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中国古代刺绣沿革及沈阳故宫藏明清刺绣藏品综述

    时间:2021-02-08 07:56: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对中国古代刺绣在各时期发展沿革做了概括性介绍,并选取沈阳故宫织绣藏品中明清著名绣种刺绣精品近20件,对各著名绣种及刺绣文物的形制、纹样、工艺等方面做综合性介绍,以使我们得见明清织绣工艺之精湛及帝后生活之奢华。

    关键词:刺绣;刺绣沿革;织绣文物;顾绣;京绣;苏绣;粤绣;湘绣;满族民间刺绣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346(2018)03-0041-09

    1 中国古代刺绣发展沿革概述

    刺绣,古称“黹”、“针黹”, 以针行线,于绣料(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绣迹构成花纹、图案及文字,是我国最能表达材质美、色彩美、纹饰美的传统艺术之一。

    刺绣的出现与织物织造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和织造丝绸的国家,丝绸为刺绣提供了载体。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墓的服饰衣料多为平纹丝织品和麻布。《尚书·虞书》中记载帝舜令禹在衣上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在裳上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即“衣画而裳绣”,这应是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刺绣。商周时期刺绣艺术有了一定发展,《诗经》、《帝王世纪》中都有相关记载。殷商卜辞问桑蚕、祭蚕,典礼十分隆重,可知蚕桑业之重要。商王室设女蚕专管蚕事,染人负责染练,缝人负责裁剪。河北藁城台商墓出土有平纹的麻、纨、纱、绉丝、绞纱类的纱罗等。河南安阳出土的商钺上发现了麻布、绢、缣、雷纹绮的印痕,其中的绮纹为四枚菱形斜纹。北京故宫所藏的一把商代戈上也发现了雷纹条花绮的印痕,为平纹织地四枚异向纬斜纹织花。这两处印痕成为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印痕。商代的纺织技术有了长足发展,织机上已安装了提花装置,织造出各种精美的图纹。周重农桑,出现了专门为贵族生产丝绸的作坊,丝绸的规模性生产从此开始。在染织以至服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周代都设有专职机构进行管理。织染刺绣已有专门分工,史籍中有“绣绩共职”的记载。周王的冕服,有所谓的“希衣”,即刺绣的服饰。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丝织品刺绣印痕,经鉴定其品种有绢、经锦,绣法为锁绣针法,针脚整齐,线条舒卷自如,刺绣技巧纯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纺织体系由原始纺织技术逐渐向手工机器纺织技术过渡的时期,在纺织纤维方面,既有人工养育也有野生采刈,后世用于纺织的丝、葛、麻、毛等都已普及,这从《诗经》描述的纺织方面的句章便可知晓。织造技术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织物产量的增加,为刺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载体和物质基础。《史记》记载楚庄王之爱马“衣以纹绣”,齐恒公“衣必纹绣”,吴国舟船上舞女二百人“皆服绣衣锦缎”,曾侯乙墓也出土了刺绣残片,针法仍为锁绣。这都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刺绣之风。

    汉代非常重视蚕桑生产,每年必由皇后亲自主持先蚕礼;丝织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刺绣广泛用于宫廷服饰,除锁绣外,平绣类针法也逐渐完备,出现了打籽绣及贴绢、贴羽等技艺。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有绮、罗、绢等丝织物的绣囊。东汉佛教传入,盛行供养佛像刺绣,开观赏性刺绣之先河。织锦与刺绣等工艺在佛像及佛幡等宗教用物上的制作数量较大。东汉甘肃武威磨嘴子第二十二号墓出土的刺绣为针黹箧上的丝织装饰,是以辫子股针以蓝、石绿等色的绣线刺绣卷云纹四方连续图案,绣丝线之纤细,纹样之谨密为前所未见。从西汉刺绣香囊到东汉针黹箧,刺绣开始了从服饰到日用品装饰的转折,开后世“画绣”、“陈设品绣”等之先河。两汉时期的刺绣,在社会繁荣的大背景下,达到了成熟期,刺绣与织锦齐名,开始“锦绣”并称。晋王嘉《拾遗记·吴》记载三国吴主孙权之赵夫人将山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绣于方帛之上,即著名的《山川地势图》,为“画绣”之始。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北魏太和十一年的供养人刺绣,使用了锁绣正反变化的针法,是锁绣针法的创新与發展。

    唐代生活绣品和观赏性绣品都有所发展,佛经、佛像绣、供养人绣多有出土及传世。唐代刺绣实物中,有出自陕西扶风法门寺的服饰及绣袱,其绣法多为盘金银,也有珠绣。敦煌莫高窟唐代刺绣佛像更是制作精良,针法多样。北魏以前辫绣占统治地位,至唐代刺绣针法有了长足的发展,从现存实物可见,除了战国以来传统的辫绣外,还采用了平绣、打点绣、平金、盘金、扎针以及抢针和擞和针等针法,实现了刺绣的退晕和晕染。据记载,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就有少府监织染署、掖庭局、贵妃院及内作使等机构,下设官营丝绸作坊。为杨贵妃刺绣服饰及日用品的绣工竟达数百人之多,足见其时后宫生活之奢华。全国丝绸生产无论在织造技术及图案纹样上都有所创新,品种之丰富,前所未有,为当时服饰奢华竞艳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北宋时期,内廷少府监辖绫锦院、内染院、文绣院等机构,其中文绣院负责制作宫廷绣品。宋代刺绣的长足发展,与画绣精进密不可分,两宋时期,源于服饰的绣画水平极高,堪称绝后。明董其昌《筠清轩秘录》中说:“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北宋时期刺绣针法上,平锈类有齐针、缠针、套针、接针,钉线锈类有平金法、圈金、圈银、拉金锁、铺绒、堆绫、贴绢等技术。套针、切针、滚针为创新针法。南宋迁都临安后,于苏州设宋锦织造署,将成都的蜀锦织工、织机迁至苏州,生产宋锦。各地出土南宋绣品较多,纹样以花卉为主,杂以小的蝴蝶、蜻蜓、鱼藻纹等,按图案及绣品用途灵活变换针法。南宋服饰刺绣当以福建黄升墓出土的刺绣作品为代表。1975年发掘共得刺绣17件,有佩绶、香囊、荷包、绦边等。以其中一条佩绶为例,素罗地,绣玫瑰、马兰、茶花、桃花等18种花卉,造型严谨写实,近乎实物写生。其针法,则有近20种,包括贴金、贴罗、铺针、擞和针、直针、缠针、钉线、打籽、辫子股、打结子等。

    元代承继宋代,在大都设绣局、纹锦局,为百官刺绣服饰。元世祖在苏杭设东、西织染局,织制云锦,满足王室的需求。元代皇帝即位时,对辖内部分地区的诏书,是以青缎刺绣白字,以示庄重。蒙古尚金,金线绣得以极大发展。元代统治者信仰喇嘛教,刺绣也用于装饰佛像、经卷、幡幢、僧帽等,装饰风格强烈。以经卷为例,使用多种颜色的绣线,大量使用泥金、盘金手法,不惜工本。元代画绣见于记载的只有界画家夏永的“发绣”,虽无实物传世,但从他的传世画作可以想见其大致情形。

    明代,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阶层对丝织品的巨量消费,使丝织生产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和空前的繁荣。明代中叶以后,丝绸业成为全国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分。江浙,山西的潞安,福建的漳州、泉州,四川的成都等地都是明代丝织生产的主要产区,生产的丝织品种各具特色。官营丝织业在明代丝织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工部为掌管手工业的主要部门,下设4个清吏司,其中的都水清吏司掌管织造。为满足皇室、百官服用和赏赐的需求,中央和地方设立了众多的官营织染机构:北京设内织染局,负责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帛绢之类。南京设内织染局,专织进宫各色绢布及官员诰敕。南京司礼监神帛堂,专司织造祭祀用神帛。地方设织染局,以苏州和杭州织染局最为著名,为皇家织造绫罗绸缎。此外,民营丝织业逐步发展,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关系。民间机户中技艺高超者,又常有进宫服役的义务。丝绸生产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蚕桑生产和织造技术的改良进步。织机种类增多,如织纱罗用罗机子、织平素织物用小机、织提花织物用花楼提花机织造。总的看来,明代是中国刺绣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各地刺绣逐渐形成了以宫廷绣为代表的北绣和以顾绣为代表的南绣。北绣图案端庄严谨,色彩浓郁稳重;南绣典雅精细。针法上,明代出现了透绣、发绣、纸绣、贴绒绣、戳纱绣、平金绣、洒线绣等。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在中国的文化重心江南地区,士人的服饰趋向华丽鲜艳,质地上追求绫罗绸缎,样式上追求奇异翻新,图案上也出现了团龙立龙,越分逾规,数见不鲜。明末清初倪任吉(1607-1685)著《凝香绣谱》,为我国最早的刺绣专著,早于清道光年间丁佩所撰《绣谱》140余年。

    清廷在南京、苏州、杭州设江南三织造局,工部设绣作。清代刺绣在明代南北两大派系的基础上,集传统刺绣之大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体系,先后产生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号称“四大名绣”,争奇斗妍。此外,还有顾绣、京绣、鲁绣、瓯绣、闽绣等,各地绣法自成体系,各具特色,沿传至今。道光年间丁佩著《绣谱》,对刺绣工艺特点、针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第一部刺绣工艺理论专著。清末民初刺绣艺术家沈寿口授、张謇整理的《雪宦绣谱》,总结了其毕生的刺绣实践经验。

    2 明清著名绣种介绍

    沈阳故宫院藏刺绣文物近2000件,多为清宫内用或原藏。这类藏品规格高,品种全,种类繁杂,涵盖顾绣、京绣、苏绣、粤绣、湘绣、满族民间刺绣等著名绣种。

    2.1 顾绣

    世称“露香园顾绣”、“顾氏露香园绣”、“露香园绣”,明嘉靖年间松江人顾名儒、顾名世兄弟在上海九亩地筑园,得一石,其上有赵孟頫手篆“露香池”三字,故园名“露香园”。顾氏家人习刺绣,其艺据传得于内院。顾绣创始于明嘉靖年间韩希孟之手,其工艺要求极高,刺绣前须将丝线辟为单股,分别染色后再择色依次进行剌绣。这种工艺最适宜于仿绣古代山水、花鸟、人物等名画,所绣制品精美逼真,可谓一绝。韩希孟为上海露香园顾氏女眷,故名“顾绣”。

    明中期以后,江南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绣的发展。明代后期,一直作为闺阁绣的“画绣”也成为商品。随着社会财富的巨大集聚,商人阶层的骄奢淫靡和文人士子的追求风雅使社会出现了收藏热潮。顾绣起初非为牟利而作。随着顾氏家族的没落和顾绣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顾绣渐成顾氏女眷们的养家技艺。顾绣以追摹绘画为能事,工巧入微,艺术境界较高,鼎盛于明嘉靖至崇祯时期,名震沪上,以至于顾家每绣成一件作品,四方轰动,竞相争购。顾绣在江南一带繁盛长达二三百年,在当时整个长江下游地区,顾绣几乎成了丝绣工艺的通称。至清初,苏杭、上海、南京等地的绣庄多冠“顾绣”二字以壮声名。

    顾绣多以宋元及当世名家画迹为绣稿,山水、花鸟、神仙、人物皆能入画,半绣半绘、绣绘结合是其主要的特點,其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顾绣深受松江画派的影响,构图疏落、笔墨淡润、设色温雅、配色精妙,既有文人画的意趣,又有女性的灵慧。顾绣因画施绣,因材施针,针法多达数十种,繁复多变。绣材上突破丝线常规,例如,绣蒲团用富席草,绣发用头发,甚至暹罗斗鸡尾毛、薄金等也可作绣材,使绣品更加逼真生动。

    图1为明顾绣鹰鸣万里松鹰图。全长135厘米,宽92.5厘米;画心长91.9厘米,宽44.9厘米;斗方长28厘米,宽44.9厘米。顾绣。画心斜出青松一枝,枝干虬曲,雄鹰栖落其上,引颈啼鸣,振翅欲飞。亮日东升,出于云海。鹰的毛羽以施毛针细密绣出,翅膀和尾羽的硬毛,颌下和腹部、足部的软毛质感强烈。脚爪用钉针,肢节分明,形神兼备。绣品以丝理变化表现物象的质感肌理,细腻逼真。灰褐色的雄鹰,白色足羽,黄色鹰爪,配以绿色松枝,画面开朗明丽,雄鹰栩栩如生,生趣盎然。

    上诗塘为泥金笺,其上为冯遂题草书,右上“斯友堂”印,左下“冯遂岁在癸丑”白文篆书方印各一。画面上中部绣“鹰鸣万里”四字,其下绣“露香园绣”印一。右下“金芬馆”白文方藏印一。国家二级文物。沈阳故宫10万多件文物中,顾绣仅此1件,顾绣作品之珍稀自不待言。

    2.2 京绣

    又称宫廷绣、宫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在北京民间刺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京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当时燕京已“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辽在燕京设绣院,为皇室和贵族制作服饰。至元代,京绣达到辉煌时期,图案繁缛,用线多是包金箔、包银箔、穿珍珠等绣法。使用金银线的“平金打籽绣”成为京绣中最好的针工。此时的京绣已分宫廷绣和民间刺绣两大流派。明代,京绣的特色越来越鲜明,针法严密、纹样图式规范。明清时已有独立的京绣行业,以刺绣各种皇家用品、清代官服补子、群仙祝寿、百子图等为主,尤以戏衣刺绣著名。光绪年间,京绣被誉为“宫绣”,发展更为兴盛。京绣严格遵循宫廷艺术审美规范,构图满而不滞,造型端庄稳重,设色典雅,尽显皇家气派与尊严。用料讲究,选用质量上乘的绸缎为面料,绣线除了蚕丝所制成的绒线之外,还将金银线大量用于绣品中,擅长平金银、盘金等,绣法及针法还有戳纱、铺绒、钉线、网绣、堆绣、串珠、掺针绣、打籽绣、补绣、挑花绣等多种。充分体现了富贵精美的宫廷审美艺术。由于京绣艺术影响扩大,民间纷纷效仿,清末北京有几十家绣坊,在传承宫绣的基础上,加入了民间元素,更为民俗化,后人皆称为“京绣”。京绣主要为宫廷所用,对技艺、制作、体力有着严格的要求,早年京绣艺人多为男性。

    图2为清蓝缎平金龙铜钉绵甲。上衣长77厘米,裙长78厘米,下摆79厘米,袖长44厘米,护肩40厘米,前遮缝24厘米,左遮缝20厘米,护腋22厘米,护心镜18.5厘米。此绵甲为乾隆年间京绣平金银珍品。用二晕色法,以缉线、平金、平银、钉螺钿等方法绣制。绵甲由上衣、下裳、护肩、护袖、袖、挡等部分组成。通身蓝缎地平金龙戏珠纹,满地饰缠枝菊花纹,图案有祝颂长寿之意。甲面钉镀金铜圆钉。双肩各有护肩1个,两腋各系云头状护腋1片。腹部佩梯形护腹,即“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保护左肋,腰间右侧佩箭囊不设挡。围裳左右两幅,腰部以布相连。上衣正中有圆形钢质护心镜,镜四周饰镂金云龙纹。穿用时,各部分以钮扣、丝绦绊联缀。绵甲内衬蓝绸里,絮薄丝绵。此绵甲以金线盘钉龙鳞,银线钉菊花纹。龙纹明亮辉煌,极富皇家气派,为乾隆帝御用。清代御用甲胄由武备院筹备,内务府按制承做。国家二级文物。

    图3为清纳纱鹭鸶补子。长宽均为29厘米。清代文官六品补子。以元青色素纱绣斜卍字纹为地,用正一丝串针法绣海水江崖、云纹、卷草纹、红日、八宝等图案,其上以斜缠针、施毛针、套针等绣鹭鸶。配色以蓝白为主。国家三级文物。

    明代文武官员的公服在常朝视事、奏事、谢辞等场合穿用,也称常服,由乌纱帽、圆领衫和束带组成。在圆领衫的前胸和后背各缝缀一方形饰物,这就是补子。清代补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承袭了明代,并在此基础上有所修改和加工。清代皇家贵族及百官所穿的补服,如衮服、龙褂上,均缀以补子,以区别身份等级。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室成员用圆补,镇国公、辅国公、民公、侯、伯、子、男以及各级官员用方补。清代补服多穿在吉服袍外面,不单独穿用。

    图4为清黄缎彩绣皮里马蹄底鞋。高15厘米,鞋长24厘米,鞋高6厘米,底高9厘米。此鞋黑缎面,皮毛为里,鞋口出锋毛并以黑缎彩绣菊花。鞋面彩绣如意、蝠、元宝、花卉图案。为清乾隆朝宫廷后妃穿用。国家三级文物。

    清代妇女的木底鞋,是满族古老的“削木为履”习俗的体现,有隔凉、增高的作用。按高底形状可分“花盆底鞋”和“马蹄底鞋”,木制鞋跟以细白布裱蒙或用白漆涂白,鞋面多以刺绣、穿珠等工艺修饰。

    2.3 苏绣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在吴地地域内运用苏绣针法技艺,并具有苏绣艺术特征的绣品或刺绣技术的总称,上海的顾绣、南通的沈绣、常州的正则绣、无锡的锡绣、扬州宝应绣等都应纳入苏绣艺术的范畴。江南盛产蚕桑,苏州一带居民素以刺绣为副业。五代时期,苏州的刺绣已达到很高水平;宋代在苏州设绣局,刺绣颇具规模,苏州已有绣衣坊、绣花弄、绣线巷等生产集中的坊巷;明代则是“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巧手辈出;迄至清代,苏州更被称为“绣市”。绣庄林立,盛时达150多家。苏绣深受顾绣影响,丝理细腻,针法丰富,常使用套针,不留痕迹。晕色和谐,清新雅致。明清时期,在吴文化的浸润、绘画艺术的影响、多种刺绣技艺的融入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苏绣艺术得以成型。图案、针法、色彩等方面形成了独特风格,清代发展至鼎盛。清代皇室的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清末沈寿首创仿真绣,传誉中外。苏绣以精细雅洁著称,可分为闺阁绣、民间日用绣和宫货绣等3类。绣面平贴,疏密均匀,精细雅洁。针法可归纳为平绣、条纹绣、点绣、编绣、网绣、纱绣、辅助针法等

    7大类40余种针法。苏绣题材广泛,有花卉、动物、人物、山水、书法等。沈阳故宫藏清代绣品多为苏绣,很多是为宫廷定制的宫货绣,纹样多由宫廷如意馆画工绘制,与苏州本地的传统苏绣图案略有区别,内容为龙凤纹样及寓意吉祥的图案,图案结构较为程式化,风格工整严谨。

    图5为清红缎彩绣百子坐褥。长120厘米,宽83厘米。苏绣。红色缎面,彩绣山水楼阁,树木寿石。百子婴戏,或游戏,或观画,或弈棋,或逐蝶,或抬寿桃,或手捧果篮,或牵鹿,或手持灵芝,亦有失足倒地,不一而足,寓意“送寿”、“送禄”等吉祥涵义。坐褥构图繁缛,用色鲜艳,采用苏绣套针、抢针、滚针等针法,绣工精湛,为帝后大婚时洞房所用。国家二级文物。

    图6为清明黄江绸彩绣莲蝠坐褥。长115厘米,宽88厘米。苏绣。造型为长方形圆抹角,明黄色江绸面。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圆形开光内绣宝相花,周边缀以缠枝莲8朵。四周绣缠枝番莲、牡丹、卍字、蝠磬。外层图案四边绣缠枝番莲、蝠纹,里为鹅黄色江绸。针法上虽只采用了套针、斜缠、钉线等基本针法,但针迹平整,针脚均匀,并留有水路,表现出苏绣技艺的典型特点。国家二级文物。

    图7为清湖绉绣时花手帕料。长212厘米,宽53厘米。苏绣。湖绉双面绣,皆采用衣线平针绣。分别绣浅绿地彩绣桂花、牡丹;灰绉地彩绣天竹、仙鹤;黄绉地彩绣桂花、牡丹;红绉彩绣墩兰、石榴、梨、笙。整个帕面针脚细密,水路清晰。国家三级文物。

    2.4 粤绣

    泛指广州及其邻近的南海、番禹、顺德等县,近二三世纪以来的“广绣”以及潮州“潮绣”的统称。其历史悠久,相传最初始创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的织锦同源。《杜阳杂编》载唐永贞元年(805),南海(唐代属广州都督府)贡奇女庐眉娘,能于尺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且“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这也是刺绣绣字最早的记载。明代,广绣绣品就已独具特色,金翠夺目,轮廓花纹工整。屈大钧《广东新语》和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中对此都有记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广绣已出口至葡萄牙、英法诸国,并受到朝廷的青睐。清代广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清乾隆年间,广州成立刺绣行会“锦绣行”,专营刺绣出口。光绪年间,广东设工艺局,下设广绣坊。粤绣绣工多为广州、潮州人,且多为男子。粤绣构图饱满,繁密热闹,纹理分明,色彩浓郁鲜艳。多使用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具有西方绘画的韵味。题材多为富于地方民俗风格的百鸟朝凤、丹凤朝阳、孔雀开屏、三羊开泰、狮子滚绣球等纹饰,以及写生花鸟、龙、凤等。粤绣绣线平整光洁,喜用金线,富丽辉煌,极富装饰趣味和南国特色。广绣针法有扭针、捆咬针、续插针等7大类30多種及钉金绣中的平绣、凸绣、织锦绣等6大类10多种针法。潮绣针法则根据金银垫绣浮雕凸起的特点,运用二针龙鳞转针、旋针、凹针垫筑绣等60多种钉金针法及40多种刺绣针法。粤绣绣品常见有画幅、插屏、挂屏、画片、被面、枕套、靠垫、佩饰等。

    图8为清广绣挂屏。长136厘米,宽51厘米;芯长125厘米,宽42厘米。分别为羊城八景之“波罗浴日”、“石门返照”、“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红木嵌螺钿边框。白绫地,淡彩绣山水人物,上部均绣画题和律诗1首。除采用广绣平针、套针、缠针、滚针、钉线、铺针、直针等传统针法外,还使用竹织针绣茅屋顶,施毛针、网针绣船篷,扭针绣水纹等。细微处亦一丝不苟,均以最适合的针法表现,体现了广绣针法繁复、穷其巧变的特点。配色上,以棕、褐、驼、香色为主色调,配深绿、浅绿、蓝等色,典雅古朴又不失鲜丽明快,体现了广绣的配色特点。构图繁而不乱,一派宁静安闲、明艳典雅的意境。国家二级文物。

    图9为清红木嵌螺钿缎心百鸟朝凤小插屏。高80厘米,宽60厘米。屏边框为红木制作,并嵌螺钿作缠枝花卉及葫芦纹样,内框红木制,周边嵌鼓钉纹形螺钿。底座红木制成,透雕缠枝花卉,玲珑剔透。屏芯为广绣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意出宋《太平御览》所引《唐书》,寓意百官朝拜君王,天下太平。宋代屏风、元代织物、明清瓷器及绘画都常见此题材。此作品体现了广绣的各类特点,构图比苏绣繁丽,针工比鲁绣细腻。米色缎地上绣凤凰、仙鹤、鸳鸯、蜂鸟、八哥、鹦鹉等鸟禽,以及梧桐、牡丹、荷花、菊花等花木。禽鸟千姿百态,绝无雷同。以套针、齐针、施毛针、鸡毛针、刻鳞针、接针等多种针法,交错变幻,绣出禽鸟的羽毛和花木的花、叶,针神艺绝,出神入化,配色华美富丽。此插屏融织绣、木雕、螺钿等工艺于一体,反映了清代屏风制作的独特工艺。国家二级文物。

    2.5 湘绣

    湖南地区的代表性刺绣,是以长沙、宁乡为中心,在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绣种。江陵楚绣与马王堆汉绣是湘绣发展之源。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刺绣衣衾,绣工精湛。汉代以后,湘绣莫名消失。清嘉庆年间,长沙县很多妇女从事刺绣。咸丰年间,已出现许多绣庄。光绪年间,吴汉臣在长沙开设吴彩霞绣坊,绣品精良,流传各地。同时湖南出现了一批专门为绣庄服务的画家,他们熟悉刺绣工艺,绘制大批绣稿,深受刺绣艺人们喜爱,提高了刺绣艺术水平,精品绣画倍增。

    光绪末年,湖南民间刺绣发展成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地方色彩浓厚的手工艺,“湘绣”这样一个专门称谓也应运而生。湘绣吸取了苏绣、广绣的优点。绣材上以彩色散丝作绣线,擘丝细若毫发,无捻而有绒面,具有真实的感觉,当地称为“羊毛细绣”。题材有风景、花鸟、动物走兽、人物肖像、金石书法等。常用针法有接掺针、挖掺针、打籽计、钩针、乱掺针、乱插针等。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强调颜色的明暗浓淡,增强了质感与立体感。也善于利用空白,以虚实结合突出主题,造就了其水墨画般的素雅品质。针法上吸收苏绣套针加以发展,以湘绣特有的鬅毛针绣出的狮、虎等动物,设色鲜明,线色准确,形象威武雄健,颇负盛名。湘绣早期绣品以日用装饰品为主,以后绘画性题材逐渐增加,充分表现出了中国绘画的艺术特征。湘绣是融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绣品,200余种针法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远观讲究气势,近看出神入化,色彩丰富,形象生动自然,质感强烈,审美价值较高。

    图10为清末民初湘绣魏碑拓片。长49厘米,宽39厘米。黑丝绣北齐天宝造像,其跋文:“北齐天宝造像碑,碑残而文尚全,像无考”。白绸地绣红色印章,篆书印文“松柏古抱”。国家三级文物。

    图11为清末民初湘绣人物故事屏片。长109厘米,宽37厘米。白地黑丝绣人物及行草题文:“赋罢清平调,浓恩湛九波,谁扶醉供奉,左右拥宫娥”。白绸地绣红色印章,篆书印文“大寿考”。国家三级文物。

    2.6 满族民间刺绣

    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满族先民在渔猎、农耕生活中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赖,将自然界美好的、能够寄托情感的物象作为满族刺绣的艺术形象。加之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漫长的冬季人们无法耕作,满族妇女便将内心深处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期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表现在刺绣作品之中。旧时满族待字闺中的女孩儿无论贫富,自幼描花样、学刺绣,并亲手绣制嫁妆,刺绣技艺代代相传,其艺术风格得以保留并传承下来。因受关内移民文化的影响,满族民间刺绣在保留其淳朴、稚拙的风格基础上也吸收了鲁绣、京绣、苏绣等的一些技法,并将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神话故事、萨满文化,以及吉祥观、审美思维等融入其中,凝聚了满族的审美情趣,积淀并传承了他们的智慧。清代是其发展的顶峰时期。满族民间刺绣的针法多为平绣、条纹绣、点绣、盘金绣、割绣、补绣、纳纱、编绣等。题材及纹样丰富,有花鸟虫鱼、山石树木、人文故事、几何纹样等。满族民间刺绣纹样造型粗犷拙朴,生动夸张。抓住物像的本质特征,以高度抽象、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进行刺绣;构图上讲究图案的对称与均衡;冷暖色调对比强烈,色彩浓烈艳丽,常使用红、绿、蓝等亮色,色彩搭配协调,整体图案视觉效果融洽和谐,艺术风格独特。满族刺绣的绣制者往往带有自发性和娱乐性,不受设计规律和形式规矩的制约,更多的是凭借直觉的认识和传承的经验,结合自身情感表现于绣品之上。满族民间刺绣绣品的服饰类中多为绣花衣、绣裙、绣鞋、云肩、头帕、虎头帽、兜肚、鞋垫、袖头、衣襟、鞋帮等;日用绣品则有手帕、荷包、门帘、镜套、扇袋、褡裢、挂屏、被面、幔帐、枕头顶等。服饰绣品中以枕头顶的刺绣最为重要,未出阁的姑娘要绣大量的枕顶作为嫁妆将来带到男家,以展示新娘的心灵手巧。满族民间刺绣中数量最多的也是枕头顶,传世作品也最多。早年满族枕头的形状是长方六面体,其两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枕头顶片。枕头顶成为满族妇女尽情表现其刺绣技艺的载体。

    图12为清红缎贴花彩绣枕顶。边长22厘米。红缎上贴绣花鸟、蝴蝶等花样,蓝缎边为后镶。国家三级文物。枕顶也称枕头顶、枕头片、枕头堵。满族枕顶刺绣源于中原文化,在吸收中原汉文化的同时将满族习俗及萨满文化融入其中,别具一格。

    图13为清纳纱卍字棱形纹枕顶。边长16.6厘米。白纱地,纳黑红卍字边,内彩纳图案花纹,饰镶黑缎边。这一对枕顶,刺绣内容、手法、风格统一,色彩协调,却各有变化,毫无雷同。国家三级文物。

    参考文献

    [1]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刘魁立,张旭.刺绣[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4]李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2011.

    [5]李斌,李强,杨小明.《诗经》中的纺织考辨[J]. 丝绸,2011(03).

    [6]吳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7]张金庚.工艺美术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王光镐,杨玲. 文物珍宝6——明清织绣[M].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95.

    相关热词搜索: 刺绣 故宫 沿革 藏品 明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