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让演讲成为语文课前的美丽序曲

    时间:2020-06-03 07:54: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内涵。作为语文教学,是生活的教学,口语表达则是学生学会生活的最基本手段,故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成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课前演讲现状

    纵观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演讲(课前3分钟演讲或课前5分钟演讲)都存在“表面轰轰烈烈,实则收益较浅”的现象,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目标缺失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四位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培养目标,四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将其割裂开来,势必造成以偏概全,莫衷一是的结果。由于课前演讲并未纳入教学计划中,故而在实施中多为教师的“随意”安排,目标性不强,加之和课文教学、作文教学、阅读教学脱钩,造成了一些学生虽然演讲能力得到了发展,而其他能力却被削减的现状。

    (二)形式单一

    一方面因课前演讲没有系统的规程可让教师参照,往往演讲活动的开展以教师的主观“构思”为主,在上课前让部分学生简单说几句,然后加以点评,整个演讲就匆匆结束了;另一方面,因教师对演讲作用的忽视,往往将演讲当做是教学的“点缀”,在脱离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的演讲为自己的课堂增光添彩,没有注意演讲和教学之间的联系性,点评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指导性和启迪性,甚至是千篇一律的“不错、大家鼓掌……”的肤浅评价。

    (三)过程随意

    在三年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七年级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故而将演讲放到了次要位置,很多时候有时间就“搞搞”,没有时间就“置之不理”,随意性过大。在九年级则为应付中考,演讲就被“封存”起来了。哪怕是八年级中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演讲训练,也因没 有系统的安排和计划,加之教师搭配的变化等因素,演讲也始终是在“断断续续、时而走、时而停”中畸形地发展。

    从上面的现状中不难看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没有正确认识演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则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要研究课前5分钟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如果忽视了其作用,那么,实施也终归会落入传统的束缚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交际、思辨能力的目的。

    二、课前5分钟演讲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积累能力的发展

    在演讲活动刚开始的过程中,学生在热情的鼓动下,希望能在演讲中获得别人的鼓励和赞扬,获胜心理驱使他们将材料收集活动变成自主行动。在材料收集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要求作出选择,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面对要求,学生要进行广泛的资料查阅和整理,原来的摘抄变成了自主的记忆获得过程,实效性更高。演讲前的这些准备不但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材料的积累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材料积累多了,对写作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竞争意识和关系调节

    中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如果善于利用,对其竞争意识的培养将大有裨益。通常第一次的演讲会让很大一部分学生以失败而告终,正是这第一次的失败激发了学生争取在下一次演讲中努力表现的欲望,于是,在机会不多的情况下,学生的竞争意识自然得到培养;同时,演讲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很多学生心中有话想和大家交流而又没有合适的机会,利用演讲,心声得到了表达,“听众”也更多的了解了“演讲者”,彼此之间的了解让心理距离缩短,这有利于班级学生的关系调节。

    (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演讲的内容上看,多为结合课文而进行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也可以根据社会热点问题确定内容,这些内容无意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演讲不是单纯的自我表现,更多的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体现,借助演讲,学生的观点得到陈述,思想得到抒发,对其发展也是意义重大的。

    此外,在演讲中,学生更多的喜欢说说“生活中的那些事”,如在《背影》的学习后,一学生以“我那年迈的老父亲”为题进行了演讲,细细描述了父亲的含辛茹苦,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感激和崇敬之情,让其他同学备受感染。一些学生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在资料的查找后深入分析,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说来让人不得不诚服。

    可见,演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如何来实施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方式有哪些?流程该怎么进行?什么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呢?

    三、课前5分钟演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一)活动组织形式

    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前演讲必须做到精短而意蕴深刻,不同的组织形式则能起到不同的效果。

    1.积累式

    积累式的组织方式是课前5分钟演讲最常见的形式,从内容上看,可包括成语故事、歇后语,也可是对名人名言的感悟,对诗文的理解等;主持形式也较为灵活,可单独一人进行,也可以借鉴电视节目的双人主持形式。在演讲中,学生可从电视、生活、课本中的某一点出发而生出感悟,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认识都有积极作用,且通过演讲,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丰富的积累和感悟为作文写作打下了基础。

    2.竞争式

    竞争式以同一主题展开,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材、写演讲稿,最后在共同参与中比优劣。在竞争式中,学生是参与演讲的主体,同时又是评价的主体,注重的是全程参与,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和演讲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3.辩论式

    这主要是针对有争议的主题而进行的演讲,如《雪》的主题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是单纯的对“南国的雪”和“朔方的雪”的对比描写,有的学生则认为是“雪”只不过是鲁迅思想的寄托,于是,以辩论的形式组织演讲,这不但有利于深化对课文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生成自我的感悟,这是相对于教材而言的。从生活来看,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矛盾性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如针对考试选拔人才以“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对网络利弊的认识以“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为辩题进行,这些辩论式的演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事物,丰富学生的认识观。

    以上是课前5分钟演讲的常见组织方式,此外还有如广告式(短小而精悍,将模仿和舞台效果结合)、焦点式(以大家关注的话题为出发点,可用采访形式进行)等。

    无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哪一种形式,立足于学生是宗旨,形式的选择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切不可因形式的束缚而以牺牲学生的主动性来进行演讲。

    (二)演讲材料的收集和选择

    演讲材料的选择是学生演讲的基础,通常材料的选择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而给定范围,学生再结合实际进行收集。收集和选择的范围主要有:

    1.优秀演讲稿

    这是材料收集和选择最常用的渠道,因为优秀的演讲稿本身就是他人的收集和选择的结果,对主要观点进行了浓缩和概括,利于学生在收集过程中抓住主要观点,省时而高效。但需要注意,在对优秀演讲稿的借鉴中,需要摒弃“拿来主义”,而要根据自我的实际进行分析,提炼出需要的材料并以自己的感悟为基础进行整改。

    2.生活中的材料

    如学校或社区中的好人好事、重大事件、感人故事等都是叫好的题材,对生活中的材料选择需要指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中剔除次要因素而提炼出主要观点,或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而生成自我感受,切勿就事说事。如“小悦悦事件”要通过事件而上升到对“信任缺失”的认识,对“杨善洲”的“扎根大亮山”则需要从“奉献”角度进行思考。

    3.书本材料

    书本材料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如成语故事、名人故事、散文、唐诗宋词鉴赏、读后感等,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一定的主题,在主题的引导下选择和主题有关的材料,然后进行精简,在精简中形成概括的自我认识。如某学生以《蝈蝈与蛐蛐》的读后感为演讲题材,在演讲中贯穿了“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的感悟,引申出“生命是一首永不停歇的歌”的认识,让演讲别具深味。

    在材料的收集和选择中,贯穿的是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体现的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决断,教师要在学生收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进行选材,以便让演讲更富有意蕴,提高演讲的感染力。

    (三)演讲流程指导

    演讲是有计划的系统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组织:

    1.制订计划。即每学年或每学期要事先制订好演讲的计划,就演讲的主题范围、时间安排、成员安排等做规划,教师的计划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教师的目的,同时也听取学生的一些意见或建议而进行改进。在计划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让学生明白演讲的重要性,做好参与的心理准备。

    2.安排演讲顺序。在教师引导下,以班长和课代表为首,采用自主报名和按组次等方式来安排出每节课演讲的学生名单。在顺序安排中,除了演讲人员顺序安排,还需要对演讲稿的准备做安排,通常为提前一周准备好演讲稿。

    3.教师审稿。当学生演讲稿上交教师后,教师对演讲稿进行审阅,找出优点和不足,根据具体的演讲人而进行指导,再次修订,在演讲前3—5天内定稿。同时,也可采用小组式或以班委或集体挑选的评委为演讲稿初审,然后再提交教师审阅。

    4.组织演讲。即教师讲课前,让学生按事先安排的顺序上台演讲,也可以采用主持的方式来进行一个过渡。演讲时间一般为3分钟,班级成员可利用钟表进行提示。

    5.点评。 通常是教师示范点评和学生自主点评和交叉点评为主,点评要在定性的基础上结合定量点评进行,在时间安排上不宜超过3分钟。在点评中,应以鼓励引导为主,批评或指责则尽量少用,除非学生没有按事先的演讲稿进行或在演讲中以消极的态度来进行。

    (四)有关演讲的评价

    1.定性点评

    定性点评主要是针对演讲的主题思想、选材等方面进行,主要由教师承担,在演讲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对演讲者的演讲进行定性点评,然后过渡到定量评价,在具体的评价中,可采用教师分(一般为60%)+学生分(一般为40%)的模式进行。

    2.定量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就班级组织起评委组,以具体的评价标准对演讲者进行打分,以月或学期的形式评价出最佳演讲者,以此来激励学生。在定性评价中,以下因素必不可少:

    (1)内容

    1) 主题:主题明确、深刻,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

    2) 材料:材料真实、典型、新颖,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

    3) 结构:结构完整合理、层次分明,论点、论据具有逻辑性;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2)表达

    1)语音:主要考察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2)感染力:从语速、声音、表达、节奏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价;

    3)熟练程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演讲稿的熟练程度和利用程度;

    4)态势语:即学生的姿态语言,看是否大方、自然而不拘谨。

    课前5分钟演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语文教学中按一定的原则和组织方式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笔者相信,不光是学生“说”的能力得到发展,听、读、写的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杏娟.浅谈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演讲”[J].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1(43).

    [2]杨 骏.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初探——以中学语文课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11).

    [3]欧格志.课前五分钟演讲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

    [4]李坤梅.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相关热词搜索: 序曲 课前 演讲 语文 美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