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

    时间:2021-01-20 07:53: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高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能够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一大产业,是中国迈向世界性大国的一大标志。从全球视域审视中国高铁,一方面要与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高铁发达国家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另一方面要系统梳理中国高铁的规模、技术、安全性、兼容性、性价比、节能环保等关键问题。结合“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从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国际经济、外交、政治、金融、国防、文化与文明等多个维度出发,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高铁在东中西区域发展再平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骨架、开启“高铁外交”新时代、再造“地缘政治”新版图、重塑世界金融新秩序、重构“新陆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高铁 中国元素 一带一路 “新陆权”时代 “大交通”体制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02.001

    全球视域下的中国高铁: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变革

    高速铁路,按照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一般是指新线设计速度250km/h以上,提速线路200km/h以上的铁路①。我国对高速铁路的定义略有差异,特指新建开行250km/h(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最小按3min设计,轴重不大于17t,编组不大于16辆②。就全球而言,高铁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次建设高潮③:

    第一次浪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止于8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纷纷铺设了各自的高铁线路。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高铁线路有日本的新干线,法国的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意大利罗马至佛罗伦萨线,以及德国汉诺威至维尔茨堡高速新线。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达3198公里。

    第二次浪潮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至90年代中期。由于日本等国高速铁路建设巨大成就的示范效应,世界各国对高速铁路投入了极大关注并付诸实践。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和英国等国表现最为突出:1991年瑞典开通X2000“摆式列车”;1992年西班牙引进法、德两国技术建成471公里长的马德里至塞维利亚高速铁路;1994年第一条高速铁路国际连接线,经英吉利海峡隧道把法国与英国连接在一起;1997年从巴黎开出的“欧洲之星”列车,又将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相连接。

    第三次浪潮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波及亚、欧、北美以及大洋洲,可谓世界交通运输业的一场革命。俄、韩、澳、英、荷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始了高铁建设。为配合欧洲高铁网建设,东欧与中欧的捷克、匈牙利、波兰、奥地利、希腊以及罗马尼亚等国家,也对其干线铁路进行全面提速改造。此外,美、加、印、土等国也开始对高铁给予关注。中国高铁后来居上,不仅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而且兼容性好、性价比高。

    回顾世界高铁发展史,日本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实现了2300多公里的高铁里程运行,平均运营时速243公里④;法国历时40余年建设了1900多公里的TGV高速路,平均运营时速277公里;德国历时20余年建设了近1600公里的ICE高速铁路,平均运营时速232公里⑤。而中国只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建设运营了1.9万公里高速铁路,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⑥,成就举世瞩目,以下详叙之。

    规模最大。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已突破1.9万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拥有动车组列车最多、运营最繁忙的国家。⑦以2015年国庆“黄金周”为例,全国开行动车组列车即达3672列,同比增加852列,共发送旅客4340.7万人次,同比增长30.3%,日均发送旅客434.1万人次,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的44.4%。其中,9月30日发送旅客480.9万人次,创动车组单日发送旅客最高纪录。京沪、京广等近20条高铁旅客发送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其中京沪高铁最高日发送旅客43万人次,京广高铁最高日发送49.2万人次。中国高铁发展态势由此可见一斑。⑧

    技术先进。在工程建造方面,为适应我国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特点,在路基、桥梁、隧道、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无砟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专业领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在高速动车组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了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基本形成了时速200~250公里和时速300~350公里两个序列的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国内设计制造,打出了中国标准动车组品牌。

    在运营管理方面,掌握了复杂路网条件下的高铁运营调度技术,建立了适应大客流、高密度的客运服务系统,构建了高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为高铁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未来,中国高铁将研制不设分相、远程监控的牵引供电系统,基于LTE通信的列控系统,基于大数据的固定、移动设备智能监测和预警技术等,以确立世界高铁的“领头羊”地位。⑨

    安全可靠。毋庸讳言,自2011年“7·23”甬温线事故发生以来,社会舆论对中国高铁安全一直存在误解,舆论“阴影”至今仍未消弭。实际上,“7·23”事故的列车运行速度只有100km/h左右,与“高铁”不沾边,事故原因也非轨道和机车,而是信号运行指挥系统出了问题。

    当前,我国高铁的设计运行速度已经达到400km/h。不按最高额定速度运行并非因为担心安全问题。按照中国现有的轨道技术,即使按照385km/h运行,我们也完全能够保证安全。只是出于延长机车和轨道寿命等更多考虑,我们才要寻找最为“经济”的实际运行速度。⑩

    事实上,中国高铁在运营过程中,不仅构建了闭环管理的安全保障体系,各种移动设备和固定设施的信息实时采集、实时分析,还建造了庞大的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有力地保障了列车大密度开行。目前,每天全路运行旅客列车7000多列,其中动车组3000多列,货物列车20000多列。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高铁 战略 价值 全球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