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电影《怒潮》引出的风波

    时间:2020-09-01 07:53: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影片《怒潮》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它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平江“二月扑城”事件和秋收起义,是由一位平江籍老将军策划创作,1963年7月拍摄制作完成。《怒潮》是较早运用电影艺术描写1927年湖南农民革命运动的作品。它的编剧为吴自立、未央和郑洪。这三位一个是经历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老将军;一个是激情燃烧、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一个是精通电影艺术、经验丰富的资深专业编剧。三强组合,八易其稿,才诞生了这部描写一支农民武装成长过程的经典作品。作为主创的吴自立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他在1929年加入红军,不久即加入共产党,跟随彭德怀、滕代远指挥的红三军团转战湘、鄂、赣诸省。他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时他已担任军委四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吴自立担任过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要职,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影片拍摄所处的时代背景

    1959年以后数年里,天灾人祸折腾着中国。河南、安徽、湖南等十余省都是重灾区,到处发生饿死人的惨剧。局势的悲剧性演变证实了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的反“左”言论是正确的。

    1962年1月,中央工作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继续强调阶级斗争,也作了些自我批评。刘少奇则坦率地指出造成三年困难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并公开为彭德怀正名,说“和彭德怀相同观点的人,只要不里通外国,就可以翻案”。他的讲话受到热烈鼓掌欢迎。

    然而,在当年10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抓阶级斗争,并且要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毛泽东又提出大反“翻案风”和“单干风”,决定将彭德怀、习仲勋、邓子恢3人近年来的问题定为阶级斗争性质的3大重案,再立专案审查。在这一背景下,以阶级斗争角度来审视文艺界事件,自然会导致不一般的结果。据已披露的材料显示,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决心打倒彭德怀后,最忌讳有人提出为彭德怀翻案。在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前,收到彭德怀为被诬“里通外国”而申诉的八万言书后,毛泽东更是认为彭德怀的申诉是要“翻案”。此时,康生又发难,诬告习仲勋支持创作小说《刘志丹》是为高岗翻案,在会上向毛泽东递上写有“利用小说搞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的纸条,毛泽东念了条子,并发挥道:“凡是想要推翻一个政权,先要制造舆论,要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毛泽东念过的康生条子上的句子,以及随后的发挥讲话,都被康生和林彪、“四人帮”此后用作打杀文艺作品,迫害文化人士的“最高指示”。

    影片的创作过程及反响

    吴自立早就计划写一部反映大革命年代斗争的电影剧本。他是彭德怀的同乡又是多年的下级,对彭帅的经历业绩十分了解,一向有着赞颂彭帅的动机和相关素材积累。他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写出《怒潮》剧本的初稿,在此基础上,诗人未央和剧作家郑洪对剧本作了几次大修改。

    尽管因彭德华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蒙难,无法在剧本中公开提出彭帅的名字,但相关革命史料仍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剧本顺利地通过了审查,并决定列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拍摄计划。影片导演史文帜非常注重细节刻画,在拍摄苏大嫂串联发动群众、攻打刘家桥、邱金收阅毛委员的来信等许多场景上,丰富了许多情节内容。在拍摄打鱼鼓的瞎眼老人演唱乞讨的镜头中,他采用老病与幼聪、苍老与纯真的强烈美学对比,设计一个小姑娘搀扶,选用平江花鼓戏剧团相貌清秀的小演员邓格玉饰演小姑娘,强化了老少相依为命的悲凉凄苦气氛。据说,片中马家爹爹不惧白色恐怖,毅然让孙子长生重新跟随邱金、罗大成参加革命,行前让长生持刀下跪起誓:“要不给穷人打个天下,你就不要踏进马家的大门”这场戏,就是史文帜依据自己亲身经历编导的。抗战期间,史文帜兄弟三人经党组织批准赴延安。临走的深夜,刚强的史妈妈让三兄弟跪在地上起誓,对他们讲:“你们要去延安就得干到底!革命不成功就不要回来见我!”在拍摄马家爷孙告别时,他把当年的情景,情不自禁地用上了。

    剧中主角、农民协会主席邱金由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张平出演。张平1936年在上海发起组织雷电剧社,1937年随上海救亡演剧队赴延安,多次主演大型话剧、秧歌剧,表演戏路宽阔,风格质朴。邱金的原型是平江农会委员长邱平川、平南游击队长邱金生和二月扑城时农军敢死队长邱训民。他们都是秋收暴动中的领头人物,后来分别担任过湘鄂赣红军团长、师长,都是平江人民崇敬的大英雄、大烈士。张平满腔激情,以真挚细腻的心理刻画,全方位多层次塑造了在残酷的斗争中,经受革命血与火的洗礼而成长为农民革命者的邱金,刚毅顽强,爱憎分明,受到群众景仰。张平也到处受到英雄般的欢迎礼遇。

    拍摄过程中,平江县的许多干部、工人、居民、农民、学生,热情似火,争先恐后出演群众演员。拍摄快结束时,县委领导考虑摄制组人员干了这么久,弄得很辛苦,研究决定举办了一次招待会,庆祝《怒潮》拍摄成功。县委主要领导讲了话,吴自立高兴地与主创演职员、县委领导一起合影留念。

    在后期制作中,导演史文帜以自己的音乐擅长,和编剧郑洪研究为影片创作插曲。郑洪根据剧情写作了6首歌词后,他们与1937年投身革命的八一厂音乐主编、音乐组组长巩志伟密切协作,请巩谱曲。巩志伟吸收了江南民歌、戏曲元素谱曲,精心创作了六首插曲。这就是既有悲壮的《工农他记得》,又有深沉的《猛虎学道》,既有明快的《一支人马强又壮》,又有抒情的《送别》,既有热烈的《秋风卷乌云》,又有雄壮的《工农齐武装》。插曲分别穿插于剧情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烘托主题、表现主人公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插曲创作完成后,导演史文帜和制片主任邓芳商量,邀请老战友、当时已经蜚声歌坛的总政歌舞团著名抒情男高音孟贵彬演唱。孟贵彬的演唱感情真挚,音色优美,极富感染力。影片放映后,《一支人马强又壮》和《送别》等插曲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后来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经典电影歌曲。

    影片首先送到平江放映。平江县委十分重视,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平江革命斗争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观看。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石麟及时布置搞好影片宣传,组织在县城举行了首映式,发出文件通知,安排力量将影片送到各个公社各个大队,轮流放映,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怒潮》在全国发行后深受欢迎,引起热烈反响。根据有关资料披露,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称赞说《怒潮》是八一厂那时期“最好的影片”。中南局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看后也很感动,特意向吴自立祝贺。

    1963年,电影《怒潮》在全国公开上映,社会上反响强烈,被认为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影片。当年参加过平江起义的三十几位高级将领看后都很激动。当年秋天,经组织上批准,吴自立去上海休假。他借此机会探望了一些战友,并转道南京,继续探望战友们。南京是大军区驻地,军事院校又集中,党政军领导中不少人是湖南人。如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他是八届中央委员,南京军区第三政委)、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张震都是平江籍人。他们的资历均高于吴自立,且都是红军、新四军将领,很早就认识吴自立。两天后,江渭清接待了吴自立,他的夫人徐敏(时为省妇联主席)也参加了会见,她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担任过湘赣山区红军游击队长。回忆风云往昔,三人感慨很多。交谈中,大家自然而然地谈到电影《怒潮》,江渭清夫妇都称赞,认为影片拍得有气势,思想性、艺术性都不错,主题曲《送别》,优美动听,流传极广。

    柯庆施借题发挥搅浑水

    1963年底,毛泽东来到上海。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呈上一份材料,反映创作电影《怒潮》的吴自立将军“借看病休假之机会不辞辛劳,到处活动,月余内仅在上海、南京等地就约见、拜见了二十余位党政军高级干部,在南京的活动尤为频繁。据了解,吴自立与江渭清、张启龙等人进行过密谈,秘密酝酿联名上书中央要求为彭德怀平反,其矛头显然指向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

    毛泽东看了这些材料,最初未做出表态。良久,他问柯庆施是如何得到这些情报的?是否很可靠?柯庆施说自己首先是及时收集了上海警备区和市委几位同志的反映。而且他觉得搞出了《怒潮》的吴自立小病大养,到处跑就不太正常,且他在看过电影《怒潮》后就感到很不自在,认为有政治问题。他请示过中央,要求有关部门重新审查影片,并在全国范围内禁映。但北京那边迟迟没给上海答复。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三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同志均未作出表态,实际上也就是肯定了影片。柯庆施却一意孤行,坚持认为吴自立等一批老同志正企图“翻庐山会议的案”。毛泽东审时度势,对柯庆施呈上的材料予以搁置,回到北京后也没有作出批示。他不能不慎重对待,因为若是将此事列为专案,上纲上线,兴师动众地处理,势必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牵涉到的党政军高干是一大批,其中上将、中将就有13人,且都是身兼要职。再说他并没有掌握这些人为彭德怀翻案的可靠证据,手头仅有柯庆施呈上的材料。毛泽东考虑再三,指示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和湖南省委的王延春、华国锋等领导同志在小范围内查一查。此事查了约半年,没查出个所以然来,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毛泽东在得到更多片面汇报后,也与柯庆施一致认为吴自立编拍《怒潮》以及支持编写《平江革命斗争史》,都是为彭德怀搞翻案,于是他又批准另立“吴自立专案”,并入彭德怀案一起审查,指定贺龙元帅负责。专案组到湖南赴平江,经过反复调查后写出报告,称没有查出吴自立编拍《怒潮》、修编《平江革命斗争史》与彭德怀有什么联系,也没有查出有什么后台,中央批转了贺龙的报告。尽管如此,但吴自立当时仍然受到撤销省军区副司令员职务的处分。

    “文革”中株连无辜无数

    到了1966年夏天,“文革”爆发,此前在当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全军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怒潮》即被江青定为“反党影片”遭到批判。这时,本来就不存在的“为彭德怀翻案”事件又被提出来。

    “吴自立专案”再度升级。吴自立被打成“为彭德怀翻案的黑干将”、反党分子,《怒潮》被林彪、江青一伙定为“为彭德怀翻案”的“反党影片”,遭到批判禁映。编写《怒潮》剧本时被征求过意见的李六如、吴溉之、傅秋涛、钟期光、刘志坚、吴信泉、李聚奎、李寿轩、江渭清、张启龙、张震、何能斌等数百位党政军高级干部被牵涉。在八一厂,在湖南,在平江,许许多多参与创作电影《怒潮》的编导、演职员,参与接待拍摄的干部群众,参与组织宣传放映影片的人中成千上万受到批判斗争,受到审查、处分。在八一厂,曾参与编剧、导演、主演、作词、谱曲、演唱的,都受到审查批斗。编剧郑洪被造反派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文艺黑线急先锋”、“现行反革命”重点批斗,迫害至死时年仅40岁。在平江,曾写过花鼓戏剧本的钟弄章也受到批斗关押。曾跟吴自立上京的涂明涛,仅是陪同去向老首长征求剧本意见,也被打成“彭吴死党黑爪牙”,受到长时间批判审查。编剧未央被造反派押到平江,批斗毒打,关押审查达3个月之久。后来又作为“反动文人”下放到邵阳山区劳动。林彪叛逃爆炸后,未央才得以回来。他1979年获得平反后入党,后来先后担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谈起这段不堪回首的时月,年过八旬的老作家难抑愤懑地说:“在创作《怒潮》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听说有彭老总的任何授意,剧情也与平江起义没有关系。硬要说是为彭德怀翻案,要说是写平江起义,这是不要任何事实作根据的混账逻辑,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他特别介绍,在197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再版《怒潮》文学剧本时,曾专门写了《〈怒潮〉无罪》一文附在剧本后面,揭露驳斥“那种捕风捉影、牵强附会、无限上纲的‘文字狱’”和“指鹿为马的强盗行径”。讲起吴自立老将军,未央先生非常敬佩怀念,感慨万分地说:“吴老真是个好人,很直爽,是个高尚的人哪!他在最危难的时候都为我们担担子,说电影是他搞的,不关未央、郑洪的事,坚持说是他一个人的责任,由他一个人来负。”演唱插曲《送别》的歌唱家孟贵彬,也在遭到批判后被处理下放,幸而他当年随之进藏的野战军十四军领导收留了他,使他在云南边疆平安地度过文革岁月。

    《怒潮》在作为“批判影片”放映时,影院不时插进一些恶毒诋毁的事先录好的话语,肆意诽谤彭德怀同志,甚至在演到党代表罗大成壮烈牺牲、令人惋惜心痛的场面时,竟然大骂“活该”,引起观片群众极大愤慨,一片抗议之声,主办人不得不及早收场。对这种所谓“批判”,人民群众根本不买帐。

    吴自立将军坚贞不屈

    既然数百位党政军高级干部都被牵扯进此案,吴自立更是在劫难逃。他被隔离审查,失去人身自由,家里被抄,亲属也受到牵连,妻儿无一幸免。吴将军被扒去领章帽徽,大会批小会斗。他坦然地承认自己创作《怒潮》确实是想为彭德怀翻案,但他坚决否认存在什么“反党翻案小集团”。湖南省造反派组织“湘江风雷”头头叶卫东、胡勇逼吴自立交出所谓“反党联络图”名单,遭到拒绝,他们动手殴打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吴自立经受住了考验,保护了许多老战友,还竭力为未央、郑洪两位合作者作开脱,坚称他们只是挂了名的,并未参加实际创作……吴自立自己则遭关押抄家,妻儿亲属全受株连。已是年近古稀的吴将军,被造反派五花大绑,拉到长沙、北京、广州,挂牌游街,频繁批斗。曾跟吴自立上北京的涂明涛说:“吴自立是彭老总的老部下,对彭老总很尊敬。但编电影《怒潮》,确实与彭老总无关。”吴老在6根肋骨被打断,一只眼睛失明时,仍然考虑到保护他人,自己担责,坚决否认有什么“为彭德怀翻案的反党小集团”。

    吴自立将军没能等到彭德怀冤案昭雪的那一天,更没能等到自己获得中央批准平反的那一天。1975年,他因车辆出故障受重伤,医治无效身故,是年76岁。1978年12月,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彭德怀平反昭雪,隆重召开了追悼大会。1979年初党中央、中央军委又正式为一大批因影片《怒潮》案而受牵连的党政军领导人物平反,做出了正确的历史结论。只有江渭清等几位老同志幸运地成为历史的见证人,亲眼看到了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受到正义的审判。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终于得以重新看到恢复公映的《怒潮》。

    相关热词搜索: 怒潮 引出 风波 电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