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时间:2020-08-29 10:51: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不断推进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且关系重大。当前主要存在对新社会阶层了解不够、统战部门力量有所欠缺、统战工作合力不足、政治参与渠道有限、工作载体有待拓展、引导、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进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对策是: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教育培训;扩大政治参与;培育阶层意识;注重培养选拔;创新网络统战。

    [关 键 词]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也随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社会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列为统战工作12个方面的对象之一。面对这股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且关系重大。

    一、深刻认识新社会阶层成为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包括四大群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他们具有来源成分复杂,变动频繁;学历层次较高,精英居多;经济收益较高,风险性大;政治诉求强烈,具有二重性等特征,显示出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有利于夯实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维系政权的关键要素。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今天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社会阶层不断壮大,日趋成为“橄榄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与工人、农民等传统阶级根本利益一致,休戚与共。他们具有突出的活力和创新力、影响力,是改革与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只有坚持推动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创新,才能不断加强与新社会阶层的联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效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赢得新社会阶层对于执政党的大力支持。

    其次,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现阶段,统一战线内部结构较之过去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即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及壮大。这就要求统战工作要以新社会阶层为重要着力点,根据新社会阶层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统战工作。首先,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以实现大团结的根本任务的需要;其次,这是不断吸收新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但壮大统一战线有生力量的需要;再次,这是不断提升新社会阶层思想政治水平、有效引导其参政议政热情和价值观、强化其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引导新社会阶层与其他阶层和平共处、互相助力,以巩固统一战线基础的需要。

    再次,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有利于确保和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激发社会活力。新社会阶层作为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同时,新社会阶层流动性突出,自身存在着不稳定隐患;又由于其集聚财富较多,容易引起其他阶层的敌视,造成社会关系张力加大。这就需要统战工作调和矛盾、稳定人心。特别是新社会阶层具有鲜明的自主意识和竞争能力,他们可以激活创造社会财富的动力与源泉,使得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各方面活力充分迸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大踏步发展。

    二、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效地推进了新社会阶层的联系、培养、使用、引导等相关工作,但仍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对新社会阶层了解不够。新社会阶层脱离了管理严密、定制定额的传统体制,失去了身份制的禁锢,散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了“体制外”的社会人。他们与体制内工作关系、档案等固定的联系不同,他们仅由各自的工作单位或部门与之建立和保持着一定的工作关系和联系,较之于传统体制内的固定联系,这种联系更为灵活、松散,汇集数据较为困难。同时,统战部门进行摸底调研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相对缺乏,使得全面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存有相当大的难度。

    二是统战部门力量有所欠缺。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长期以来一直与其他领域的统战工作联合开展,没有独立的工作部门专门负责这一项工作。各处室编制、经费有限,难以在合力开展的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方面有所突破。同时,统战部门不是专门负责经济的部门,摸清新社会阶层的底数、建立正规档案的难度系数很大。今年,中央统战部正式组建了八局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专职负责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在统战部门力量配备上初步打开了缺口。

    三是统战工作合力不足。中共中央在《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建立由统战部门牵头、党政有关部门参加、社会有关团体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合力。中央统战部在全国层面建立起了中华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等行业协会参加的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较为有效的工作机制。地方统战部门的相关工作则尚处于探索、打基础阶段,未建立起成型的工作机制。同时,随着新社会阶层队伍的不断壮大,其涉及的工作部门除了统战部之外还有组织部、人社局、宣传部、科技局、工商联、司法局、工商局等等,亟须构建起覆盖全面、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

    四是政治参与渠道有限。新社会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其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诉求不断增多,希望谋求更多的参政议政机会。当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政治参与规范性和联动性不足,存在着大量的分散参与、个体参与、表象参与和被动参与现象。当前新社会阶层人士反映政治诉求的主渠道为人大、政协以及行业协会。其中,人大、政协中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比重有限,且常以个人形式出现,难以形成合力;通过民间组织和各类行业协会提出的意见又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大量的新社会阶层人士独立于政治组织之外,亟须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

    五是工作载体有待拓展。当前,新社会阶层的社团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如大连市于2013年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谊会,通过联谊会的形式加强与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和联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四类新社会阶层人士进行明确定位之后,亟须专门针对每一类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社团组织建设跟进。当前社区统战工作有所推进但尚处于零散、偶然的状态,没有形成规模与机制。统战工作的网络宣传特别是专门针对新社会阶层的网络工作也刚刚起步,以新社会阶层为主体的活动较之于其他统战对象而言还较少,工作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激活和完善。

    六是引导、管理机制不完善。在新社会阶层的引导、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从横向上看,在选拔、培养、推荐、使用、评价等各个方面不够规范,具有主观性和盲目性;从纵向上看,没有形成制度化、有序的操作流程,在隐形环节上存在着脱节、纰漏等若干问题,亟须进行流程化系统管理。

    三、把握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方针和原则,推进工作创新发展

    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必须要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1]。这为新时期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充分尊重,即要尊重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地位,肯定新社会阶层人士对于发展生产、解决就业、贡献税收、增强国力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发扬其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广泛联系,即要广泛加强同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与沟通,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及时把握动态变化,关注和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为之开辟、畅通、健全反映意见、建议、诉求的渠道。加强团结,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将新社会阶层人士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妥善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充分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使新社会阶层在阶层内部以及和其他阶层之间关系和睦,凝心聚力谋发展。热情帮助,即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着眼于新社会阶层人士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和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帮助提升其综合素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妥善保护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的竞争力。积极引导,即要积极关注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成长过程,引导和培育其爱国、敬业、诚信、守法的正向价值观,支持其多参与、支持慈善事业和吸纳人员就业,积极回馈社会、践行责任、造福人民。

    在长期的统战工作实践中,党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厚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形成了开展统战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创新既要遵循开展所有统战工作的一般原则,又要针对其独有特点遵循一些特殊原则。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党的总路线、总目标决定的,是由统一战线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的历史经验验证的。党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没有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就无法坚持争取的政治方向,形成、巩固和壮大,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以及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通过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明晰政治方向、增进政治共识,将之团结在党的周围,进而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与政治基础。

    二是要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即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2]。首先,要坚持“同”,即一致性。要认识到新社会阶层与传统阶层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不断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发展共识。通过在新社会阶层中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新社会阶层正向发展,对于一些不同声音要以引导为主、平等交流、积极对话以消解疑虑,推动思想层面“共同体”建设。其次,要尊重“异”,即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同盟者的具体利益,并提供、疏通渠道进行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理解差异性,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在实践中逐步统一思想。

    三是要联谊交友、凝心聚力。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巩固和壮大团结的力量。这就要求统战工作必须注重联谊交友,将之视为重要内容和重要工作方式。开展联谊交友工作,首先要端正思想,牢记联谊交友是为了工作,要坚持态度端正,动机单纯,守好界线和底线,公私分明,不触碰禁区和高压线;其次要服务发展,以发展为着力点,发挥新社会阶层成员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有创造力的独特优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来,鼓励新社会阶层成员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协商民主服务、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为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献策献力、减少阻力、形成合力;还要讲求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既要善于总结、归纳、整理、借鉴统战工作实践中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并加以推广,又要鼓励创新,鼓励各地、各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

    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本身起步较晚、经验较少,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不断推进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创新,才能形成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良性发展态势。

    一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把握真实状况。新社会阶层数量庞大,隐蔽性强,一直以来缺乏对于新社会阶层系统的调研。要全面、及时、深入掌握新社会阶层情况,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当前的着力点为:首先,要组成联合调研组。通过专门的部门、人手进行规模比较大的摸底式调研,划定调研群体,统一调研标准,采取科学方法,调取真实的数据,切实掌握新社会阶层这一庞大群体的基本状况、思想趋势、政治诉求,以划定统战工作的对象范围、工作重点、工作思路。其次,要善用调研方法。在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后期加工的各个环节,要灵活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如召开综合和专题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运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后期加工等等,获取原汁原味、翔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再次,要注重措施的细化。即在调研之前要制定有针对性、逻辑严密的调研方案,精心拟定调研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在调研过程中要注重领导回避、无记名填写意见等细节问题;在调研后期,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

    二要开展教育培训,加强思想素质建设。教育培训是统战工作的基础性项目,可以有效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特别是统战工作的理论与政策培训,提升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质,争取人心,凝聚共识。首先,要高度重视,做好规划。新社会阶层的教育培训一直是统战系统教育培训的薄弱环节,要从战略高度审视教育培训对于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立足长远,制定分层次的近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并将之纳入社会主义学院的主体班次计划,并根据新社会阶层四类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其次,要设计内容,创新形式。在培训内容设计上,既要突出政治培训的中心任务,又要兼顾业务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训,增强实效性。同时,针对新社会阶层人士讲求实际,不易接受空洞说教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在专题式讲解之外多寻求突破,如高层论坛、小组讨论、现场教学等,增强培训班的吸引力,使学员觉得不虚此行,学有所获。

    三要扩大政治参与,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反映了其作为社会新生力量和不断壮大的中坚力量的心声,理应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积极回应和合理安排。首先,积极吸纳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民主党派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要进一步解除思想桎梏,向所有阶层的先进分子敞开加入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大门,积极主动地展开吸纳工作;要认真搞好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基层组织联系、接触、甄别、吸纳先进分子;要针对新社会阶层流动性强的突出特点,重点抓好流动党员的考察、培养、管理、教育等工作的衔接和应对;要严格遵守组织程序,严格把好入口关。其次,适当增加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人大、政协中的席位,加强各类协会和团体的建设。人大、政协是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表达的主要渠道。当前,较之于新社会阶层成员日益壮大的数量相比,其在人大和政协的席位比例较低。协会和社会团体是政治有序参与的重要平台和渠道。针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过低的局面,要大力加强工商联、各类行业协会、社团组织建设,赋予这些组织以更多的政治话语权并纳入政治参与制度化的轨道上来,发挥作用。再次,加强沟通联系、协商对话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听证会、列席会议、座谈会、问责制等政治沟通制度,及时通报状况、解读政策、接受监督。同时,要建立统战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牵头协调机制,将党委、政府涉及新社会阶层联系工作的部门联系起来,尽可能地扩大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接触面,尽可能多地表达诉求。

    四要培育阶层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阶层意识是指对于阶层的存在、自我阶层认定和归属等一系列问题的社会认知,属于主观建构的层面,强调的是个体的心理和意识状态。[3]清晰、积极的阶层意识是阶层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要夯实培育阶层意识的经济基础。统战工作要从基础入手,在继续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协调解决统战对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激发主体的阶层意识。其次,培育阶层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新社会阶层本身具有流动率高、人员分散、整体管理乏力的特征,这就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注重阶层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如通过典型引路、阶层理论的讲解、相关文化产品的熏陶等措施的推进来构建阶层意识,促进新社会阶层成员思想一致、凝心聚力、健康发展。再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做好阶层内部的联谊交友工作,使之成为提升阶层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统战部门可以组织或者鼓励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种线上、线下的政治性或娱乐性的联谊交友活动,使得成员之间加速熟悉,凝聚彼此间的共识,增强共同的阶层认同感。

    五要注重培养选拔,建设代表人士队伍。首先,要加强政治引导。要主动关心代表人士,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宣传,通过正规的培训教育和非正规的谈心、熏陶等方式,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向的职业道德和经营理念,切实做好对他们的政治引导和团结教育工作。其次,要搞好人才选拔。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规章制度选拔代表人士,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坚决杜绝各种暗箱操作现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代表人士进行物色和培养,明确选拔和培养标准并坚持标准的统一性,建立人才储备库,真正选出阶层成员满意、能为之代言的代表人士。再次,要做好政治安排。新社会阶层人数众多,并非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政治。因此,通过代表人士进行政治表达成为极为重要的渠道之一。要有意识地选择部分社会影响力大、政治觉悟较高的代表人士,在人大、政协等组织中予以安排,并积极推荐其在政府部门中任职,以充分创造机会锤炼其参政议政的能力,切实做好代表人士工作。

    六要创新网络统战,拓宽工作平台。网络极大地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与舆论引导格局,重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网络统战也成为当前统战工作的重点之一。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被纳入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新社会阶层的网络统战工作势必成为当下的重点工作,亟待创新推进。首先,加强统战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打进便捷丰富的网络平台,综合运用网络互动社区、QQ群、微信、微博、网络家园、网络联谊会等多种方式,对内加强新社会阶层成员的沟通联系,提供网络服务;[5]对外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搭建网上参政议政的平台,了解舆情舆论,有力回应网上的反动言论。其次,拓展网络的政治参与功能。在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热情高涨与现实政治参与有限的矛盾难以短时间内彻底解决的情况下,网络统战可以为政治参与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新社会阶层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网上议事厅、网上论坛等迅捷化的参与方式提升政治参与度,锻炼政治参与能力,并产生政治参与的实际效力。再次,加强网络统战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人才是网络统战的关键,网络统战工作要求打造复合型的网络工作人员。统战部门要通过招聘、培训、考试等多种方式使网络统战工作人员既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又要掌握良好的沟通协调技巧,同时又要熟知和灵活运用党的理论知识和统战工作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打造出合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网络统战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摘自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摘自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陈占江.阶层意识与社会秩序:对建国以来历史和现实的考察[J].理论研究,2007(6):57

    [4]肖照青、米广弘.网络统战工作研究综述[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责任编辑/李永生

    相关热词搜索: 阶层 统战工作 创新 新社会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