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大是懵懂

    时间:2021-02-23 07:58: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胡竹峰,1984年生于安庆,现居合肥,安徽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有《空杯集》《墨团花册:胡竹峰散文自选集》《衣饭书》《豆绿与美人霁》《旧味:中国古代饮食小札》《不知味集》《民国的腔调》《闲饮茶》等散文随笔集数种。获第三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碱碱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张岱《(陶庵梦忆)序》

    有怀朱耷先生

    春阳中捧着新茶,杯中芽叶起伏。山淺绿浓绿嫩绿干燥的绿湿润的绿,不同的绿中,忽然忆起八大。

    三月间,桃花开遍陌上,杜鹃鸣了,什么也不做也不想,散散淡淡翻一本朱耷的书画册。有时,从午后一直看到日暮,不知不觉,一弯晓月爬上柳梢。

    暑热难熬,读八大解暑。

    秋凉肃穆,读八大壮怀。

    寒意中喝一杯红茶,温一壶黄酒。窗外的乔木,落叶成渣,敞头淋着冬天的风,木然立在山林中。屋檐下,木椅一把,方桌一张,茶杯一只。忽然忆起八大。

    木器色

    朱耷的名字,音好。八大山人的名字,形好,尤其是哭之笑之的落款,大美。我个人极喜欢朱耷二字。这个名字有味道,如木器色泽且生有厚厚的包浆。不是徐文长,不是郑板桥,不是金冬心。是金农,是钱瘦铁,是范宽、梁楷、髡残,有奇味。

    据说因生就一双大耳朵,家人取名日朱耷。

    《麻衣神相》上说:

    耳主大脑,而通心胸,为心之司,肾之侯也。故肾气旺,则清而聪,肾气虚,则昏而浊,所以声与性并行也,厚而坚,耸而长,皆寿相也。

    朱耷享年八十。

    林散之晚年耳朵不好,有时候他落款就写“林散之左耳”。

    林散之左耳,王羲之右军。

    书画家的落款,有意味。与八大山人同期有一位画家,叫牛石慧,他的落款是“生不拜君”。

    哭之笑之。

    生不拜君。

    汉朝人喜欢画壁,土砖石墙上都是盛大张扬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山川风物。唐朝人物画一时风流,才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宋朝人讲究格物论理。所谓格物,就是对事物用非常认真的方法分析研究,找出构成事物的道理。宋画里即便街上房屋窗内的人儿,也眉眼清楚。元明人追求闲适,高山流水听松卧云,画了太多的大幅山水。朱耷丢开这些,以一己面目沉迷于尺幅大小的花鸟虫鱼。

    朱耷的书画,猫一幅鸟一幅瓜一幅果一幅花一幅草一幅,构图简单得近于空白,以小见大,盈尺间气息饱满,有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让人生出无限想象。尤其是看真迹。

    第一次看见朱耷的真迹是幅小小的墨笔瓜果,清宫旧裱。旧裱好看,只是镜框雕有祥云,不搭朱耷的心境。那幅瓜果图有题跋,没抄下来,现在忘了。

    朱耷笔下的一朵花,一枝荷,一羽鸟,都是一“个”,一点,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这里有为艺的自尊与自信。

    朱耷的布局,往往方寸,一方一寸,却是宇宙万千。这些画是带核的诗,有青橄榄之味,入眼回甘袅丝,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平中寓曲、拙里藏奇、耐人寻味,于传神写态处旁逸斜出,线条布局间含而不发,给人以妙趣横生、粗中有细的感染力。

    第一次见到朱耷的书画,是在一套香港出版的小说上。一本书用《鱼图》作封面,图中鲶鱼寥寥数笔,游弋于白纸幻化的无边江湖中。一本书用《双鹰图》作封面,设色苍茫上古。一本书用《松鹿图》作封面,有种高级的俗气。看惯了袒胸露乳刀剑棍棒拳打足踢,遇见到如此别致的书衣,心里觉得愉悦:这才像本书的样子。

    鱼帖

    石涛的画一笔好画,朱耷的画一笔妙画。好画有味,妙画有道。石涛的书画有味,朱耷的书画有道。道可道,非常道。有味的书画是青菜,嚼一嚼咽得下去。有道的书画是橄榄,嚼一嚼咽不下去。但吃一口,即有余味。

    朱耷的鱼味有余味。青年时看朱耷画鱼,以为怪。少见多怪。现在看朱耷的鱼,觉得呆。此呆非木鸡之呆,而是醉鱼之呆。乡下农人在鱼塘里撒下酒糟,鱼吃了,体态似是喝醉了—般不谙水性。

    窗外风也萧萧雨也潇潇,秋天的凉意吹进来,吹得动挂轴条幅吹不动墨池镇尺。想象布衣的朱耷站在案前画鱼,下笔似青天起乌云,画着画着,鱼突然变成罗汉。铅灰的影子,像一件陶器,衣衫染着淡淡朱砂与宿墨的印痕。

    朱耷的鱼多在白纸的虚空中游动,鱼水两忘。

    朱耷喜欢画鳜鱼,鳜鱼为肉食性鱼类,在画中也是一副恶头恶脑的神情。有时候是愤怒的鳜鱼,有时候是自负的鳜鱼,有时候是平静的鳜鱼。

    鳜鱼有时候写作贵鱼,为了讨口彩。鳜鱼卖得也不便宜,一条鳜鱼抵我一篇文章的稿费。想想我的文章卖得也不便宜,有时候一篇文章能买十条鳜鱼。于是释然。鳜鱼有时候写作桂鱼。鳜鱼厚皮紧肉,黄身有黑斑,斑斑驳驳,恍如秋天桂花黄的暗影。

    鳜鱼刺少,种类很多,属蒜瓣肉,细嫩鲜美。据说它夏天好钻在石缝里,是鱼类中唯一像牛羊,有肚能嚼的,所以吃小鱼。最著名的是翘嘴鳜,画里常常见到:水墨画家画鳜鱼,嘴都像个大铁钩子似的翘起。

    鳜鱼是美馔,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有出尘之美,一片隐逸之气。

    鳜鱼四时皆有,三月时最为肥美。在清代汇总的菜谱《调鼎集》中,记有十多种鳜鱼的做法,除了清蒸,认为炒片最佳,炒者以薄为贵。饭馆里平日所做的整鱼,常用鳜鱼,醋熘、红烧、酱汁、五柳都可。零做的如滑溜、瓦块、糟溜、锅鱼、葱椒鱼、高丽鱼条、抓炒鱼等,全和黄鱼做法相同。

    鳜鱼的“鳜”字,颇可玩味。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鳜的理解是形体上的:“鳜,蹶也,其体不能屈,曲如僵,鳜也。”李时珍还解释:“昔有仙人刘凭常食石桂鱼,桂鳜同音,当即是也。”宋人罗愿的《尔雅翼》中还记有一种传说:如果渔翁钓到一条鳜的雄鱼,数条雌鱼都会舍身来救,因此,一条甚至能牵起十多条。鳜鱼是情义之鱼。

    相关热词搜索: 懵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