位多次获得荣誉,受到过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亲切接见。她的事迹也被多家媒体报道过。

    “黑色”的眼睛为他人寻找光明

    曾经有一位搞建筑设计的高级工程师,突然半身不遂。付宝荣为她出诊。她在知道付宝荣的遭遇后哭了,往日高傲、封闭的她终于吐出了心里话,并在付宝荣的帮助下找回了自信,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付宝荣的店不仅仅是个按摩店,还是客户释放心理压力、舒缓精神的小港湾。有人说,付宝荣眼睛看不见,却能让别人看到温暖和光明。

    付宝荣说自己是个“热心肠”,店里哪位员工要找对象了,她也忍不住操操心。有的盲人按摩师要走了,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她就安置在自己店里吃住,一住就是几个月,也没谈过钱。有人想自己创业,像付宝荣那样开按摩店,从选店址,筹钱,到设计店面,也是她忙前忙后帮衬。

    用员工们的话说,付姐就是我姐,性格好,没老板架子,大伙儿都把按摩店当成是自己的家呢!

    员工们逢到烦心事,困难事,都爱讲给付姐听,付姐一个人不声不响地把事情就给解决了。“付姐要我们来,并不是要为她这个老板干活赚钱的,她就是想诚心实意为我们解决困难!”这是一位姓李的盲人按摩师告诉我的。

    在我去按摩店探访的时候,正赶上员工们和付姐夫妇一块儿吃午饭。付姐的爱人做得一手好菜,十几号人围着桌子一起吃饭,开着善意的玩笑,周遭弥漫着浓浓的温馨。

    付姐总说,“我们用感情相处,所以生活得安心快乐,”她还说,自己很看重这份与员工的感情。她对自己的员工了如指掌,“这是很不错的小伙子,技术好着呢!”“这个小姑娘心细,帮店里算账一笔也没错过!”

    一场无限延伸的幸福接力

    付姐现在过得很幸福。

    如今,优秀的女儿正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科本硕连读。家也搬到了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平房。

    “我还有一个体谅自己、支持自己的丈夫,还有很多可以互帮互助的盲人朋友,还有在工作中结下的能以心相交的海内外客户。我失去了很多,但又得到了很多,生命要懂得感恩,我已经是一个很幸福的人!”付姐说这话的时候,微微眯着眼,淡淡地笑了。她架着一副眼镜,皮肤自皙,身材挺拔稍显瘦削。

    “现在我的门店还是小了点儿,找我的人一多,就没地儿安顿了!”付姐说她正在考虑,两三年间,能扩大面积,再开一家按摩店。

    最后,付姐拉着我的手说,自己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帮助盲人就业,任何有困难的盲人残疾人找到她,她都会尽力给予帮助。她期望着有一天,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她的行列中来,共同关心盲人残疾人的幸福事业。

    临出门时,一位姓魏的盲人小伙子悄悄告诉我,付姐心好,他以后离开了,有能力的话也会开个按摩店,要像付姐一样去帮助其他的残疾人,把幸福和快乐延伸下去。

    用坚韧与勤奋编织幸福生活的绳结

    康 康

    现在的王宝贵已经是朝阳区供销社的退休职工了,每个月的退休费以及她靠编织中国结挣的外快令她的日子十分滋润。快做姥姥的王宝贵真是喜上加喜,每天都是笑脸迎人。每当有人间起王宝贵这个“再创业明星”的经验时,她总是特别诚恳地回答:“我是个下岗工人,我喜欢编织,只要自己动手,总会感觉乐在其中。是编织使我感到生活充满乐趣,是它让我抛下许多烦恼,更是它让我重新找回自我,有了生活的信念。”

    几年前因为单位效益不好从推销员岗位退下来的王宝贵对如何继续今后的生活茫无头绪。1998年8月,王宝贵下岗。在她和女儿组成的单亲家庭中,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了。女儿正在念高中,作为母亲,最好悉的就是女儿日后上大学的费用,然而维持母女俩眼下生活的保障也无从谈起。王宝贵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艰难。

    屋漏又逢连阴雨,王宝贵的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到了非做手术不可的地步。出院后,她可以说是一贫如洗。“这段时间是我最难过的。刚做完手术又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所以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一向乐观的王宝贵跌进了情绪的低谷,她想破了头也不知该如何面对生活。

    就业机遇光顾了很多人,能抓住它的只是少数人

    虽然王宝贵下了岗,但单位领导并没有因此忘记他们。由供销社挑头,和朝阳区教委、区工会职介所共同组织了为期两个月的中国结培训班,包括王宝贵在内的30名下岗职工参加了这次再创业培训班。

    “我非常珍异这次机会,仔细琢磨,反复练习。”盘长结、招财进宝、凤凰展翅等中国结是王宝贵最早掌握的绳结花样,从此,她就入了门。两个月的课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同时上课的同事姐妹有一半都放弃了。王宝贵总谦虚地说,中国结谁都能编,只是她坚持下来了。其实,最可贵的就是这份毅力。

    王宝贵取得了编织培训班的结业证书,在她心里已经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同时她与一家工艺品公司签订了“结艺加工劳务协议”——加工编织品。

    为了生活,王宝贵每次要领取比别人多一倍的活儿,没日没夜地编,手编疼了,咬牙坚持;胳膞肿了,贴上膏药继续编。一个月下来,她拿到500块钱的酬劳,心里别提多满足了。“不是钱多少,而是我的工作得到了认可。”王宝贵说,其实微薄的收入连房租也交不起,她和女儿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朝阳、西城、海淀的廉价平房几乎租遍了。

    “和我一起签订劳务协议的下岗姐妹都因为受不了这份苦而纷纷放弃了编织。我也一度想过放弃。但我喜欢编织,从小就对这个有兴趣,再加上生活的需要,促使我下决心一定要咬紧牙关。最终只有我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当时,虽然我能熟练地编出精美的中国结,但始终对产品的销售没有信心,不敢将自己编出的东西推向市场,所以只能挣点加工费,这样收益很小。”

    2000年,王宝贵开始尝试开拓自编中国结的销路,没想到竟然来了个开门红。她参加了东岳庙春节庙会的商品展销,出乎意料的是,中国结在市上算稀罕物,销量格外好,火爆的销售场面令她手忙脚乱。第一天庙会,她忙着看货、找钱、介绍中国结,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庙会期间,她白天只顾卖货,没有编织的时间,中国结几乎天天脱销。于是,王宝贵连夜编织绳结,懂事的女儿看着妈妈如此辛苦,也腾出时间一起编。2000年庙会10天的时间,销售收益5000元,王宝贵第一次感受到了用妈辛劳动换回丰厚回报的喜悦。

    下岗女工成了编织工人

    “人们喜欢什么我就编什么,凡是能想到的,能编织成图案的,我都千方百计地去创作。”王宝贵总觉得自己不是中国结世家出身,半路出家底气不足。但她的勤勉弥补了这个遗憾,她在中国结原有花样的基础上,自创了平安结、如意结、同心结,现在这些绳结已经流行市场,王宝贵每每提起都是一副自豪的表情。

    如今,王宝贵已经是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的会员了。王宝贵说有一次协会组织的艺术节活动让她印象特深,“我给夏令营的中外小朋友讲如何编织中国结,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图形,他们非常喜欢,听得也很认真。孩子们自己动手,开动脑筋,体验到了亲历亲为的成就感。”能把民间艺术传承下去是王宝贵的一个心愿,现在她已经不仅仅为了生活和自己的兴趣编织了。

    现在的王宝贵可是个大忙人,经常就邀到酒店,高校现场表演编织,不管是民协,还是民俗企业,都认识她这个绳结高手。每次的出场费少不了二三百。这几天,她正在满汉民宴酒楼现场表演编织。酒楼的女老板很喜欢民间艺术,跟王宝贵一见如故,每逢酒楼活动,都会请王宝贵表演几场。宫廷式的酒楼氛围和传统中国结相得益彰,为酒楼增添了不少人气。

    “事业的奔波,生活的多彩,使我感觉生活就像编织,只要在迷宫中找到穿行的出口,就会在变化的时代获得成功。”王宝贵说,接下来一段时间不“赶场”了,因为她要照顾临产期的女儿,她就要当姥姥了。

    编辑/冯岚

    相关热词搜索: 苦尽甘来 出新 打拼 下岗工人 天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