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文化地域视角下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问题探析

    时间:2021-01-19 07:58: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电影民族化问题伴随着中国电影成长的每一个脚步,在全球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从文化地域视角来探讨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问题,有利于从更广阔的背景下进一步理清电影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电影的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和核心,而国际化是电影民族化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中国电影;文化地域;民族化;国际化

    电影这一艺术样式从上个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后,一直不断地在中国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生存的阳光和养分,电影民族化问题伴随着中国电影的每一个成长脚步,也是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的内驱力。尤其是在全球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无论是对于华语电影的创作还是对于华语电影理论的繁荣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电影民族化问题是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不可摆脱的理论命题,从二三十年代萌芽的电影民族化思潮几十年来不绝如缕,在学术理论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80年代中期发生的“电影民族化”大讨论。反思80年代发生的这次电影民族化讨论,可以看出,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仍然在中国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生存的阳光和养分。到了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电影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百年来沉积在电影领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浮出水面,对中国电影民族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客观、全面的认识当下面临的种种矛盾,冷静而准确地判断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位置,从理论上厘清电影民族化和国际化面的关系,从中国电影自身的特性出发来认识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电影发展的独特道路,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拟以中国电影的民族化为核心,结合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事实,从文化地域视角对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内涵来进行探究,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来认识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问题,为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支撑。

    文化地域视角是文化生态学的一个方面,“文化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来源学科主要是文化学和生态学。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文化学和生态学均是其学科归属。”更具体来说,“生态本来是一个反映自然、环境状态的词,借用‘生态’一词应用于文化,形成文化生态的概念,目的是要表明文化现象也和自然现象相同,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有自身的内在秩序和规律。文化生态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有序的亚系统。”[1]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三,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构成。“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和世界上其他民族比肩站立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有人说,中国的电影进入了西方的主流院线,但反过来想,外国每年有多少大片进来?不要说欧美国家,连亚洲地区,韩国、日本进入中国的文化产品和中国进入他们国家的文化产品,在数量上也不能同日而语。数量说明趋势,不是我们在影响西方,而是西方在影响我们;不是西方更理解和接近我们,而是我们更理解和接纳西方,所以,防止文化生态的“沙化”迫在眉睫。中国电影文化其实和文化生态学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中国远古的文化当中,就十分推重“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中国电影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把自己的目光对准了人以及他们的普通生活,这种对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关注是和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精神紧密相关的。从生态的角度去关注中国电影,可以更为清楚地认识中国电影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繁荣寻找更为有效的途径,避免中国电影误入歧途,走向“沙漠化”。

    对于文化与地域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者是很早就注意到的。1890年,恩格斯在给爱因斯特的信中论及挪威文学,就考虑到了地理因素。他批评爱因期特只是机械地从阶级关系考察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而排除了其他条件。他注意到了斯堪的那维亚这个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十九世纪末叶挪威文学繁荣的影响(《给爱因斯特的信》)。地理环境,构成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文化创造的前提: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不能摆脱人类在时间、空间上所处的特定自然条件。当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把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化创造的关系加以夸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则又陷入另一种非科学的片面之中。文化的发展,除开地理环境的一定影响外,重要的还在于人类自己的选择,还在于其它种种综合因素。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20世纪初它进入中国之后,便在中国这片特定的地域上生根、发芽、长大、繁荣,这和生长在欧美国家的电影在创作思路、创作内容、表现手段、经营运作等各个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当中国国门打开之后,国外的电影作品尤其是好莱坞的大片源源不断地进口到我国,只有考虑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才可能打造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使得中国电影自立于世界各民族电影之林。而要考虑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就必须处理好中国电影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

    所谓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就是在电影的剧本创作、制作、发行等各个环节,借鉴国际上已经使用的、成熟的、成功的经验,创作出具有世界水平的电影作品,更好地实现电影娱乐大众、创造经济效益等目的。中国电影之所以要走国际化道路,是和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巨大变化密切联系的,如“入世”后全球化浪潮的侵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等。

    中国电影要想走向繁荣,走民族化道路是必然的,否则,就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失去自己存在的文化符号。尤其是在90年代,澳大利亚学者马尔科姆·沃特斯说,“就像后现代主义是80年代的概念一样,全球化是90年代的概念,是我们赖以理解人类社会向第三个千年过渡的关键概念”[2]。 90年代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正如国际贸易中的贸易逆差一样,中国电影面对着信息传播的不平等性,一种文化上的“逆差”正在悄然形成,当我们走在电影民族化道路上的时候,如果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先进的东西,闭门造车,只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一个民族或国度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系统;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3]中国电影只有在坚持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走国际化道路,勇敢的跨出国门,才能纠己之短,取人所长,创造电影精品。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走国际化道路也是可能的。美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指出:“全球资本主义既促进文化同质性,又促进文化异质性,而且既受到文化同质性制约,又受到文化异质性制约。”[4] “全球化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普遍主义特殊化’与‘特殊主义普遍化’的双向渗透过程,也即全球化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极致:它的影响从西方运动到东方,同时也从东方向西方作反向运动。”[5]中国电影面临着振兴的重任,在理论上,我们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要以电影民族化理论为中心整合电影国际化理论,突破狭小地域观念的制约,在国际范围内完成和充实民族化的理论内涵。否则,如果陷入“切断信息传播的闭关自守状态中,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本土文化的纯洁性,甚至把本土文化禁锢在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中,不仅会丧失本土文化发展的经济可能性,更会弱化本土文化对非本土文化的传播力量,丧失文化竞争力。”[6]总之,电影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和核心,而国际化是电影民族化重要推动力,也是更新电影民族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没有了电影民族化,电影国际化也就失去了依托,没有了电影的国际化,电影的民族化就会走向封闭与消亡,两者共同存在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大环境中,缺一不可。

    在全球化浪潮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许多中国的电影导演和演员都在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人们,要使得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道路持续进行下去,就要勇敢地走向国际,积累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如著名香港导演吴宇森,从香港一路走到了好莱坞,他的作品《英雄本色》、《变脸》、《碟中谍Ⅱ》等,都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越来越感觉到艺术功力的深厚。吴宇森是极个别在好莱坞站住了脚并拥有了自己话语权的导演,在好莱坞这个绝对强势的电影制作基地里,作为第一位在好莱坞执导大片的亚洲导演,吴宇森以创纪录的票房成绩建立了一个大牌导演的号召力和信任感。还有著名华人明星章子怡,从《我的父亲母亲》中顺利步入影坛,然后魔术般的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喜爱,更让国外倾倒。美国《新闻周刊》曾经就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影响这样调侃:“不知道章子怡但不可小觑她”。“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知道章子怡(甚至人们不记得她来自哪个国家),章子怡和她的中国电影同行却的确在美国电影中加入了浓重的中国韵味,并且使电影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7]更有如大陆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这样成功地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电影市场的导演,为中国电影民族化开辟了新的疆域,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的关注和尊敬。“第六代”导演们已经具有了国际化的眼光,作品屡获国外大奖。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的电影体系,就需要我们大胆的走出去,积累国际化经验,但是我们依然面对着风云变幻的世界,我们必须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电影体系的信心,坚定地走电影的民族化之路。

    新世纪以来,随着融入国际电影大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的民族电影市场体系正在不断的形成与完善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的每一个电影工作者坚持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方向,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中国特色的民族电影体系的成熟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M]. 佛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

    [2]Waters,Malcolm,Globalization,London:Routledge 1995,P.4,转引自刘建明.全球化的终极与国际传播架构[J].国际新闻界.2002,(3).

    [3]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 [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陈卫星.信息传播与本土文化的互动[A].创世纪舌战-2001国际大专辩论赛记实和评析[C].北京:北京西苑出版社,2001.

    [7]竞文.美《新闻周刊》解读中国 章子怡成电影主流词汇[N].华商报,2005-5-10.

    (作者单位:王芳,天水师范学院;张效礼,国家司法部)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化 探析 中国电影 视角 地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