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一所农村学校的突围

    时间:2020-06-10 07:54: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11年3月,我被调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一所最偏远的农村学校——黄河口中学任校长,该校地处黄河入海口处。我在这里一干就是8年,亲历了这所农村学校的快速发展:漂亮宽敞的教学楼、标准崭新的塑胶操场、功能设施齐全的各种专用教室等相继建起来,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除去美丽的黄河口湿地之外,学校也成了这个偏僻地方的一道风景。

    但是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境正悄然逼近农村教育。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区居住,子女也随迁到城区学校就读,农村学校学生数量大幅减少。2011年我刚到黄河口中学工作时,在校学生有1300余人,截至目前已缩减到600余人。多数人普遍认为,学生数量减少了,便于学校管理。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学生数量的大幅减少,在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大幅下滑,教育难度不仅没减反而加大了。

    主要原因是没有离开农村的孩子,其家长文化水平偏低,有些学生家长为了生计每天还要起早贪黑去劳作,有的外出打工常年不见孩子,留守儿童与“问题”家庭孩子较多,因此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

    在这种背景下,辛勤的付出却很难得到令人喜悦的成绩回报,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嚴重挫伤,各种抱怨声此起彼伏。有的骨干教师甚至想办法离开这所学校,年轻教师更不愿意在这里长期工作,教师流失现象也出现了。更为关键的是,学校始终无法找到突破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不能让农村孩子丧失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教育使命感促使我进行了大胆的教育探索与尝试。8年的实践探索使我切实感受到,只要精神不倒,只要选对了路子,农村教育也可以开出特色之花,大放异彩。

    从“痛点”出发,坚持办好一件事

    2015年10月,我校600多名学生参加了山东省东营市运动会开幕式团体表演,节目是“绳之舞”,是我校融汇黄河与海洋的元素,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创编的,由“源头活水”“平沙漫步”“惊涛拍岸”“激流勇进”“气壮山河”“河出伏流”“静水深流”“黄河人海”为主题的八个乐章组成。这个节目融合了音乐、舞蹈、体操、跑步等多种元素。独特的音乐、娴熟的绳技、精彩的编排、高难度的动作,—下子震惊四座。

    观摩会一结束,学校教师沸腾了,不少教师走进我办公室激动地说:“张校长,我们的孩子跳得太好了,太震撼了,真的没想到”“张校长,我们的学生在跳绳时,我简直像在做梦,这是我们黄河口的学生吗”?

    花园口中学花样跳绳精彩瞬间

    记得我刚到黄河口中学时,除优秀教师和学生流失问题外,学校还面临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因为学校上下齐抓所谓的“教学成绩”,体育课缩减到一节,包括音乐和美术课,临近考试还会被考试科目所挤占。学生长期缺乏运动,不仅体质差,课堂学习精力分散,而且消极情绪不能有效释放,导致打架、厌学等现象严重。

    找一个突破口,率先实现突破发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并把全体师生的精气神提起来,迫在眉睫。经综合“会诊”,我们提出“体育强校”发展战略,首先从体育入手,引入花样跳绳,凝心聚力优先发展。没想到,花样跳绳刚进入实施阶段就遭到了学科教师的强烈反对:“不抓成绩抓体育,跳跳绳能把成绩搞上去?”体育教师打退堂鼓:“跳绳这么难,就凭我们几个体育教师有能力搞好?”家长抗议,不少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反映:“我们的孩子从小没吃过这样的苦,每天拿出一两个小时练跳绳,孩子们累得浑身疼……”更让我头疼的是,有些校委会成员思想也动摇了:“跳绳难度这么大,花费时间这么多,若跳绳搞不好,再影响了教学质量,如何向社会交代?”

    怎么办?我一时骑虎难下。“体育强校”难道有问题吗?跳绳技术花样丰富,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又融合了舞蹈、体操等多种学生喜欢的元素,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于是,我亲自带领校委会成员和体育教师走进青岛城阳五中考察学习。回到学校,我向全体教师表态:“不干则已,干就干出一番成绩来。我们要用半年时间集中全校力量先办好这一件事,如果这一件事都办不好,其他事更办不好。”

    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成立跳绳技术攻坚团队,专门负责技术开发和传授。二是选取少量精干教师成立跳绳管理团队,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三是时间保障,每天上午、下午各拿出半小时以上时间集中培训。此后,相关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序开始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我校就承办了全区的阳光大课间现场观摩会。接下来,我校的花样跳绳团体和个人成绩不断传来喜报。2015年阳光大课间跳绳获全国第一名;2016年跳绳精英队在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中取得3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2017年全体学生参加了东营市第七届残运会开幕式团体跳绳表演;2018年参加全国跳绳联赛河北固安分站取得9个第一名、7个第二名。

    花样跳绳课程取得了巨大成功,我欣喜地发现,全体师生压抑已久的自卑、无奈的消极情绪得到释放,教师们走路时似乎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腰板直了,头也抬起来了。这种精神状态的脱胎换骨让我惊喜地意识到,学校大发展的机遇已经来临。

    我顺势继续推进“体育强校”战略,根据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更多诸如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武术等体育类课程,还利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学生开设了龙鼓、落子、射箭、舞龙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团课程。同时,要求每天必须坚持一个小时的大课问活动,体育课必须每周开齐3节课,即使期末考试前一天,也不允许将体育课“送”给学科教师进行考试复习。

    不少到我校参观考察的教育同人对我说:“张校长,你们学校的学生没有一个胖子,戴近视眼镜的学生很少。”同时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降反升。我认为,这种发展的力量源于教师“自信”的生成,而这种“自信”得益于坚持办好一件事情,而且办得比城里学校还要好。

    打破固化思维,为教师设计清晰的成长路线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那么,在农村学校如何造就这样一支队伍?农村教师个体的成长又有哪些规律可循?

    我校广大教师因跳绳课程的成功实施,树立了自信心,有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但是,他们的专业成长却受固化思维的影响,总是按照积累多年的陈旧思想和做法习惯性地往前走,教师被动成长甚至停滞成长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学校不能为教师成长设计清晰的可操作的路线图。

    在与教师交流关于成长问题时,我说:“教师作办心智比较成熟的独立个体,是自我教育者。教师的教育梦想和情怀,教师的那份童心以及对教书育人的执着与坚守,这种源自内在的力量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近年来,我本着“相信教师、发现教师、解放教师和依靠教师”的原则,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教师成长的“路线图”。

    一是读书。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不爱读书的习惯。由于读书少,知识面狭窄,思想保守,一些与学生生活和未来世界相联系的课程资源不能巧妙整合在教学设计中,因此只能“教死书、死教书”。

    对教师而言,读书首先是自己生命成长的一种积累和完善,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重建和修补,更是一种很好的备课方式。为推动读书工程,我带头读书,向全体教师公开承诺:开会不讲空话、套话,努力做到旁征博引,注重用案例、事实、故事的方式来明理。我建议教研组长作为阅读“领读者”,每个教研组可以共读一本书,也可以分工阅读一本书,还可以先由一位教师把所阅读的书籍用手机录音,发至微信群供其他教师听读。

    二是写作。教师要教书,要读书,更要写作,哪怕读者只有自己一个人。除了鼓励教师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一篇读书心得,我还鼓励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我深知,撰写随笔是最好的教育教学反思行动。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利于教师拓展知识面,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现适合自己行动的最佳方案。多年的坚持,有不少教师把撰写反思当成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了助推他们成长、改进教育教学策略的有力工具。

    三是微课题。过去一些“油水分离”,只有开始、没有过程、却有结论的课题研究,让农村教师不再相信“课题研究真的对教育教学有帮助”。为了打破教师的这种惯性思维,我提倡“微课题研究”。

    微课题研究是教师的自我研究,其特点可以用“小”“近”“实”“真”“活”来概括。可以从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一个环节、一个章节、一个案例、一个专题、一种现象等入手,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比如我校教师“下课前5分钟的教与学”“学生怎样倾听同学的发言”等都明显体现了微课题研究的特点。微课题研究还原了教师的研究兴趣,打破了教师做研究的神秘感,农村教师也走到了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四是课程建设。把课程作为教师的一个项目任务,可以驱动教师的自觉,激发教师的潜能。刘新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体育教师,学校决定把跳绳课程这一重任交给他。他说:“学校把这么重要的事托付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我干不好对不起学校。”自从接受任务后,刘新国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由一名门外汉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高级跳绳教练员。教师孙琦、张惠惠主动承担了《落子》课程的开发任务,仅用一年时间就在区市级舞台上大放光彩,并上了区春节晚会。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承担一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样教师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是课例研究。教育部长陈宝生说:“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着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

    课堂生动有趣、有思维品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参与学习,才能减轻学生课下负担,才能让他们有时问参与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活动。为此,学校实施“两维度—五板块一三策略”智美课堂教学改革,展开了以“同课异构”为主要方式的课例研究。

    在师生关系上,“智美课堂”强调以生为本,教师扮演合作者、帮助者的角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服务于学。在操作上,从“结构”和“策略”两个维度实现转型。智美课堂结构一般呈现五个环节,即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拓展、归纳链接;实施策略则呈现三种方式,即问题导学、互动展示、反馈评价。

    另外,学校还为教师设置了“游学+分享”的学习模式,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研讨会和现场会,聆听专家和名师的讲座,返校后组织分享沙龙,交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围绕上述成长元素,我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造关键条件和关键事件,不断打开固化思维的藩篱。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放眼未来,发现优秀教师,培养优秀教师,团结优秀教师。优秀教师缺乏且不断流失,而教育教学质量不受影响,其背后的秘密即在于此。

    关注生命成长,做一个有温度的校长

    如果教育生态以束缚、控制、监管为特征,习惯于用简单的等级评价和物质奖罚为手段,就会把活生生的事业变成毫无生机的活动,势必导致教育教学产生一些不正当的恶性竞争。

    我们另辟蹊径,超越了传统习惯性的管理思路,沒有把目光聚焦在少数不想干事的人身上,没有纠结于那些在制度底线上徘徊的人,而是去寻找那些感动校园的事,去捕捉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多说一些有温度的话,多做一些有温度的事”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

    学校通过树立方方面面的典型,如最美读书人评选、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教师有价值目标和精神追求。

    一所学校的发展从局部发展到全面提升,从一枝独秀到百花盛开,找准突破点、聚焦着九点、集中核心点、培育生长点,这是黄河口中学之所以变得“优质”的策略与智慧。就像一个病人,一旦找准穴位、打通经络,就会全面贯通,整个人就精神起来了。

    目前,黄河口中学围绕“给每个孩子一个希望”的办学目标,以饱满的精神把改革创新拓展到更多领域。办“有质量”的教育,让农村学校的每一个孩子也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是我永远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原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任国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一所 突围 农村 学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