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盐业考古:一个可为的新的研究领域

    时间:2020-08-24 07:56: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由江西省文化厅主管,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主办的《南方文物》盛情邀请和同仁的支持下,“盐业考古”这个栏目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作为主持人,此刻未免有些惶恐。毕竟我的专业领域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盐业考古,但一直作为副业来“经营”,并未想到会陷得如此之“深”。

    但话说回来,或许我和盐业考古还真有点缘。

    我于1982年毕业,初分配到国家教委,后因故改派至四川省博物馆。不久,组织上安排我参加《四川通史展览》的陈列修订,并负责史前和青铜部分。那时,四川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不多,展品中有几件羊角状红陶杯,是1950年代在四川忠县(今属重庆市)(洽甘)井沟口一带采集的,并一直作为是新石器时代遗物{1}。这两个杯子为尖底造型,很难摆放,以前也从未见过,不知做什么用的,所以印象颇有些深。记得我还为此专门请教过馆内几位老先生,答曰是造盐的。问怎么造盐?说是倒入卤水,插在江边沙滩日晒即可。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再追问下去,就谁都不知道了……

    1994年,我率北大三峡考古队前往四川忠县进行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发掘,就住在(洽甘)井河口东岸的忠县中学。巧了,学校对面就是尖底杯的老家-哨棚嘴。(洽甘)井河自北而南在学校下面流入长江,河两侧的沿江坡地上分布着很多古遗址,那年我们挖掘了哨棚嘴、瓦渣地、崖脚、石匣子等遗址和墓葬,时代从史前一直到明清。后来,我们还对整个(洽甘)井河谷作了详细调查,发现那儿的遗址堆积十分奇特。不仅文化层特别深厚,而且都埋藏羊角尖底杯和花边口圜底罐,种类单一,数量巨大。其中,中坝遗址的文化层竟深达10米以上,这与我们以往在别处所见很不一样。忠县历史上素以产盐著称,直至文革期间仍有土法制盐存在,在中坝遗址附近及上游河段都发现有古代盐井,这不由得让我们将这些遗址和历史上的制盐工业联系起来。但究竟怎样用陶器制盐?没人能说得清楚。

    后来,我们将上述猜想写进了论证报告。也由此埋下了盐业考古的“种子”。

    三峡库区地下文物保护发掘论证工作完成后,我们在与一些国外学者的交往中,陆续得知世界其他地区早期陶器制盐的情况。有趣的是,其中有些竟然与忠县(洽甘)井沟一带的古遗址堆积非常相似,以至于连制盐陶器的造型都很像。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此类遗存性质的判断。

    盐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化特质”,它几乎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这个视角出发,盐业考古无疑非常具有潜力。但是,对中国考古学家而言,这是个以往从未涉足的领域,因此,也就更加具有挑战性。面对这个陌生的领域,在国内连最基本的比较资料都很缺乏的条件下,若要展开研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我们并未退缩,而且还清醒地认识到,若要探索盐业考古,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尤其是加强与国外有关学术机构的合作,借助国外的研究经验,少走弯路,尽快进入角色。其次,鉴于盐业考古的特殊性,需要将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吸引整合进来,以便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不仅是这样想的,后来也是这样做的。

    1996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泰教授(Lothar Von Falkenhausen)提出与北大合作的意向,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就“四川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古代盐业的景观考古学研究”展开合作。1999年初,该合作项目得到国家批准,“中美盐业考古队”正式组建{2}。同年,我们即在四川成都平原周边-自贡-重庆三峡-湖北宜昌展开了一次围绕古代盐业的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调查。这次工作的部分成果已在《中国盐业考古》(第一集){3}及其他有关刊物发表。至此,中国的盐业考古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后,“中美盐业考古队”派员参加了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三个年度的发掘与整理,并邀请一批国外资深盐业考古专家和盐业史专家前来考察交流{4}。分别请他们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市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博物院等单位举办学术报告,介绍世界各地的盐业考古。此外,我们还先后考察了山东莱州湾沿海、胶州半岛、成都平原、甘肃礼县、西藏芒康、云南云龙等地的制盐遗址、古盐井及现存少数民族的传统制盐场所。上述工作填补了大量空白,也迅速缩小了我们在该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学术成果{5}。

    上述工作及成果迅速被介绍到海外,遂引起国际学术同行的关注。2000年7月,在英国达勒谟大学召开的“东亚考古学大会第二届年会”上,“中美盐业考古队”成员分别向大会介绍了长江上游盐业考古的初步收获{6}。2004年5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考古研究所举办了“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早期盐业生产”国际学术研讨会{7}。2006年6月,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举办了“长江上游盆地古代盐业的比较观察”国际学术研讨会{8}。在后一个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盐业考古》(第一集)的首发式。上述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盐业考古的国际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夏,在法国外交部和文化部支持下,法兰西国立考古博物馆奥利维(Olivier)教授邀请北京大学考古系师生前往法国参加由该馆和法国摩泽尔省共同组织的盐业考古发掘{9}。挖掘地点位于法国东部摩泽尔省马萨尔城堡附近的塞耶(Seille)河畔,那里是盐业考古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早期最重要的制盐遗址之一。此次工作让我们亲身领略了欧洲铁器时代的制盐遗址,也大大加深了对盐业考古的理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莱州湾、长江三峡、河北沧州沿海、西藏、云南、江西、海南岛和广东等地的制盐遗址和保留有地方传统工艺的制盐场所进行系统深入的考察研究,加强人才培养{10},希望能将中国的盐业考古继续推向深入。

    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表明,在世界很多地区,围绕盐的生产和贸易不仅能够带动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也能够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盐在推动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方面也曾扮演过重要角色。今天,在欧洲的版图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盐有关的地名,而且很多著名的城市是靠制盐和盐业贸易发展起来的。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他的老家-萨尔斯堡就是座盐城;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丹麦首都奥斯陆等大城市也都是靠盐起的家。在前资本主义阶段,盐业贸易甚至对西方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在西欧,西班牙的衰落及荷兰的崛起都与争夺盐业贸易的霸权地位有直接关系。

    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不可否认,山西南部的河东盐池在华夏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11};山东北部莱州湾沿海地带制盐业的控制与开发对商代晚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东周时期齐国的强盛和称霸都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关键作用{12};同样,地处长江三峡的巴国因盐而兴、亦因盐而废{13}。中国西南著名的盐都-自贡的形成则与两口盐井的开发有着直接的关系。类似的例证还有很多,此不赘。总之,围绕特殊资源的开发与文化发展之关系的研究将是个大有可为的领域。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另一种倾向,即不能过分夸大资源的作用。因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条件扶持,包括环境、资源、交通、贸易和人口等等。孟德斯鸠曾在《法意》一书提出,“开采矿产无法使国家致富”的观点。历史上也确实存在这样的例证,有些国家或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却没能变得强大,反而却很弱小。如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拥有大量铜矿却并不富有;威尼斯则是在停止盐矿开采、实现贸易多元化化以后才得以全面强盛起来。而威尼斯的对手热那亚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它依靠贸易,却能与威尼斯抗衡达几百年{14}。上述例证提醒我们,在科学研究上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我们面对着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之间的景观环境差异甚大,拥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贸易流通,因此绝不会走出相同的文化发展模式。对此要特别注意!

    “盐业考古”栏目系首次开辟,这里我们刻意遴选了三篇文章,力图从不同视角对盐业考古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做一介绍。

    首篇文章是奥利维教授(Laurent Olivier)和科瓦希克先生(Joseph Kovacick)联名撰写的《法国洛林 Seille 河谷的Briquetage:欧洲铁器时代盐的原始工业生产》。之所以选择此文还有着表达我们某种敬意的目的。Seille河是法国境内一条平常的小河,位于法国东部,也是摩泽尔河的支流。其不平常处在于,在Seille河谷上游发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古代制盐遗址,它们分别建造在罗马时代和中世纪的城堡之上。其中的马萨尔城堡称得上是盐业考古的起源地。早在17世纪末,人们就在那里发现了丰富的制盐陶器。上世纪初,对该址作了首次发掘。此后,才有Briquetage这个盐业考古专有名词的诞生。

    马萨尔遗址的科学发掘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有一系列重要发现。进入21世纪以后,一项更为系统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得以启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一区域制盐遗址的时空结构,了解盐业这种紧俏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目前,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大范围调查已基本掌握了Seille河谷制盐遗址的分布、文化堆积和地下遗迹的结构。特别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与制盐有关的遗迹和遗物,考古学家们正期待着对下列一些问题给出适当的答案:1)人们如何使用陶器制盐;2)制盐产业内部组织和分工;3)遗址年代及各阶段的文化特征、工艺特色。目前,这处遗址已确认属于铁器时代,即公元前8-前1世纪。前不久,法国的考古学家还在遗址附近找到了同期的墓地和聚落,发现了金耳环、铜臂环、脚环等贵重物品。

    总之,围绕马萨尔遗址所进行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对欧洲盐业考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中国的盐业考古也将具有重要的借鉴。

    次篇文章由台湾大学人类学系陈伯桢博士提供。题目为:《中国盐业考古的回顾与展望》。陈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中美盐业考古队”的骨干成员,他先后参加了1999年成都平原周边和三峡的盐业考古调查和随后进行的中坝遗址发掘,为中国盐业考古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博士的文章从两个方面对中国盐业考古作了深层次思考:首先是区域性的盐业考古工作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四川盆地(含长江三峡)、山东北部沿海、山西南部、华南沿海等地的发现与研究。其次是对中国的盐业考古进行了检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所涉及的内容包括:1)盐业遗迹与遗物的化学分析;2)盐业遗址发掘报告的撰写问题;3)民族学的比较研究;4)实验考古;5)多学科协作与互动等。可以肯定,本文所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它将促使我们对日后中国盐业考古学的良性发展作出更为理智的思考。

    末文由四川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程龙刚先生供稿,题目为:《试论三峡盐资源对巴文化的重要作用》。程先生长期从事盐业史和盐业博物馆展示研究。在这个区域研究个案中,他综合了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长江上游三峡地区的盐业资源的开发以及巴民族的历史兴衰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解读了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的关系,并进而作了三个方面的总结:三峡地区的盐业资源是巴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巴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巴文化衰亡的重要诱因。

    法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皮埃尔-拉斯洛(Pierre Laszlo)写过一本书,书名叫《盐-生命的食粮》(Chemins et saviors sel)。他在书中讲过这样一段话:

    “在理想的状态中,氯化钠是一种坚硬的固体,其原子以一种完美的晶体结构存在着。在实际状态中,其原子排列并不完美,盐的结晶体实质上是一种液体,随时都可以从断裂线和表面落下来。那么,科学研究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对象呢?是柏拉图式的美妙、永恒的理想主义结构?还是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演绎方法?科学家把自己关在象牙塔或是‘盐塔’里,这多少让人苦恼,也会带来一些麻烦。”

    在此书中,皮埃尔-拉斯洛探讨了科学与常识的距离,并认为这样的距离是必要的。他反复将盐作为科学的探索目标和实验主体。并认为,盐是向公众传播科学的一个理想话题,因此也能胜任科学普及的任务。为此他进一步质问:应该怎样普及科学?普及科学时应以什么为话题?为此,“科学家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专业训练上,而应该向自然哲学领域发展,这种自然哲学在现今知识论阶段无论多么困难也要表达{15}。”

    现今,中国的考古学也面临同样的窘迫状态。一方面我们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收藏与鉴宝”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史无前例的文物破坏和疯狂的“盗宝”,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假古董的泛滥和普遍的对考古学的偏见与无知。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也许我们也应该质问:怎样才能更好地普及考古学?普及考古学应以什么为话题?考古学家该如何表达?考古学家是否应该停留在专业领域的“象牙之塔”内?考古学将走向何方?这些确实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盐业考古能作为一个突破口吗?也许应该试试,假如皮埃尔-拉斯洛先生判断准确的话!

    以上是些题外话。因为今天谈的是盐,所以有感而发!

    最后,我还是想重复一个愿望。在《中国盐业考古》(第一集)出版时,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关注盐业考古这个新兴领域。适值《南方文物》“盐业考古”专栏开设之际,我心依旧,望学界同仁予以关爱和支持。

    李水城 戊子年除夕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注释:

    {1}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这些陶尖底杯为商代晚期的遗留。

    {2} 1999年,“中美盐业考古队”最初的15名成员分别来自4个国家8家单位,涉及学科包括考古学、人类学、盐业考古、盐业史、历史地理、地质考古、古动物学、古植物学等。

    {3} 《中国盐业考古-长江上游古代盐业与景观考古的初步研究》(第一集),第162-181页,李水城、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

    {4} 这些学者包括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巴盐教授(Ian Brown)、德国图宾根大学傅汉斯教授(Hans Uric Vogel)、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顾磊(Pierre Goulet)、魏井仁(Oliver Weller)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考古学之友基金会主席、动物考古学家Lady Harrington等。

    {5} 有关研究成果将在《中国盐业考古》(第三集)刊出。

    {6} 演讲题目为:“东亚的盐业考古及其潜力”(罗泰、李水城);“中坝考古发掘-川东盆地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前期的制盐遗址”(陈伯桢、付罗文)。

    {7} 此次会议以长江上游盐业考古为主要议题,有关文章将在《中国盐业考古》(第二、三集)刊出。

    {8} 与会30余名学者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大会议题包括:1)“中国盐业考古的现状”;2)“中国盐业遗址出土资料的阐释及方法论”;3)“世界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及其与中国资料的比较”;4)“历史时期的盐业考古”。有关文章将在《中国盐业考古》(第二集)刊出。

    {9} 参加发掘的有来自法国、中国、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学生、考古学家、地质考古学家、环境考古学家。

    {10} 通过“中美盐业考古”国际合作项目已培养博士和硕士各2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名博士,北京大学2名硕士)。

    {11} a.柴继光:《中国盐文化》,新华出版社,1991年;b.刘莉、陈星灿:《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12} a.李水城等:《莱州湾地区古代盐业考古调查》,《盐业史研究》2003年1期;b.方辉:《商周时期鲁北地区海盐业的考古学研究》,《考古》2004年第4期;c.李水城:《中日古代盐产业的比较观察:以莱州湾为例》,《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6),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 a.见《中国盐业考古-长江上游古代盐业与景观考古的初步研究》(第一集),第162-181页,李水城、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b.《盐业史研究》(巴渝盐业考辑)2003年第1期;另见本刊程龙刚文。

    {14}、{15} 皮埃尔-拉斯洛 著,吴自选、胡方 译:《盐:生命的食粮》,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责任编辑:周广明)

    相关热词搜索: 盐业 可为 考古 研究领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