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时空交接中的语言写意审美特质

    时间:2021-02-21 07:51: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陆游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已经把语言在文学上的至尚地位彰显无遗。这里不是要阐述文学是如何依靠语言来表现的,或者说语言在文学中的重要性,而是要沿着历史这条古巷,顺着语言的时空交接脉络来阐述语言写意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历史 时空交接 语言写意 审美特质

    一、从远古走来的语言审美特质

    关于语言写意审美特质的最早论述应该是庄子。孔子提出著名的“辞达而已矣”,就是说语言能表达意思就行了。庄子认为“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通过这种类比,庄子表述了文艺创作中由言而意的审美过程:“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随之出现了陆机的“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文赋》)刘勰的“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文心雕龙?神思》篇),二人都表现出了语言在达意这个审美特质存在距离的苦痛。

    先看唐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烟花三月,长江碧空,一派繁花似锦,春色潋滟景象,又是去到又是一年春草绿,柳絮满天飘的扬州,李白应该为朋友孟浩然高兴吧,可是“多情自古伤离别”,虽然不是冷落清秋节。朋友的归期,与朋友的再见仿佛就像滚滚而去的长江水,让人惆怅伤神。这种情绪,正是语言写意的审美特质。

    再看李白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李白惊闻王昌龄被贬到荒凉野蛮的龙标之地,用扬花落尽、子规啼鸣遥寄愁心;托付明月、伴君夜行等朴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李白心绪悲凉、内心抑郁、爱莫能助等复杂的意蕴,使诗歌呈现出特有的美感,使文学绽放出特有的生命之花。正如蓝海耕所言,“广泛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则你周身会涌流着大大小小无数思想感情的生命泉:热爱故乡、祖国、人类,珍惜青春、友谊、爱情,理想美好,意志坚强,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富有爱美向善之心……这泉水将滋润你的心田,渗透到你内体和精神的每个细胞,悄悄地一点一滴的改变你的气质,使你和真善美靠得更近,与假恶丑离得更远。” 这句话完全可以概括为正是文学写意带给人美的享受,提升人审美的情操。

    王维的《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把“荆溪、山路 ”两处地方。“天寒、空翠”两种天气,“白石、红叶”两种景物,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红叶稀、原无雨、湿人衣”这样一种惬意满怀、自由舒畅的意蕴。王维的许多诗看似单纯描绘自然美景,其实借助语言传达了内心深处不可言传的意绪。

    二、与现代交接的语言审美特质

    “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确实道出了学者文人的心声。心有戚戚却文字不足是文人作家的共同苦痛,以至眼前有景、情却道不得。同样的语言用在不同作家的笔下、不同的意绪下、不同的审美主体下,表现出了不同的美感和审美特质,而高明作家的神奇之处就是他能找出最适合的语言来表达此情此景特有的意绪,使之呈现出特有的美感。贾平凹的散文尚简、尚淡、尚无意、尚偶然,语言写意显得别有韵味、别有情致。所以在许多文章中,我写我的出生地绝不写是贫困的山地,而写出生的地方如同韶山,写不会说普通话时偏写到,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如此普普通通的几句抒情加议论的语言似乎率真地流露出了作者不会“说话”,放弃“说话”内心的苦楚与悲凉。与前文的“后来想,毛主席都不说普通话,我也不说了。”遥相对应,一正一反、一讽一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绪意蕴跃然纸上。但是作者所有的定格、所有的铺垫、所有的特写却不是在此,借用一和尚的话道出了天机, “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的女儿在她的卧房里也写了这八个字的左右铭,但她写成:‘心系一处,守口如平’,平是我乳名,她说她也要守口如爸爸。” “心系一处,守口如瓶”这八个平常如许的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啊,也许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却是仁智所共有的,那就是不去 “说话”。不是别的,是沉默是金。正当读者察言观义的时候,作者直率地道出了不会说话的真正原因,“不会说普通话,我失去了好多好事,也避了诸多是非。世上有流言和留言,——流言凭嘴,留言靠笔。——我不会去流言,而滚滚流言对我而来时,我只能沉默。”语言用它质朴的本性,靠文人诗性的发现,是作者倾诉的对象,是读者认识作者的桥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正是从一个角度对语言极高的评价。

    最后我们来读一首外国诗歌。苏联诗人鲍罗杜林的《刽子手》“刽子手……充满了绝望神情的眼睛。孩子在坑里恳求怜悯:‘叔叔啊,别埋得太深,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没有比喻,没有夸张,没有正衬反衬,没有曲折回环,有的只是诗人热得发冷的感情(痛苦和愤怒燃烧而成的火的冰)和像生活一样质朴无华的语言。然而,此诗令我们灵魂震颤,过目难忘。” 为什么过目难忘,简单的语句“叔叔啊,别埋得太深,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凶残无性的刽子手,天真无邪的孩童,即使刽子手最残暴野蛮的行径,在孩子的眼里仍然是那么无知美好。真正的悲哀也许就在这儿,作者用热得发冷的感情、冷得发火的语言表达了五脏都要激喷而出的意蕴情感,这些正是语言所表现出的特有的审美特质。与《刽子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中国作家张爱玲的散文《爱》: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他穿一身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 轻轻的说了一声:‘唉,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儿,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了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点,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唉,你也在这里吗?’”

    文学为什么能如此牵动人的心,为什么能在不同的时空中有着同样的惊栗灵魂的魅力。说白了,正是语言的写意,而这个意就是人类共有的情绪意绪。不论是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还是中外的诗歌散文,它都靠以情动人,靠语言写意所特有的审美特质来感染人。其实语言写意就是在斑驳的时代里,展现复杂的生命意蕴,可以说是人生的艺术浓缩。王兴华说:“写意,即写心,它主张摆脱一切世俗烦恼去表现主体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心灵。”

    笔者这几年涉猎了一些艺术门类,最触动心灵庄园的认识就是意识到,人心是这世上最绚丽多彩的艺术基地,语言写心当然具有不可磨灭的艺术魅力与审美特质。可以说,它就是语言写意审美特质的内核和真谛。

    参考文献:

    [1]蓝海耕:《品味文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兴华:《中国美学里的“写意”论》,《南开学报》,1990,7。

    田玲: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写意 交接 特质 审美 时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