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让光影在建筑中徜徉:民盟办公楼设计

    时间:2021-02-19 08:01: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设计背景

    1、项目位置,周边状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厂北巷西侧,西至东皇城根南街,用地东侧就是民盟中央现在的办公用地,现办公区内保留了一套较完整的四合院,其中保留着许多珍贵的物品。这些物品、房间、庭院中记载着老一代民盟人的故事,四合院中也处处都留有民盟人对老一辈人的记忆。

    民盟办公用地周边有许多代表性的建筑和景观。如中国美术馆,隆福寺、北大红楼,王府井商业街、皇城根遗址公园等。所有这些建筑、景观无不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发展与变革,也勾勒出建筑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

    2、项目背景

    民盟作为重要的民主党派,为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民盟中央新办公楼建设工程,不但深受民盟中央领导的重视和17万盟员的瞩目;而且从规划伊始就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多次就此事作出批示,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展。民盟中央新办公楼建设工程不仅事关民盟形象,而且涉及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形象,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

    民盟中央的领导对我们设计单位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我们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满足他们对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等各方面的要求。设计过程中,我们经过多方案比较,通过和民盟领导的反复探讨,最终确定了实施方案。

    建筑设计

    民盟办公楼的建设用地条件非常紧张,新建地块容积率达到1.5建筑限高仅为12m,办公楼的安全等级也较高,这些都给建筑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设计过程中,无论是总平面布局、平面功能关系的处理,建筑立面细节的设计,我们都力求使建筑在展现自身性格的同时也能融入周围环境,并且把景观,阳光等要素自然地引入建筑内部,使室内空间更加丰富而生动。通过分析用地的环境状况、周边的四合院的传统空间形式以及现状建筑的肌理、新建办公楼与东侧原四合院办公区的关系。与建筑朝向的关系以及建筑与城市沿街景观的关系等一系列的相关要素,我们综合协调建筑功能分区,总平面布局与建筑立面效果之间的关系,民盟办公楼设计正是基于分析解决这些多重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自然得出的结论。

    1、将阳光与景观引入紧凑的总体布局

    在总平面的布置中,为解决用地局促的问题将办公楼集中布置在用地中央,周边设宽度大于4m的环行通道,兼作消防环道,使地块利用最为充分。新建办公楼将主要的办公区域布置为南、北两栋板楼,在西侧设置公共空间将南北两楼相连,使建筑向东侧自然围合形成“u”型,与原四合院的庭院具有一致的空间感受,也使东侧原有的办公空间自然地过渡过来。建筑形态的“u”型处理也使得建筑在临东皇城根南街一侧形成完整的立面,并且建筑体量围合而形成内向性的庭院,将阳光与景观引入到建筑之中,使整体建筑布局在尽量紧凑的同时,也为自身环境的塑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让自然光融入建筑空间

    (1)党派办公楼对功能的需求

    民盟办公楼主要功能用房为普通办公室、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办公室和休息室、接待室、中小型会议室,280人报告厅等,还需要配备停车库,设备、电气用房等辅助房间。此外新建办公楼的建设不仅仅是为改善民盟现有紧张的办公条件,甲方更希望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要追求一定的建筑空间趣味,并应对室内的公共空间等进行重点设计,为民盟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提升建筑空间品质,展现民盟的精神风貌。

    (2)建筑功能、空间与自然光的完美结合

    办公楼的地下一层为汽车库、设备等辅助用房。一层主要功能为会议。南楼设有办公室、阅览室和卫生间等辅助房间,北楼设置了3间10~20人的中、小会议室,报告厅及公共走廊位于两楼之间。建筑2、3、4层主要功能为办公。除北楼的4层布置了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的办公及休息室外其他多为普通办公室。建筑的功能划分明确对应不同的功能在建筑东,南,北侧各设有辅助入口,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通过对室内空间及建筑剖面的研究,我们在休息厅、走廊、报告厅、电梯厅、楼梯间等多处公共空间设计了采光天窗,将自然采光巧妙地融入到建筑中。

    (3)透明开放的入口大堂

    办公楼的主入口设置在二层的西侧,圆形的主入口大厅夹在南北两楼之间,并向内退进一跨的距离,形成宽敞的入口平台。大厅设计为贯穿3层高的共享中庭,形成办公楼里最主要的公共空间。联系南北两楼3.4层的连廊仿佛一道桥,从中庭里横跨而过。站在主入口平台。大厅里以及连廊上向西望去,黄城根遗址公园的景色一览无余,感觉城市的风景直接融入进来,也成为了建筑的一部分。

    (4)引入天光的地下报告厅

    报告厅位于建筑1层(半地下层)可容纳285人,我们结合屋顶庭院在报告厅前面的主席台和后面的入口处上方各设计了一组天窗,这就有效地为报告厅内补充了自然采光。通过天窗望出去,蓝天,白云,弧形幕墙、屋顶庭院的花架清晰可见,顿时为报告厅内增加了几许生机,

    (5)半地下空间自然采光的引入

    在报告厅西侧结合电梯厅设计为休息区,并利用汽车坡道与休息厅之间设计为采光天井,配置小型的绿化和水景,使室内的景观更加生动,也为会议空间带来无限生机。报告厅两侧的公共走廊设计为与2层连通的中庭,顶部天窗的设计为室内引入了充足的自然采光,也更加丰富了室内的空间效果。

    天窗在建筑一层的应用使作为半地下室的楼层内仍然能得到充分的自然采光。这些细节的设计既能使办公楼的内环境达到更加舒适的效果,又为建筑在使用中节约了能源。

    (6)阳光满溢的电梯厅和楼梯间

    结合大堂在建筑顶层的楼、电梯间处各设计了一组天窗。天窗的运用使圆形大堂与南、北楼建筑形体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也使楼电梯间内阳光漫溢。金色的阳光洒在红色的墙面上,为办公楼内带来了温暖的感觉,也使楼,电梯间更显明亮而舒适。

    (7)光影重叠的屋顶庭院

    民盟办公楼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也为使用者创造了丰富的建筑空间并营造了舒适的室内外环境。庭院的设计不是简单地被割裂出来,而是尽可能地使环境与建筑紧密地联系起来。将报告厅的上部设计为屋顶花园,让室内的柱子延伸到屋顶花园上并结合建筑屋面设置花架,并相应配以木质和石材铺装,设计了花池、坐凳等元素。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花架的阴影随之变化,在庭院里及建筑立面上造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使屋顶花园中更加充满生机。同时根据建筑功能需要在屋顶花园里设置了上人天窗,从室内天窗望出去,也同样能感受到屋顶花园的气息,室内外的空间互为延续,并融为一体。庭院空间为民盟办公楼创造舒适的室外景观环境,更为办公人员提供了休息和交流聚会的场所,使人们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能充分欣赏到庭院的美景。

    3、建筑立面设计

    (1)展现庄重,现代、和谐亲民的民主党派形象

    建筑的立面展示了建筑的类型和性格建筑的形象也是

    甲方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民盟领导要求建筑的立面要反映民主党派办公楼的形象,展现民盟中央的精神风貌,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的风格应该有别于其他办公建筑,也应有别于执政党办公楼的建筑形象。因此在立面设计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法来展现民主党派办公楼的特点,如何呈现一栋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成为我们设计过程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2)立面、细节处理表现鲜明建筑性格

    用地周边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设计的出发点便是希望以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形式,既代表民盟中央的形象,又从城市的角度,使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西立面的处理上,用出挑的檐口和柱廊的形式将南、北两楼以及中央大厅统一在相同的秩序之下。在平面上南楼为中间走廊,北楼设计为单廊的形式,因此在立面上主入口两侧形成不对称的格局。柱廊的设计根据南,北楼的长度分别等分设置了5根、4根柱子,在南楼立面对应北楼宽度的位置上设计了3层通高的幕墙,使立面在对称与不对称之间形成统一的韵律,在视觉上维持了一种非对称性的平衡美。

    西立面前的围墙同样也成为立面的构成要素之一。围墙外贴深灰色的石材并顺应坡道的坡度设计为台阶的形式,在围墙的前面以及围墙和坡道之间种植低矮的绿植,这既使主入口前的坡道巧妙地隐藏在围墙后面,也使建筑仿佛被加上了一个底座,立面形象更加的突出。

    建筑南,北两侧的立面则延续了东侧原有办公楼的立面样式,采用了壁柱的形式。在辅助入口对应的位置立面采用玻璃幕墙的形式与大面的红砖墙面形成对比,并配合平面功能后退进去,对入口起到了明确的标识作用。面向内庭院的南、北向立面则通过屋顶花园的天窗和两楼问的圆形大厅延伸至室内。室内楼电梯间及地下1层报告厅两侧的公共走廊都采用了与室外立面相一致的红砖墙面以及开窗方式,使建筑室内外有相同的逻辑关系,并保持了建筑形体的纯粹和室内外相一致的延续性。

    (3)颜色,材质的对比丰富了建筑形象

    我们在办公楼立面颜色、材质和细节的设计上也同样追求使建筑立面兼具功能与美感的同时,能更好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力求能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及认同。南北两楼建筑主体均采用具有传统色彩的红砖墙面,在建筑檐口下及立面2层以下的部分墙面采用更深色的红砖,把墙面分为了上,中、下三段的形式,丰富了墙面的层次。墙面上方形的装饰灯规则地镶嵌其中,就像古代城门上的门钉。南北两楼间的主入口大厅则采用了通透的玻璃幕墙。幕墙的细致精巧和通透感与两侧柱廊的挺拔、墙面的厚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而使立面形成丰富的美感,从而令建筑主入口格外突出。

    (4)光影变幻的立面更加生动

    主入口的上方结合建筑檐口和柱廊设计了遮阳百叶,这些元素的组合限定出了3层楼高的入口空间。这样的设计手法加大了主入口平台的空间尺度感并增加了进深感。在紧张的用地条件下,使办公楼的沿街立面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随着时间的改变,柱廊和百叶在主入口处呈现出变幻的光影效果,尽显建筑丰富的形体变化,使建筑立面随着光线的韵律跃动起来,展现出丰富的建筑表情。通过红砖墙面、灯、幕墙,浅色石材的柱子建筑檐口多层次的处理以及光影因素的运用使这些立面要素在材料,质感颜色和明暗上,形成强烈对比的同时又达到了整体的统一与和谐,令整个立面显得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在民盟办公楼的立面设计中,我们通过对办公楼立面的对称,非对称,变化,统一、对比、色彩,质感,韵律等多种方面的设计来表现建筑立面的美感,使各种要素相互协调并达到和谐的组合效果。建筑的立面也展现了在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效果。

    设计感言

    以上主要记录了民盟办公楼项目的主要设计背景、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设计思路和解决的方法。回顾整个项目的过程,设计正是建立在我们对项目背景情况的了解、对民主党派设计要求的深入理解、以及与甲方反复沟通的基础上而完成的。整个设计过程就是我们对于总图关系、平面功能,立面效果,剖面关系和细节等多重要素综合的分析,设计、相互协调而得出的结论,并最终用建筑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民盟办公楼从项目设计伊始到建成经历了漫长的5年。建成后从建筑功能、空间处理、立面形象到建筑与环境结合等方面均得到了甲方的认可和好评。建筑在自然通风、采光等方面的效果也在使用中明显地体现出来,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民盟办公楼本身也已经成功地融入了周边的环境,成为皇城根遗址公园观光沿线的景点之一。

    工程档案

    建设单位: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

    建设地点:北京东城区东厂北巷西侧西至东黄城根南街北至翠花

    胡同:南至现状围墙

    新征建设用地面积:2986.940m2

    建筑层数:地上及半地下4层 地下1层

    建筑高度:12m

    建筑面积:6400m2

    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

    人防性质、等级:地下层部分为六级人防汽车库

    设计起止时间:2003.8~2005.12

    竣工时间:2007.10

    民盟中央新办公楼主要设计人员:

    设计指导:何玉如

    方案设计:邢凯立、梁海欣

    工程主持人:林红、梁海欣

    建筑负责人:林红、梁海欣、周雷

    结构负责人:刘军、张曼

    设备负责人:刘纯才

    电气负责人:张瑞松

    经济负责人:高洪明

    作者:梁海欣,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何玉如工作室

    摄影:杨超英《建筑创作》杂志社摄影师

    收稿日期;2008年11月

    相关热词搜索: 徜徉 光影 办公楼 民盟 建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