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论朝鲜拥核的风险决策心理

    时间:2021-01-20 07:52: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复杂,并且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性特征。韩献栋. 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当半岛缺乏一个多边安全机制来有效约束该地区国家间行为时,半岛上的各行为体间将始终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状态。朝鲜“拥核”决策是美朝不对称威慑情势下“以核止核”的最高形式,加之近年来,处于大国夹缝中朝鲜的战略空间不断遭到挤压,由此产生国家存在危机感也在情理之中常浩,王毅. 朝鲜拥核战略选择的重新评估及第五次核试验的影响[J]. 战略决策研究,2016(6):84.。就如何解除制裁与实现无核化之间激烈的博弈一直是困扰美朝谈判的难题,也是阻碍美朝关系改善与发展的直接原因。三次“文金会”的召开也平行推动了两次“金特会”的如期而至。目前美朝尚且处在一种缩小美韩联合军演与暂停核导试验的克制状态。通过对过去历史研究可发现:朝鲜越是深处国际制裁或军事威胁的损失局面下,就越倾向寻求“风险决策”,通过强化“拥核”路径来摆脱美国的威慑和施压。本文将试图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析朝鲜领导人在研究和制定拥核决策时产生的心理成因、过程和结果,并探讨解决朝核问题的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 恐惧 自我预言 国家安全 风险决策

    一、引 言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认为,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唯一的理性假设就是:它们的首要目标是为了生存,求生存本身是一个绝对无害的目标。[美]约翰·米尔斯海默. 大国政治的悲剧[M].王义桅,唐小松,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5.朝鲜长期作为历史上东北亚的一个弱小国家,自古深处大国环伺下的亚太地缘竞争的漩涡中,后冷战时代金正恩的“拥核”战略难道真的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吗?关于朝鲜真实的拥核目的,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一类学者认为朝鲜拥核更多是出于主动意愿,通过核武研发强化其国际地位,以此换取经济援助,因此这是一种典型的“核讹诈”行为,他们是对朝持强硬立场的代表,甚至要求中国实行断油来迫使朝鲜完成弃核;另一类学者认为朝鲜拥核是一种对自身安全关切的被动反应,拥核仅是为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和维护国家安全目标的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标。他们坚持朝核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核”,而在于“安全”,即为朝鲜“提供安全保障”,最终“建立安全机制”。白洁. 朝鲜半岛观察笔记[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274.筆者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可能,朝鲜利用“核手段”可成为东北亚独立的一极,来避免自身沦为大国博弈下的牺牲品。历史上,朝鲜曾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中国与日本、美国与苏联、中国与美国等多股强势力的争夺对象。可以说拥核决策就是其本身安全脆弱性所表现出的另一极端。而这一切皆源于政治心理学中有关对被灭亡的“恐惧感”。

    总体而言,朝鲜拥核是其对自身安全处境担忧的产物。国家安全心理的核心是恐惧何伟鹏. 恐惧:国家安全的心理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2):25.,精神分析学家齐尔伯格(G. Zilboorg)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指出,“恐惧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最经常的是被无知,说到底是被死亡所激发的”,表面从政治学角度诠释朝鲜的“核现象”是因“安全”的缘故,倘若从政治心理学视角出发,朝鲜不情愿“弃核”,则是因为“恐惧”。

    一、关于朝鲜“拥核”意识的心理剖析

    (一)朝鲜恐惧心理的形成原因

    “自助是什么”,自助是指当自身受到外界侵犯,而没有其他求助对象,被迫通过自身拯救自身而获得生还的无奈选择,也就是霍布斯笔下的“天助自助之人”的现状。在大国政治的丛林法则中,不少历史上的小国是在大国庇护下实现生存的,如冷战时期的北约和华约集团下的成员。从政治均势理论所观察到的朝鲜“拥核”动机,始于后冷战时期,因原苏联势力瓦解所导致的半岛结构的不对称性。那么从心理学角度看,朝鲜歇斯底里的“恐惧”寒冰又从何时堆砌的呢?学者萨缪尔·金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平壤的核战略很大程度上成形于它对美国核存在威胁的感知,预示着朝鲜寻求一种自力更生的核威慑力量。Samuel S Kim. US-China Competition over Nuclear North Korea[J].  Insight Turkey, 2017, 19(3):121-137.1956年2月28日, 朝鲜与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核研究所协定》,这是有关朝鲜试图进行核技术开发的最早记录。詹欣. 美国与朝鲜问题的历史分析[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7.换句话说,这也就是美朝在半岛所形成不对称威慑的缘起。

    “恐惧是什么”,奥地利精神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把恐惧称为焦虑,认为“恐惧作为一种焦虑来自自我对威胁的反应”。杨鑫辉. 心理学探新论丛1999[C].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4-256.其形成的主客观条件是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学习经验的两部分之和。从国家恐惧心理的定义可知,国家恐惧可分为天然性恐惧和经验性恐惧。何伟鹏. 恐惧:国家安全的心理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2):26.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可将国家的“恐惧来源”分为两种途径:条件反应和后天习得。根据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伊凡·彼得罗维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的条件反射理论,又可将国家“天然性恐惧”诠释为:刺激——条件反射——重复刺激——强化反应——形成恒定的恐惧状态。美韩联合军演的规模对朝鲜内心所造成的刺激成了朝直接拥核的“应激防御反应”。也就是说,新情景、人或物会引起情感反应,因为它们与以前曾与产生恐惧或喜悦的刺激有联系。[美]威廉·F·斯通. 政治心理学[M].胡杰,译.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73.而当美韩联合军演的频率不断增加时,朝鲜“条件反射”下的拥核意识也就会固化,进而形成一种深层次的“恐惧感”和“危机感”。由于历史上的朝鲜因国力虚弱曾三次遭受(日本)海洋国家的蚕食和掠夺,最后一次还引发了近代的中日甲午战争。像这种带有“殖民创伤”的国家在未来面临相似外界刺激时,就会变得敏感,并对潜在危险源产生“识别”,进一步唤醒对安全的“本能反应”。

    相关热词搜索: 朝鲜 决策 风险 心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