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上海市委宣传部对四次文代会报告修正稿意见书跋

    时间:2020-11-21 07:54: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闲来翻看所收藏的资料,看到一份上海市委宣传部对周扬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的报告《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书。意见书是打印稿,题为《〈对开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繁荣的新时期〉修正稿的意见》,署名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从意见书的内容来看,是多人一起讨论写成的。

    倏忽二十多年过去了,翻看这份意见书,遥想当年乍暖还寒时气势如虹的文学态势,在生出些许恍若隔世之沧桑感的同时,也想到把它公布出来,一来给文学史的研究者提供点材料,二来或许可以唤醒当年参与这个意见书讨论的前辈们的记忆,把讨论的细节写出来。

    《对〈开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繁荣的新时期〉修正稿的意见》

    全国文联:

    收到你们寄给陈沂接同志的《开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繁荣的新时期》修正稿后,我们即将这一文件分发给上海文联及各协会、市电影局、市文化局、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学院等有关单位,要求他们认真组织讨论。文联党组在陈沂同志亲自主持下,讨论了一次。现将各单位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综合汇报如下。有同志建议,报告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后,最好印发各地再讨论一次。

    一、对报告的总的意见:

    一些同志认为,总的看来报告还可以,但感到不满足,鼓舞人的作用不够。报告给人的感觉是四平八稳,两方面摆摆平,观点不鲜明,是非不明确。报告中没有很好体现三中全会的精神。有的同志说,这个报告“不痛不痒,回避问题”,也有的同志说,“原来以为报告一定会激动得我落泪和高兴,但读完报告,并不激动。”多数同志认为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建国卅年来的经验教训很不够,思想不够解放,该肯定的不敢肯定,该否定的不否定,吞吞吐吐。特别是对十七年文艺工作评价,错误,缺点,都不敢敞开来谈,十七年究竟有无左的错误?程度如何?语焉不详。文艺界历次思想批判和政治运动,有的人讲了,但不能自圆其说;有的根本没有触及(如所谓丁陈反党集团问题,所谓“黑八论”的问题)。广州会议也没有给以充分的肯定。对“四人帮”统治文坛十年的破坏以及粉碎“四人帮”三年来的成就也谈得不透。从理论和文字水平来说,不如三次文代会报告,有些概念搞得混乱。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规律是什么?这次报告中应该解决,但未解决。

    二、对报告第一大部分的意见:

    普遍反映,这一部分写得比较含糊,模棱两可,中心不突出。

    1.从一百多年前讲起,无必要,重点应放在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

    2.对卅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评价问题,应该从党与左翼文化的关系上来谈,不应只从个人关系上来讲,如党中央曾派陈赓、瞿秋白、冯雪峰同志到上海同鲁迅联系,特别是瞿秋白与鲁迅的关系,说明党一直是关心左翼文艺的。今天,应该站在党的立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地评价这一段历史。两个口号之争,不能回避,对鲁迅不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至少应该承认有宗派情绪。谈卅年代文艺,不能只谈南方,而不谈北方,要谈得全面。

    3.说“《讲话》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工作者要和新时代的群众相结合的光辉思想”,这个提法不够妥当,因为,毛主席自己在讲话中就引用了列宁关于党的文学的根本任务,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

    4.十七年文艺工作也应分两段很好总结(即前八年与后九年)。十七年文艺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特别是对“左”倾思潮的干扰与影响,讲得不够明确,不够透彻;这关系到今后如何正确地吸取这段历史经验的大问题。如说林彪、“四人帮”“把我们工作中的一些缺点、错误,以‘极左’面目加以利用和恶性发展”,却没有讲清楚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是什么。

    5.十七年中,除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外,还有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康生的破坏与干扰,报告中对此没有明确地点出来。特别是康生当时“拔白旗”,抓“利用小说反党”等在文艺界造成的严重恶劣影响,报告应该提到。

    6.十七年中历次政治运动的必要性阐述得太笼统,没有说服力。如说批判胡风文艺思想是必要的,反胡风反革命小集团应如何评价?反右是必要的,对刘宾雁、王蒙等一大批人的作品如何评价?又如批电影《武训传》,批《红楼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思想,作为政治运动来搞,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报告中说批了胡风,才能够提出双百方针,这样提法不科学。

    也有同志认为,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胡风的批判,还是讲虚一点算了,因为这两次批判,早已超出了报告中所提的“思想斗争”性质的范畴,实际上成为政治斗争了。越讲得具体越难。毛主席对文艺的“两个批示”关系重大,应有个说法,不能回避不谈。

    7.报告中说周总理“不是以一个党的领袖之一的身份,而是像一位良师益友,给文艺工作者以谆谆教导”不妥。总理是代表党来领导的。周总理的几次有关文艺的讲话和陈毅副总理在广州会议上的讲话,都是对毛主席文艺思想的重大发展,这几个报告的传达,当时受到有些地方的抵制和干扰,这是路线是非问题,报告中应讲清楚。

    8.对林彪、“四人帮”控制文坛十年的沉重教训没有系统总结。为什么提了《纪要》,不彻底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为什么不明确为“黑八论”平反?

    9.粉碎“四人帮”斗争对文艺工作的巨大推动,估计似不够充分,应该把文艺战线上广大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对推倒“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意义,也未提。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讨论,对推动文艺创作发展的深远意义与作用,也缺乏足够的估价。

    10.当前文艺界论争的问题,只提了“歌德与缺德”中的一些论点,而对文化部《简报》中的观点,如“夺权”之类,则一字未提。《简报》的问题比“歌德”问题要严重得多。这么重大的事件不提不好,要分清路线是非,不要护短。

    11.报告中开了两个名单,都不准确,不全面。一是粉碎“四人帮”后优秀作品的名单,大部分都是《人民文学》上发表的,连开一时风气,冲破一个禁区的小说《伤痕》都未提;另一个是被迫害致死的作家、艺术家名单,上海丰子恺也未提。有同志建议,或只少数举几个即可,或更全面一点,作些补充,或根本不提。

    12.对戏剧、电影艺术的战斗作用与重要性,无论历史的和现实的谈得都不够。对“样板戏”究竟如何看法?关于电影的估计,对三十周年献礼片的成绩,对电影战线出现的大好形势,应予以充分肯定。

    13.有些理论性问题没有讲清楚,有些问题概念不清,思想模糊。如说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就是党如何领导文艺工作的问题,也就是文艺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问题。这样把三个概念混同起来,根本没有讲清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特别是没有讲清楚文艺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和文艺作品本身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14.关于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应该针对当前文艺界实际存在的思想情况,作点阐述。

    三、对报告第二大部分的看法:

    1.新形势下的任务提得太一般化。希望将文艺作品担负着教育青年一代的严重任务,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高尚情操等问题,能多讲几句,这个问题需要特别强调一下。

    2.对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有时提创作口号,有时提创作主张,有时提创作方法,概念不清。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提出后,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哪些代表作品,不清楚。对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可谈清楚。

    3.提到不能拘泥于《讲话》的个别论点,那么,究竟哪些个别词句不合适了,需要发展,应有具体的说明。

    四、对报告第三大部分的看法:

    1.协会同行政机关的关系究竟如何?最好能讲明确一些。

    2.党如何领导协会,协会的体制问题,应有明确规定。

    3.“文化大革命”中,协会统统被打成“裴多芬俱乐部”,工作人员被打成“裴多芬俱乐部的干将”,应从政治上平反,恢复名誉。在匈牙利,他们认为“裴多芬俱乐部”是革命的,当时是苏联镇压了他们。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

    一九七九年十月五日

    将报告散发征求意见,是胡耀邦的决定

    1979年10月30日,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继往开来”的大会,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所作的《祝词》,指明了新时期文艺前进的方向。

    在这次大会上,周扬作了《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的主题报告,对建国三十年来的文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论述了党在新时期文艺政策和文艺发展的若干任务,是文艺发展史上的一篇重要的文献。

    从现今留下的档案材料来看,周扬的报告从这一年6月开始起草,到9月7日完成了草稿。周扬送交胡耀邦审阅。胡耀邦看后,决定仿照制定中央文件的办法,发给大家讨论、修改。他对周扬说:要组织一两百人参加,以文化界为主,宣传部门和理论界都要有人,以便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使报告成为一篇既有理论探索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又实事求是地总结我国文艺界三十年经验的大文章。于是,9月9日,报告草稿先送给在北京的文艺界、理论界和思想界的有关人士征求意见。

    9月18日,周扬根据陆续返回来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报告的“修正稿”。为了更广泛地征求意见,周扬责成第四次文代大会组织处,将这份修正稿分送给上海市和辽宁省征求意见(也许还有其他省市,但在留下的材料中,只看到这一市一省的意见书)。

    于是,就有上海的这份意见书。

    关于这份意见书

    对照在此之前北京有关人士所写的意见书,上海的这份意见书,提问题比较尖锐,且对报告总体评价不高。这大约与上海文艺界当时思想比较解放有关。

    新时期以来,上海文艺界不管是创作还是评论,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宗福先的话剧《于无声处》,为“四五运动”的平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卢新华的小说《伤痕》,成为“伤痕文学”发轫作品之一;上海出版的《戏剧艺术》率先对“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的质疑,引发了全国的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否定。这一切,对推动新时期文学艺术蓬勃的发展,对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是立了大功的。

    意见书中第一大条,总体来说,对报告没有旗帜鲜明地反对什么、赞成什么不满意。这个意见是很正确的。但是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说,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在两年后的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才得以解决。在此之前,没有决议作指导,对建国三十年来历次政治运动的评价“不痛不痒,回避问题”,也在所难免。不过,将周扬后来发表的稿子与修正稿相比较,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变化,当然也吸收了这份意见书中的意见。

    第二大条中的第六小条意见,是针对“修正稿”中论述建国以来文艺界历次政治运动而来的。

    应当说,意见书的参与者的确是很敏锐。在1955年,胡风是以“反革命集团”而定罪的,与对电影《武训传》、对《〈红楼梦〉研究》仅限于思想领域的批判——当然,这些批判也是粗暴的——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报告中并列在一起,意见书敏锐地发出“如说批判胡风文艺思想是必要的,反胡风反革命小集团应如何评价?”

    其实,这一年的1月12日,胡风就被释放出狱,虽然还没有正式结论,但5月已当选四川省政协委员。此举意味着已不将胡风作为“反革命”来对待。这一过程,或许意见书的参与者还不知道。周扬当然是知道的。但是,对胡风的那场批判,报告中不提,交代不过去;而如何提,的确是颇非斟酌的。采用与对电影《武训传》、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相并列的方式来提,事实上已经否定了胡风的反革命定性了,只是不十分明确而已。

    这一条中还涉及了如何看待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的问题。报告中的提法,不仅这份意见书中有意见,在其他一些意见书中,也有人提到。所以,周扬在报告定稿时,删掉了“在政治上是需要的,错误是扩大化了”的字样,采用了这样的表述:“特别是一九五七年文艺界的反右派斗争,混淆两类矛盾的情况更为严重,使很多同志遭到了不应有的打击,错误地批判了一些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文艺观点和文艺作品,伤害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其中包括一些有才华、有作为、勇于探索的文艺工作者,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后,文艺领域出现的生气勃勃的景象遭受了挫折。”

    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关于这一问题,两年后产生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作了结论:“一九五七年……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看来,当时周扬那样提,也是有所本的。

    第七小条中提到周恩来和陈毅的有关文艺的讲话,大致是指周恩来1959年5月3日《关于文艺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的讲话、1961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陈毅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这几次讲话,是在1957年反右以来“左”的干扰肆虐文艺界的时候作的,对文艺界纠正“左”的思潮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尽管当时这些讲话都没有发表,但听到讲话的文艺人士都欢欣鼓舞,思想获得了解放,继续工作的信心倍增。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又开始了,这些讲话又被打入冷宫。

    1979年新年伊始,《文艺报》和《电影艺术》杂志发表了周恩来1961年《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给文艺界从理论上清算《纪要》的极左思潮提供了思想武器,也唤醒了文艺界人士对周恩来的怀念。回望三十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文艺界人士深感周恩来和陈毅的讲话中所提倡的遵循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的重要性。意见书中着重提到这些讲话——不独上海市如此,在其他有关人士的意见书中也多次提到这一点,自然是文艺界人士这种感受的体现。

    第十一小条中提到报告开列的两个名单的问题。这两个名单,一个是在论述三十年来文学成就时,每个时期都开列优秀作品名单;另一个是被迫害致死的文艺界人员名单。到了报告第三稿时,为了更集中地谈问题,决定后一个名单不在报告中体现,另外形成一个文件,这就是11月1日阳翰笙在大会上宣读的《为林彪、“四人帮”迫害逝世和身后遭受诬陷的作家、艺术家们致哀》。

    另外,意见书中提出的修改好的报告“最好印发各地再讨论一次”的要求,后来因为时间关系,好像没有再印发。

    【注释】

    ①周扬的报告前后有四稿。寄给陈沂的稿子为“修正稿”,也即第二稿。在第四稿上将题目改为《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

    附:

    辽宁省文联《对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报告(修正稿)的几点意见》

    中国文联四次文代会组织处:

    因为我们接到你们征求意见的信较晚,在两三天的时间内,我们组织了文艺界部分领导座谈,又分别搜集了一下意见,现将意见汇总于下,请参考。

    一、报告中对三十年文艺工作估计的较足,成绩是主要的,也还具体。但是在报告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突出,思想不够解放。对“纪要”的那些反动观点,没有正面交锋,因此在总结三十年文艺战线是非、理论是非方面不够鲜明,对很多主要问题应该公诸于众,不应掩盖矛盾,现在报告中是回避了,使人感到羞羞答答,不鲜明,战斗力不强。如三十年来,毛主席对文艺工作的几次批示,在当时看来是正确的,但经过实践检验有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错的应该明确提出来。又如五七年反右斗争对文艺界影响很深,至今还隐然可见,而且和“纪要”中的许多反动观点在思想上是有联系的,当前提出要批判“纪要”,那么这个报告应该做出旗帜鲜明的样子。

    二、报告中应把周总理对文艺界两次讲话提到一定位置。

    三、报告是代表谁?是几个人的意见,还是党组织意见?文中经常提到“我们”,但不知“我们”代表谁?

    四、报告中对三十年代文艺战线上和鲁迅的那些斗争,既然要总结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要轻描淡写。瞿秋白和鲁迅并肩战斗在当时是有贡献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肯定了的,所以三十年(代)不提瞿秋白是不公平的。

    五、报告中把反胡风的那场斗争和批判《武训传》等并列,这是不是意味着胡风问题不是反革命性质了?

    六、报告中对反右派斗争是这样提的:“在政治上是需要的,错误是扩大化了。”全国文艺界的右派数字是相当客观的,我省文艺界右派已全部改正,全国各地想必也都已改正,如果说都改正的话,文艺界反右斗争就是搞错了。因此,就不是扩大化的问题,我们对“在政治上是需要的”提法不太理解。

    总之,感到报告如同温汤水不解渴,对外国发表还合适,但是做为全国文代会的报告,大家就希望按照党的十一届四(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贯彻“双百”方针,观点、问题要旗帜鲜明,不能回避,该肯定就肯定,该否定就否定,不要强求一致。

    此致

    敬礼

    辽宁省文联(盖章)

    1979.9.30

    (徐庆全,北京《炎黄春秋》杂志主编)

    相关热词搜索: 文代会 意见书 四次 上海 修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