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时间:2021-01-31 07:59: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000)

    摘要:“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自然环境、人口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要素构筑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为我们分析社会历史提供了一种整体性思维视角,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02—0033—04

    中共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提出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在实践基础上由自然环境、人口、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提出

    “有机体”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术语,用来泛指那些能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体。后来一些思想家把这个概念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把人类社会比做“有机体”,从而提出了“社会有机体”思想。

    在马克思之前,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把国家比做“有机体”,指出:“国家是机体……机体的本性是这样的:如果所有部分不趋于同一,如果其中一部分闹独立,全部必至崩溃。”而与马克思同时代的英国的斯宾塞依据生物有机体的结构,把社会有机体划分为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营养系统、由企业家、商人和银行组成的分配和循环系统、由政府组成的调节系统,他们互相合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从而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马克思借用了“社会有机体”范畴,来说明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它是在对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中,在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互动中,最终形成社会有机体理论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联系精神生活条件与法和国家等政治生活条件,尤其是联系所有制等经济生活条件来考察社会,实际上已经基本形成社会形态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入到社会经济形态中,去揭示社会形态发生更替的本质原因,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提出“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而且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可以说,在研究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过程中,社会有机体思想就在缓慢地形成。而马克思从这种研究中提升出“社会有机体”概念,它实际上包含着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是在《哲学的贫困》中首次提出“社会机体”的范畴,在批判蒲鲁东时,他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从动态角度为我们具体描绘了一幅社会有机体活动和发展的图景。他指出:“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的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里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在为《资本论》第一版写的序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的论断。并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达有机体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抗性矛盾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和紧张。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从以上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所作的简单考察中,可以看出,“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由“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一切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总体性范畴。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的原理,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等,是对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具体展开。

    二、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蕴涵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内容,我们必须科学地加以把握。

    (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构成要素

    社会有机体是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和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两个前提性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它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同时他又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由立足于物质生产力之上的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诸形式自下而上构筑的社会结构体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从根本上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阐发其社会有机体理论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是其社会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在社会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自在自然”被纳入人的

    活动范围并且逐渐转化为“人化自然”,形成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起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内部的诸要素在相互矛盾和不断协调中推动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和更替。

    (三)社会有机体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诸要素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中构成的有机整体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诸多要素构筑起多重关系。从客体运动的角度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之间是对抗性还是非对抗性,决定着社会变迁的方式是通过革命还是采取改革的途径。从主体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是处于对抗状态还是和谐状态,关系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四)具体历史地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具体的历史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马克思具体历史地考察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状况及社会变迁的方式。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对抗性矛盾,“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资本主义作为最后一种对抗形式,它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须依靠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夺取政权的基础上,进而改造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整个社会关系,才能到达共产主义。而未来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但并不意味着社会诸要素之间没有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可以通过对自身的调整和改革而获得解决,恩格斯晚年在致伯尼克的信中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具体历史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演变。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在总体上能够维持原始的共生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肯定了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显著提高及其所带来的巨大物质生产力,但也注意到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及其给人类生存造成的威胁,从而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停留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推进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种种不和谐因素,存在着劳资之间经济上的剥削和被剥削与政治上的压迫与被压迫及其尖锐对立。因此,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提出的未来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是一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画卷,这是一个高级的和谐社会。

    三、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透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它有利于我们对社会生活及其过程进行整体研究,注意社会生活各要素的相关性和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依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本文拟谈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在坚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由物质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自下而上构筑的社会结构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即经济、政治和文化。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在此基础上人的自由不断提升的过程。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贫困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并加以合理地分配,让人民共享物质文明的成果。

    必须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制环境。要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政党的现代化,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从高度集权的人治体制向法治体制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在政治建设基础上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才能形成紧密的党群和干群关系,才能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而又安定有序。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素质,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形成一个诚实友爱而又相互信任的人际和谐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必须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不仅是一个全面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的自由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受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影响,社会的发展总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牺牲为代价而使少数人获得发展,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高度统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起点非常低,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价值是达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生态利益。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但在资本主义及以前的阶级社会,存在着阶级对立和冲突,在

    此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和谐社会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旧阶级和国家趋于消亡,人与社会处于高度和谐状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阶层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人民内部除了根本利益的一致,还存在具体利益的矛盾。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新的社会阶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内部各阶级阶层的关系,构建各阶级阶层和谐相处的关系,激发全社会的活力,成为中共及其领导下的政府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只有激发全社会活力,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物质保障。

    要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当前,我国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的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也诱发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的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使社会结构呈现“橄榄形”而不是“金字塔形”,这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要建立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渐把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范围。只有在激发全社会(包括社会强势群体)的活力的同时,又高度关注和增进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实现互利双赢,各阶级阶层才能和谐相处。

    (三)树立生态文明观,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人的实践构筑起人与自然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人既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同时还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资源。人类能不能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能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同代人之间的人际和谐,而且关系到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代际和谐。

    要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生态文明观,善待自然界。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对自然界充满了神秘感,人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当经历了农业文明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伴随着人类能力的巨大发展,人类开始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自我主义观念,造成人与自然的高度紧张关系,也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当代中国,人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站在对中国人民和整个人类负责的高度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把我国从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从我国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严重的实际出发,吸取西方工业化道路“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持教育为本,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这些战略的实施,切实把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

    (四)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现代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世界性”和“全球性”。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分析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并用这种世界眼光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全球扩张及其伴随的矛盾的全球扩散。共产主义事业也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各国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落后国家必须积极吸取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才能巩固革命。马克思的“全球”视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启发意义。

    新世纪的中国就处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升。在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一个迟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更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必须积极予以应对。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必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世界上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担心,散布“中国威胁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领导明确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在莫斯科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内政思想向外交领域的自然延伸。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筑各种伙伴关系,实现国与国之间的互利双赢,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消除来自外部不和谐的因素对我国的干扰和冲击,才能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才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责任编辑 柏振忠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