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香港电影深陷黑铁时代

    时间:2020-09-09 07:59: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一群普通人中选出一个姚明,这就是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寒战》包揽了最佳影片等9项大奖,打平当年《甜蜜蜜》的获奖纪录,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历史上获奖最多的两部电影之一。然而,《寒战》充其量算一部“还不难看”的警匪片,其情节像少女的知识结构一样单薄,演员表演也如太婆的表情一样平淡,除了贯穿其中的“香港法治精神”外,亮点并不多。再说了,一部电影的核心价值,毕竟不是普法宣传。

    彭浩翔算第二大赢家,由他导演的《春娇与志明》中的杨千嬅拿下最佳女主角,同是他导演的另一部《低俗喜剧》中的郑中基与陈静分别拿下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但这两部影片均非彭浩翔的巅峰之作。前者不如《伊莎贝拉》(彭浩翔2006年导演作品),除了杨千嬅比梁洛施长得丑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春娇与志明》的剧情实在狗血,就算彭浩翔才华横溢,也最多把它拍成一部“不那么难看”的爱情片。而大杀器杨幂在里面的表演,更直接将影片拉低到央视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水准。至于《低俗喜剧》,相较彭浩翔的成名作《买凶拍人》以及稍后的《AV》,就像是彭浩翔自己山寨自己的一部三流作品,充满低俗,但一点也不喜剧。

    得了两个小奖的《大上海》,我冲着发哥的名头去电影院看了,带了白白的手绢,打算在发哥击中儿时记忆时掏出来揩拭眼泪。不过最终我不是用它来揩拭热泪,而是接自己吐的苦水。这部片子的水准一点儿也不周润发,而是相当黄晓明。众所周知,一部黄晓明水准的片子,该有多么衰尾。其实,这部片子要是把黄晓明设计成周润发的私生子,再不慎被仇家砍成白痴,就对路了。但片中黄晓明居然扮演的是青年周润发!也就是《英雄本色》时期、《上海滩》时期的发哥!导演这不是在向经典致敬,而是拿起红蓝铅笔在珍本宋版书上乱写乱画。

    成龙,我心中的香港艺人协会支部书记,凭借香港、内地合拍片《十二生肖》拿了个无足轻重的奖(最佳动作设计)。但这部充满强国论坛精神的电影,能入围本身已经是金像奖的悲哀,能拿奖就更是金像奖的耻辱了。整部影片活像是献礼片,又像是用光影形式呈现的一个主旋律主题展。电影不是不可以主旋律,可至少也稍微含蓄点,别那么露骨和生硬。美国人也有主旋律电影,鼓吹个人英雄主义,但他们可曾要蜘蛛侠披上星条旗去爬摩登大楼,或者让钢铁侠在战斗中高声朗诵《独立宣言》?

    此次金像奖再次提醒人们,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如今正处在黑铁时代。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神谱》的一段可以移来形容当今香港电影的状况:“这些人堕落了。神不断地给他们增添新的烦恼,而最大的烦恼却是他们自己带来的……主人不愿款待他们的朋友,朋友之间也互相憎恨。从前美满和尊严女神还常来,如今也伤心地用白袍裹住美丽的身体,回到永恒的神世界去了。留给他们的只有平庸,而且这种平庸的状况还看不到尽头。”

    香港电影现状的平庸,很让人怀想它的黄金时代,这就像你目睹一个迟暮美人,就会忍不住怀想她明眸皓齿的风华时代。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应该是1970年至1999年,邵氏开其端,嘉禾、新艺城等扬其波,寰亚、最佳拍档等则异军突起。

    邵氏的武侠电影至今是我的最爱,《独臂刀》、《大醉侠》、《月夜斩》、《流星·蝴蝶·剑》、《刺马》……要悉数列出邵氏经典武侠影片的名称,至少需要数百字的篇幅。邵氏武侠真正拍出了武侠味道:不论是古道西风瘦马的外景,还是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的内景;豪侠在酒楼上狂饮痛歌,再鏖战一番,又或者于驿道荒野对决,盘肠大战;刀光剑影中不乏红粉佳人的眼波,壮士慷慨赴死之前也必有番儿女情长。

    那时的特技不多,动作也不华丽,但简单、直接、刚劲,让人如临其境、如饮狂泉。那时的武侠更重情节,往往一波三折,动人心魄;那时的武侠也重对白,在只言片语之间,就把人物性格用锋利刻刀雕出。那时的武侠电影,就如同春秋战国时的游侠,不动声色,但随时可以锐身赴难,易水萧萧西风寒;现在的武侠电影,则更像是马戏团里的杂技演员,身手不凡,但寄人篱下,英雄无处觅肝胆。

    邵氏武侠拍得奇快,质量却又奇高,我常常不理解,为什么现在动不动斥资上亿、费时数年的武侠片,却难及邵氏武侠的十分之一。要说商业侵蚀,邵氏武侠也不是什么独立制片,要说大牌演员,如今的造星产业更加成熟。或许只能归结于时代变迁,护佑人们多个世代的传统日渐凋零,根植于人性中的热忱日渐冷却,而武侠精神与武侠片也一并衰落。

    2013年4月6日,杨千嬅为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拍摄纪念特刊。

    邵氏电影渐渐过气,新的影视制作者崛起。嘉禾电影公司的李小龙系列、五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黄飞鸿系列,新艺城电影公司的最佳拍档系列、英雄本色系列、倩女幽魂系列,最佳拍档电影公司的古惑仔系列等等,都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代表作。这个名单还必须加上以林正英为演员代表的鬼片系列、以吴宇森导演为首的枪战片系列、以王晶导演为首的三级片系列与赌片系列、以徐克导演为首的新武侠系列,以及独一无二的周星驰喜剧电影系列。

    为这个黄金时代唱一曲挽歌的,则是寰亚电影公司的无间道系列,其首次创下香港电影在内地的票房纪录,却未能引领香港电影重返黄金时代。

    早在1995年,香港影评人列孚就称“香港电影已死”。杜汶泽则回忆说,1993年他刚进入演艺圈,就听到“香港电影已死”的说法。而在2009年,香港导演尔冬升又老调重弹:“你们喜欢看的港片,三年之内就会没有了。”

    周润发曾对谢霆锋说:“未来30年香港电影就靠你了”。这是玩笑话,如果未来香港电影真得靠谢霆锋的话,那它还不如现在就死了算了

    香港电影已死的说法,虽有些悲观,但决非危言耸听。1993年,港片因过度滥拍而遭遇投资危机,尤其是一直依赖的台湾资金大幅收紧,导致其源流被紧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吴宇森、成龙等纷纷进军好莱坞,导致人才流失;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港片主要外销的东南亚市场一片凄怆,令港片再陷低谷;2003年,SARS来袭,香港演艺界虽然足够坚强,也有道义担当,但影业却实在遭遇沉重打击。寰宇电影公司的老板林小明说,最低潮时,80%的香港电影从业者几乎一年没戏拍。

    2003年后,港片走上合拍之路。这在商业上为港片打开局面,却在精神上令港片陷入无地彷徨的境地。大量导演北上,少数导演则仍坚守,比如杜琪峰、许鞍华。北上导演陈可辛称,“香港电影要么北上,要么等死”。如今,香港电影北上已成大潮,连向来特立独行的导演彭浩翔也在2010年北上,签约江苏广电,3年内拍3部影片。导演陈嘉上无奈坦言:“想拍大投资就必须来内地。”刘镇伟哭丧着脸说:“不来内地就没有出路。”曾经拍过多部讽刺内地影片的周星驰也早早加入北上大军,他导演的影片《西游·降魔篇》今年春节前在内地上映,其票房突破12亿元人民币。

    港片北上的繁荣背后,却藏着不可言说的尴尬甚至酸楚。陈可辛说,香港与内地“好似一对恋人,初看还顺眼,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有不同”;刘镇伟抱怨说:“内地投资人钱多,但比较喜欢瞎指挥”;彭浩翔则戏谑道:“我平时喜欢讲黄色笑话,现在我跟领导就不能讲……”

    北上水土不服的同时,香港电影还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两年前,谢霆锋获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周润发赞扬他说:“未来30年香港电影就靠你了。”这是玩笑话,却也折射出香港影坛的人才匮乏。如果未来30年香港电影真得靠谢霆锋的话,那它还不如现在就死了算了。

    不过,对香港电影仍应该抱有希望。未来30年的香港电影不可能靠谢霆锋。香港电影的魂魄还在,只是暂时在北上的不适与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迷失。当下的香港影人,既没有早先几代人的支托,又缺乏当前一代人的支持,而且部分失去了其生命力来源的传统,以致不能大胆前进,只在俗世泥潭中浪费自己的精力。

    相关热词搜索: 黑铁 深陷 香港电影 时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